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章 农业技术进步,一、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 二、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 三、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 四、农业技术创新 五、农业技术推广,(一)狭义的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农业技术进步的分类,一、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狭义的技术进步,仅指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包括机械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电子技术等。在实践当中,这类技术进步主要体现为生产技能和生产技巧的提高,往往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通常又称为“硬技术”。比如,育种技术的进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等。,农科院专家:西瓜膨大剂不危害人体健康 http:/ 2011年05月20日21:0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20日电(记者 于文静)近日,江苏“西瓜
2、裂瓜”经媒体报道后,公众对西瓜开裂的原因以及膨大剂的使用产生了诸多疑问。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朝贤。“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座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常用的有氯吡脲、赤霉酸。在中国,氯吡脲主要用在西瓜等园艺作物上,赤霉酸主要用在柑桔等作物上。从多年使用的情况看,技术成熟,生产效果好。美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将膨大剂列为不需要进行毒性管理豁免物质清单,其残留不需要制定安全限量标准,目前还没有科学的证据表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氯吡脲最早是在美国首先研发的,日本于1985年开始生产和使用。据
3、查证,目前,氯吡脲仍在日本登记和使用。目前,氯吡脲不仅在中国使用较广,而且在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在广泛使用,长期的使用实践证明,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危害。,(一)狭义的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农业技术进步的分类,一、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按照技术进步的程度分类,狭义的技术进步又分为“技术进化”与“技术革命”两类。技术进化:这类技术进步是在原有技术原理或原有产品基础上实现的,没有突破原有的技术或技术体系。技术革命:这类技术进步不是在原有技术体系范围内实现的,而是彻底突破了原有的技术原理和技术体系。,技术进步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次技术革命:18世纪中后期,以蒸汽机的发明
4、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以电能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等。20世纪中后期,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一、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一)狭义的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农业技术进步的分类,第一次农业技术革命的两个主要标志:“石油农业”的兴起(1845年以后)。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一)狭义的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农业技术进步的分类,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的科学基础:李比希(德国)植物矿质营养学说(1840)是化肥工业、施肥技术。达尔文的进化论(1859)和
5、孟德尔(奥地利)的遗传学(1865)是现代育种技术。缪勒(瑞士)发现的DDT的杀虫活性,开创了有机合成农药(1939)历史。,一、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第二次农业技术革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导。1953年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把生物学推进到分子时代。1973年DNA的重组成功开创了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的新纪元。,(一)狭义的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农业技术进步的分类,一、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数 字 农 业 技 术,数字农业(digital agriculture)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管
6、理的农业。数字农业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参与到农业各个环节中并使之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数字农业总揽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集成应用,使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实现有效的融合,构建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体系,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全局性和战略性上将起到举旗作用,是今后我国实现农业信息化跨越发展的突破口。,一、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广义的技术进步,其涵义更宽泛,除了包括狭义技术进步的内容外,还包括管理水平、决策水平、经营水平等所谓“软技术”的进步。科技与管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个轮子。科学技术决定了生产力水平,管理则不仅与生产力相联系,更直接与生产关系
7、相联系。,(一)广义的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管理技术越来越被认可,一、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对现代企业管理影响至深的几位科学家:现代管理之父,泰罗,提出的一系列管理理论和原则,至今仍不失为生产管理科学的基础。福特着眼于生产全过程的科学管理方式。法约尔着重从分析高层管理入手,研究行政管理的问题。总结了如何做企业经理的经验。,(一)广义的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管理技术越来越被认可,一、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美国在第二次产业革命期间兴起了长达四五十年的“管理运动”,实现了股份制、流水线生产方式、事业部制等管理创新,催生了一批世界级企业。日本二战后在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1/8的基础上,开始采取“技术
8、与管理并重”的发展方针,成功探索出了以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等经典管理模式,使日本企业在竞争中后来者居上。国内正在扶持和推动的一些做法,如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其目的也在于此,即以组织创新和管理技术的进步来推动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一)广义的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管理技术越来越被认可,(三)科学和技术科学不同于技术科学源于技术,又高于技术,一、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技术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旨在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科学的任务是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旨在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技术发明是实践经验的结果;科学是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总结和理论升
