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81178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长乐高级中学 2018-2019 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卷命题人: 林丽清 审核人: 董梦颖命题内容: 必修二专题一、专题二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说明:1、本试卷分第 I、II 两卷,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2、卷的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第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下图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铧。这些农具的使用( )A.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说明铁

2、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D.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2、春秋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以土地为标准;而战国官吏的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官员报酬的变动( )A.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 B.反映了官吏待遇下降C.标志着分封制趋于瓦解 D.推动农业的迅速发展3、春秋时期,促进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 )A耕地面积的增加 B社会人口的增加 C铁器牛耕的使用 D国家分裂的影响4、 “它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增强了风力在炉中的穿透能力。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 ”材料中描述的“它”出现在( ) A.

3、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清5、 清代景德镇陶录载:“坯房发给人工(工钱) ,其为地下印利、做坯等工,则皆四月内给值,十月杙满(补足) ,年终再给少许;其为画作上工,则按五月端节、七月半、十月半及年竣分给。 ”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 A.陶瓷业的分工较细 B.陶瓷业存在雇佣关系 C.工人领取计件工资 D.工钱发放因工种而异6、史书记载“盛唐时期邢窖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这种状况表明当时( ) A唐朝人生活水平提高 B白瓷走政府营销策略 C邢窖白瓷产量大 D邢窖制瓷技术在全国推广 7、唐朝中后期,长安城内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庙会开始兴起,寺庙和道观等地成为长安城内便利的经济交流场所,进而

4、成为官府开场的便要处。这反映出( )A坊市制逐渐被打破 B政府不再监管商品交易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宗教传播促进经济发展8、考古学家发现,在出土的许多汉代漆、陶器上,往往有“市”“亭”等戳记(“市”和“亭”指各地官府管理的手工业和商业区)。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上有铭文“成市草”“市府草”等,经考证,“成市草”“市府草”为成都县的市所造,而这类产品曾在汉代一些小官吏或平民墓葬中出现。由此可以看出,汉代地方官营手工业的生产( )A.冲击了当时的等级观念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具有一定的商品生产性质 D.导致了私营工业的萎缩9、明清时期,为解决外地经商困难,以地缘为纽带的“商帮”兴

5、起,尤其以微商、晋商等商帮最为著名,他们在各都市建立“会馆”,而构筑严密的商业网。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B跨区域贸易日益繁荣C地缘意识更加突出 D重农抑商政策加强10、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主要是由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实行一条鞭法 C海外贸易的发展 D出现雇佣关系 11、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 123 座,房屋 1118 间,面积共 45000 平方米。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 ,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丰富的

6、建筑文化的要求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C “买房置地”社会风气使然 D农业经济的商品化的制约12、自北宋出现纸币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被日益普遍使用,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这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 B.私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C.中国的银矿开采突飞猛进 D.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13、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实行闭关政策 B.开放海

7、禁政 C.发展福建海洋渔业 D.采取抗倭安民政策14、 明中叶以后,出现了官员“觉得心里不耐烦做此道路”便辞官经商,读书人“为士不振”便“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图几分利息”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专制制度的松弛 B. 社会风尚化 C. 市民阶层的产生 D. 理学思想的影响15、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不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材料表明该地区( )A.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B.经济结构有所变动 C.自然经济局部解体 D.长途贸易开始兴起16、1842 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 96.94 万英镑,1845 年就上升为

8、 239.48 万英镑。但以后却开始下降,1846 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跌到 120 万英镑,其后大多年份在 160 万英镑左右徘徊,1854 年还降至 100 万英镑以下,外国商品大量积压在口岸仓库中。这一现象的出现( )A.导致中国在对英贸易中开始出现逆差 B.刺激西方列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C.表明传统的经济结构仍没有发生变化 D.是中国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的必然结果17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从中国进口的货物由以茶叶、丝织品为主发展到多种货物并进,且主要是土特产品,如豆类、皮毛、桐油、锡、猪鬃、药材等。这说明中国( )A在中外贸易中处于优势 B农副产品开始出现了商品化C成为经济作物主要产地 D日益

