1、 海淀教育信息中心 第 1 页 共 6 页 滥竽充数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寓言是由虚构浅显的小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课文包括两则寓言,每则寓言的题目都是一个成语,所以也是两个成语故事。 滥竽充数讲的是战国时候,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里充数,后来混不下去了,只好偷偷溜走。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充数,蒙混度日的人。寓言告诉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寓言故事,知道寓言的基本特点是有短小的故事、蕴含着生活道理 的 文章。对于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进行自主识字、自主学词,但是通过
2、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方法掌握得还不好。教学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继续练习独立识字、学词。 通过抓重点词语,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作聪明是愚蠢的,做人要有真才实学。 引导学生针对这种现象发表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通过抓重点词语,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作聪明是愚蠢的,做人要有真才实学。 教学过程: 复 习导入,激发兴趣 海淀教育信息中心 第 2 页 共 6 页 上节课,我们 学习了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掩耳盗铃”,谁来说一说这则寓言讲的什么 故事 ? 你明白了什么? (讲一个人掩着自
3、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他以为别人会听不到铃铛的声音,但是被人发现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寓言都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滥竽充数”。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大声读一遍课文,注意要读准 字音、读通句子 。 不认识的字词,自己想办法解决。 2、 汇报: 检查自学情况 大家书读得非常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课件依次出示: 齐宣王、齐湣 王、 讲 排场、待遇、演奏、 继承、 装腔作势 3、质疑:
4、读完词语 ,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 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为什么会偷偷溜走了? ) 过渡:同学们的问题十分有价值,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深入 学习,感悟课文 (一) 预设一:理解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 1)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南郭 先生能滥竽充数的原因, 用笔画下来 ,读一读 。 小组讨论: 和同学一起交流 。 ( 2) 全班交流 。 齐宣王喜欢讲排场 指名读 课件出示: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的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 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
5、竽给他听。 海淀教育信息中心 第 3 页 共 6 页 你读懂了什么? 讲排场: 注重外在的奢侈的形势。 喜欢、又喜欢:齐宣王的特点,为南郭先生提供滥竽充数的条件。 三百人:说明吹竽的人数多。 一齐:为南郭先生不会装会提供了机会。 有感情地朗读。 南郭先生 善于 滥竽充数 (理解南郭先生是怎 样滥竽充数。) 指名读 课件出示:演奏的时候,他就鼓着腮帮捂着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 都没有被人发觉。 你读懂了什么? 装腔作势:南郭先生不会吹竽,而是装出吹竽的样子。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他在装腔作势 ? 做做这个动作。有感情地朗读。 混过一次又一次:说明南郭先生 善于
6、 滥竽充数。 读读这两个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试着用“因为所 以 ”、“之所以是因为”把他们连起来。 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 就这样,南郭先生混过了一次又一次,直到齐宣 王死了。可是为什么最后南郭先生 会偷偷溜走 呢 ?我们一起来 找一找原因。 (二) 预设二:理解南郭先生为什么会偷偷溜走。 1、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 一个挨一个: 齐泯王不喜欢听齐奏,改成一个一个地吹竽。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只好溜走了。 3、有感情地朗读。 (三)理解寓意 1、 有感情朗读 。 2、寓言通常是一个短小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学了这则寓言,你 知道了什么 ?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没
7、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充数,蒙混度日的人。寓言告诉我们:海淀教育信息中心 第 4 页 共 6 页 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品读 古文 滥竽充数 这则寓言选自韩非子 内储说上。我们知道古人说话言简意赅,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读滥竽充数的原文,感受古代汉语的韵味。 布置作业 正是有了齐泯王这样严格把关的君王,才使南郭先生狼狈而逃。逃走后的南郭先生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同学们写写南郭先生逃走后 小结:学了滥竽充数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够得到启示 ,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 板书设计 寓言二则 三百人: 滥竽充数 一个挨一个: 真才实学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等 级 优 良 中 一般 概述
8、 5 说明学科、年级、教材版本、学习的内容和本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 5 学习目标分析 15 从学生角度确定教学目标,目标阐述清楚、具体,可评价 3 结合新课程标准,知识、技能、过程和情感体验并重,重视学生多元智能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 处理好课标要求和拓展之间的关系 5 海淀教育信息中心 第 5 页 共 6 页 学习者特征分析 10 分析学习者起点能力,包括认知能力特征分析、认知结构分析、特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特征分析 4 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 5 教学策略分析 15 有创新,符合学科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5 教学方法和策略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 5 目的明
9、确,阐述清晰 3 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5 媒体容易获得,媒体选择与设计符合学习者特征和教学的要求 2 教学过程设计 20 教法上有创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4 方案简单可实施,对教学环境和技术的要求不高,可复制性强 4 各个教学环节描述清晰,能反映教学策略以及师生的活动 5 格式规范 4 教学评价 10 注重形成性评价 4 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提供了评价工具 5 教学资源 20 资源符合学习者的特征,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和目标的教学 4 资源内容丰富,并且正确、科学 5 表现形式合理,简洁明了,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4 尊重知识产权,说明资源来源和出 5 海淀教育信息中心 第 6 页 共 6 页 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