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版】安徽省毛坦厂中学、金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78945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安徽省毛坦厂中学、金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解析版】安徽省毛坦厂中学、金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解析版】安徽省毛坦厂中学、金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解析版】安徽省毛坦厂中学、金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解析版】安徽省毛坦厂中学、金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 届高三年级 12 月份联考地理试卷一 单选题北京雨燕每年三、四月来到北京,喜欢在老宅子里筑巢繁衍后代,七、八月飞离北京。科学家们通过光感应器定位,绘制出 20142015 年北京雨燕迁徙线路图(下图)。光感应器定位仪在良好气象条件下得到的数据相对准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光感应器定位得到的数据可能误差较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迁徙途中雨燕飞越了昆仑山、东非高原等地区B. 城市的发展严重威胁北京雨燕的繁衍环境C. 图中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跨越了两大板块D. 飞经南非高原时,草原上呈现出一片枯黄的景象【

2、答案】1. C 2. B【解析】【1 题详解】光感应器定位仪在良好气象条件下得到的数据相对准确;图中甲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乙是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丙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丁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综合判断丙地气象条件变化最大,得到的数据误差最大。选 C 正确。【2 题详解】由图示可以看出,迁徙路线没有飞越昆仑山,A 错;雨燕喜欢在老宅子里筑巢繁衍后代,城市的发展严重威胁北京雨燕的繁衍环境,B 正确;图中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跨越了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三大板块,C 错;飞经南非高原时,是南半球的夏季,草原上呈现出茂盛的景象,D 错。选 B 正确。【点睛】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

3、布在大陆东岸 35N-55N 间,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纬度 30-60 间,夏季温暖冬季寒冷,全年少雨。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度 30-40 间的大陆西岸和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南北纬度 10 之间,全年高温多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于 2016 年 6 月 16 日至 30 日举办了盛大的开幕庆典。下图示意全球6 个迪士尼度假区所在城市(分别是东京、加州、巴黎、香港、奥兰多和上海)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 全球 6 个迪士尼度假区中( )A. 多数在东半球的中高纬地区 B. 地气候类型在南美洲西

4、岸呈带状分布C. 两地均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D. 地水汽主要来自于太平洋4. 开幕庆典举办期间,上海( )A. 日出比地晚,自转线速度小 B. 降水比地少,天气干燥C. 比地气温低,日较差更大 D. 与地都应防范热带气旋【答案】3. B 4. D【解析】【3 题详解】由图示可以看出,全球 6 个迪士尼度假区中多数在东半球的中低纬地区,A 错;地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在南美洲西岸受地形影响呈带状分布,B 正确;地均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不在,C 错;地水汽主要来自于大西洋,D 错。选 B 正确。【4 题详解】开幕庆典举办期间,2016 年 6 月 16 日至 30 日,是北半球的夏季;上海在地西侧

5、日出比地晚,上海的纬度更低自转线速度大,A 错;上海降水比地少,但此时是高温多雨的季节,天气不干燥,B 错;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上海比地气温高,日较差更大,C 错;与地都在大陆的东南,夏季都应防范来自海洋的热带气旋,D 正确。2017 年 9 月 35 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福建厦门举行。读下图金砖国家峰会部分举办地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5. 厦门金砖峰会举办期间,图示城市中( )A. 德班昼长夜短 B. 乌法白昼时间最短C. 果阿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 福塔莱萨正午太阳高度变大6. 北京时间 9 月 5 日 12:30,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中外记者会,记者会召开时( )A. 乌

6、法正在日出 B. 德班在傍晚收看会议直播C. 厦门旗杆影子接近一天中最短 D. 福塔莱萨的日期是 9 月 4 日【答案】5. D 6. C【解析】【5 题详解】厦门金砖峰会举办期间,2017 年 9 月 35 日,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在向南移;德班昼短夜长;乌法白昼时间最长;果阿正午太阳高度变小;福塔莱萨正午太阳高度变大。选 D 正确。【6 题详解】北京时间 9 月 5 日 12:30,乌法东 4 区此时是 8:30,太阳已经升起,A 错;德班在东 2 区,此时是 6:30,是早上,B 错;厦门在 120E 的西侧,地方时接近正午时刻,旗杆影子接近一天中最短,C 正确;福塔莱萨在西 3 区,此时

