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南宁市基层单位应急预案范本.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6507443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基层单位应急预案范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南宁市基层单位应急预案范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南宁市基层单位应急预案范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南宁市基层单位应急预案范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南宁市基层单位应急预案范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附件 2:南宁市基层单位应急预案范本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中心 编2008 年 12 月南宁市基层单位应急预案范本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52 号)提出:“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深入推进全国应急管理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区)以及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摆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预防为主、重心下移,坚持紧紧依

2、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单位的作用,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认真落实突发事件风险防范措施,全面提高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努力维护公共安全、增进社会和谐。目 录第一章 关于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基本框架和要素及参考文本的说明1第二章 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基本框架和要素要求3第一节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急预案基本框架和要素3第二节 村(社区)应急预案基本框架和要素8第三节 企业应急预案基本框架和要素14第四节 学校应急预案基本框架和要素18第三章 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参考文本21第一节 XX 县 XX 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1第二节 XX 区 XX 街道 XX 社区突发公

3、共事件应急预案28第三节 XX 县 XX 乡 XX 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33第四节 XXX 公司 锅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9第五节 XXX 学校防止楼梯 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48第六节 XXX 学校 组织学生春秋游安全工作应急预案53第七节 XXX 学校 卫生安全工作应急预案56- 4 -第八节 结束语63- 1 -第一章 关于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基本框架和要素及参考文本的说明为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有效地加快我市应急预案向下延伸的步伐,规范有序地开展全市基层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形成全市“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市应急联动中心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

4、,提出了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基本框架和要素,推荐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和学校应急预案参考文本。现汇总印发给我市各县(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各有关部门,在指导基层单位编制预案中供参考,并转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和学校等基层单位参阅,根据各自实际,依法依规,认真编制本级本单位应急预案。有关事项说明如下:一、基层单位应急预案统一以“XXX 基层单位 XX 事件应急预案” 为标题,如 “武鸣县双桥镇突 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不得冠名“总体应 急预案” 。二、基层单位应急指挥组织可命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或“ 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委员会 ”,如“南宁市青秀区新竹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

5、导小组” 。三、基层单位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统一由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担任,并对应急管理工作负总责。- 2 -四、参考文本与本说明不符的地方,以本说明为准。五、县(区)应急管理机构负责指导本地基层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并按时序进度督促落实。市属企事业按隶属关系,由市直各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应急联动中心定期进行催办,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六、各地基层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任务,要求在 2009年 6 月底前基本完成。七、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实行报备制度,各县(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市有关部门应在 2009 年 6 月底前汇总

6、本级本部门基层单位预案目录,并向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应急联动中心报备。联系电话: 5527978 5527949联系人: 陈铭 曾瑞萍 第二章 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基本框架- 3 -和要素要求第一节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急预案基本框架和要素(本框架和要素可根据各地 实际适当增加或 删减)(引段:指 导思想和编制依据)一、工作原则(一)建立应急长效机制。(二)落实应急工作责任制。(三)完善应急保障工作。二、应急组织机构(一)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镇长(街道主任)担任,副组长由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副镇长(副主任)担任,乡镇(街道)所属站(所)、公安派出所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二)日常工作机构:

7、设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办公室,并指定一名副书记或副乡镇长(副主任)具体负责,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三)设立值班室: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并附值班室 24 小时值班电话、传真号码)。(四)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机构、值班室应制定具体的工作职责。- 4 -三、信息报告与信息员网络(一)信息报告范围:根据本地区、本单位频发事件不同有所侧重。如,防汛、安全生产事故、群体性事件(含越级上访)、森林火灾、地质灾害、交通事故、煤矿及非煤矿山安全事故、生物灾害、动物灾害等。具体范围可参阅南宁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二)建立村(社区)信息员网络:发生突发

