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版】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七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82063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七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解析版】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七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解析版】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七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解析版】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七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解析版】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七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七校联考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小题共 10 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其中 7-10 题为多选题,选不全得 2 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1.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 )A. 位移 B. 速率 C. 速度 D. 摩擦力【答案】B【解析】ACD:位移、速度、摩擦力都是有大小有方向且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故 ACD 三项均错误。B: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是一个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不是矢量。故 B 项正确。2.1971 年 7 月 26 号发射的阿波罗15 号飞船首次把一辆月球车送上月

2、球,美国宇航员科特驾驶月球车行驶 28 千米,并做了一个落体实验:在月球上的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羽毛和铁锤(月球上没有空气) ,如图所示,出现的现象是( )A. 羽毛先落地,铁锤后落地B. 铁锤先落地,羽毛后落地C. 铁锤和羽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为 9.8m/s2D. 铁锤和羽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落地【答案】D【解析】解:在月球上的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羽毛和铁锤,由于没有阻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 g,但是不等于 9.8m/s2,根据 h= 知运动时间相等,则同时落地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以及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学公式

3、,并能灵活运用3.两个力大小分别为 2N 和 4N,作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 )A. 0 B. 6N C. 7N D. 8N【答案】B【解析】【分析】两力合成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夹角为零(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夹角 180(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合力范围为:|F 1+F2|F|F 1-F2|【详解】当二力夹角为零时,即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并且方向相同,合力最大、最大值为F1+F2=2N+4N=6N;当夹角 180时,即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并且方向相反,合力最小、最小值为 F1-F2=4N-2N=2N;故合力的范围为 2NF6N;所以合力可能是 6N,不可能是0N,

4、7N,8N,故 ACD 错误,B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关键求出合力分范围,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4.下列不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A. kg B. s C. N D. m【答案】C【解析】kg、m、s 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N 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的单位,是导出单位,不是基本单位,故选 C.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2Kg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用 F16N,F 213N 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保持静止若撤去 F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 )A. 0 m/s2 B. 1 m/s2 C. 2m/s2 D. 3m/s2【答案】A【解析】【分析】物体原来静止,由

5、平衡条件求出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确定出最大静摩擦力的范围,根据F1=6N 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判断物体的状态,再求加速度【详解】物体原来静止,由平衡条件得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 f=F2-F1=13N-6N=7N,所以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 fmf=7N;若撤去 F2,因为 F1f m,所以物体仍静止不动,加速度为0。故选 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判断两物体能否相对滑动的条件,即外力要大于最大静摩擦力,知道最大静摩擦力出现在两个物体间刚要发生相对滑动的状态6.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和轻绳拉住,处于静止状态,轻绳与竖直方向成60的夹角,当轻绳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

6、A. 0B. 大小为 g,方向竖直向下C. 大小为 2g,方向沿原来轻绳方向向下D. 大小为 2g,方向水平向右【答案】C【解析】【分析】先分析剪断轻绳前弹簧的弹力和轻绳的拉力大小;再研究剪断轻绳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详解】在剪断轻绳前,小球受重力、绳子的拉力以及弹簧的弹力处于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得:绳子的拉力 ;剪断轻绳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小球此时受重力、弹簧的弹力两个力作用,小球的合力与原来轻绳的拉力等大反向,为 F 合 =2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的加速度为:a= =2g,方向沿原来轻绳方向向下;故选 C。【点睛】解决本题的

7、关键知道剪断轻绳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运用力的合成法研究7.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前 3s 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 最后 2s 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 前 3s 内与最后 2s 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 第 3s 末至第 5s 末的过程中,货物静止【答案】AC【解析】【分析】根据图象的斜率物体的运动性质,明确加速度的方向,再根据加速度向上时超重,加速度向下时失重分析性质。【详解】前 3 s 内货物加速上升,处于超重状态,故 A 正确;最后 2s 内货物向上减速,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是 3m/s2,比重力加速度

8、小得多,并非只受重力作用,故 B 错误;前 3 s内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为 3m/s,最后 2 s 内货物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也为3m/s,故 C 正确。第 3s 末至第 5s 末的过程中,货物以 6m/s 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D 错误;故选 AC。【点睛】本题考查 v-t 图象的性质以及超重和失重现象;超重是物体所受限制力(拉力或支持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当物体做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时,物体均处于超重状态,即不管物体如何运动,只要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超重现象在发射航天器时更是常见,所有航天器及其中的宇航员在刚开始加速上升的阶段都处于超重状态

