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部分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按从事贸易的角度分 国际贸易: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特别注意:地区指的是享有完全经济自主权的单独关税区。对外贸易:是指一国和地区同别国和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注意: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2、使用对外贸易一词时必须明确所指的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按商品流向分类 出口贸易: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进口贸易: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过境贸易:某种商品从甲国经乙国输往丙国销售,该商品的输入和输出对乙国而言为过境贸易. 注意:如果这类贸易是通过航空运输飞越第三国领空的话,第三国海关不会把它列入过境贸易。对外贸易按有无
2、第三国参加分类直接贸易:货物生产国将货物直接出口到消费国,贸易由生产国与消费国两国直接完成的贸易。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不直接向消费国出口,商品消费国也不直接从生产国进口,而经由第 三国商人来完成贸易。转口贸易: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而言就是转口贸易。注意:1、转口贸易分为直接转口贸易与间接转口贸易 2、转口贸易与间接贸易的关系。3、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关系。 转口贸易涉及货物所有权转移,过境贸易不涉及对外贸易按商品形态分类 有形贸易:实物商品的进出口,即货物贸易无形贸易:一切不具备物质自然属性的商品的国际交换活动。也称为服务贸易/有形贸易在海关贸易统计显示,无形贸易不
3、在海关统计中显示,二者都是国际收支的构成部分。服务贸易的形式 过境支付:从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境外消费:在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商业存在:一参加方在其他任何参加方境内通过提供服务实体的介入而提供服务;自然人流动:一参加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按统计标准不同分类 总贸易: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的标准。注意:过境贸易不在海关统计范围进出额中显示, 列单项显示。专门贸易:以货物经过结关(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关境是指一国海关法规全部生效的领域。保税仓库、保税区、自由贸易区属于境内关外。国境与关境的关系: 国境关境 自由港,保
4、税区,出口加工区:国境关境 参加关税同盟 第 2 节 国际贸易的统计指标对外贸易额是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贸易规模 。对外贸易额=进口总额+ 出口总额国际贸易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以金额表示的国际贸易总值。它是反映某一时期世界贸易发展规模的重要指标/在统计国际贸易额时是把各国的出口额相加。/ 无论是对外贸易额还是国际贸易额都是以各个时期的现行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量:是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公式贸易差额:指一国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贸易顺差: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贸易逆差:进口额大于出口额注意:实现贸易顺差虽然可以(1)提高就业率(2)促进经济增
5、长(3)增加外汇储备等,但长期巨额顺差不利于经济发展,所以应尽量保持贸易平衡。净出口和净进口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某种(或某类)商品进口和出口比较的差额。如出口大于进口,其差额称为净出口额;如进口大于出口,其差额称为净进口额。出口和进口比较的差额可以用数量表示,也可用金额表示。这一指标可反映一国某类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通过计算各类商品的进出口贸易额在一国对外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表示。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注意: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构成可以反映一国或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第三产业发展水
6、平。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这一指标可以反映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经济贸易的关联程度。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叫对外贸易系数,是一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该指标的意义:指标反映该国对国际市场、国际经济的依赖程度指标反映对外贸易在该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影响外贸依存度的因素:国内经济规模 、国家经济发展所处阶段 、国内经济政策第二部分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1、国际贸易基本理论要解决的问题1、国际贸易的基础 即解释为什么不同国家进行贸易,贸易的模式如何决定从供给角度解释产品
7、生命周期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从需求角度解释偏好不同的需求模型 收入不同的林德模型2、国际贸易的影响 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2)对本国社会福利的影响 3)对国际市场和贸易伙伴国利益的影响3、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1)经济发展、技术发展对贸易有何影响2)贸易的发展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二、国际贸易中的基本经济分析工具 总体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总体均衡分析中运用的分析工具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有几种?一条直线:机会成本不变 一条向外凸出的曲线:机会成本递增 一条向里凹进去的曲线:机会成本递减2、社会无差异曲线1)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并凸向原点的曲线 2)社