8、公共事件应安排人员实行 24 小时值班(并附村(社区)值班电话、信息员名单及联络方式)。(三)信息报告程序:村(社区)信息员(在第一时间上报)乡镇(街道)值班室(在 15 分钟内上报)乡镇(街道)主要领导或值班领导(在 15 分钟内上报)上级政府值班室。情况紧急时,带班领导可授权值班人员直接向“110”报警台报警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四)信息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现场伤亡情况,请示紧急增援事项,或需通报周边地区情况等。(五)信息收集:主要来源于基层公安派出所、村(社区)治保主任和信息员、所属站(点)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发现的动态和捕捉到的信息。四、先期应急处置工作步骤(一)党政领导要在

9、接报后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组织指挥,- 5 -公安派出所长、站(所)负责人、事发地村(社区)负责人也应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二)立即指定现场联络员,上报上级政府值班室,并负责续报和深入续报现场处置情况等。(三)成立现场指挥部,启动预案,紧急研究临时处置措施。(四)快速组织当地先期处置队伍,限定时间赶赴现场分组处置,控制现场动态,排除险情等。(五)设立若干工作组,分头开展应急处置,及时抢救受伤者和物资,安全疏散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布置警戒,划定保护范围等。(六)当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后,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现场情况,协助上级和现场指挥部开展应急处置至事件处置完毕。五、乡镇(街道)领导和各

10、站(所)的处置职责应明确乡镇(街道)领导和各站(所)负责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的应急处置职责,或按突发公共事件分类明确分工。自然灾害:指定一名党政领导负责,指定相关站(所)具体负责。处置工作要求:(自订)事故灾难:指定一名党政领导负责,指定相关站(所)- 6 -具体负责。处置工作要求:(自订)公共卫生事件:指定一名党政领导负责,指定相关站(所)具体负责。处置工作要求:(自订)社会安全事件:指定一名党政领导负责,指定相关站(所)具体负责。处置工作要求:(自订)注:此部分应包括预防、预警、预报、现场处置等工作职责等。六、应急保障工作主要包括:(一)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应急物资储备(包括应急通信、应急车辆

11、等,应有具体项目和数量)。(二)组建当地先期处置队伍(可依托公安派出所、民兵联防队、森林消防队、城管队伍等)。(三)组建村(社区)志愿者队伍。(四)紧急避难所(农村可选择在当地中小学校、敬老院、乡镇办公地点等;城区可依公园、广场、人防工程等)。(五)提供后勤生活保障等。七、善后工作(一)迅速恢复当地生产生活秩序。- 7 -(二)负责善后处理工作,做好死伤者的善后处理及家属抚恤工作。(三)协助上级部门做好民政救灾赈灾工作。八、 培训与演练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与演练的计划、方式和要求。九、 责任与奖惩明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在应急处置中表现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12、对在应急工作中拒不履行法定的应急处置义务或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等情况,应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当事人和责任领导的责任。附:乡镇(街道)党政领导通讯录村(社区)信息员通讯录应急设备装备储备及紧急避难所分布应急处置工作流程第二节 村(社区)应急预案基本框架和要素- 8 -(本框架和要素可根据各地实际适当增加或删减)(引段:指导思想和编制依据)一、应急组织机构(一)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村(社区)党支书副组长:村(社区)主任成 员:村(社区)委员会成员应明确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并责任到人,责任自订。(二)值班室有条件的村(社区)应在办公地点设值班室。各村(社区)必须设值班电话,并向群众公布值班电话号码和

13、移动电话号码。移动电话 24 小时不关机。应急行动时,值班室应安排专人值班,确保通信联络畅通。(三)信息员每个村(社区)必须指定 2 人(经常外出人员不得担任,并附通信联系方法)为信息员,负责接报群众上报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和向上级及时报送信息。二、应急队伍保障(一)应急自救分队以民兵联防队为基础,为设若干小分队,指定具体负责人,明确各小分队紧急救援和现场处置工作任务(并附具体- 9 -人员名单)。(二)村(社区)志愿者队伍由村(社区)负责组织。三、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群众自救(一)突发公共事件包括: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动物疫情、森林火灾、房屋倒塌、矿难、火灾、交通事故、环境事件、食物中

