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药剂卫生,中药药剂教研室,【本章学习目的要求】 掌握常用的灭菌方法和主要防腐剂的正确用法; 2. 熟悉药剂卫生的意义和基本要求,预防药剂污染和主要环节; 3.了解制药环境卫生的要求和管理。,第三章 药剂卫生,第一节 概述 一、药剂卫生的概念 (一)含义:药剂卫生主要论述药剂微生物方面的要求及达到要求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二)重要性:1. 药剂微生物污染导致:,药剂变质腐败疗效丧失降低产生有害物质引起机体感染、发热、中毒、致癌 2. 药剂卫生的意义: 是实行GMP制度的基本保证; 保证产品质量; 作为药剂生产和质量控制的依据之一。,3. 研究药剂卫生的内容: 研究药剂中: 如何杀菌、除菌
2、的措施; 如何防止细菌污染的措施; 如何抑制细菌生长繁殖(防腐)的措施。,二、药剂卫生的基本要求: 致病菌: 大肠杆菌:口服、动物、脏器药品不得检出; 沙门氏菌:动物、脏器药品不得检出; 绿脓杆菌:外用药品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外用药品不得检出 破伤风杆菌:溃疡面、破创面不得检出,2. 活螨:口服、创伤、粘膜、腔道药品不得检出; 细菌总数与霉菌总数: 不同剂型不同要求:,细菌与霉菌总数限定 制 剂 细菌总数个g 霉菌总数个/g 提取的固体制剂、 1000 100 西药 1000 100 阴道、创伤、溃疡 1000 100 含药材粉的片剂 1万 500 含药材粉的丸剂、 完整表皮、粘膜制剂
3、 含药材粉的散剂 10万 500 液体制剂 100 及酵母菌100 液体眼药 100 不得检出,5万,500,三、预防药剂污染的主要环节 药物原料 辅料材料 制药器械 环境条件 操作人员 包装材料,第二节 制药环境的卫生管理,一、中药厂(制剂室)建设的基本要求 1. 环境: 2. 布局 3. 设施 4. 水源,二、空气洁净技术与应用 (一) 空气洁净技术 目的:控制生产场所中空气尘粒、细菌污染、适当温湿度以防止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二)净化和空调 洁净室的非层流空调系统 特点:紊流;仍有尘埃粒子;,非层流空调净化线,新鲜空气,送风室 过滤器,过滤,喷雾 洗涤,降温 除水,低温净 化空气,挡水板
4、,过滤器,加热器,洁净室,鼓风机,送风管,回风管,2. 层流洁净空气技术 特点: 层流是粒子流体连续稳定的运动形式 ,似微孔滤膜过滤;无尘埃粒子、可达无菌要求。 (1) 水平层流洁净室(如无菌室) (2)层流净化工作台,新风 入口,空调机,净化 单元,高效空气滤过器,净化室,出风孔板,排风墙,回风道,三、洁净室的卫生标准 (一)我国GMP把洁净度分为四级: 10万级;10万级;1万级;100级 (二)药厂不同区域洁净要求: 控制区:10万级标准 洁净区:1万级标准、100级标准,第三节 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有关概念: 灭菌法:杀死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孢的技术方法。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
5、法将所有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微生物、细菌的芽孢全部杀死的操作。,3.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 防腐(抑菌):用低温或化学方法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5. 灭菌原则: (1). 以完全杀死芽胞为标准 (2). 而且要与药物性质相结合,保证药剂中药物的稳定性。,一、 F与F0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用F与F0值: 是验证灭菌可靠性(效果)的法定参数。 (一) 微生物致死时间曲线与D值:微生物死亡速度: 为一级动力学过程:logNt=logN0 ,Kt 2.303,微生物残留数与时间的关系,D,Log,t(h),Nt,N0, D值 :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杀死被灭菌物品中微生物数90%所