7、是 9 月 5 日 1:30 左右,D 错。选 C 正确。当今世界,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越来越密切。回答下列问题。7. 美国哈佛大学(42N,71W)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作品直接用网络(E-mail)传送,收件截止时间为 2 月 15 日 23 时(当地时间) 。家住悉尼(34S,151E)的杰克打算报名参加,他发出作品的时间应不迟于A. 2 月 15 日上午 8 时 B. 2 月 16 日下午 2 时C. 2 月 16 日晚上 8 时 D. 2 月 15 日凌晨 2 时8. 当该同学在最后时间将作品发出时A. 堪培拉当日昼短夜长 B. 悉尼正值一天中气温最高时C. 墨累达令盆地忙于收小麦 D

8、. 珀斯处于温和多雨期9. 哈佛大学的约翰先生为研究喜阴植物的生活习性,欲在悉尼购买一座面向正北的二层楼房,以在房后空地上找出全年阳光都照不到的地方。约翰先生前去参观选房的最佳时间为A. 3 月 B. 6 月 C. 9 月 D. 12 月【答案】7. B 8. B 9. D【解析】【7 题详解】由两地所在经度可知,哈佛大学在西五区,悉尼在东 10 区,两地相差 15 小时;当美国 2 月15 日 23 时,悉尼是 2 月 16 日 14 时。选 B 正确。【8 题详解】作品发出的时间是 2 月 16 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堪培拉当日昼长夜短,A 错;午后 2:00 左右是一天中最高温度,所以当该

9、同学在最后时间将作品发出时悉尼正值一天中气温最高时,B 正确;2 月墨累达令盆地已经收过小麦了,在准备夏播,C 错;珀斯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处于高温少雨期,D 错。选 B 正确。【9 题详解】要想全年阳光照不到,应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时去参观;南半球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是 12月 22 日。选 D 正确。按照成因,荒漠可以分为回归线型、寒流海岸型、大陆内部型等荒漠。下左图示意各大陆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的面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 代表南美大陆及其南部高原荒漠所属类型的序号分别是( )A. B. C. D.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陆 I 型荒漠是寒流海岸型荒漠和回归线型荒漠B. 大

10、陆无 I 型荒漠的原因是地形起伏C. 大陆型荒漠是回归线型荒漠和寒流海岸型荒漠D. 大陆型荒漠是大陆内部型荒漠和寒流海岸型荒漠【答案】10. D 11. C【解析】【10 题详解】非洲、澳大利亚只有热带沙漠,可判断 I 代表热带沙漠,II 代表温带带沙漠;结合沙漠类型和面积大小,可判断大陆是亚洲大陆,大陆是非洲大陆,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是南美大陆;南美南部高原位于温带,是温带沙漠。选 D 正确。【11 题详解】大陆是亚洲,I 型是回归线型荒漠,A 错;非洲大陆, I 型荒漠是寒流海岸型荒漠和回归线型荒漠,B 错;澳大利亚大陆,型荒漠是回归线型荒漠和寒流海岸型荒漠,C 正确;南美大陆,型荒漠是回

11、归线型荒漠和寒流海岸型荒漠,D 错。选 C 正确。【点睛】回归线型荒漠指位于回归线附近,比如撒哈拉沙漠 ;背风坡型荒漠 指位于背风地带,降水少形成的荒漠,比如南美洲南端的巴塔哥尼亚荒漠;寒流海岸型荒漠 比如中低纬度大陆西岸的荒漠,受寒流减湿的影响形成;大陆内部型荒漠 位于温带大陆内部,深居内海,远离海洋降水少而形成,比如我国新疆的沙漠。下图为巴尔喀什湖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 巴尔喀什湖对该地区起的作用是A. 提供沿岸农业丰富的灌溉水源 B. 活跃该地区水循环C. 是沙漠向南扩展的天然屏障 D. 对沿岸河流起调节作用13. 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形态比乙河入湖口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A. 甲河