9、。8.在以 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的电梯内,分别用天平和弹簧秤称量一个质量 8kg 的物体(g 取 10m/s2) ,则A. 天平的示数为 8kg B. 天平的示数为 8.4kgC. 弹簧秤的示数为 80N D. 弹簧秤的示数为 84N【答案】AD【解析】天平的工作原理是等臂杠杆,测量质量,质量与加速度无关,故为 8kg;故 A 正确,B 错误;弹簧秤的测力原理是胡克定律,测量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解得:F=m(g+a)=8(10+0.5)=84N,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 AD点睛:本题关键是知道天平的工作原理是等臂杠杆,测量质量,与加速度无关;弹簧秤的测力

10、原理是胡克定律,测量力9.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若汽车和被吊物体在同一时刻的速度分别为 v1和 v2,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匀速运动,且 v2=v1B. 物体做加速运动,且 v2v 1C. 物体做加速运动,且 v2v 1D. 物体做减速运动,且 v2v 1【答案】ABD【解析】【分析】将小车的运动可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两个运动,结合几何关系,及三角知识,即可求解。【详解】设两段绳子夹角为 ,由几何关系可得 v2=v1sin,所以 v1v 2,而 逐渐变大,故 v2逐渐变大,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是加速运动,故 ABD

11、错误,C 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 ABD。【点睛】考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正确将小车的运动按效果进行分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两个物体沿着绳子方向的分运动的分速度是相等的。10.用水平外力 F 将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面保持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平衡B. 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外力 F 与墙对木块的正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木块对墙的压力的反作用力与外力 F 大小相等【答案】A【解析】对木块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二力合力为零,为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向受到水

12、平向左的推力以及墙给的水平向右的压力,二力合力为零,为一对平衡力,故 AC 正确 BD 错误二、实验题(本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的 P 点,另一端 O 点系上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2)在实验过程中,下列选项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 A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可以与木板不平行B将橡皮条拉伸相同的长度即可C将橡皮条和细绳的结

13、点拉到相同位置 O(3)如果 F1和 F2分别表示两只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F 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F表示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则以下图 2 两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填“A”或“B” ) 【答案】 (1). B (2). C (3). B【解析】【分析】(1)本实验中采用了两个力合力与一个力效果相同来验证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采用“等效法”(2)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原理,即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的,要求两次拉橡皮筋时的形变量和方向是等效的;(3)注意通过平行四边形得到的合力与实验测得的之间存在误差,明确什么事实验测量值,什么是理论值即可正确解答【详解】 (1)本实验中两

14、个拉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2)测量力的实验要求尽量准确,为了减小实验中因摩擦造成的误差,操作中要求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故 A 错误;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即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根据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本实验橡皮条两次沿相同方向拉伸的长度要相同,即将橡皮条和细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O故 B 错误,C 正确;故选 C.(3)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拉力的方向沿一定绳子方向,如图 A 中的竖直方向;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由于误差的存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与实验值有一定的

15、差别,即作图得出的合力方向与竖直方向有一定的夹角,故 B 图符合实验事实1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 1 所示的装置。(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拉小车的细线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与_平行。 (填 A 或 B)A桌面 B长木板(2)平衡摩擦力后,为了验证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定量关系,采用_。 (填 A 或 B)A观察法 B控制变量法(3)保持小车受力不变,利量不同质量的小车在这个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某次实验中打出如图 2 所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 50Hz) ,则加速度 a_m/s 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子昂同学把实验得到的几组数据画成图 3

16、 的 am 图象,为了更直观得到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你应该建议他改画 a 和_的关系图象。【答案】 (1). (1)B (2). (2)B (3). (3)1.20m/s 2 (4). (4)【解析】(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拉小车的细线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与长木板平行,故选 B.(2)平衡摩擦力后,为了验证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定量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故选 B.(3)由逐差法求得加速度: (4) 因 a- 是线性关系,则应该建议他改画 a 和 的关系图像13.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在小方格纸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以后,又在轨迹上取出 a、b、c、d