6、需的时间.D= (log100log10)= D值也可看作被灭菌药品中降低微生物一个数量级或一个对数值所需的时间。,2.303 K,2.303 K,(二) Z值: 降低一个logD值所需温度数。单位:度 (t),logD,T c,Z,(T1-T2)(logD2-D1),Z,logD与T的关系图,D1,D2,(三)F值与F0值: F值: 在一定温度(T)下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时间(分 ):数学表达式:F=t10 T0:参比温度 等于D值与微生物数降低值的乘积:FTDT( logN0 - log10 ),6,T-T0 Z,F0值: 为一定灭菌温度(T)、 Z值为10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 Z值10
7、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 F0= t10F0D121(logN0 - log10 ),6,T-121 10,举例: 含有200个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5 葡萄糖水溶液蒸汽灭菌: 温度 D值(min)105 87.8121 2.4 Z值,(T1-T2)(logD2-D1),=10.3 ,105-121 log2.4-log87.8,=,F02.4(log200log10-6 )=19.92(min)20(min) 3.F0与F值比较:F0值是F值的特定值。F0值是监测、验证灭菌效果; 作为灭菌过程的技术参数.,二、灭菌法分类: 物理灭菌法: 干热灭菌湿热灭菌紫外线灭菌辐射灭菌微波灭菌高速热
8、风灭菌,滤过除菌法: 微孔薄膜滤器 垂熔玻璃滤器 化学灭菌法: 化学气体浸泡 无菌操作法: 无菌操作室无菌操作,三、物理灭菌法: (一)干热灭菌法:利用高温(火焰、干热空气)灭菌。 特点:高温使细菌原生质凝固、细菌的酶系统破坏。 火焰灭菌法: 物品迅速通过火焰3-4次加热20秒以上.,2. 干热空气灭菌法: (1)设备: 电热烘箱、高温烘房;真空干燥灭菌箱; (2)灭菌条件:180=C , 1 h以上;160170 , 24h以上;140 ,3h 杀热原: 250 ,30分; 200 , 45,(3)适用范围:耐高温玻璃制品、瓷制品金属制品油脂类(某些软膏基质、油、)湿热灭菌无效的非水性物质(
9、甘 油、液体石蜡等) 耐高温的粉末化学药品,(4) 缺点:要求温度高、时间长:因为干热无水穿透力弱、比热值低,细菌无水蛋白质在170 加热也难凝固 ; 温度不易均匀 不适用于橡胶、塑料制品、大部分药物,(5)操作注意: 灭菌前被灭菌器具包严 药物要封装密封 空安瓿置于密盖的金属盒中灭菌物品四面不靠壁 油类、软膏基质、粉末铺成薄层 灭菌后缓慢降温后再取出,(二)湿热灭菌法 系指利用饱和水蒸气或沸水来杀 灭微生物的方法 。 1. 原理: 热力破坏蛋白质和核酸中的氢键, 导致核酸破坏,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微生物因而死亡。,特点:(1). 蒸气比热大,穿透力强, 所以灭菌效力高于干热灭菌法。