8、会无差异曲线的偏向反 映一国的消费偏好 3)在同一平面图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他们表示不同的消费水平和社会福利程度3、总体均衡在总体均衡分析中,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供给,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需求。在封闭经济中,消费者消费的商品组合取决与生产的商品组合。社会最优生产点是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在开放经济中,产品的生产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与国际相对价格曲线的切点,消费位于社会无差异曲线与国际相对价格曲线的切点,一国的消费量与生产量之间的差额为进出口量。局部均衡分析 1、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 2、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3、局部均衡(1)封闭经济中的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点就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
9、点。(2)开放经济中的市场均衡 本国供给=本国需求+外国进口(出口)本国需求=本国供给+本国进口(进口)第一章 古典贸易理论第一节 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重商主义的历史背景 (15 世纪 -18 世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主要内容:把财富和货币等同起来,借助国家干预发展出口贸易重商主义分为: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平衡论 15 世纪到 16 世纪中叶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平衡论 16 世纪下半期到 18 世纪主张措施:出口退税,奖励出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口替代 评价:1、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 2、重流通轻生产 3、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游戏的观点错误第 2 节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斯密的自由贸
10、易思想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 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基本假设 主要内容:每一个国家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用这种产品去换取外国具有优势的产 品,双方都可获利。 绝对优势:衡量方法:用劳动生产率,用生产成本第 2 节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贸易模型主要内容基本思想基本假设具体内容国际分工中若两国劳动生产率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产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在任何一种产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因为,两国的劳动生产率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的国家应
11、停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可以增加世界产品,提高生产率,参加国也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一国比较优势的确定 用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用相对成本来衡量:用机会成本来 衡量:用相对价格来衡量:提供曲线 表示一国为了进口其需要的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的数量局部均衡分析中相对价格的确定中美各国大米的供给曲线:无贸易时各国大米的相对价格及产量:相对价格=相对成本 产量由国内的需求决定发生贸易后大米的相对价格及产量:相对价格及产量由大米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决定两种产品多个国家 在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下,一国的比较优势由该国产品生产的相对成本与国际产品市场的相对价格相比来确定。
12、如果该国某种产品相对成本低于国际市场相对价格,则说明该国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多种产品 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上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相对工资,该国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应该生产并出口这种产品。评价 具有合理科学的成分和历史进步性,假设条件苛刻与现实不符未从各个部门考察贸易影响未分析决定一国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第 2 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的比较要素的投入 分析了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第一节 要素禀赋论 赫-俄模型 (要素禀赋理论)1、基本假设(注意与古典理论的不同)2、主要内容: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同。 (要素价格不同)/不同产品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一
13、国出口的产品是它的比较优势产品,即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丰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且昂贵的生产要素的产品。结论说明: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资本丰裕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的贸易分工模式可使贸易双方共同获利。4、贸易对本国经济福利的影响第二节 里昂惕夫之谜 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根据美国的实际情况,于 1953 年,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 1947 外贸统计资料进行分析,以其证实要素禀赋的结论。众所周知,美国是资本丰富而劳动力相对稀缺的国家,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的观点,美国的贸易
14、结构应该是出口资本密集型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里昂惕夫通过检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即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论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2、谜的解释:生产要素密集型的逆转 贸易壁垒 技能和人力资本 自然资源补充内容:比较优势陷阱 一、含义: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第三节 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收益 国际贸易对本国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结论: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从长期来