9、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8、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 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洋务企业 外国企业 民族企业 B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外国企业C外国企业 洋务企业 民族企业 D外国企业 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19、如图是中国近代不同经济形态的发展历程,请判断是指(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官僚资本主义经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20、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女主角周莹参股清朝泾阳布政使赵白石创办陕西机器织布局,这个企业最有可能属于(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洋务派企业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D.买办资本主义企业21、观察如图,这些企业( )A.从企业创建角度看,都为洋

10、务派创办B.从生产技术角度看,都使用机器生产C.从产品销售角度看,都重视对外贸易D从产业结构角度看,都属于轻工企业22、据统计,18651894 年中国共有商办新式企业 139 家,创业总资本约 455 万两,其中上海有 29 家,广东有 95 家,从资本数量来看,上海为 244.5 万两,广东为 184.2 万两。这表明当时( )A新式企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业生产C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D广东是全国经济贸易的中心23、20 世纪初商务官报载文指出:“国之富强,视乎利权;欲保利权,端在抵制;抵制之术安在?舍兴工无他道也。 ”该文认为实现“国之富强”的首要途径是 ( )A

11、抵制洋货 B振兴实业 C重农抑商 D保护利权24、下面是 19201949 年中国新式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生产技术的更新缓慢 B.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C.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衡 D.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25、1917 年,荣宗敬出巨资 40 万元买下上海一家由日本人经营的纱厂,改名为申新二厂。当时,中国企业能够收购目本企业,一时成了国人津津乐道的新闻。这可以用来说明( )A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发展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D.轻工业在民族工业中优势明显26、据统计,中国销往外国的面粉数量,从 1914

12、年的不足 7 万担上升到 1915 年的近 20 万担,到 1918 年已超过 200 万担,1920 年更接近 400 万担。中国面粉外销数量剧增主要得益于( )A.政府奖励实业的措施 B.民众抵制洋货的运动 C.国内面粉工业的发展 D.国际市场需求的扩大27、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 )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28、钱理群在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

13、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 。 ”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 ) A社会秩序空前稳定 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C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D民族资本迅速发展29、据史料记载:国民党流通纸币从 1937 年 13 亿狂升到 1948 年底时的 245589990 亿元,结果在 1945-1948 年间,物价以每月 30%的幅度增。仅在 1948 年 8 月到 194 年 4 月之间就增加了 4524 倍,上海的物价指数则上扬了文数字般的 135742 倍。材料反映出是 ( )A.抗战造成人民生活困难 B.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C 国民政府发行的是假币 D.美国经济的侵略使中国经

14、济破产30、近代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说:“机器进口(中国),恐非西国之福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列强无意向中国输出资本 B.列强企图阻止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C.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D.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进行竞争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二、材料题31 (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秦汉 117(全国) 104835 572 94%魏晋南北

15、朝122(北方)215(南方)11677 385 90%隋唐124(北方)328(南方)145092 642 90%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趋势。 (8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商业革命”的表现。 (6 分)(3)指出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据

16、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6 分)32. (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荣氏企业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缩影,在内忧重重、外患频频的近代中国,演绎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商业传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春天。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的代表,荣家的面粉产业发展迅速,其产量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 29%。这种高速度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产业史上也非常罕见。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 1947 年 材料二 1937 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荣家在无锡、上海两地企业设备被毁,纱锭 187万枚布机 2766

17、台、粉磨 36 部荣家兄弟把大量面粉和小麦送给中国军队做军粮。1941 年,汪伪政权威胁荣德生,要求他将中新一、八两厂卖与日本丰田纱厂,荣德生当即严词拒绝,并大义凛然地说道:“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荣氏家族(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8 分)(2)据材料二,指出荣氏企业在抗战时期的境况,并说你对“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理解(4 分)(3)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 、 “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 (8 分)长乐高级中学 2018-2019 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D A C

18、A C C A C B AB D B B B B D C D BB A B A B D D C B B一、 材料题31. 32.(1)答案:主要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实业救国思潮;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2)答案:境况:日益萎缩(陷入困境);理解:爱国救亡的民族情怀。(3)答案:内:国民党发动内战,造成经济发展极大破坏;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压迫民族工业,使其陷入困境;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发展造成极大困难。外: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排挤国货;美国资本输出几乎完全垄断中国市场,造成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