14、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民族宗教事件、金融风险、群体性事件、恐怖事件、村邻纠纷、水利设施纠纷、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等及串联集体上访等前兆信息。(二)各村(社区)应通过广播站、墙报等宣传阵地,向村(居)民宣传预防灾害及抗灾害及抗灾救灾等应急知识,提高公众自救和互救能力。四、信息报告(一)村(社区)每一个村(居)民都有向上级机关举报突发公共事件隐患和向上级机关报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权利和义务。(二)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现场发现者应在第一时间向村(社区)值班室或信息员报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紧急时向“110”报警。(三)村(社区)值班室或信息员在接报后 15 分钟内应立即向乡镇(街道)值班室报告突发公共

15、事件信息,紧急时向“110”报警。- 10 -(四)报告内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伤亡或损失等简要情况。五、处置工作分工由于各地区情况不同,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类别也不同,各村(社区)可根据实际,自行选择一些本地较频发的突发公共事件作为应急预案的处置内容,或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区安全事件),对村(社区)书记、主任及委员会成员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落实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具体职责自订。六、处置工作流程(一)到达现场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村(社区)书记、主任应立即带领村(社区)委员会成员赶到现场,快速召集应急小分队进行先期紧急处置。(二)快速报告向上级机关报

16、告或向“110”报警,要求增派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现场救援。(三)投入先期救援1、救援原则:坚持“以人为本” ,先救伤员 ,后救物资,避免更多人员伤亡。2、量力而行:在现场应急资源不足或高危险状态下,应同时注意应急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等待上级专业救援队伍- 11 -现场增援。3、重点救援对象:对孤、老、幼、病、残或五保户要列为重点保护对象,优先安置。4、疏散转移现场人员:及时组织疏散转移现场人员至安全地带或紧急避难所。5、控制现场事态发展:防止次生、衍生事故。(四)协助上级处置1、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乡镇(街道)领导共同开展先期处置。2、协助先期赶到现场的相关部门应急队伍开展应急处置。3、为上级

17、现场指挥部提供办公场所,为相关部门的应急队伍提供后勤保障等。以上各村(社区)可根据实际或平时应急处置工作经验,自行补充制订。七、应急保障(一)应急物资储备1、各村(社区),特别是事故频发的村(社区),应根据所在地实际,储备一定的应急物资,如,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抗震救灾等必需的应急物资。2、有条件的村(社区)应为应急分队配置必要的通信工具和应急设备。- 12 -3、应急物资和场所的临时征用和借用。如,单位或个人的小型汽车、货车、农用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或场所,在上级救援队伍未到达现场时,可依法临时征用,用于现场急送伤病员或现场应急处置。若有损坏,按有关规定予以赔偿。(二)应急避难场所1、村(社

18、区)的各类学校(含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应为村(社区)抗灾救灾提供紧急避难场所。2、选择宽阔地带、敬老院等公共设施为避难场所。3、企业空置厂房或其他房屋可临时征用使用。八、恢复重建和善后处理(一)负责灾后恢复与重建。村(社区)应根据所在地实际(如,城市与农村的类别、事件或事故的不同类别)和抗灾救灾经验自订具体措施,迅速组织村(居)民灾后自救,恢复生产和生活正常秩序。(二)负责做好死伤者的善后处理和死者家属的抚恤工作。(三)协助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事件事故调查工作。(四)协助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民政赈灾工作。(五)协助村民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申请临时征用物资的补助事项。(六)及时统计上报人员

19、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九、 培训与演练(自订)- 13 -十、 责任与奖惩(自订)注:其他注意事项一、预案制订应依法依规,不得超过法律法规赋予村(社区)的权利和范围,不得超过有关行政规章。二、预案制订应有针对性、科学性、操作性,实事求是,力戒空话、套话。三、预案制订可参照村(社区)应急预案有关参考文本编制,但不得机械照搬照抄,与上级预案雷同。第三节 企业应急预案基本框架和要素(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删减)(引段:指导思想和编制依据)- 14 -一、企业风险隐患分析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包括主要危险物质的种类、数量及特性,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重要保护目标的划分与分布情况等