17、 四个点(轨迹已擦去) 。已知小方格纸的边长 L=2.5cm,g取 10m/s2,请你根据小方格纸上的信息,完成下面几个问题:(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v0=_m/s;(2)物体运动到 b 点时的瞬时速度 vb=_m/s;(3)从抛出点到 c 点所经历的时间是_s;【答案】 (1). 1.00 (2). 1.25 (3). 0.125【解析】【分析】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结合水平位移和时间间隔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根据竖直方向上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c 点的竖直分速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 b 点的速度。根据

18、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 c 点竖直分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运动的时间。【详解】 (1)由y=gT 2得, ,则初速度 。(2)而 ,所以 。(3)b 点竖直分速度 vb=0.75m/s由 vcy=vby+gt 得:v cy=1.25m/s【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和推论进行求解。三、计算题(共 40 分)14.如图所示,用细绳 OA、OB、OC 共同悬挂一重物,OA、OB、OC 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0N已知 OB 水平,AOB150,为保证细绳都不断,所挂重物最多不能超过多重_?【答案】50N【解析】【分

19、析】对结点受力分析,运用分解法求解 OA、OB 绳子的拉力根据承受最大拉力的绳子为标准求重物的重力的最大值【详解】将 OC 的拉力 F 沿 AO 向下的方向和沿 BO 向左的方向分解,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F 2=Ftan60= G所以 F1先达到最大值,则物体最大重力为 G= F1= 100N=50N【点睛】15.质量为 4kg 的物体,在 04s 内受水平力 F 的作用,在 410s 内因受摩擦力作用而停止,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求:(1)在 010s 内物体的位移;(2)物体所受的摩擦力;(3)在 04s 内物体所受的拉力;【答案】 (1)60m(2)8N,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3)

20、20N【解析】【分析】(1)根据 v-t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由几何关系来求位移;(2)根据 4s 末撤去外力后,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由图象得到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摩擦力;(3)由图象的斜率先求出有拉力作用时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拉力的大小。【详解】 (1)根据 v-t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可得,在 010s 内物体的位移为:(2)410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 合 =ma2=-8N所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F f=F 合 =-8N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3)04 s 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Ff=ma1解得

21、 F=F f =20N;16.在下雨时,由于雨滴在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因此雨滴在下落过程中,其速度是先增大最后做匀速运动。当雨滴的速度为 5m/s 时做匀速运动,若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雨滴的速率的平方成正比,且雨滴质量保持不变,求:雨滴速率为 4m/s 时的加速度为多大?【答案】3.6m/s 2【解析】【分析】分析雨滴受力情况,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列式表示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当加速度为零时匀速运动,由此解答。【详解】因为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滴的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则:F 阻 =kv2 当雨滴的速度为 v1=5m/s 时,做匀速运动,则有:F 阻 1=mg 得 F 阻 1=25k 当雨滴的速度为 v2=4

22、m/s 时,则有:F 阻 2=16k 因为雨滴受到重力与空气阻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 阻 2=ma 由式得 a=3.6m/s 2。【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搞清题意,写出空气阻力与雨滴速率的关系式,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17.小船在 200m 宽的河中横渡,水流速度是 2m/s,船在静水中速度是 4m/s,求(1)小船怎样才能沿最短路径度过河去?需时多少?(2)小船怎样才能以最短时间度过河去?需时多少?【答案】 (1)小船偏向上游与河岸夹角为 60时,渡河路最短径,需时 s;(2)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垂直河岸时,渡河时间最短,即为 50s【解析】【分析】(1)当合速度与河岸垂直时,将运行到

23、正对岸,求出合速度的大小,根据河岸求出渡河的时间(2)将小船运动分解为沿河岸方向和垂直于河岸方向,根据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速度求出渡河的时间,再根据沿河岸方向上的运动求出沿河岸方向上的位移【详解】 (1)因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于水流的速度,故小船沿最短路径渡河即合速度垂直河岸 即偏向上游夹角为 ,则有: ,解得:=60渡河时间为:(2)小船渡河最短时间即船身与河岸垂直:【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以及各分运动具有独立性,互不干扰18.将一个物体从倾角为 =37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 v0=4m/s 沿着水平方向抛出,之后落在斜面上。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求物体的飞行时间。 (g=10m/s 2)【答案】0.6s【解析】因为物体可以落在斜面上,所以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满足解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