10、(2). 灭菌效果可靠,简便、经济、易控制(3). 制剂生产中广泛可靠的灭菌方法。,3.适用范围:对热敏感的药物不适用 ;其他药物均可选用。 4. 方法种类:热压灭菌法 流通蒸气灭菌 煮沸灭菌 低温间隙灭菌,(1). 热压灭菌法: 在热压灭菌器内,利用大于常压的高压水蒸气灭菌的方法。 特点:灭菌作用强、最可靠;适用于耐热药物及水溶液、外科敷料、手术器械及用具等物品灭菌。,灭菌条件:大于常压的水蒸气:压力:饱和蒸气压(表压: 0.7kg/cm 2);温度:115 ;时间:30min;能杀灭所有细菌(增殖体)和芽孢。 湿热灭菌一般要求: F0=812,热压灭菌温度、压力与时间的关系,(4)热压灭菌
11、器组成:排气口、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密封圈盖、夹层等部件。高压设备,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 操作、用前检查;夹层通蒸气 、锅内水直火加热产生蒸气两种。,灭菌器种类: 手提式热压灭菌器:科研、检验、医务室 卧式热压灭菌柜:大型灭菌器,生产、 制剂室、 医院消毒 真空卧式热压灭菌柜(立式),使用热压灭菌器时应注意的问题:使用前应先检查灭菌器各种部件是否正常 ;否则可能造成灭菌不完全 、出现灭菌器炸裂等事故; 必须采用饱和蒸气; 灭菌器密封后,内部空气先必须排尽,使压力与温度相符 。否则是空气二者的总压,水蒸气的穿透力减弱;,检查压力表的灵敏度:确保灭菌效果 ;全部灭菌药物的温度从真正达到所要求的温
12、度、压力开始算起。灭菌完毕后,停止加热,使压力逐步下降为零后,才能放出锅内蒸气,开启灭菌器的门。,生产中卧式灭菌柜操作规程: 推出活动格车、放入待灭菌物品、 推入柜内; 关闭柜门、密闭、开启放气阀; 打开蒸气旋塞和蒸气控制手柄通入蒸气预热; 放气阀排尽空气后关闭;,加热至饱和蒸气压至0.7Kpa、T: 115时,计算灭菌时间30min ; 关闭蒸气阀, 让灭菌器自然降温、降压至表压为零、T为40左右; 排出夹层的锅内汽水; 开启柜门,搬运车取出活动格车。,(2)流通蒸气和煮沸灭菌法 流通蒸气灭菌:无压力、不密闭容器, 100蒸气灭菌;适用于一些注射剂生产,尤其是12ml注射剂及不耐高热的品种。
13、 煮沸灭菌:药物密闭容器放在水中煮沸 30min或60min 。 此法不能保证杀灭芽孢,因此制备过程要避免污染。,(3) 低温间歇灭菌法:将被灭菌药物用6080加热1h 先杀死细菌繁殖体后室温放置24h ,让芽孢发育成繁殖体,再第二次加热将其消灭,连续三次。 特点:适用于必须热压灭菌,但又不耐较高温度的制剂或药品。,时间长、功效低,消灭芽孢效果差; 本法灭菌的药品除本身具有抑菌作用,还须添加适量抑菌剂增强灭菌效果。,(4)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各种细菌 、各发育阶段(繁殖期、衰老期、芽孢)所需灭菌温度及时间不同; 制剂菌数多耐热菌体几率增加使灭菌时间长、出现不良反应。生产周期
14、尽量缩短,避免污染;灌封后立即灭菌。,被灭菌药物的性质: pH值:微生物耐热差异: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 含营养成分:微生物热抗性增强; 生物碱盐类注射剂pH低 :流通蒸气灭菌即可杀死芽孢; 中药注射剂常用流通蒸气;,灭菌温度与时间:灭菌温度与灭菌时间成反比;必须兼顾药物稳定性,即达到灭菌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灭菌温度或缩短灭菌时间。 蒸气的性质 饱和蒸气:灭菌效率高,热压灭菌 湿饱和蒸气:带有水分 ,穿透力差、灭菌效果差; 过热蒸气:似干热灭菌、 穿透力差,(三)、紫外线灭菌法 1、作用机理: 主要作用细菌核酸及蛋白使其变性。空气紫外线照射,产生臭氧发挥共同杀菌作用。 2、特点
15、: 灭菌紫外线 波长是200300nm,最强是254nm, 直线传播,其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比例地减弱,可被不同的表面反射 ,固需短距离灭菌。 穿透力弱但易穿透清洁空气和水,广泛应用于空气和表面灭菌; 普通玻璃吸收紫外线 ,故玻璃容器中药物不用此法灭菌;,紫外线人体照射过久 能产生结膜炎和皮肤烧灼现象,3、使用方法:一般615m3、装30w紫外灯一只;灯距地面2.53m,温度1055,湿度4560。 应在操作前照射12h,操作时关闭。保持灯管清洁 注意有效使用期限,(四)微波灭菌微波:指频率在3.0X102MHz到3.0X105MHz之间的电磁波。 是利用高频电场使物质分子内部极化迅速升温的灭菌
