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2019学年度(下)南宁三中高一政治月考答案1.C【解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些被召回的问题汽车由于不具备合格的使用价值,因此召回进行维修时已不具有商品身份。项符合题意;这些汽车在出售时已经完成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跃”,商家已经实现了商品的价值,现在被重新召回是因为质量出了问题,故项说法错误;2.C【解析】盈利是商家的追求,错误;性价比高是华为手机赢得消费者青睐的最重要原因,这表明手机的性能越好,越有利于实现其价值,这也表明价格不是消费者考虑的唯一因素,正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手机的功能越多,不代表其价值越大,不选。3.B【解析】纸币不断贬值说法错误,不选;材
2、料表明结算方式的变化,使人们消费更加方便快捷,正确;材料表明生产发展科技的进步,深刻影响着居民的经济生活,正确;材料并没有表明消费结构改善,不选,4.A【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国家督促电信企业加大降费力度,会导致其需求量增加,A正确且符合题意;B反映的是价格不变,需求增加,与题意不符,排除;价格与需求呈反向变动,由此可排除C D。5.D【解析】我国进口原油的结算方式由人民币结算代替美元结算,这可以减少美元波动对我国国内炼油企业的影响,有利于内炼油企业规避美元汇率风险,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故正确;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进口原油的结算方
3、式由人民币结算代替美元结算并不能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故错误;我国进口原油的结算方式由人民币结算代替美元结算可以减少对美元的使用,但与推动人民币升值无关,故错误。6.D【解析】如果乙国对甲国大豆加征关税,会使乙国对甲国的大豆需求量减少,导致甲国大豆价格下降,推高豆油价格降低,豆农获利增减少,同时甲国豆粕价格下降会影响养殖成本,导致猪肉价格下降,故不符合题意;乙国对甲国大豆加征关税,会使乙国对甲国的大豆进口减少,进而一方面会增加乙国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替代品的需求,一方面国内大豆供应量减少,会导致乙国国产大豆价格上行,会刺激乙国豆农扩大生产,故符合题意。7.D【解析】材料并不能说明
4、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比降低,不选;方便面变成边缘化的补充性食品,这表明我国食品供应更加丰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正确;“网络消费成为主流”观点不正确,不选;材料表明我国居民更关注食品健康,这表明我国居民消费观念更新,更注重健康消费,正确。8.A【解析】这种“互联网+回收”和“绿色兑换”模式,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有利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也有利于创新商品价值实现方式,促进绿色消费,正确且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2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而这一模式不属于生产,由此可排除。9.C【解析】消费价格上涨,获利增加,会刺激生产者扩大生产增加供应,故C符合题意;CPI上
5、涨反映货币供应量超过市场需求量,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会加剧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会增加居民生活成本抵制消费,故A、B、D与题意不符合。10.A【解析】有限责任公司不能发行股票,B错误,材料反映我国企业融资渠道有待拓宽,不是反映我国企业税负重,故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非法融资,排除D。11.B【解析】“首先要请合适的人上车,送不合适的人下车,给合适的人安排合适的座位,然后再决定行使的方向”,这体现了企业应该科学管理,人尽其才,合理利用,故正确;“要看重员工态度,技能可以传授,激情则不能”,这说明劳动者应履行义务,积极主动投入工作,故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12.C【解析】企业不能为名牌产品提供政策支持
6、,选项错误;选项与品牌建设无关。13.B【解析】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发挥着主导作用,故A错误;消费不起决定作用,生产才是决定性的环节,故C错误;深化企业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变换组织形式;加强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D。14.D【解析】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并不能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项传导错误;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促进协调发展,有利于脱贫致富,但不能同步富裕,项传导错误; 项传导正确且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D。15.A【解析】保险公司推出的意外伤害险,是商业保险,是以盈利为目的的,D排除;商业保险的具有保障功能,有利于规避风险,B、C说法错误。16.B【解析】知识产权
7、,也称其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改革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是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说法正确。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说法错误。中“避免”说法错误。17.B【解析】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分配关系调整,真正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名利双收,使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从而不断推动创新成果涌现,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 - -的传导路径合理,其它选项中的传导路径都不合理,均应排除。18.B【解析】“拉美陷阱”,强调的是贫富不均、两极分化,城市化失衡造成环境恶化、失业人口较多、公共服务不足现象,因此,
8、我国走出“拉美陷阱”,要改革税制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水平, 正确且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不能实现社会公平,不能使我国走出“拉美陷阱”,应排除。19.C【解析】材料说明的是纳税和报税方式的变化,不会扩大纳税范围,增加纳税费用,也3不能避免违反税法行为的发生A、B错误,D说法绝对。20.D【解析】国家财政用于扶贫、农业、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支出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也符合宏观凋控的目标,故 符合题意。本题只涉及财政支出,与财政收支平衡无关,不符合,说法本身错误,排除。21.D【解析】题中“捆绑销售”,几乎成为
9、行业“公开的秘密”,所以要用“看得见的手”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和缺陷,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诚信建设, 符合题意;捆绑产品不能互为替代,不是大家反对捆绑销售的原因,排除;材料中的现象是由于市场调节的弊端导致的,故排除。22.D【解析】提高税率与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没有必然联系,且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不是通过提高税率就能解决的,中的“适度提高税率”说法错误,排除;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非GDP的增长速度,说法错误,排除。23.B【解析】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项符合题意要求;项侧重于需求
10、侧,与题意要求不符;增加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财政比例,与供给侧改革要求不符,不选;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降低民资银行设立门槛,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充分激发企业主体的活力,项与题意相符;故正确选项为B。24.B【解析】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错误;发展服务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无关,项不选。25.B【解析】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这启示我们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要用创新谋求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故 符合题意;题意主旨未涉及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不符合题意;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启示我们要加快产
11、业升级,提高劳动者素质,错误。26.B【解析】中国大规模参与国际经济开发建设对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积极影响表明经济全球化能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加深了世界经济联系,拓宽了各国经济发展空间, 正确且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说法错误;中国致力于建设国际经济新秩序,但是并不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说法错误。27.C【解析】图表反映的是进出口总值增长和使用外资情况,没反映进出口收支具体状况,无法判断贸易收支是否平衡,也不能反映出口竞争力优势增强,更不足以说明我国是贸易强国,A、B、D不选。28.B【解析】要注意态势是“稳中向好”,而限定语是“不利的因素”,很明显答案是 这两个
12、国内国际的不利因素。29.B【解析】正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的权利具有真实性,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符合题意;而与材料没有因果关系,材料只谈到了民主,未涉及专政,排除。30.B【解析】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黑恶势力,是国家坚持专政职能,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的体现, 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坚持专政职能,不是发扬民主,不涉及人民民主的特点, 不符合题意。31.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3分)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坚持以城带乡,走新型城镇
13、化道路。(4分)坚持开放发展,实施外贸优进优出战略,积极融入自贸区建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4分)坚持绿色发展,全面推行三级政府生态环境报告制度,加大环保投入力度;(3分)坚持共享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改善民生。(3分)32.有利条件:国际核电市场广阔(2分)我国拥有自主创新技术,安全性高(2分)在资金、效率和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3分)经济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4分)核电“走出去”有利于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4分)有利于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我国核工业的技术创新,打造中国品牌(4分)核电“走出去”带动国内高端产业发展,对产业升级、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