20、。必要时,可附登记表或分布图进行说明。二、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通讯联络方式,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二)指挥机构及职责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和应急指挥机构下设办公室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三、预防与预警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四、信息报告与处置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一)信息报告与通知- 15 -明确 24 小

21、时应急值守电话、传真,建立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二)信息上报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和时限。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种类以及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五、应急响应(一)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二)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三)应急结束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现场应急结束。六、信息发布明确事

22、故信息发布的部门,发布原则。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七、后期处置- 16 -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八、保障措施(一)通信与信息保障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二)应急队伍保障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三)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四)经费保障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

23、状态时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五)其它保障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九、培训与演练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与演练的计划、方式和要求。- 17 -十、责任与奖惩明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在应急处置中表现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在应急工作中拒不履行法定的应急处置义务或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等情况,应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当事人和责任领导的责任。十一、 附则明确本应急预案管理的有关内容,包括备案、维护和更新、制定与解释以及实施时间等。第四节 学校应急预案基本框架和要素- 18 -

24、(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删减)(引段:指导思想和编制依据)一、指挥机构及职责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和应急指挥机构下设办公室职责。应急指挥机构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各工作组的职责应体现各种保障措施,包括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应急物资装备保障、经费保障以及根据本校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二、适用范围学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明确本预案适用范围。一般应包括火灾、食物中毒、洪水、地震、大型集会、校园

25、重大交通事故、疫情、拥挤踩踏、考试泄密、网络安全以及后勤供水、电、气、热、油等其他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三、风险隐患分析列出学校所面临的潜在重大危险及后果预测,给出学校区域的地理、气象、人文等有关环境信息,具体应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潜在的重大事故、灾害类型、影响区域及后果;重要保护目标的划分与分布等。- 19 -以上内容可用重大危险源登记表、重大事故灾害影响范围预测图、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或分布图等形式列出。四、信息报告(一)信息报告与通知明确 24 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传真,建立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二)信息上报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和

26、时限。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种类以及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五、应急处置程序(一)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二)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三)应急结束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六、后期处置- 20 -主要包括学校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七、培训与演练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与演练

27、的计划、方式和要求。八、责任与奖惩明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在应急处置中表现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在应急工作中拒不履行法定的应急处置义务或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等情况,应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当事人和责任领导的责任。九、附则明确本应急预案管理的有关内容,包括备案、维护和更新制定与解释以及实施时间等。第三章 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参考文本第一节 XX 县 XX 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21 -一、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规范、统一领导、协同处置、资源整合、科学应对的原则,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二、应急组织机构(一)镇应急委镇人民政府

28、设立 XX 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镇应急委),作为非常设领导机构,由 XXX 任镇应急委主任,XXX、XXX、任镇应急委副主任,XXX、XXX、为镇应急委成员。成员单位:党政办、财政所、XX 学校、XX 派出所、民政所、司法所、林业站、交管站、劳动与社会保障站、农技站、镇卫生院、安监站、动物防疫站、宣传文化站、供电营业所、农机站、XXX、(二)镇应急办镇应急委办公室(以下简称镇应急办),作为常设机构,设在镇党政办公室,负责辖区应急管理日常工作,主任由党政办主任兼任,并指定 XXX 负责日常工作。镇应急办坚持24 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电话:XXXXXXXX。三、运行机制(