16、方法。灭菌原理:微波可穿透物质深部、水可强烈地吸收微波,使极性分子转动,由于分子间的摩擦而产生热能而呈现灭菌作用。,灭菌特点: (1)穿透到 物质深部,热是在被加热的物质内部产生的,所以加热均匀、升温迅速 ; (3)对较多中药化学成分均较为稳定; (4)对热压蒸气不稳定药物稳定 (5)广泛应用于各类固液剂型、饮片、 挥发油、药材的灭菌。,彻底杀灭各种细菌的微波灭菌条件:菌体 微波频率功率 温度 时间 大肠杆菌 3.5KW 110 15s 金葡球菌 2450MHZ 枯草杆菌芽孢 140 20s,微波灭菌设备: 2450MHz遂道式微波加热器 2450MHz直波导微波机 2450MHz组合导微波机
17、,(五)辐射灭菌法系指应用射线,射线的杀菌的方法。 射线: 电子束灭菌法,适用薄、密度低的物料;60Co 射线辐射灭菌法:适用厚物料,1. 特点: (1)被灭菌物不明显升高温度,适用于热敏性药物的灭菌; (2)射线穿透力强,特别适用于已包装密封的药品消毒灭菌可防二次污染 ; (3)杀菌作用可靠,广泛适用于 固、液、半固体物料。 (4)有可能使药效活性降低,使用中注意安全保护。,2.注意: (1)中药一般照射剂量:15万100万伦琴; (2)合理选择照射剂量 :因为灭菌效果与样品染菌程度、微生物种类、药物性质有关。 (3)价格较贵,四、滤过除菌法1.概念:系指药液通过无菌滤器,除去活的和死的微生
18、物而得到无菌滤液的方法。 2.特点: (1)适用于很不耐热的药物溶液的除菌。 (2)必须无菌操作(滤球 、容器 、药液、环境无菌等过程)。,3.常用除菌滤器 微孔薄膜滤器: 滤材:高分子薄膜 滤器: 夾滤材的滤器. 微孔薄膜种类与规格: 除菌用0.22m孔经,垂熔玻璃滤器: 垂熔玻璃滤球: 规格:G1G6号,用G6号滤过除菌(孔经 2m);垂熔玻璃滤棒: 规格:粗 、中 、细三号 ;仅用于灭菌制剂粗滤。 垂熔玻璃漏斗:G1-G6号,使用操作:,精制药液,无菌操作,粗滤,沙滤棒,G4G5 垂熔玻璃漏斗,微孔薄膜、 G6垂熔玻璃滤球,除菌药液,五、化学灭菌法:是指用化学药 品来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19、1. 气体灭菌法:环氧乙烷 , 易穿透塑料、纸板;甲醛蒸气熏蒸:室内 2. 浸泡与表面消毒法: 化学药品为 杀菌剂, 配成有效浓度喷雾、浸泡、 涂抹 。,3. 化学消毒(杀菌)剂种类及用途: (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0.1-0.2%新洁尔灭溶液;器械、洗手、皮肤消毒; (2) 酚类:2%苯酚、煤酚皂液(增溶) ,地面、环境消毒; (3) 醇类:75%酒精,作用弱,表面 、浸泡消毒;,(4) 氧化剂:0.2-0.5%过氧醋酸、0.1%高锰酸钾;器皿、塑料、玻璃消毒; (5) 其他:环境 消毒用:漂白粉、石灰等,,六、无菌操作法指药剂生产的整个过程均控制在无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作方法。 目的: 防
20、止药品在操作过程中污染.(一)、无菌操作室的灭菌: 气体灭菌,工作前开启紫外灯 采用空气层流洁净空气净化; 室内空间、用具、地面、墙壁消毒剂擦拭 。,(二)、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室外布局: 准备室浴室更衣室缓冲间传送柜无菌室 1. 人员要求:洗澡灭菌工作服、鞋帽进无菌室; 2. 用具要求: 干热灭菌 或热压灭菌; (三)、无菌操作柜、小型或联合无菌操作柜,七、无菌检查法 目的: 无菌制备的药物需经无菌检验,以证实是否有活微生物存在。 1. 无菌检查法: 按中国药典附录中“无菌检查法”项下 :试管接种法薄膜过滤法:细菌在滤膜上集中,直接接种于培养基中又可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 检验合格方可应用。,2
