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版】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80681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解析版】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解析版】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解析版】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解析版】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二地理试题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下列各题。1. 2008 年 10

2、月 14 日上午 11 时,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 ,标志着半个黑瞎子岛回到祖国怀抱。该岛位于( )A. 图中 B. 图中 C. 图中 D. 图中2. 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相邻国家( )A. 朝鲜 B. 韩国 C. 俄罗斯 D. 蒙古【答案】1. A 2. C【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疆域。黑瞎子是中国的最东边,黑龙江、乌苏里江主航道交汇处。故选 A 项。【2 题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陆上邻国。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中俄边境线上。故选C 项。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3,我国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把我国的山区

3、分为八种类型(见下表) 。名称 主要山脉(1)西北内蒙古温带干旱区高山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2)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区的山地、丘陵 (3)东北温带半湿润区的中山和低山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4)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区的中山和低山太行山、五台山、泰山等(5)华中北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低山秦岭、大巴山、大别山等(6)江南、西南中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 武夷山、南岭等亚热带丘陵山区(7)华南、滇南热带、南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和丘陵五指山、台湾山脉等(8)青藏地区的山脉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3. 既属于“华中北亚热带湿润区中山” ,又为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A. 武夷山 B. 秦岭 C. 大别山 D. 南岭4.

4、 在地理环境中,山脉常常成为一种地理分界线。下列山脉与其地理界线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省区分界线武夷山福建省与安徽省国界线阿尔泰山中国、蒙古水系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农业区的分界线阴山旱作农业区与畜牧业区地形区分界线昆仑山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A. B. C. D. 【答案】3. B 4. A【解析】武夷山是福建省与江西省的分界线,阿尔泰山是中国、蒙古国分界线,巴颜喀拉山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3 题详解】根据表格中信息,既属于“华中北亚热带湿润区中山” ,又为东西走向的山脉是秦岭,大别山是南北走向,B 对,C 错。武夷山、南岭属于江南、西南中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

5、A、D 错。【4 题详解】山脉常常成为一种地理分界线,武夷山是福建省与江西省的分界线,错。阿尔泰山是中国、蒙古国分界线,对。巴颜喀拉山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错。阴山是旱作农业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对。昆仑山是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对。A 对,B、C、D 错。下图是中国雨季类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 图中 M 地区夏秋季节多雨的主要原因是( )A. 受西南季风影响B. 受高压脊的影响C. 受台风影响D. 多对流雨6. 导致 N 地类型界线向西北凸出的因素主要是( )A. 水源B. 土壤C. 地形D. 人类活动【答案】5. A 6. C【解析】【5 题详解】图中 M 地区夏秋季

6、节多雨的主要原因是夏秋季节受西南季风影响,A 对。季风环流破坏了气压带风带,不受高压脊的影响,B 错。位于内陆,不受台风影响,C 错。不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对流雨少,D 错。【6 题详解】根据图示领土轮廓,N 地是祁连山,受地形抬升影响,多地形雨,导致 N 地类型界线向西北凸出的因素主要是地形,C 对。水源、土壤、人类活动不是影响雨季类型的因素,A、B、D错。某品种桂花在济南和杭州开花多年平均日期分别是 8 月 27 日和 9 月 5 日(该种桂花在入秋时开花)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 2014 年锋线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7. 2014 年夏季我国东部地区易出现( )A. 南北皆旱 B.