12、下游地势平坦 B. 乙河沿途植被覆盖良好C. 甲河流量更大 D. 乙河入湖处湖面狭小【答案】12. B 13. C【解析】【12 题详解】巴尔喀什湖属于咸水湖,湖水不能用来灌溉农田,A 错;该湖面积大能调节气候、活跃该地区水循环,B 正确;沙漠在湖的南侧,不能阻碍沙漠向南扩展;湖中有适,C 错;河流是流向湖泊的,湖泊对河流起不到调节作用,D 错。选 B 正确。【13 题详解】三角洲的形成是因河流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甲河上游地处西风的迎风坡,能从大西洋带来水汽,多地形雨,所以河流流量大,携带的泥沙多,在入湖口处泥沙沉积多,形成的三角洲明显;乙河为季节性河流,河流的流量小,携带泥沙少,在入湖口

13、处泥沙沉积少,形成的三角洲面积较小;与乙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率、入湖面积小无关。选 C 正确。【点睛】汇入湖泊、河流而形成的三角洲又叫内陆河流三角洲;三角洲的形成是因河流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径流量越大河流的携沙能力越大,在河口地带由于流速减缓,泥沙会大量堆积形成三角洲。图甲是某大陆的轮廓图。图中 a、b、c 为三条河流,A、B、C 为三座城市,虚线 d 为某条纬线。图乙是 A、B、C 三座城市年降水量和气温年较差的比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 图中纬线 d 的纬度可能是 ( )A. 北纬 40 度 B. 北纬 30 度 C. 北纬 20 度 D. 北纬 50 度15. 下面关于图中三条

14、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三条河流均分布于温带地区 B. 三条河流 7 月份流量都较小C. 三条河流上游都有冰雪融水补给 D. 三条河流航运量都较大16. 图甲中 A、B、C 城市依次对应图乙中的 ( )A. B. C. D. 【答案】14. A 15. C 16. B【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结合图示纬线 d 穿过的地理事物及轮廓可判断,该纬度是北纬40 度。图示 a 是长江分布在北温带,b 是鄂毕河分布在北温带和北寒带,c 是底格里斯河位于北温带;三条河的上游都源于高原山地,有冰雪融水补给;三条河中只有长江航运量较大。A 位于东北亚是温带季风气候,年较差较大,降水较多,对应

15、;B 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少,年较差大,对应的是;C 在阿拉斯加沿岸,受海洋影响大,降水较多,年较差较小,对应的是。【14 题详解】结合图示纬线 d 穿过的地理事物及轮廓可判断,该纬度是北纬 40 度。选 A 正确。【15 题详解】图示 a 是长江分布在北温带,b 是鄂毕河分布在北温带和北寒带,c 是底格里斯河位于北温带,A 错;三条河都在北半球,7 月流量都较大,B 错;三条河的上游都源于高原山地,有冰雪融水补给,C 正确;三条河中只有长江航运量较大,D 错。选 C 正确。【16 题详解】A 位于东北亚是温带季风气候,年较差较大,降水较多,对应;B 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

16、水少,年较差大,对应的是;C 在阿拉斯加沿岸,受海洋影响大,降水较多,年较差较小,对应的是。选 B 正确。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在该区域南部地区生活的富拉尼人,以游牧业为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 影响该区域年降水量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高低 B. 地形起伏 C. 距海远近 D. 大气环流18. 富拉尼人迁徙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 10 月南迁,4 月北迁 B. 10 月北迁,4 月南迁C. 10 月东迁,4 月西迁 D. 10 月西迁,4 月东迁【答案】17. D 18. A【解析】【17 题详解】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地是非洲西北部;图示区域南北两侧年

17、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变率大,北部是副高压与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中海气候区,南侧是信风带与赤道低压交替控制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所以南北两侧降水变率大;中心区域降水量变化小,主要是中心区常年受副高压控制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少雨;即影响图示地区降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的不同。选 D 正确。【18 题详解】游牧业是逐水草而居的生活;10 月太阳直射点移到南半球,北半球各地降水减少草木枯黄,10 月开始南迁;4 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降水开始增多草木逐渐茂盛,4 月开始北迁。选 A 正确。【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1. 海陆位置:一般来水,距海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

