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冶市工作情况汇报中共大冶市委 大冶市人民政府(2012 年 6 月 29 日)尊敬的刘主任、各位领导:今天,刘主任等领导一行茬临大冶调研指导工作,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在此,我代表中共大冶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刘主任及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大冶土地承包经营及土地流转等相关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一、基本情况大冶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盒” 之美誉,是全国闻名的青 铜文化发祥地。中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中国最大的保健酒生产基地。全市国土面积 1566 平方公里,总人口 93 万,辖 10 个乡镇
2、、3 个城区街道办事赴、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 1 个国有农场。2011 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332 亿元,同比增长 17.1%;财政总收入 37.46 亿元,增长 44.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20.2 亿元,增长 7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57.2 亿元,增长 3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4.2 亿元,增长 5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828 元,增长 16.9%;农民人均纯 收入 8079 元,增长 20.8%。在 2011 年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我市排名第 122 位,位居中部六省第 12 位、湖北省首位。同时,我市被评为全国县城经济科
3、学发展“ 十大范例城市 ”、“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中西部 50 强和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市。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实施以来,我们切实加强宣传动员,精心安排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稳定和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积极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了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步伐,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据统计,全市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17 万户,承包耕地面积 54 万亩,占耕地面积的 96.6%。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16.8 万份,合同签订率在 99.9%以上,权证发放到户率100%。做到承包地 块 、承包面 积、承包合同和经营权证书“ 四到户” 。2005
4、年,我市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依法完善二 轮承包工作先进县市。同时,我们遵循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组建“ 三级服务平台” ,推行 “三个置换”,推 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和市场化运作,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截至目前,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达 17.5 万亩,占承包面积的 32.4%,占耕地面 积的 31.1%,涉及 4.45 万农户。二、主要作法及成效(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事关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稳定。 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后,我市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相关工作机构。市、乡镇(场、街办)分别成立了由行政“ 一把手” 任 组长,分管领导任
5、副 组长,农经、农业、林业、水务、司法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在设立了办公宾;各乡镇(场、街办)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委员会,负责辖区内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的日常工作由各级农村经营管理机构负责。同时,市政府把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农村土地依法流转、撂荒耕地治理、农村土地纠纷调处等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纳入了年终目标考核,做到了年初有部署、平时有督查、年终有考核,确保了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依法、有序推进。同时,我市把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先后成立了大冶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和大冶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6、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实现了市级有农村土地流转服务(评估)中心、乡镇有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农民权益保障中心)、村级有土地流转托管服务中心,扎实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法律意识。 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村土地承钧经营纠纷仲裁法颁布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 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结合“四五” 普法、 “五五”普法、 “六送下乡” 等活 动,采取 举办培训班、张贴标语 、印发资料、出 动宣传车、现场 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在全市广泛深入地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
7、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2003 年以来,全市共召开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专题会议 10 场(次),举办培训班10 期, 张贴标语 2600 多幅(条),发放宣传资料 10 万余份,出动宣传车 200 多辆(次)、开辟宣传专栏 190 余期,宣传面达到了 95%以上。通过学习宣传,广大基层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能力明显提高,广大农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显著增强。(三)严格落实政策,保障农民权益。 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颁布后,我市把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作为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的重点来抓
8、,根据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严格土地承包合同和经营权证管理,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档案;组织对各乡镇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依法发包集体土地,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坚 决制止损害承包地和农业资源的行为,维护农民生违法收回、调 整承包地的行为,没有出现变更、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情况,也没有出现不执行土地承包期延长政策及侵害妇女依法享有土地承包权益的情况,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四)加快土地流转,促进集约经营。一是出台政策支持。市委常委会和市长办公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土地流转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土