7、南北皆涝C. 南旱北涝 D. 南涝北旱8. 2014 年杭州地区该种桂花开花时间及原因( )A. 偏迟 气温偏高 B. 偏迟 气温偏低C. 偏早 气温偏低 D. 偏早 气温偏高【答案】7. D 8. C【解析】试题分析:【7 题详解】读图,根据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雨带在北方停留的时间短,在南方停留的时间长,容易出现南涝北旱的情况,D 对。【8 题详解】根据雨带的推移规律,正常年份济南雨季是 8 月底雨带南移,杭州 9 月份雨带南移,两地都是雨季结束时桂花开。2014 年雨带南移的时间早,所以桂花开花时间偏早,A、B 错。雨带南移,受冷空气控制,气温偏低,C 对,D 错。考点: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8、与我国的旱涝分布情况,气候对花期的影响。读长江与黄河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9. 图中甲、乙两河段的主要开发利用趋势是( )A. 大规模开发石油资源B. 利用水源优势,大规模发展粮食生产C. 合理开发水能资源D. 扩大内河航运能力10. 两条河流中、下游地区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沙尘暴 B. 石漠化C. 次生盐碱化 D. 水体污染【答案】9. C 10. D【解析】【9 题详解】图中甲、乙两河段均位于河流上游,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开发利用趋势是合理开发水能资源,C 对。区域内石油资源缺乏,山区不适宜发展粮食生产,内河航运条件差,不是主要开发利用方向,A、B、D 错。

9、【10 题详解】两条河流中、下游地区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生产、生活排放的污水多,水体污染严重,D 对。沙尘暴、次生盐碱化发生在黄河流域,石漠化主要在长江上游,A、B、C 错。【点睛】甲、乙两河段均位于河流上游,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开发利用趋势是合理开发水能资源。两条河流中、下游地区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生产、生活排放的污水多,水体污染严重。光伏蔬菜大棚是在普通蔬菜大棚的顶部安装太阳能薄膜电池板,利用太阳光能发电的同时又能种菜,一棚两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 从自然资源分类上看,太阳光能属于( )A. 海洋资源 B. 气候资源C. 矿产资源 D. 生物资源12. 与普通蔬

10、菜大棚相比,光伏蔬菜大棚更有的优势是( )A. 农产品品质更优 B. 蔬菜生产成本更低C. 对土地要求较低 D. 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高【答案】11. B 12.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能资源及其利用,学生要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掌握资源的利用方式。【11 题详解】海洋资源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气候资源是指能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利用的光能、热量、水分与风能等,是一种可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包括太阳辐射、热量、水分、空气,风能

11、等。矿产资源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生物资源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与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动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等。综合以上可以判断 B 正确。【12 题详解】与普通蔬菜大棚相比,光伏蔬菜大棚透光性差,农产品品质不会更好,A 错;蔬菜投入的成本没有降低,蔬菜生产成本没有减少,B 错;蔬菜对土地要求不会变化,C 错;资源利用方式增加,利用的更充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高,D 对。读我国主要农业分布简图,回答下列各题。13. 图中四大牧区中畜种的分布能体现出从沿海向内陆

12、(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特征的是( )A. B. C. D. 14. 甲、乙、丙、丁四区域中,存在“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这种农业景观的是( )A. 甲 B. 乙C. 丙 D. 丁【答案】13. A 14. A【解析】【13 题详解】图中四大牧区中畜种的分布能体现出从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特征的是,东西跨度大,能体现经度地带性规律,A 对。位于干旱区,、位于青藏高原区,自然带变化不能体现经度地带性规律,B、C、D 错。【14 题详解】甲、乙、丙、丁四区域中,存在“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这种农业景观的是甲,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有玉米、高粱等,A 对。乙是华北地区,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

13、B 错。丙、丁位于南方地区,主要作物是水稻,C、D 错。下图为我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北京海淀区,目前全球 500 强的跨国公司有 50多家在此登记注册,其中包括西门子公司、微软公司等世界著名大企业。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5. 世界著名公司纷纷落脚此地的主要原因是( )劳动力和地价便宜 优惠的政策条件 环境优美,大气质量好 人才优势,信息高效A. B. C. D. 16. 欧美日信息技术产业占全球的绝大部分份额,其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条件比发展中国家优越的表现是( )环境优美 高科技力量和人才优势 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高速交通的发展优于发展中国家A. B. C. D. 【答案】15. B 16.