18、多,内陆少。2. 地形:.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少;平原地形有利于海洋水汽的进入,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的几率较大;高原因为地势高,海洋水汽也难以爬上高原面形成降水,所以高原上的降水也不多。3. 大气环流:高气压带盛行的是下沉气流,,空气干燥,多晴朗天气;在低气压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往往会凝结降雨,形成多雨区。从陆地吹向海洋空气干燥,降水很少;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降水多。在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的性质不同,对降水的影响也不同.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把大量的海洋水汽带到了陆地上,就有可能形成降水天气;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干燥的。下图为某局部区域图,海豹是肉食性海洋动物,克罗斯角的海豹自

19、然保护区不到 1 平方千米的海滩上,常年聚集着 810 万头海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 克罗斯角海豹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丰富,植被茂密 B. 离岸风和上升流明显,鱼类丰富C. 地势低平,沙滩广布 D. 寒暖流交汇,鱼类资源丰富20. 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观,红色高大沙丘的滚滚沙流飞泻入海,这种奇景的形成原因是( )A. 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B. 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C. 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 D. 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答案】19. B 20. B【解析】【19 题详解】图示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植被稀少,A 错;沿岸是本格拉寒流,受离岸风

20、和上升流影响明显,鱼类丰富,为海豹提供充足的食物,B 正确;海豹生活在深水中,浅水沙滩并不适宜海豹生存,C 错;该地不是寒暖流交汇处,D 错。选 B 正确。【20 题详解】图示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沿岸地带少河流,A 错;受副高压和东南信风影响,气候干燥,沿岸沙漠广布,受离岸 风影响,形成“倒沙入海”的奇观,B 正确; “倒沙入海”是自然现象,不会影响当地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无关,C、D 错。选 B 正确。【点睛】本格拉寒流主体是向北流,由于东南信风和海岸影响,有离岸上升流;由于离岸纳米布沙漠得不到海洋水汽而干燥;由于海底水流上泛,使得盐度较低,浮游生物含量大的海水涌生,利于渔场形成。.由甲国直

21、航山东日照港(约 119E,35N)载重 32.3 万吨的油轮于 2012 年 8 月 15 日到达日照港,这是日照港有史以来靠泊的最大油轮。下图是甲国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题。21. 2012 年 8 月 l5 日油轮到达日照港这一天,日照与本格拉(1233S,l325E)相比A. 日照的日出时间较晚 B. 本格拉昼长夜短C. 本格拉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D. 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22. 甲国的地形地势特点是A. 以丘陵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B. 以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C. 以平原为主,地势北部高南部低 D. 以高原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答案】21. C 22. D【解析】【21 题详解

22、】日照在本格拉的东边,日出时间较本格拉早,A 错;8 月 l5 日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在向南移动,日照与本格拉相比,本格拉习短夜长,B 错;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结合两地纬度可知,本格拉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大,C 正确;日照在直射点的北边,正午影子朝北,本格拉在直射点的南侧,正午影子朝南,D 错。选 C 正确。【22 题详解】图中甲在北部非洲,由图示等高线的疏密度及海拔高低可以看出,甲国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选 D 正确。【点睛】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东边看见日出时间要早;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越靠近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物体的影子始终在太阳直射点相反

23、的方向;2014 年 5 月 4 日11 日,李克强总理前往非洲,开启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安哥拉(首都罗安达)、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四国和非盟总部的访问之旅。读埃塞俄比亚及附近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示区域河流呈向心状 B. 图中洋流出现时长江流域正值伏旱天气C. 甲地年降水比乙地少 D. 甲区域比乙区域易出现泥石流24. 从总理访问之日到夏至日期间,四国首都A. 同一天,亚的斯亚贝巴(903N,3842E)日出最早B. 阿布贾(912N,711E)昼长于夜,但昼在缩短C. 内罗毕(117S,3649E)日出东南D. 罗安达(