21、.中成药的微生物学及活螨检查,细菌种数 霉菌种数 大肠杆菌 沙门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厌氧菌(破伤风杆菌) 活螨,检查测目:,按中国药典、 药品卫生检验方法检验执行,第五节 防腐与防虫 一、意义:使药剂免受微生物污染而腐败。 二、防腐与防虫的措施,(一)液体药剂的防腐剂 1. 含义:系指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物质。 2. 防腐剂的要求 : 用量小、无毒无刺激; 药液中溶解度能达到抑菌的有效浓度;,性质稳定,贮存时防腐效力不变,不与药物成分起反应; 无特殊气味; 能对一切微生物有防腐力(霉菌、酵母菌、G+ 、G等) 3. 常用防腐剂及正确使用方法 :,(1). 苯甲酸类苯甲酸
22、苯甲酸钠 抑菌力: 抑霉好 ; 细菌、酵母菌弱 应用范围:内服、外用、食品 防腐机制:靠未解离分子抑菌 pH影响 :最佳抑菌pH4以下。 pH , 解离度增大、防腐力降低 抑菌浓度:0.1-0.25% ; pH5:0.5 水中溶解度:较差 钠较好 使用注意:不用于眼用制剂及注射剂,(2).尼泊金类:甲酯 乙酯 丙酯 丁酯 抑菌力: 抑霉、酵母菌强、 细菌弱 应用范围:内服、食品;糖浆剂好 防腐机制:靠未解离分子 pH影响 : pH47 酸性中性碱性 抑菌浓度:0.01-0.25% 可合并配用 水中溶解度:较差 使用注意: 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吐温) 合用发生络合反应使防腐力下降; 用法:先溶
23、于少量醇,再搅拌缓慢加入水中,(3). 山梨酸类: 山梨酸 山梨酸钾 抑菌力: 抑霉菌 、细菌强 应用范围:内服液体制剂、食品 防腐机制:未解离分子pH影响 :较小 抑菌浓度: 常用0.15-0.2% ; 水中溶解度:山梨酸微溶 钾较好 使用注意:适用于含吐温液体制剂(仅1/3发生络合反应 ,不影响抑菌力),(4)酚类及其衍生物甲酚(煤酚) 氯甲酚 苯酚 抑菌力: 强力杀菌剂,致病菌、芽孢 抑菌机制: 酚对细胞原生质损害 应用范围:注射剂 眼用pH影响 : - - 偏酸 抑菌浓度:0.2 5% ; 0.05-0.2% ; 0.5%; 水中溶解度:小 使用注意:外用有刺激性、内服有毒;与生物碱有
24、配伍禁忌,(5)醇类乙醇 三氯叔丁醇 苯甲醇 应用范围:注射剂、外用消毒剂、 眼用pH影响 : - 碱性中分解 偏酸 使pH下降抑菌浓度 20% ; 0.5% ; 1-4%止痛0.5-1%抑菌 水中溶解度:微溶于水 抑菌机理: 使菌体蛋白质变性,(6)季胺盐类:洁尔灭 新洁尔灭 度米芬 应用范围:外用消毒剂 口腔消毒剂 抑菌机理: 季胺型阳离子 抑菌力: 杀菌防腐 抑菌浓度: 0.01% 水中溶解度: 溶于水 使用注意:与肥皂、碘、蛋白质、多价阴离子共用使抑菌力降低,(7)其他: 30以上甘油 0.05%的薄荷油 0.001%的细辛油 丙酸 氯仿,(二)、固体药剂防腐与防虫: 应在药剂全过程防
25、止污染: 1. 有中药材原料的固体制剂:洗净 干燥 灭 菌 投料; 2. 辅料处理过程如蜂蜜:炼蜜杀菌、密封保存;水:新鲜或无菌纯水 3. 包装材料处理,4.生产过程 5.个人卫生 6.环境卫生 7.成品、半成品原料各环节抽检 制度,复习题 1.甲酚通常以何种形式进行浸泡和表面杀菌?为什么? 2.不含中药原粉的制剂细菌数规定( )、霉菌数规定( )、致病菌规定( )。 湿热灭菌包括( )、( )、( ) 常用热压灭菌温度压力与时间参数是( )、 ( )、( )。,5.能减弱季胺盐杀菌效果的物质是( ). 6.比较液体制剂防腐剂山梨酸、尼泊金类、苯甲酸、酚类抑菌作用异同之处。 7. 简述热压灭菌器使用时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