14、C【解析】世界著名公司纷纷落脚北京海淀区,主要原因是优惠的政策条件,具有人才优势,信息高效。发达国家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条件比发展中国家优越,表现是具有高科技力量和人才优势。【15 题详解】我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北京海淀区,世界著名公司纷纷落脚此地,主要原因是优惠的政策条件,对。劳动力和地价,不是高技术产业的主要影响因素,错。北京的环境,大气质量没有优势,错。北京的高校、科研院所多,具有人才优势,信息高效,对。B对,A、C、D 错。【16 题详解】欧美日信息技术产业占全球的绝大部分份额,其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条件比发展中国家优越的表现是发达国家具有高科技力量和人才优势,对。环境优美、劳动力工资水

15、平低不是高技术产业主导因素,错。高速交通的发展优于发展中国家,交通便利,对。C 对,A、B、D 错。中新网 2015 年 6 月 19 日电:6 月 18 日,沪昆(上海至昆明)高铁贵州段开通运营。贵州真正融入全国高铁网络。沪昆客运专线是我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影响范围大、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全线预计于 2016 年建成通车。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7. 沪昆客运专线云南、贵州境内单位里程造价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 )A. 山河相间,断层发育B. 土质疏松,地基不牢C. 河湖众多,桥梁比重大D. 地形崎岖,多溶洞暗河18. 下列关于沪昆客运专线建成后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减轻沪杭浙赣湘

16、黔贵昆线的运输压力完善铁路布局,活跃整个路网缩短了西南地区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提高了我国西南地区水电的输送能力A. B. C. D. 【答案】17. D 18. B【解析】【17 题详解】沪昆客运专线云南、贵州境内单位里程造价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经过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多溶洞暗河,地质条件复杂,D 对。山河相间,断层发育是横断山区的特征,A 错。土质疏松,地基不牢是黄土高原的特征,B 错。河湖众多,桥梁比重大是江南水乡特点,C错。【18 题详解】沪昆客运专线建成后,东西干线增加,能够减轻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的运输压力,对。能够完善铁路布局,活跃整个路网,对。运输速度提高,相当于缩短了西南地

17、区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对。提高了我国西南地区旅客的输送能力,错。B 对,A、C、D 错。我国西南地区峰丛洼地面积广布,其中甘房弄洼地是世界上最深最陡的峰丛洼地。该洼地深 530 米,面积约 2.35 平方公里,底部的小块圆形平地上生活着几户村民。田地和房屋坐落在平地上,四周梯田和水柜(蓄水池)环绕。近些年当地政府开始特别关注甘房弄洼地长期贫困的问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9. 甘房弄地势低洼,但村民并不担心出现洪涝的主要原因是( )A. 植被覆盖率高 B. 雨水下渗迅速C. 年降水量较少 D. 地下水排泄快20. 为了改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实现精准扶贫,当前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最可能是( )

18、A. 封山育林 B. 鼓励村民外迁C. 开发矿产资源 D. 发展对外交通【答案】19. D 20. B【解析】【19 题详解】甘房弄地势低洼,但村民并不担心出现洪涝的主要原因是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河,地下水排泄快,D 对。植被覆盖率高不是洼地洪涝少的原因,A 错。位于石灰岩地区,与雨水下渗无关,B 错。位于湿润区,年降水量较多,C 错。【20 题详解】近些年当地政府开始特别关注甘房弄洼地长期贫困的问题。为了改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实现精准扶贫,当前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最可能是鼓励村民外迁,B 对。甘房弄洼地是世界上最深最陡的峰丛洼地,生活着几户村民,对植被破坏少,封山育林影响不大,A 错。材

