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与依赖的关系。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区分是一个地理的概念,只要跨越国界的贸易就是国际贸易。 两者的相同点:都是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交易过程、物流方向及经营目的大致相同,并且都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两者的区别: A.实现经济联系的范围不同 国际贸易是实现国内外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而国内贸易则是实现国内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及个人之间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B.生产要素流通受限制的程度不同 国际贸易在国与国之间进行,其自然资源、资本、劳动
2、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转移、使用、组合和分配等与国内相比受到限制的程度要大的得多。 C.经营的复杂程度不同 由于国度、法律、语言和风俗习惯等迥异,因而在洽商、联系、合同签定和单证处理上与国内比较要复杂的多。 D.使用的货币不同 F.风险大小不同 由于交易涉及不同国家,可能发生的风险就会有资信风险、商业风险、汇兑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政治风险等。 从事国际贸易要具备的条件:丰富的经济理论知识、国际贸易的专门知识、准确及时的商业情报、雄厚的资金和完备的组织结构。 从统计的角度来分析,一国的对外贸易总额是该国的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和,而国际贸易总额则是各国的出口总额之和。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3、国际贸易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她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剩余的产品,二是有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国家) 。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生产规模扩大、国际间各行业发展不平衡(管理方式不同、地域不同、生产要素不同、利润优势的吸引) 。国际贸易的作用。它促进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也促进了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的扩展与完善。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净出口(净进口)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一年度计算) ,在同种商品上既有进口也有出口,当出口数大于(或小于)进口数时称之。复出口(复进口)是指国外(本国)商品进口(出口)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进口) 。国际收支(Ba
4、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贸易收支、非贸易收支和资本移动所发生的收支状况的总和。当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顺差,表明黄金外汇储备增加,反之称为国际收支逆差,表明黄金外汇储备减少。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期国民生产总值(GNP、GDP )的对比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一个指标,可细分为进口与出口对外依存度。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他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国际分工指生产的国际专业化。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5、)指贸易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一国国境的情况。这些货物既不在该国销售,该国也不参与到贸易之中,只是提供交通的便利,并收取少量费用。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 )转口贸易是指一国( 或地区 )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贸易,对第三国而言,则是转口贸易。大量从事转口贸易的多为地理条件优越、运输便利、信息灵通、贸易限制少、税负低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等。国际分工的涵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它也是
6、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是:1.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2.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市场结构3.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5.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世界贸易依存度绝对成本理论亚当 斯密( Adam Smith)该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Adam Smith)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776 年)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家内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要在家内生产,这是精明家长的必然选择,对一个国家来说也应该这样考虑。该理论的基本要点分析如下: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2.分工的原则
7、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3.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比较成本理论大卫 李嘉图( David Ricardo)David Ricardo(17721832)是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著名经济学家,1817 年在其出版的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一国即使在生产任何一种产品相对其贸易伙伴国而言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只要这不利的比例不同,就有可能发生贸易,并且两国都可从中获得利益。该理论所遵循的原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这是人们理性行事的一般常识。该理论发展了绝对成本理论,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所需的
8、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自由对外贸易进行交换,使各国都可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David Ricardo 适时提出了该理论。该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是:a.两个国家、两种产品;b.生产要素在一国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际上不这种流通不畅,且都各国都已充分就业c.各国不人为设置贸易障碍,实施自由贸易;d.双方成本不变,不考虑规模效益、运输成本和保险费用;e.劳动决定商品价值,且各国劳动同质、同量;f.一国公民的相对收入水平不受自由贸易的影响。 赫克谢尔俄林(HO)模型又称为资源(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其基本论点首先是由瑞典经济学家EHeckscher 提出的。他认为