24、850S,1330E)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要调小【答案】23. D 24. A【解析】【23 题详解】图示区域由海拔高度可以看出,中部高四周低,不会出现向心水系,A 错;图示是索马里洋流,由北向南流,应是北半球的冬季,长江流域是寒冷的季节,B 错;甲地处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乙地降水较甲地少,C 错;甲地海拔高,等高线密集是山地,乙地等高线稀疏是沿海平原,甲地更易出现泥石流。D 正确。【24 题详解】5 月 4 日到 6 月 22 日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日出时间越早,昼越长,亚的斯亚贝巴经度最东,日出最早,A 正确;6 月 22 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

25、球各地昼最长的一天,在访问期间,阿布贾昼长于夜,昼在变长,B 错;访问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日出东北,C 错;罗安达在南半球,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要调大,D错。选 A 正确。【点睛】索马里洋流是季风洋流,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洋流是逆时针方向运动,索马里洋流由北向南流;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洋流是顺时针方向运动,索马里洋流是由南向北流。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等高线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5. 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属于暖温带气候类型 B. 气候特点都是雨热同期C. 年降水量甲比乙少 D. 冬季降水量甲比乙多26. 造成甲、乙

26、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甲受寒流影响,乙受暖流影响B. 甲终年受西风影响,乙终年受副高影响C. 甲海拔比乙低D. 甲处于盛行风背风地带,乙处于迎风地带【答案】25. C 26. D【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特征的判读。首先在于判断两地的气候类型,根据两地气温、降水的差异判断;两地的降水集中在冬季,属于冬雨型气候,应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由图示可知,年降水量甲比乙少,冬季降水量甲比乙少。据该地等高线图以及该地盛行风向为西南风可知,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不同,甲处于盛行风背风地带,降水少;乙处迎风地带,降水多。【25 题详解】两地的降水集中在冬

27、季,属于冬雨型气候,应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由图示可知,年降水量甲比乙少,冬季降水量甲比乙少。选 C 正确。【26 题详解】甲乙两地都是地中海气候,但是甲地降水量明显少于乙地;据该地等高线图以及该地盛行风向为西南风可知,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不同,甲处于盛行风背风地带,降水少;乙处迎风地带,降水多;洋流影响、海拔高低及气压带风带影响较小。选 D 正确。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地图,西北风为图中甲港的主导风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7. 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火山分布区处于板块的张裂地带B. 图中海岸线比较曲折主要是因为板块碰撞挤压和冰

28、川侵蚀C. 图中大陆西侧海水温度比同纬度大陆东侧高D. 图示区域所在大陆的东岸降水量普遍比西岸大28. 图中国家公园是所在国第一座国家公园,是该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保护的对象不包括 ( )A. 湿地 B. 森林 C. 半融冰川 D. 古建筑【答案】27. B 28. D【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根据经纬度和海陆分布可知,该区域位于南美洲南部西海岸;图中火山处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挤压地带,是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地形复杂,且该区域纬度高,受冰川侵蚀作用强,故该区域海岸线比较曲折;该区域大陆西侧有秘鲁寒流流经,水温较低,同纬度大陆东侧有巴西暖流流经,水温较高;图示区域在

29、中纬西风带控制地区,受安第期山地影响,大陆的东岸是西风带的背风坡,西岸是西风带的迎风坡,大陆东岸的降水量比西岸要小。该国家公园位于高原山区,气候寒冷,人烟稀少,古建筑极少。【27 题详解】根据经纬度和海陆分布可知,该区域位于南美洲南部西海岸;图中火山处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挤压地带,A 错;该区域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地形复杂,且该区域纬度高,受冰川侵蚀作用强,故该区域海岸线比较曲折,B 正确;该区域大陆西侧有秘鲁寒流流经,水温较低,同纬度大陆东侧有巴西暖流流经,水温较高,C 错;图示区域在中纬西风带控制地区,受安第期山地影响,大陆的东岸是西风带的背风坡,西岸是西