15、看,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充裕的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稀缺要素)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国际贸易对各国收入差距的影响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在满足要素禀赋论的全部假设条件下,自由的国际贸易通过商品相对价格的均等化,将使同种要素的绝对和相对报酬趋于均等 第 3 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 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 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水平性:进行双向贸易的是质量相似的物品,只是在特性或属性上不同垂直性:不同质量的相似物品同时出口和进口。产业内贸易指数 IIT=第一节 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产业领先地位不断
16、转移第二节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基本原理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自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能扩大市场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同时规模经济影响贸易模式 规模经济决定的贸易模式不确定第 3 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内容(产业内贸易的动机)规模经济(重要成因)产品的异质性(重要基础)偏好相似(重要条件第四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新产品的技术周期第一阶段:新产品阶段 第二阶段:成熟阶段 第三阶段:标准化阶段2、产品技术周期与比较优势变动第一阶段:新产品是一种科技知识型产品。少数科学研究发达的国家才拥有这些资
17、源。第二阶段:产品变为资本密集型。资本和熟练工人充裕的国家开始拥有优势。第三阶段:劳动力成本成为决定产品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呈现出不可比拟的有优势。三、产品技术周期与国际贸易第一阶段:美国发明并进行消费,发展到一定程度,出口到其他国家。第二阶段: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模仿生产,先满足本国消费,逐渐开始出口到其他国家,成为此产品的主要出口国。美国逐渐成为净进口国。第三阶段:技术陈旧,发展中国家开始生产和出口。第五节 需求决定贸易模式理论需求偏好不同决定贸易模式相似优势理论 需求决定新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 需求决定出口市场第四章 贸易保护理论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保护
18、幼稚工业理论、改善国际收支理论、改善贸易条件理论 增加政府收入理论 民族自尊论一、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 一、超贸易保护理论:凯恩斯 二、保护公平竞争理论: 第三节 贸易保护新理论 三、社会公平论四、国家安全论 战略性贸易理论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掠夺他人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政策主张:1、利用关税分享外国企业的垄断利润 2、通过补贴获得市场份额(利润转移分支理论)3、通过关税或补贴等获得外部经济(外部经济分
19、支理论)外部经济分支理论 该理论认为,政府应该对那些能够产生巨大外部经济的产业进行扶植与保护。这些产业具有外部性,而这个外部性不能被企业所享受,因此单凭企业的自我决策不能使企业发展到令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规模。这样,政府就要通过补贴等保护行为使企业发展到令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规模。战略性产业的选择标准 具有广泛外部经济效应的产业、具有巨大内部、外部规模经济的产业、可能取得出口垄断地位的产业、重要的尖端的研发性产业 管理贸易理论 主张一国政府应对内制定各种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和条例,加强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有秩序地发展的管理,对外签订各种对外经济贸易协定,约束贸易伙伴的行为,缓和与各国间的贸易摩擦,以促进出口,
20、限制或减少某些产品的进口,协调和发展与各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三部分 贸易贸易政策与措施第一章 国际贸易政策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演变概念:国际贸易政策是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政策目的:保护本国的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积累资本和资金、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1、对外贸易总政策:2 进出口商品政策:3、对外贸易国别政策:外贸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 :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品竞争能力 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战略 国内经济状况 各种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资本主义形成时期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自
21、由贸易政策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超保护贸易政策二战初期70 年代中期贸易自由化 20 世纪 7090 年代初新贸易保护主义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起贸易自由化第 2 节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 进口替代政策 含义:一国采取关税、进口数量限制和外汇管制等严格的限制进口措施,限制某些重要的工业品进口,扶植和保护本国有关工业部门发展的政策。配套措施:(1)保护关税政策;(2)进口配额和许可证制;(3)复汇率和外汇管制政策;(4)高估本币币值;(5)对进口替代产业实行政府补贴政策存在问题:1)市场问题 2)原料进口 3)后劲不足二、出口导向政策 含义: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手段来促进出口工业的发展,用工业制成品