9、产生比较成本的差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两国的资源(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二是相同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生产要素)比例不同,否则两国之间不能产生贸易。资源禀赋指的是世界各国对资源拥有状况,如有的国家劳动力丰富、有的是资本丰富、有的则是土地丰富等。一般情况下,资源丰富其价格就相对便宜,用其生产的产品成本较低,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就有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资源比例不同是指生产同一的产品,各国投入要素的比例不同。该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是:a.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每种产品生产至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的生产物,且同量要素在相同时间内生产量是相同的;b.生产要素在一国内可自由流
10、动,但在国际上不行;c.两国在生产同种产品时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d.不考虑规模效益、运输成本和保险费用,国家间没有贸易壁垒。俄林认为,各国所生产的同样产品的价格绝对差别是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国际贸易的实质就是国与国之间充裕要素与稀缺要素的交换,一国出口的总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则总是那些需要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由此推论:商品的市场价格差别源自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生产要素的相对差别生产要素的禀赋的差别。该理论的特点和不足:该理论是建立在三要素的基础上,比惟一要素进行生产更符合实际情况、由一国经济结构中各种资源的相对比重来说明贸易的产品结构与地理结构及贸易对经济结
11、构的影响,基本反映了经济的客观实际。但其前提条件过于苛刻、该模型在许多情况下与实际情况难以吻合。国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 国际市场的诞生(1618 世纪的中期)2. 国际市场的迅速发展(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 70 年代)3. 统一的国际市场的形成 从 19 世纪 80 年代到 20 世纪初国际市场形成的标志:A.多边贸易、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 B.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和世界货币的形成 C.形成了比较固定和健全的销售渠道; D.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加大。国际市场形成的条件一是大量剩余劳动力。 二是大量的剩余产品。三是具备并控制大范围的水陆交通网络。国际市场的结构一、有形国际
12、商品市场二、无形国际商品市场三、国际市场中的销售渠道四、国际市场的信息网络国际市场:是各国进行商品、劳务交换,并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以及各国之间市场的总合。它可以被理解为国际产品交换的场所,也可以被理解为国际商品购买者或购买集团的总和,还可以被理解为国际商品交换所反映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现象的总和。商品交易所(Commodity Exchange)是对一些大宗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进行买卖和投机活动的有组织的市场。它是在固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方式,由特定的交易人员进行大宗商品买卖的专业市场。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在交易所内按照交易所鉴定
13、的标准合同达成远期交割的贸易方式。这种交易,合同的执行可以是将用实物来进行,但更多情况却是一种买空卖空的投机性业务,或套期保值业务。目前,商品交易所进行的交易中约 80期货交易,所以有时又被称为期货市场。单纯的商品购销:是指交易双方不通过固定市场而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在商品购销过程中,交易双方直接采用函电往来或面谈的方式进行单次洽商。这种交易方式的一般原则为:买卖双方自由成交,对商品的品质、规格、价格、支付等条件要逐一谈判,在意见一致的情况下签定购销合同。这是当前国际贸易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交换方式。当代国际市场的特征1. 既具有全方位开放,又具有集团化趋势2. 盲目性很大,但国际协调已介入国际
14、市场 3. 动荡性且呈现高速增长 4. 竞争与垄断共存5. 商品的相对过剩与结构性不足共存 6. 世界市场的容量迅速扩大 7. 世界市场的商品结构发生变化 对外贸易政策演变的特点对外贸易政策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其特点主要是:随着各国国内部各利益集团实力对比变化而变化、反映利益集团的矛盾及在世界市场中的实力、随着该国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变迁而变化。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1.中世纪时期的贸易政策(1115 世纪)2.重商主义(15 世纪17 世纪)3.自由贸易政策(18 世纪中叶以后)4.保护贸易政策(19 世纪)5.超保护贸易政策(19 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国际贸易政策:是该国在一
15、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对本国对外贸易活动所制定的准则和所采取的手段,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该国经济基础和对外政策服务的。它反映占统治地位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关税(Customs Duties;Tariff)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是国家推行其对外贸易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关境(Customs Frontier)也称税境或海关领土,是指一个国家的海关可以全面实施海关法规的地域。在国际上,有时关境和国境有的是一致的,而大多数是不一致的,有的大于国境(如关税同盟) ,有的小于国境(自由港、保税区等) 。海关(Customs Ho
16、use)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它是贯彻执行本国有关进出口政策、法令和法规的重要工具。海关对内、对外代表国家行使行政管理权,并享有监督管理权,是专门对进出境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海关税则:是一国通过立法程序公布实施的,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于征税商品、免税商品以及禁止进出口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进口配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或一季度等) ,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所进行的直接限制。又分为:a.绝对配额(全球配额、国别配额必须交原产地证明)b.关税配额(全球关税配额、国别关税配额)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以平
17、衡国际收支和维护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各国采用的外汇管制的形式为:数量性外汇管制、成本性外汇管制、混合性外汇管制等。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是一个国家为鼓励本国商品出口,加强本国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由官方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或国外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一种低利率的贷款。卖方信贷:由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厂商(卖方)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合同由出口商与银行之间签订。买方信贷:由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约束性” 贷款。外汇倾销:是指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本国货币贬值的幅度大于国内物价上