30、风带的迎风坡,大陆东岸的降水量比西岸要小,D 错。选 B 正确。【28 题详解】该国家公园位于高原山区,气候寒冷,人烟稀少,古建筑极少;应是高原山地的自然景观为主。选 D 正确。树懒,懒得出奇,动作迟缓,经常用爪倒挂在树枝上数小时不移动,常年以树叶、嫩芽和果实为食。读下图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29. 控制该区域的大气环流主要是 ( )A. 赤道低气压 B. 副热带高气压 C. 东北信风 D. 东南季风30. 推测树懒最有可能分布于图中地哪一处( )A. 地 B. 地 C. 地 D. 地【答案】29. C 30. C【解析】【29 题详解】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海陆分布位置可知,该地位于北

31、半球低纬度的中美洲地区,大气环流主要是东北信风;赤道低气压分布在南北纬度 10 间,副热带高压分布在南北纬 20-30 间,该地不受季风影响。选 C 正确。【30 题详解】树懒主要生活在树上;四地中,地海拔较低,且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森林广布;其它三地海拔较高,多在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多以草原景观为主。选 C 正确。读美国西北部奎茨河及等高线分布图,该河谷植被茂密,有世界较为著名的温带“雨林”。据此完成问题。31. 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相比,奎茨河流域的雨林成因上的主要差异是A. 降水 B. 洋流 C. 地形 D. 蒸发32. 奎茨河地区每平方千米的生物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物体的

32、干物质的重量,单位为 Kg/(m年) )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多,其主要原因是( )A. 光照更充足 B. 热量条件更好C. 物种更具多样性 D. 生长速度缓慢【答案】31. D 32. D【解析】【31 题详解】奎茨河谷流域的雨林是中纬西风带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流经;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流经;两地都是全年多雨;不同的是奎茨河谷流域是温带气候,蒸发弱,澳大利亚是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强。选 D 正确。【32 题详解】奎茨河谷是温带森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降水都较丰富,光照差别不大;奎茨河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不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生物生长速度缓慢;每平方千米的

33、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无关。选 D 正确。【点睛】奎茨河谷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该河谷位于太平洋东北岸,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从地形角度分析,谷地向西敞开,谷底呈西南东北走向,有利于西风沿河谷深入,抬升作用明显多地形雨,水汽充足。影响奎茨河谷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晴天少气温低,蒸发弱。图 3b 为图 3a 中 P 地拍摄的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33. 为防风采光,该地民居门窗最不可能朝A. 西北方向 B. 东北方向C. 西南方向 D. 东南方向34. 该地民居地板高出地面,主要目的是A. 通风防湿 B. 预防海啸C. 便于冬季出入家门 D

34、. 预防冻土融化【答案】33. B 34. D【解析】试题分析:【33 题详解】结合经纬度可知,P 处位于北美洲北冰洋沿岸,常年盛行东北风,该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内,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会出现极昼现象,阳光大部分从南方照射过来,为了防风采光,民居门窗不可能朝东北方向,答案选 B【34 题详解】加拿大东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湿度较小,多冻土层,冻土融化造成地基不稳,造成地板破裂,甚至导致房屋倾斜;该地区不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地壳运动不活跃,海啸较少,冬季出入家门,受积雪厚度的影响,该作用不明显,故答案选 D 最合适。【考点定位】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澳大利亚的利奇菲尔德国家公园有一处不得不看

35、的风景:地面上矗立着像墓碑一样且南北走向惊人一致的建筑,它们是磁石白蚁的杰作。磁石白蚁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将蚁丘内温度稳定在 30上下,堪称生物界的神奇建筑师。据此完成下列问题。35. 蚁丘呈扁片状的原因是A. 能均衡获得太阳辐射 B. 便于通风散热C. 躲避袋鼠等动物啃咬 D. 减轻暴风危害36. 12 月几场大雨后,利奇菲尔德国家公园变成了动植物的“天堂” ,原因是A. 气温回升万物复苏 B. 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C. 东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 D. 热带草原区进入湿季【答案】35. A 36. D【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形成原因。磁石白蚁利用地球磁场来建造南北走向的白蚁丘,宽阔的东西面用