19、料不能体现该地矿产资源,C 错。几户人家,发展对外交通意义不大,成本太高,D 错。【点睛】甘房弄地势低洼,但村民并不担心出现洪涝,主要原因是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河,地下水排泄快。生活着几户村民,对植被破坏少,发展对外交通意义不大,成本太高。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图” ,回答下列各题。21.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地降水较少,气温日较差大,灌溉农业发达B. 乙地发展农业要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C. 丙地地质构造为地堑D. 丁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2. 图中阴影区( )A. 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B. 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20、C. 发展方向主要是陡坡开荒 D. 应大力发展采矿业【答案】21. D 22. B【解析】【21 题详解】读图可知,甲为宁夏平原,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灌溉农业发达,A 对。乙位于河套平原,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灌溉不当,就会导致土壤盐碱化,B 对。丙位于汾河谷地,从地质构造来看,为地堑构造,C 对。丁位于秦岭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D 错。故选 D。【22 题详解】图中阴影区为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A 错。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主要为水土流失,B 对。陡坡不宜开垦梯田,C 错。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应当防治水土流失,做好小流域治理,D 错。故选 B。读“南疆地区现代与古

21、代城镇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23. 影响南疆地区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关键因素是( )A. 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 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 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 水资源分布及数量24. 南疆地区大部分城镇的迁移方向及其主要原因是( )A. 因洪水泛滥向山坡地带迁移 B. 因荒漠化范围扩大向河流上游迁移C. 因交通线增多向盆地北部迁移 D. 因资源开发向矿产丰富地区迁移【答案】23. D 24. B【解析】【23 题详解】南疆地区位于干旱区,水源是主要限制因素,影响南疆地区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关键因素是水资源分布及数量,在山麓地带水源充足地区,形成城镇,D 对。交通线分布

22、及线路等级受城镇分布及规模影响,A 错。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不是决定因素,B、C 错。【24 题详解】南疆地区大部分城镇因土地荒漠化范围扩大向河流上游迁移,B 对。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洪水泛滥灾害少,A 错。交通线分布受城市分布影响,C 错。因资源开发向矿产丰富地区迁移是部分矿业城市迁移原因,D 错。夜雨通常是指夜间降水比率多于白天的降水日变化现象,是一种独特的农业气候资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5. 横断山区谷地夜雨的形成原因是( )A. 谷地地貌降温快,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 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多下沉气流C. 夜晚吹谷风,水汽丰富 D. 山风下沉,使谷地中心气流抬

23、升26. 夜雨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A. 可提高地面温度 B. 能增大昼夜温差C. 减轻农田病虫害 D. 可增加土壤肥力【答案】25. D 26. B【解析】谷地夜雨的形成原因是受山谷风影响,夜晚山风下沉,使谷地中心气流抬升,形成降雨。冷气空沿山坡下沉谷低,使谷底的地面温度夜间气温降低,增大了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质积累。【25 题详解】横断山区谷地夜雨的形成原因是受山谷风影响,夜晚山风下沉,使谷地中心气流抬升,形成降雨,D 对。A、B、C 错。【26 题详解】根据夜雨的成因,夜晚,冷气空沿山坡下沉谷低,使谷底的地面温度夜间气温降低,A 错。增大了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夜雨对农业生产

24、的有利影响是能增大昼夜温差,B 对。夜晚温度低,能减轻农田病虫害,C 错。不能增加土壤肥力,D 错。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类活动的差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7. 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植被 B. 土壤 C. 气候 D. 地形28.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和当地民居搭配不相符的是( )A. 西双版纳竹楼 B. 江南地区尖顶屋C. 陕北延安窑洞 D. 云贵高原蒙古包【答案】27. C 28. D【解析】【27 题详解】广东人因气候炎热,经常喝凉茶,四川人人气候潮湿,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

25、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C 对。气候决定了植被、土壤类型,A、B 错。地形不是气候差异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成因,D 错。【28 题详解】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西双版纳闷热潮湿的环境,适宜民居是竹楼,A 相符。江南地区降雨多,民居是尖顶屋,利于排水,B 相符。陕北延安黄土分布广,气候寒冷,南大街窑洞,利于防寒保暖,C 相符。云贵高原环境潮湿,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的民居,D 不相符。故选 D。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9. “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

26、带A. 自然植被改善 B. 风力侵蚀减弱C. 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30.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答案】29. C 30. D【解析】试题分析:【29 题详解】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根据图例读图分析, “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水位下降,所以附近的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C 对。根据材料,自然植被恶化,A 错。该地位于干旱区,生态环境退化,风力侵蚀增强,B 错。固定沙丘可能