18、涨的幅度;二是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以上的货币贬值或其他报复措施。商品倾销:指垄断组织在控制国内市场后,用明显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大量抛售商品,以达到打击竞争对手,占领市场为目的的销售行为。最惠国待遇 是指缔约方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成员国贸易上的优惠和豁免,也同时适用于与该国有最惠国协议的任何第三方,这一原则的实施方式是无条件的。国民待遇 是指缔约国相互保证给予对方自然人、法人、商船和产品在本国境内与本国自然人、法人、商船和产品享有同等的待遇,不应受到歧视。其目的在于保证进口产品与进口国国内产品在市场上可以以同等条件进行竞争。按照征收的对象或商品流
19、向分类: 1)进口税2)出口税3)过境税按照征税的目的分类1)财政关税2)保护关税 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1)普通税率2)最惠国税率3)普遍优惠制4)特惠税5)进口附加税(1) 反补贴税(2)反倾销税(3)差价税(4) 报复关税(5)紧急关税按照关税保护的程度和有效性分类1) 名义关税2) 有效关税关税的征收方法1从量税2从价税3混合税4选择税海关税则的种类1)单式税则2)复式税则3)自主税则4)协定税则国家鼓励出口的举措1.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2.出口信贷国家担保3.出口补贴4.商品倾销5.外汇倾销6.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7.经济特区措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20、的产生是 1947 年 10 月 30 日由 23 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的有关关税和贸易的多边国际协定,是一个调节缔约国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国际“准组织” ,是一个贸易谈判的场所,也是一个调解与解决争议的机构。1949 年在美国新罕尔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了由美、苏、中、英、法等 44个国家参加的“ 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即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在国际金融方面,建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重建国际货币制度,维护各国间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在投资方面,建立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IBRD)处理长期的国际投资问题;在贸易方面,拟建立国际贸易组织(ITO),扭转贸易保护主义和歧
21、视性贸易政策,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GATT 的宗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处理好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GATT 的职能是:组织协商,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创建稳定、透明的国际贸易环境;形成解决各国贸易争端的“ 国际法院 ”。GATT 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 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 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今世界上惟一处理成员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国际组织,是当今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它通过规定各国政府所应承
22、担的主要契约义务,来规范各国国内贸易立法和规章的制定与实施。1990 年提出,1994 年通过,1995 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它是“乌拉圭回合” 谈判的重大意外收获,也是世界经济与发展的必然结果。WTO 的宗旨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和稳定地增加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坚持可持续发展,更充分的利用世界资源,寻求对环境的保护和维护,并以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措施;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宜的份额。既强调贸易自由化发展和公平开展,又承认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特殊措施的合理性和合法
23、性。WTO 的组织机构 1.部长会议2.总理事会3.各专门委员会4.秘书处与总干事WTO 的基本原则1.非岐视原则 (1)最惠国待遇原则 (2)国民待遇原则 (3)互惠原则:2.开放市场原则3.公平竞争原则4.透明度原则:5.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领域里市场准入原则是很重要的原则。6.灵活性原则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到 2001 年加入 WTO 历时 14 年,谈判可大致分为 4 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 年 7 月中国提出复关申请到 1989 年 5 月中美第五轮 GATT 双边磋商达成谅解。第二阶段:1989 年 6 月到 1992 年 2 月第 10 次中国工作组会议召开。第三阶段:199
24、2 年 2 月到 1994 年底。这一阶段复关谈判重新启动并进入权利与义务重新敲定的最后攻坚时期。第四阶段:从 1995 年 11 月开始,中国的“复关” 谈判变成了 “入世”谈判,到2001 年 11 月 10 日,在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 4 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加入 WTO 后的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全面参与国际多边贸易体制、享受非歧视待遇、获得发展中国家的相应权利、对国内产业提供必要支持、保留对一些产品的政府定价及政府指导价、获得市场开放和法规修改的过渡期基本义务:遵循与贯彻非歧视原则、制定和实施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贯彻透明度原则、逐步放开外贸经营
25、权,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实施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实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为当事人提供司法审议的机会、过渡性审议机制、以折中的方式处理反倾销、反补贴条款可比价格。我国加入 WTO 的意义1.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里程碑;2.是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发展的催化剂;3.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扩大利用外资提供了新的契机;4.有利于通过 WTO 保护我国的合法权益。商品品质:是指商品的外观形态和内在质量的综合。一定的货物体现一定的品质,在国际贸易中,质量问题是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它是决定商品使用效能并是影响商品销路和商品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品质