36、来吸收早晨和傍晚的微弱太阳光,相对狭窄的两面则对准正午炙热的阳光。12 月南半球是夏季,热带草原区进入湿季,食物充足。【35 题详解】磁石白蚁利用地球磁场来建造南北走向的白蚁丘,宽阔的东西面用来吸收早晨和傍晚的太阳光,相对狭窄的南北两面则对准正午炙热的阳光;能均衡太阳不同方向的光照强度平衡白蚁丘内部的温度,A 正确;与通风、躲避袋鼠等动物啃咬及减轻暴风危害无关。A 正确。【36 题详解】12 月是南半球的盛夏,此时植被茂盛,A 错;该地是热带草原气候,B 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C 错;12 月是南半球的夏季,热带草原区进入湿季,几场大雨后,植被茂盛、食物充足,变成了动植物的“天堂” ,D

37、 正确。南极大陆被称为冰雪大陆,气候酷寒,这与大气环流关系密切。下图示意某月南极大陆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37. 图中 M 地气压最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位于无风地带,冷空气大量堆积 B. 海拔最高,极夜时间漫长C. 冰层厚度大,反射太阳辐射作用强 D. 气候酷寒,利于空气下沉38. 影响南极大陆等压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海陆 B. 纬度 C. 海拔 D. 洋流【答案】37. D 38. B【解析】本题考查大气运动及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图示南极大陆,M 是极地高气压中心,是因为纬度高、地处南极冰盖,气候酷寒,利于空气下沉堆积形成极地高气压,是热力因素形成。南极大陆位于极地高压

38、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随着纬度降低,气温较高,气压降低,所以影响图示南极大陆等压线分布的主要因素为纬度因素。【37 题详解】图示南极大陆,M 是极地高气压中心,是因为纬度高、地处南极冰盖,气候酷寒,利于空气下沉堆积形成极地高气压,是热力因素形成;与风力、冰面反射、极夜无关。选 D 正确。【38 题详解】南极大陆位于极地高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随着纬度降低,气温较高,气压降低,所以影响图示南极大陆等压线分布的主要因素为纬度因素。选 B 正确。下图为 30N40N 之间的海陆分布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9. 图中陆地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距海远近不同 B. 纬度高低不同C.

39、热量条件不同 D. 大气环流不同40. 当海岸附近地区降水量达一年中最小时( )A. 陆地东岸正值小麦播种季节B. 处小麦正处于生长旺季C. 海洋上副热带高气压西进北移D. 由向海域船舶逆水行驶【答案】39. D 40. C【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图为 30N40N 之间的海陆分布,图示海是地中海,是亚欧大陆,是太平洋,是北美大陆,是大西洋;陆地面积广大,是亚欧大陆,其大陆东侧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季风气候,西侧受副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东西两侧气候差异是大气环流不同造成的。当海岸附近地区降水量达一年中最小时是北半球的夏季,亚欧大陆地东岸正值小麦收获季节;北美大陆小麦正是成

40、熟季;太平洋上副热带高气压西进北移。【39 题详解】图为 30N40N 之间的海陆分布,陆地面积广大,是亚欧大陆,其大陆东侧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季风气候,西侧受副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东西两侧气候差异是大气环流不同造成的;海陆位置、纬度和热量差异影响不大。选 D 正确。【40 题详解】图示海是地中海,是亚欧大陆,是太平洋,是北美大陆,是大西洋;当海岸附近地区降水量达一年中最小时是北半球的夏季,亚欧大陆地东岸正值小麦收获季节,A 错;北美大陆小麦正是成熟季,B 错;太平洋上副热带高气压西进北移,C 正确;地中海海水密度大,由大西洋向地中海海域船舶逆顺水行驶,D 错。选 C 正确。二

41、综合题 4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吉尔吉斯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境内河湖广布。该国的伊塞克湖是世界上著名的高山深水湖泊,湖水终年不冻,有“热湖”之称,湖泊东岸积雪时间长。(1)简述吉尔吉斯斯坦的地理位置。(2)简述吉尔吉斯斯坦的地形地势特征。(3)简析伊塞克湖东岸积雪量大的自然原因。【答案】(1)位于东半球,北温带;地处亚欧大陆的中部(深居内陆);与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处在连接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上。(2)南北两侧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地,中部为东北西南方向延伸的河谷;东北高、西南低;地势起伏较大。(3)湖水蒸发形成的水汽较充沛;湖泊位于盛行西风带