27、转为流动沙丘,D 错。【30 题详解】“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D 对。森林消耗水量大,不适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A 错。在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B 错。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C 错。【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2016 年 9 月 20 日,在延安召开的 2016 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国家林业局授予西安、延安等 22 个城市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据此回答下列各题。31. 除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外,城市森林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这包括( )A

28、. 提供农林产品 B. 净化饮用水资源、提高生物多样性C. 减少空气污染、降低温室效应 D. 提供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32. 在城市森林建设中( )A. 要多移植大树、古树进城 B. 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树种C. 要多引进国外的优良树种 D. 树种要整齐划一【答案】31. D 32. B【解析】【31 题详解】提供农林产品是经济效益;净化饮用水资源、提高生物多样性、减少空气污染、降低温室效应是生态效益;提供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是社会效益。选 D 正确。【32 题详解】树木有其自身的生活环境,城市建设中不能盲目移植大树、古树,更不能随意引进国外树种;应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树种,种植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树木

29、;树种要整齐划一,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发展。选 B 正确。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3. 对于山西省来说,向外输送煤炭比向外输送电力的优势在于( )A. 提高经济效益 B. 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C. 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 D. 降低运输成本34. 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A. 改善了环境质量 B. 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C. 促进了新兴工业的发展 D. 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答案】33. C 34. B【解析】【33 题详解】对于山西省来说,向外输送煤炭比向外输送电力的优势在于不需要进行火力发电,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C 对。输电的经济效益高,A 错。输煤需要开采煤炭资

30、源,会导致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的产生,B 错。输煤的运输成本高,D 错。【34 题详解】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是延长产业链,对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明显成效是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B 对。进行火力发电,降低了环境质量,污染更严重,A 错。环境污染加重,不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B 错。产业活动增加,对交通运输负担的影响不明显,D 错。【点睛】对于山西省来说,向外输送煤炭比向外输送电力的优势在于不需要进行火力发电,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是延长产业链,对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明显成效是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大清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的中部,大清河流域是首都北京的南大门,生态建设意义重大。读大清河流域图。

31、完成下列各题。35. 大清河中上游地区众多水库建设对白洋淀的影响有( )A. 减缓白洋淀泥沙淤积速度B. 延长白洋淀湖水的结冰期C. 加大白洋淀的防汛压力D. 降低枯水期白洋淀水位36. 下列河流开发经验不适合大清河流域借鉴的是( )A. 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B. 利用廉价水电,优先发展高耗能化学工业C. 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D. 保护环境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答案】35. A 36. B【解析】大清河中上游地区有众多水库建设,泥沙在库区沉积,能够减缓白洋淀泥沙淤积速度。大清河流域是首都北京的南大门,生态建设意义重大。为保护首都生态环境,不适合利用廉价水电,优先发展髙

32、耗能化学工业。【35 题详解】大清河中上游地区众多水库建设对白洋淀的影响有泥沙在库区沉积,减缓白洋淀泥沙淤积速度,A 对。不能改变白洋淀湖水的结冰期,B 错。能够减轻白洋淀的防汛压力,C 错。利于提高枯水期白洋淀水位,D 错。【36 题详解】大清河流域是首都北京的南大门,生态建设意义重大。为保护首都生态环境,不适合利用廉价水电,优先发展髙耗能化学工业,B 不适合。可以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A 适合。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C 适合。保护环境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D 适合。川气东送项目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包括一条主干线(四川

33、普光至上海) 、一条支干线和三条支线。目前川气东送项目已成为中国又一条横贯东西的绿色能源大动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7. 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 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供气来源地更多,供气更稳定 运输线路短A. B. C. D. 38. 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B. 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经济的发展C. 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 有

34、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答案】37. C 38. C【解析】【37 题详解】本题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优点。主要从市场,工程量,运输距离等方面分析。选择 C 项。【38 题详解】本题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经济,环境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选择 C 项。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从而实现苏南与苏北的双赢共振。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投资地区 招商门槛 土地价格 平均工资 环保门槛苏南某市5