29、一)信息监测与报告- 22 -1、信息监测(1)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监测网络,在现有气象监测、汛情监测、交通安全监测和森林防火监测等手段的基础上,镇各相关部门设定专职突发事件信息员,各村委会主任为信息员,积极发动辖区群众报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拓宽信息渠道,扩大监测能力。(2)镇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负责本镇或本部门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的普查、登记和管理工作;掌握本镇和本部门重大危险源数量、重大隐患分布和可能造成危害和程度以及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做好信息收集和风险分析工作。2、信息报告 (1)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村委会、村小组应立即如实向镇应急办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30、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采取的措施等。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及时续报有关情况。突发公共事件相关情况,由镇应急办及时上报县应急办。(2)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程序。各相关部门、村委会信息员发现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第一时间上报镇政府应急值班室(电话 XXXXXXX)-在 15 分钟内上报镇主要领导或值班领导- 立即报告县 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电话 XXXXXXX)。- 23 -情况紧急时,带班领导可授权值班人员直接向“110”报警台报警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3)镇应急办和各相关部门接到突发公共事件重要信息报告后,研究判断各类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及时提出紧急处置建议,向镇应

31、急委报告,并将镇应急委领导批示或指示传达给有关村委会和部门,并跟踪反馈落实情况。(4)各村和相关部门要及时掌握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严密监视事态发展,及时上报镇应急办。同时,镇应急办及时汇总有关情况,向上级汇报。(二)先期处置与指挥协调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在积极向上报告信息的同时,要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类别和级别划分,在镇统一指挥协调下,相关村委会和站(所)积极参与,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工作。主要包括:1、镇党政领导接 报后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公安派出所所长、相关站(所)负责人、事发地村委会主任也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2、成立现场指挥 部,启动预案,积极组织协调应急队伍赶赴现场,紧急研究应急处置

32、措施,组织实施救援工作,防止引发次生、衍生事件;3、事发地村委会主任对事故发展趋势及现场处置情况向- 24 -镇应急办续报;4、根据需要,成立抢险组、救援组、医疗救护组、治安维护组、物资保障组、疏散群众组等组织,按照各组任务划分,组织实施抢救受伤者和物资财产,安全疏散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布置警戒,划定保护范围等现场救援工作;5、协调辖区各相关部门、村委会和相关站(所)提供应急保障,调度各方应急资源等;6、部署做好维护现场治安秩序和当地社会稳定工作;7、及时向县政府报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8、研究处理其他重大事项。(三)善后工作1、应急结束。镇政府应急委、各项处置办公室或现场指挥部确认突发公共事

33、件处置工作已基本结束,次生、衍生事件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按程序及时结束应急处置工作。专项处置办公室或 现场指挥部,需将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书面通知上报镇政府应急委,经镇政府或上级政府应急委员会批准后,作出同意应急结束的决定。2、善后处置。镇应急委会同事发地村委会,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现场指挥部在应急结束后,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清理事故现场,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恢复正常社会秩序。- 25 -镇人民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和事发地村委会具体负责恢复与重建工作。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分别

34、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需要上级政府给予援助的,由镇人民政府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请求。3、社会救助。镇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应迅速调拨救灾物资,保证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社会救济救助制度,积极提倡和鼓励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参与社会救助。4、调查与评估。镇应急办应组织有关部门成立突发公共事件核查小组,对事件危害和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并在 10 日内将评估报告报送镇应急委。镇应急委负责向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相关情况。四、应急保障(一)人力保障镇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装备水平;加强社会力量的应急能力建设,使其掌握

35、一定的救援知识和技能。(二)经费保障镇财政负责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所需资金,列入镇年度财政预算,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三)物资保障- 26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储备、调拨方案,明确储备地点、储存方式、储存物资种类、储藏数量和调拨程序等,应急储备物资调用由镇应急委统一协调。加强对应急储备物资的管理,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起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中心。(四)基本生活、医疗卫生保障镇民政办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确保灾民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镇卫生院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机制、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医疗救治,全面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需要,应急医疗救治应当采取公众自救、现场抢救、院前急救、专科救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五)治安维护镇综治办、派出所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治安保障工作。事发地所在村应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治安联防,协助公安部门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六)宣传、培训和演练镇人民政府应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常识,增强公众安全防范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