26、公差(quality tolerance)是指为国际同行业所公认的产品品质的误差。溢短装条款(more or less clause) 。是指在合同中的数量条款中,明确规定卖方允许多装和少装的百分比(我国大多数情况下规定为 5%) ,但以不超过规定的百分比为限。货物包装(Packing)是指按一定的技术方法,采用一定的包装容器、材料及辅助物包裹货物。在国际市场上,包装好坏关系到货物售价的高低、销路的畅滞,也关系到一个国家及其产品的信誉。中性包装:是在商品的内外包装上据均不注明商品的生产国别地名、厂名,也不注明原有商标或牌号。有定牌和无牌之分,目的是打破进口国的关税壁垒、配额限制或其他歧视性贸易
27、措施。但易引起了纠纷,要慎用。国际贸易术语:是指用一个简短的概念或几个(一般是三个)外文缩写字母来说明商品的价格构成,并划分出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和风险传统三种贸易术语 FOB、CFR、CIFFOB(Free On Board) +装运港:指卖方负责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在指定的装运港把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担货物装船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CFR(Cost and Freight)+目的港:指卖方负责租船订仓,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到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支付货物运费,并负担货物装上船以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CRF 术语下,卖方有义务要及时向买
28、方发出装船通知,以便买方及时办理投保。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目的港:指卖方负责租船定仓,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到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办理货物的运输、保险,支付货物运费和保险费,并负担货物装船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新的三种贸易术语 FCA CPT CIPFCA(Free Carrier at) 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在指定的地点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第一承运人照管,并及时通知买方,负责办理出口手续,并承担货物交承运人以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在 FCA 术语下,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CPT(Carr
29、iage Paid to)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在指定的地点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第一承运人照管,负责订立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负责办理出口手续,并承担货物交第一承运人以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CPT=FCA+F CPT=CIP-I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在指定的地点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第一承运人照管,负责订立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负责办理货物的运输保险并交纳保险费,负责办理出口手续,并承担货物交第一承运人以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在 CIP 术语下,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费用和
30、风险净价(Net Price)是指表示货物的价格时,不包含佣金和折扣。班轮运输 是指船舶在固定的航线上和港口间按事先公布的船期表航行,并按事先公布的费率收取运费。海运提单:是由船公司或其代理人签发的已收到货物的证明,并允诺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安全的将货物交付给收货人的书面凭证。倒签提单:是指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应托运人的要求,在货物装船完毕后,以早于该票货物实际装船完毕的日期作为提单签发日期的提单。 (是指承运人签发提单时倒填签发日期的一种提单。 )预借提单:是指在信用证有效期即将届满,而货物尚未装船或尚未装船完毕的情况下,托运人要求承运人提前签发的已装船清洁提单。有关提单的国际公约主要有:1
31、924 年的海牙规则 、1968 年的维斯比规则 、1978 年的汉堡规则装运方式一、海洋运输(一)班轮运输(二)租船运输1.定程租船2.定期租船3.光船租船二、集装箱运输三、国际多式联运四、其它运输方式1.铁路运输2.航空运输: 3.邮政运输:手续简便但受约束的较多。4.大陆桥运输5.OCP 运输风险 海上货物运输风险分成海上风险和外来风险。1.海上风险海上风险,一般是指船舶或货物在海上航行中发生的或随附海上运输所发生的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自然灾害 (Natural Calamities) 是指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界力量所引起的灾害。意外事故 (Accidents) 是指由于
32、意料不到的或者不可抗拒原因造成的事故。2.外来风险外来风险是指海上风险以外的其他外来原因所造成的各种风险。可分为一般外来风险和特殊外来风险。一般外来风险是指偷窃、破碎、渗漏、玷污、受潮受热、串味、生锈、钩损、短量、淡水雨淋等外来原因所造成的风险。特殊外来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军事、政治及行政法令等原因造成的风险,从而引起货物损失。如战争、罢工、交货不到、拒收等。损失海上货物运输的损失又称海损(Average ) ,指货物在海运过程中由于海上风险而造成的损失,海损也包括与海运相连的陆运和内河运输过程中的货物损失。共同海损 (General Average) 在海洋运输途中,船舶、货物或其他财产遭遇共同
33、危险,船方为了维护船舶和所有货物的共同安全或使航程能够继续完成,有意识地并且合理地采取救难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和支付一定的额外费用。单独海损 (Particular Average) 是指在海上运输途中因海上风险而造成的不能列入共同海损的部分损失。仅涉及船舶或货物所有人单方面利益的、未达全损的损失。实际全损 (Actual Total Loss) 是指货物全部灭失或全部变质而不再有任何商业价值或货物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已被剥夺。推定全损 (Constructive Total Loss)是指货物遭受风险后受损,尽管未达实际全损的程度,但实际全损已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实际全损所支付的抢救和修理费
34、用加上继续将货物运抵目的地的费用之和超过了保险价值。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并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时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简言之它是一方开给另一方无条件支付的一种书面支付命令书。 (包括顺汇和逆汇)本票(Promissory Note)本票则是由出票人签发,保证即期或指定日期对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承诺。出票人是指承诺自己付款。托收:是指出口商(卖方)根据合同的规定,按时将货物装运后,开出以进口商(买方)为抬头的汇票连同货运单据委托卖方所在地银行(托收行)通过它在买方所在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收行) ,代向买方收取货款的一种方式。信用证:是指进口地银行应进口商(买方)的请求和指示,开给出口商(卖方)的一种保证有条件支付货款的书面凭证。银行承担在信用证得到完全遵守的情况下,向出口商付款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