42、,西风经过湖面增温增湿;水汽在湖泊东岸受山地抬升,形成降雪;湖泊东岸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要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相关位置等方面描述。地形特征要从地形类型、地形类型的分布及地势起伏等方面描述,可参看等高线分布及河流的流向判读。伊塞克湖东岸积雪量大的自然原因从影响降水的条件分析,降水形成要有充足的水汽及上升的气流,积雪量大与气温低有关,积雪分布在湖的东岸要考虑地形影响【详解】(1)地理位置要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相关位置等方面描述;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东半球,北温带;地处亚欧大陆的中部(深居内陆);与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

43、塔吉克斯坦接壤;处在连接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上。(2)地形特征要从地形类型、地形类型的分布及地势起伏等方面描述,可参看等高线分布及河流的流向判读;吉尔吉斯斯坦南北两侧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地,中部为东北西南方向延伸的河谷;河流自东冯向西南流,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势起伏较大。(3) 伊塞克湖东岸积雪量大的自然原因从影响降水的条件分析,降水形成要有充足的水汽及上升的气流,积雪量大与气温低有关;湖水蒸发会形成的水汽较充沛;湖泊位于盛行西风带,西风经过湖面增温增湿, ;水汽到达东岸受山地抬升,形成降雪;湖泊东岸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积雪量大。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左图为某岛示意图,右图为该岛阿雅

44、克肖降水量资料图。该岛海拔 2000 米以上的山峰有 10 余座,森林覆盖率约为 23%。岛上山区积雪深厚,吸引了众多滑雪爱好者前来参加速滑比赛。(1)分析冬季该岛山区积雪较厚的原因。(2)分析该岛吸引众多滑雪爱好者前来参加速滑比赛的原因。(3)简述在该岛举办速滑比赛对附近城镇带来的积极影响。【答案】(1)该岛冬季受湿润西风控制,地势较高,抬升作用强,降雪量大;该岛多山地且海拔较高,山区冬季持续低温,积雪时间较长。(2)冬季降雪多,积雪深厚,积雪期长;多山地丘陵,坡度较大,利于速滑;海陆空交通便利,便于人员和物资集散;森林覆盖率较高,景观丰富、优美;距离欧洲发达地区近,客源丰富;岛屿四周城镇较

45、多,生活、购物方便。(3)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及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积雪厚从气温低、降雪量大两方面分析;该岛冬季受湿润西风控制,地势较高,抬升作用强,多地形雨降雪量大;该岛多山地且海拔较高,山区冬季持续低温,积雪时间较长。吸引众多滑雪爱好者前来参加速滑比赛的原因可从滑雪场的形成条件、积雪厚度、积雪量、滑道、客源市场、交通状况、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举办速滑比赛对附近城镇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从带来经济收入、带动就业及相关产业方面分析。【详解】(1)积雪厚从气温低、降雪量

46、大两方面分析;该岛冬季受湿润西风控制,地势较高,抬升作用强,多地形雨降雪量大;该岛多山地且海拔较高,山区冬季持续低温,积雪时间较长。(2) 吸引众多滑雪爱好者前来参加速滑比赛的原因可从滑雪场的形成条件、积雪厚度、积雪量、滑道、客源市场、交通状况、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冬季降雪多,积雪深厚,积雪期长,滑雪时间长;多山地丘陵,坡度较大,利于速滑;海陆空交通便利,便于人员和物资集散;森林覆盖率较高,景观丰富、优美,滑雪场地风景好;距离欧洲发达地区近,客源丰富;岛屿四周城镇较多,生活、购物方便,地区接待能力强。(3) 举办速滑比赛对附近城镇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从带来经济收入、带动就业及相关产业方面分析;举办速滑比赛,需建设滑雪场地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滑雪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吸引不同地区人员来岛,也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