9、华。从起源上考察,技术的产生先于科学。技术和它的实际内容在奴隶社会的工匠奴隶那里就产生了。而科学的出现才仅有200多年的历史。,一、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科学起源于技术,又超越技术。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技术走在科学之前。20世纪以后,在绝大多数领域里,科学,已走在技术之前。可见,科学起源于技术,又超越技术。,(三)科学和技术科学不同于技术科学源于技术,又高于技术,(一)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 (二)农业生产技术措施方面的技术进步 (三)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进步,二、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首先表现为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其次,表现在农业能源、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
10、。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主要表现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能源的进步:石油、电力、沼气。农业基础设施的进步 :田、水、路等。,沼气工程项目建设, 截止到08年底,全国农村户用沼气已达3050万户,各类农业废弃物处理沼气工程3.95万处(其中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2700处),年产沼气122亿立方米,生产沼肥(沼渣、沼液)3.85亿吨。沼气可替代18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4500万吨,替代薪材相当于1.1亿亩林地的年蓄积量。 “十五”期间,国家共投入资金8080万元,建设畜禽粪便沼气示范工程项目120个。 2008年,国家沼气投资80亿元,地方(企业)自筹175亿元,安排户用沼气工程360万户
11、、大中型沼气工程1600处。 截止到08年底,河南农村户用沼气296万户,沼气工程1786处,年产沼气11.26亿立方米 。,(一)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 (二)农业生产技术措施方面的技术进步 (三)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进步,二、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农业生产技术措施主要表现为:良种选育技术:如,BT抗虫棉、BT水稻等田间耕作栽培技术:如,保护性耕作等。动植物饲养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动植物生长激素技术、化肥技术等:如精准农业等。,袁隆平水稻杂交育种技术创新,率先开创水稻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始创新成果。 他不拘泥于传统,敢于提出新的观念,破除了水稻“无优势论”
12、理论束缚,力破三关,实现了水稻三系法杂种优势利用;他开拓创新,使杂交水稻研究由三系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到超级杂交水稻,不断冲向新的高峰。 袁隆平的成果不仅丰富了作物育种理论与技术,而且培养了大批育种专家,造福了中国及世界人民,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上己相应建立起多项高产技术。如水稻“旱育稀植”、“旱育抛秧轻型栽培”、群体质量技术体系、节水稻作、杂交稻配套技术体系; 水稻、小麦叶龄模式栽培、小麦高稳优低生产模式及不同生态类型区区划及其生产技术规程。如小麦-玉米周年吨半粮高效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和晚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前氮后移节本增
13、效配套技术; 玉米高稳优低综合技术研究应用、玉米紧凑型杂交种密植高产技术体系。如“一密四改”、 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地膜覆盖节水灌溉技术等。,栽培技术和耕作制度的综合配套应用,(一)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 (二)农业生产技术措施方面的技术进步 (三)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进步,二、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为组织创新、管理办法创新等。 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都是农业管理技术进步的表现。 农业管理技术进步在高新技术园区中、现代化农场、现代化养殖场、农业企业中体现更充分。,三、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一)关于“农业技术进步”的各种分类 (二)
14、约翰希克斯的技术进步分类法 (三)对各国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解释:资源节约的角度 (四)对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另外一种解释:市场需求的角度 (五)关于我国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三、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按照技术进步的效应,农业技术进步可分成二大类,即生物化学性技术进步(Biological and ChemlcaI InnoVation,或称BC技术进步)和机械性技术进步(MechanlcallnnoVat50n,或称M技术进步)。按照技术进步的性质,农业技术可分成两个大类:硬技术进步和软技术进步。按照技术进步发生的部门,农业技术进步可分为种植业技术进步、养殖业技术进步、林业技术进步、渔业技术进步
15、四类。,(一)关于“农业技术进步”的各种分类,三、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思考:对技术进步分类依据的简单讨论对技术进步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什么?经济学角度分析,技术进步主要体现为生产要素的节约。大多采用英国经济学家JohnHicks的分类方法。,(一)关于“农业技术进步”的各种分类,三、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按照技术进步对资本和劳动影响程度的差异将技术进步分为三大类: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和中性型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是指技术进步后,在劳动与资本的配合比例中,相对使劳动的份额降低的技术进步。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是指技术进步后,在劳动与资本的配合比例中,相对使劳动的份额降低的技术进
16、步。中性型技术进步,是指技术进步后,劳动与资本的配合比例仍然保持在技术进步前的状态。,(二)约翰希克斯的技术进步分类法,三、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变化大于资金边际生产率的变化。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变化大于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变化。中性型技术进步,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变化等于资金边际生产率的变化,二者同比例的增加。该分类的隐含假定:只考虑两种投入;在原来的技术条件下,资本劳动比是既定的。对各国(地区)技术进步途径选择道路的启示。,(二)约翰希克斯的技术进步分类法,三、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约翰.希克斯之后,速水佑次郎(Yujiro Hayami)和弗农.拉
17、坦(Vernon W.Ruttan)提出了农业技术进步的“要素稀缺诱致假说”,即,“决定一国技术进步途径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的稀缺性”。美国型农业技术进步的经验。日本型农业技术进步的经验。欧洲型农业技术进步的经验。上述三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尽管其技术进步道路不相,经验各有特色,但是,他们选择技术进步道路的原则是相同的。,(三)对各国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解释,(四)对农业技术进步途径的另外一种解释,三、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对技术进步道路的另外一种经济学解释由“施莫克勒-格里克斯”提出。该假说认为:“对一种商品的新技术的可得性,是对该商品的市场需求的函数”。 速水拉坦的“要素稀缺诱致假说”学说和施莫克勒格
18、里克斯的“市场需求诱致假说”假说,从不同的角度,为各国农业技术进步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清晰的解释思路。 思考:我国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现实选择?,(一)创新的概念 (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四、农业技术创新,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由企业家进行的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熊比特把这种新组合归结为五种情况:引进新产品和生产出新质量的产品;使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商品市场;获得原料或者半成品的供应来源;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可见,创新活动和企业家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 如何理解“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四、农业技术创新,创新不同于发明。比如指南针的发明在我国,但创新却是