35、000 万元100 万元左右3 000 元左右要求高苏北某市 1 000 万元20 万元左右1 000 元左右要求较低完成下列各题。39. 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 ,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A. 劳动力需求量大 B. 生产规模大C. 技术含量高 D. 环境污染较轻40. 江苏省内部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A. B. C. D. 【答案】39. A 40. C【解析】试题分析:【39 题详解】直接根据表格资料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因为经济

36、发达,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失去了成本优势,被迫向外转移。【40 题详解】经济较落后地区在产业转移中接收一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工业化进程;但因资源型工业有一定的污染,可能对环境质量和农业用地有一定的损害,故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表格资料比较分析,并结合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等基本内容,注意调用课本基础知识,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即可。第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二、综合题(共 40 分)41.读“我国某区域图” ,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在植被类型、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作物熟制上的差异。植被类

37、型 主要粮食作物 熟制甲乙(2)简要说明引发丙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答案】 (1)植被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熟制甲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稻 一年两熟乙 温带落叶阔叶林 小麦 两年三熟(2)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解析】【详解】 (1)结合经纬度和河流流向,甲地位于秦岭以南,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熟制是一年两熟。乙地位于秦岭北侧的渭河平原,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熟制是两年三熟。(2)丙地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是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形起伏大,

38、径流速度快,侵蚀能力强。地表植被稀少,保持水土能力差。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水侵蚀。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材料二:珠江流域图(1)说明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答案】 (1)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 )水量大;(地形崎岖, )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2)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入

39、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防旱能力。(3)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木材加工;发展水产养殖。【解析】【分析】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水量、落差两方面分析。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提供充足的电能,有利于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改善环境质量。不利影响是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现象。【详解】 (1)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水量、落差两方面分析。红水河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2)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提供充足的电能,能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

40、的增长。有利于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改善环境质量。水库调节径流,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防旱能力。不利影响是大量水库建设,会导致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现象。(3)利用流域内独特景观资源、少数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利于充足水电和丰富矿产资源,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位于我国西南林区,能源充足,利于发展木材加工。河湖众多,水库众多,适宜发展水产养殖。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勤绿洲是指石羊河下游红崖山水库以下狭长而平坦的冲积地带,该地红崖山水库兴建于 1958 年,是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民勤绿洲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作物以优质小麦、

41、玉米为主。近 10 年来,该绿洲生态环境恶化,沙进人退,许多耕地被撂荒。下图是民勤绿洲地区略图及当地常见生态工程景观图。(1)简述民勤绿洲商品粮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2)分析造成民勤绿洲许多耕地被撂荒的主要原因。(3)有人认为,红崖山水库的修建对民勤绿洲的农业发展不利,请阐述理由。【答案】 (1)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作物单产高;有石羊河流经,灌溉便利;地形平坦,便于耕作;土壤肥沃,多砂质土,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2)气候变暖、变干,蒸发量增大;上游来水减少,民勤绿洲水源日益匮乏;过度农耕、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居民大量外迁。(3)会使下游地区生态用水不足,绿洲

42、退化萎缩,生态环境恶化。【解析】【详解】 (1)农业生产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民勤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作物养分积累多,单产高。民勤绿洲是指石羊河下游红崖山水库以下狭长而平坦的冲积地带,有石羊河流经,灌溉便利。冲积平原的地形平坦,便于耕作。土壤肥沃,多砂质土,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2)近 10 年来,该绿洲生态环境恶化,沙进人退,许多耕地被撂荒。从自然因素分析,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变干,该地蒸发量增大。上游来水减少,民勤绿洲水源日益匮乏,导致土地荒漠化。从人为因素分析,由于人口增多,过度农耕、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居民大量外迁,导致许多土地撂荒。(3)红崖山水库的修建,水库蓄水,会使下游地区生态用水不足,绿洲退化萎缩,生态环境恶化。所以说会对民勤绿洲的农业发展不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