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 三人口迁移(45分钟 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共 56分)1.2016年 1月 20日,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新疆拉开序幕,冬运会期间,全国各省区的运动员来新疆参加比赛,这种人口空间移动方式属于( )A.人口流动B.国际人口迁移C.国内人口迁移D.区际人口迁移【解析】选 A。人口迁移应符合:跨越行政区;时间比较长;定居地的变更。运动员参加比赛,由于时间短,不属于人口迁移。【方法技巧】人口迁移判读的三个条件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 2
2、、3 题。2.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 B. C. D.3.表示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人口迁移的有( )A. B. C. D.【解析】2 选 C,3 选 A。第 2 题,读图,注意图例,P、Q 表示两个国家,跨越国界线,由 P 国迁入 Q 国,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 3 题,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农村迁入城市,读图可知为。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姓氏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得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理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据此回答 4、5 题。4.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
3、南,使河南成为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造成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因素 B.政治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教育5.近 30多年来,我国不少省份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份中最典型的是( )A.甘肃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广东省【解析】4 选 C,5 选 D。第 4 题,由于历史上,河南省经济相对发达,吸引甘肃李姓人口向此迁移。第 5 题,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外省人向广东迁移,故广东省的人口姓氏变得越来越复杂。(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 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 6、7 题。6.城乡 65岁及其以上老年
4、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7.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解析】6 选 A,7 选 B。第 6 题,先阅读图中坐标,横轴为城镇 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纵轴为农村 65 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由图可知,上海、北京和天津三个超大城市,城镇 65 岁及其以上人口比重最高。第 7 题,考查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问题。我国人口迁移加速,人口流动趋势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
5、进行人口迁移;人口迁出的主要是青壮年人口,故导致中西部农村老龄化比较严重。读 20012050 年世界人口迁移趋势(万人/年)图,回答 810 题。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墨西哥的年人口迁出最多B.中国的年人口迁出最多C.德国的年人口迁入最多D.加拿大的年人口迁入最多9.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10.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条件的差异 B.教育水平的差异C.宗教信仰的差异 D.经济发展的差异【解析】8 选 B,9 选 A,10 选 D。第 8 题,仔细读图,图中有
6、迁入国和迁出国的不同图例符号,在迁出国中,中国以每年迁出 30.3 万人,居迁出国之首。墨西哥每年迁出人口 26.7 万人,少于中国。德国人口每年迁入 21.1 万人,远远少于美国的每年 110.0 万人,加拿大每年迁入人口 17.3 万人,也少于美国。第 9 题,从图中显示的信息看,中国、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人口以迁出为主,美国、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人口以迁入为主,说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第 10题,根据上题的分析,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主要是发达国家经济较发达,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工资待遇等,
7、因此经济发展的差异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2017浙江名校联考)20052010 年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四省总迁入人口中来自河北的人口占比具有明显差异(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 11、12 题。11.造成图示四省迁入人口中河北人口占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达程度 B.自然地理环境C.区域产业政策 D.空间移动距离12.河北人口迁入北京、天津,则( )A.减轻迁入地就业压力B.提升迁入地城市化水平C.缓解迁入地环境污染D.加剧迁入地人才向外流【解析】11 选 A,12 选 B。第 11 题,人口总是向经济发达,生活条件好,就业机会多的地区迁移。图示四省迁入人口中,河北人口迁入北京、天
8、津的比重大,造成占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达程度。自然地理环境、区域产业政策、空间移动距离不是主要原因。第 12 题,河北人口迁入北京、天津,劳动力增加,则增加迁入地就业压力。能够提升迁入地城市化水平。环境压力增大,可能加重迁入地环境污染。迁入地就业机会多,不会导致人才外流。读 2013年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 13、14 题。13.关于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地区以人口迁入为主B.中央区人口迁入数和迁出数都是最多的C.东部地区的人口都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D.伏尔加沿岸区人口迁移数量大于西北区14.引起俄罗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东
9、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寒冷B.东部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C.西部地区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小D.俄罗斯鼓励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解析】13 选 D,14 选 A。第 13 题,据图可看出,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地区,都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的伏尔加沿岸区和北高加索区也以人口迁出为主,只有中央区、西北区和南方区三个区以人口迁入为主;中央区人口迁入数量最多,但人口迁出数量比伏尔加沿岸区少;东部地区的人口除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之外,还有部分迁入南方区;人口迁移数既包括人口迁出量,也包括人口迁入量。第 14 题,俄罗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但西部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较东部高,而且东部
10、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形崎岖;俄罗斯提出了开发东部地区的资源,但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开发难度较大;俄罗斯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俄罗斯鼓励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二、非选择题(共 44分)15.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 分)省际间的人口迁移流动往往是双向流动,既有迁出,也有迁入,净迁入流动人数是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之差。净迁入流动人数与迁移流动人数之比称为人口迁移流动强度系数。下图示意 20002010 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动强度系数与净迁入流动人数。(1)据图分析,大流量、强迁入的省区主要有北京、_、_、_,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最主要因素是_因素。(2)中国人口迁移流动
11、显著的地理空间特点主要是由_地区向_地区聚集。【解析】第(1)题,由图分析可知,大流量、强迁入的省区主要有北京、广东、浙江、上海等,这些地区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且经济发达,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第(2)题,中国人口迁移主要是从经济落后地区(或内陆地区或中西部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或沿海地区或东部地区)迁移。答案:(1)上海 浙江 广东 经济(2)中西部 东部(或答“内陆” “沿海” “经济落后” “经济发达”等亦可)1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30 分)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材料二 随着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国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到
12、 2020年要基本建立能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 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2)当前我国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怎样的?(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内容,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材料二反映出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第(2)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乡村到城市。第(3)题,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对乡村的不利影响是造成乡村的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答案:(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2)从乡村到城市。(3)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