19、在欧洲。如鲁迅所言:“我们只是把它拿来看风水了”。 发明是个技术概念,独立于生产实践之外,所有的新思想、新方法、新工艺、新研究、新发现等都可称之为发明。 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创新强调新技术等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否则,只是发明,不是创新。即一项发明只有当它被企业家应用到实际经济活动中的时候,才能称之为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一)创新的概念 (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四、农业技术创新,完整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包括了从成果的研制、开发、试生产、推广应用的全过程。即,科研过程和开发推广过程。,(一)创新的概念 (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一)农业技术推广
20、的概念 (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三个阶段 (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五)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经验,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一)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1)狭义的概念英国剑桥“推广教育”: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收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一)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2)广义的概念 是指教育农民、组织农民以及改善农
21、民实际生活的全过程,即“4H教育”(Hands、Head、Health、Heart)。 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推广参考手册(1973年)提出,农业推广应包括10个方面的内容:有效的农业生产指导;农产品运销、加工、储藏的指导;市场信息和价格的指导;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指导;农家经营和管理计划的指导;家庭生活的指导;乡村领导人的培养与使用指导;乡村青年的培养与使用指导;乡村团体工作改善的指导;公共关系的指导。,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3)现代农业推广概念 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推广(1984年):把有用信息传递给人们(传播),然后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观点,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教
22、育)的一种过程。可见,农业推广是一个逐渐变化的概念。农业技术推广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化活动。,(一)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农业推广程序示意图,科技成果(引进技术、群众经验),筛选推广项目,示 范,试 验,推 广,评 估,推广成果鉴定,技术改进,(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实施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机构,农业新技术的推广的参与者(供给者和需求者)及其双
23、方之间的供需关系,也包括决定该体系高效运行的制度设计。 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架构是基础和关键。,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层级构架,我国种植业推广机构数5.35万个,人数40.7万人。,我国种植业推广体系的组织构架,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1)恢复发展期(1978-1990年): 建立了“五级一员一户”的农技推广体系。即在中央、省、市、县、乡层层设立推广机构,村设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形成了国家扶持与自我发展、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机制。,(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三个阶段,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2)巩固发展期(1991-2000年)颁布实施了第一部农业技术推广法。制定发布乡镇农技人员编制测
24、算标准,落实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三定”工作。1992年,农业部、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颁发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标准(试行)的通知 (1992农(人)字第1号 )。 相继实施丰收计划、植保工程、种子工程、沃土工程等重大项目。,(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三个阶段,(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三个阶段,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3)改革发展期(2001年以来)剥离农技推广系统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强化主体地位。探索建立新的推广体制、机制,“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格局正在形成。主要特点是:乡镇机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部通过积极组织试点,探索强化
25、农技推广系统的公益性职能、剥离经营性服务,构建“一主多元”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直接促进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2006)30号文件的出台。,河南省各地市改革的经验,2003年农业部会同中编办、科技部和财政部等四部办联合在12个省、直辖市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河南省许昌县、清丰县、新郑市等县参与了试点。 许昌的改革经验:许昌县解决了县乡农技人员的编制、人员待遇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办公条件得到改善。解决了经营与公益性职能的分离,妥善安置了剩余人员。不足之处在没有进行运行机制改革。 清丰改革的经验:领导重视是关键。清丰县财政不是很好,但是解决了39人的编制,
26、同时县财政又拿出12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之处:县级推广机构没有参与改革。 新郑改革的经验:新郑市运行机制改革非常成功,得到了农业部的肯定,全国有不少地方到新郑参观学习。不足之处:政府没有参与,体制没有动,只有农业局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革,这样可持续性不强。必须政府参与在农业推广体系的体制、机制两方面进行改革。,(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2006年6月,国务院第139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8月下发全国。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
27、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力争三年内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核心是构建“一主多元”型农技推广体系。,(五)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经验,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政府机构主导的国家农技推广体系是核心力量。 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政府建设农技推广体系是国际通行做法。,本章复习思考题:(1)基本概念: (2)理解技术进步类型的划分。 (3)理解各国的农业技术进步道路及对我国农业技术进步道路选择的借鉴。 (4)理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5)假如你是一名农技推广人员,接受了一项推广良种的任务,你将如何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