9、地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奖励办法的通知、 关于建立土地流转“三个平台 ”的 实施意见、 关于推行土地流 转“三个置换”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门资金,对流转面积连片达 1000 亩以上的乡镇和规模经营大户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将规模经营主体别为信贷支持重点,为专业大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提供积极的信贷支持,为规模经营分担风险、提供保障。同时,将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与土地流转紧密结合起来,对 己形成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项目优先立项。二是规范流转机制。建立健全了市、镇,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
10、制。成立了市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评估)中心和农村土地纠纷仲裁委员会、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农民权益保障中心)、村级土地流转托管服务中心,实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办公场所、有相应设施,做到职责明确,制度完善,有效开展工作。建立部门联手,各司其职,共同参与和支持土地流转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 为农民提供便捷的信息服 务。三是积极探索实践。近年来,我市在加快土地流转,在促进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五种模式”:“鑫东模式”:鑫东公司是一家集养殖、种植、园艺、现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该公司从农民手上成片租用土地,发展高效生
11、态农业,并运用现代经营的理念与市场成功对接,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目前已投资 5000 多万元,建成省级标准化养殖场,年产肉猪 1.6 万头,己建花卉苗圃基地 500 亩、有机蔬菜基地 2000 亩,推行“猪一沼一菜” 的循环经济发 展模式。该公司生产的“东 角山” 牌有机蔬菜, 2010 年荣获 湖北省名牌产品荣誉称号,2011 年荣获第八届中国(武汉)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己进入武商、中百等大型超市。该公司以 350 元/亩/ 年的价格承包农民的耕地,并吸纳当地农民进厂养猪、种菜和养花等务工。该公司整个规划建成投产后,年产值 5000 万元,利润 800 万元,可安排农民就业 300 人;每个农
12、民年均创收可达 1.5 万元。 “侯安杰模式” :以全国种粮大户侯安杰为代表,把农民弃耕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通过推广新品种,实行机械化操作,提高了耕地产出率,每亩产值比农户分散耕作增加了 200 元。农户每亩圃地可获得 200 多元的租金和相应的国家政策性补贴,腾出了时间和精力外出打工挣钱。目前在本市及鄂州、阳新、河口等地共流转耕种面积 1.5 万亩。 “祝山模式”:以湖北香 满林园高新农业 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实行“公司 +基地+合作社 +农户” 的运营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农业公司的合作方式,按亩收入利润与公司 2:8 分成,农户土地最低享有每亩 260 无的保底收入,同时可以就近务工,每年
13、劳务收入超 1 万元。一期已投资 1500 万元建成千亩金银花基地,年产值近 500 万元,利润近百万元,等到盛花朝后,年产值可突破1000 万元,利润翻番,农民每亩田地收入也将翻番。 “富农合作社模式”:以富 农原生态农 林牧业专业合作社 为代表,采取“ 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在当地流转土地 3114 亩,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每亩每年给农户 300 斤粮食,按国家粮价随行就市,确保农户基本利益不受后期物价的上涨而受影响。对流出户农民优先安排在合作社就业,将农民无序化生产转化为有组织的集约化生产,有效地带动了山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雨润模式” :全国500 强企业、国内食品行业老大一
14、一雨润集团公司,投资近 10亿元,在我市陈贵镇建成了可年加工 3000 万只肉鸡、屠宰 200万头牲猪和加工 2 万吨肉制品的雨润食品工业园,以“加工园区+龙头企业+基地+中介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了 4.8 万农户发展养殖业,激活了农民的现代经营意识和市场意识,推动了农业的成功转型。(五)完善调处机制,化解矛盾纠纷。认真贯彻落实农村 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纠纷仲裁法,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权益,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我市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设立了仲裁庭,乡镇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庭,村级设立了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员,及时调解、仲裁土地流转中发生的纠纷,
15、基本做到了小纠纷不出村、一般纠纷不出镇、重大纠纷不出市。2011 年以来,全市共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 209 起,妥善处置 193 起,占 92%,其中:市经管局共接待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来信来访 109 件,处置完毕 98 起,其中,调解 89 起、仲裁立案 9 起,正在办理 11 起。通过大量的解决和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缓解了政府信访部门的工作压力,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农村农业发展大局的稳定。三、存在的问题(一)群众认识偏差,制约了土地流转。有的农民对有关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法规政策理解不透,怕土地流转后,成为失地、失业、失去生活来源的“三无人 ”,宁愿自己粗放经营、找人代耕
16、甚至弃耕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制约了土地规模化流转。(二)法律意识不强,存在流转隐患。一些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法律、法规认识度低、理解不透彻,有的土地流转未经村委会同意或备案;有的以口头协议代替合同;有的流转后签合同;有的书面合同内容不完整,权利义务未明确,或显失公平;有的农民未办理正规流转手续,私下转让或出租土地经营权。(三)服务不完善,限制了规摸经营。虽然各乡镇(场)、街办都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工作指导上有所加强,但有的农户私下流转,加之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欠完善,服务、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土地供求信息流动不畅,信息辐射面狭小,限制了土地流转的区域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规
17、模经营。四、几点建议(一)建议出台鼓励农民流转闲置土地的相关政策。 条例(草案)第六章己对“土地承包 经营权流转” 做了相关 规定。建议结合各地实际,出台“ 鼓励农户以土地经营权 置换宅基地等对应物权,或者置换社会福利保障待遇”等相关置换 政策,一方面有利于解决“ 恋地”农民的后顾 之忧,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消化抛荒土地,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二)建议出台政策,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质押、融资的方式方法予以明确。我市的大部分规模经营大户,在经营过程中都经常遇到资金缺乏、融资难的问题。如何把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质 押贷款,如何科学评估土地经营权的市场价格,成为制约规模经营融资的难题。建议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质押、融资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明确,有效地促进经营权资本化、市场化。(三)建议明确规定“土地流转的流入方应合理有效地经营土地,不得闲置流入的土地”。明确对闲置流入土地达一定时限的,由发包方依法依规收回,重新返还给承包方继续经营,避免再次发生“ 弃耕抛荒 ”现象,保 证土地的有效利用和 产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