22、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出口,促进出口产品的发展多样化,以增加外汇收入,并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经济的持续增长。配套措施:(1)降低贸易壁垒;2)采取低估本币币值汇率政策;3)放松外汇管制 ;(4)鼓励出口政策;(5)利用外资政策。存在问题:1)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国际市场;2)过分追求比较利益,不利于本国重要工业部门的发展;3)外国资本控制了国内若干重要经济部门的发展。第二章 关税措施 第一节 关税的种类 一国海关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向进出口商或物品所有者征收的一种税。关税的作用:增加财政收入、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调节国内经济消极:增加消费者负担、抑制国际贸易发展、保护低效率、扭曲市场信号
23、以及引发走私活动按照商品的流向划分:进口税 普通税: 最惠国税率: 普惠制税率:出口税: 过境税:按照征税的目的划分:财政关税: 保护关税: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划分 进口附加税: 差价税: 特惠税: 普遍优惠制: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一种普遍的关税减免制度。目的:扩大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收入,促使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原则:普遍的 非歧视的 非互惠的普惠制方案的内容:对受惠商品范围的规定/受惠国家范围的规定/ 受惠商品减税幅度的规定对给惠国的保护措施的规定:例外条款,预定限额,竞争需要
24、标准,毕业条款/原产地规定按照征税的计算方法划分:从量税:例如每公升酒征收 1.5 美元。从量税较适合于标准化和原材料产品。 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例如:税率有协定税率 10%或 7.5%两种,具体征收关税时,按其中高者进行。第二节 关税的保护程度 关税水平:是指一个国家的平均进口税率 计算方法: 简单计算方法:加权平均方法:全额加权平均:关税水平=取样加权平均:关税水平=2、名义保护率 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是指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三、有效保护率 1、定义:又称实际保护率,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保护措施使该行业每个单位产出增加值提高的百分
25、率2、计算公式:ej=1,对一个行业中的原材料或中间投入的关税低于对最终产品的关税,对该行业的有效保护率会超过名义保护率;2.对一个行业中的原材料或中间投入的关税与最终产品的关税如相等则有效保护率和名义保护率相等;3.如果对原材料或中间投入的关税高于对最终产品的关税,对该行业的有效保护率会低于名义保护率,甚至会出现负保护。 四、关税结构:关税升级制度:关税税率随着产品加工程度的逐渐深化而不断提高。制成品的关税税率高于中间产品的关税税率,中间产品的关税税率高于初级产品的关税税率。这种关税结构称为关税升级制度。第三节 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一、小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1、价格效应:2、消费效应:3、生产
26、效应:4、贸易效应:5、财政效应:二、大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1、价格效应:2、消费效应:3、生产效应:4、贸易效应:5、财政效应:第三章 非关税壁垒措施第 1 节 非关税壁垒概述 概念: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直接非关税壁垒 进口配额 进口许可证 “自动”出口限制间接非关税壁垒 进口押金制 最低限价制 海关估价制 技术性贸易壁垒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灵活性 有效性 歧视性 隐蔽性第 2 节 直接非关税壁垒 进口配额(一)种类:绝对配额 国别配额、全球配额 协议配额 、自主配额关税配额 优惠关税配额 非优惠关税配额 (二)进口配额对进口国经济的影响1、对价格的影响:2、对生产的影响:3
27、、对消费的影响:4、配额收益的分配:“自愿”出口配额 涵义:出口国迫于进口国的压力自动规定某一时期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额。 形式:主动配额管理 、被动配额管理进口许可证 1、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2、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第 3 节 间接非关税壁垒 产业政策:发放生产补贴 政府采购 技术与社会标准 其他的非关税壁垒歧视性政府采购 形式: 优先购买本国产品和服务。强调产品与服务中的国产化程度。偏向国内企业的招标。直接授标。政府歧视性采购政策的影响: 政府采购小于自由贸易情况下本国的供给量: 政府采购超过自由贸易情况下本国的供给量:技术性贸易壁垒:严格、繁杂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 复杂的合格评定程序 商
28、品标签的规定其他的非关税壁垒 一、海关的限制:海关对申报表格和单证作出严格的要求。单证不能缺乏,不规范。通过海关估价制度限制进口从进出口商品查验上限制进口。二、外汇管制和不合理的汇率 三、国产化程度要求:第四节 相机保护措施 反倾销 反补贴 紧急保障措施反 倾 销 倾销的确定 对待市场经济国家:总协定 1994 第 6 条和 WTO 反倾销协议规定:所谓倾销是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正常价值的确定有如下方法:1)企业在其国内市场“通常贸易过程”中确定的价格;2)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3)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管理费、销售费等费用和利润(结
29、构价值) 。对待非市场经济国家:第三国替代价格制度倾销的种类 偶然性倾销: 掠夺性倾销: 持续性倾销:反倾销应具备的条件:1)倾销存在 2)对进口国的国内已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重大损害或产生重大威胁,或对某一国内工业的新建产生严重阻碍 3)有因果关系确定损害时考虑的因素:1、倾销产品的数量急剧增长 2、对国内价格的抑制或下降影响及导致对进口产品需求的大幅度增长 3、对生产商产生的影响及后续冲击程度补贴与反补贴 补贴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提供的财政捐助以及对价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间接增加从其领土输出某种产品或减少向其领土内输入某种产品,或者对其他成员方利益形成损害的政府性措
30、施。补贴的特点 1、补贴是一种政府行为。2、是一种财政措施、收入或价格支持措施。3、受补贴方可从补贴行为中得到某种利益。4、补贴的对象是国内生产者和销售者。5、补贴的目的是增强国内企业生产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反补贴的条件 1)补贴存在 2)补贴对进口国造成损害 3)有因果关系紧急保障措施 是指国内产业受进口产品严重损害时,政府可以实行临时的进口限制以保护国内生产者。实施的限制条件:1、进口产品大量增加 2、进口增加是由于不可预见的情况造成的3、进口增加是各边贸易谈判所带来的贸易自由化的结果4、这种大量进口对国内生产者造成了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具体的保障措施 1、临时保障措施:1)
31、前提条件:初裁 2)形式:提高关税2、保障措施:1、前提条件:终裁 2、形式:关税、数量限制 3、实施对象和实施程度:4、期限:4 年,最长不超过 8 年 5、再次采取保障措施:保障措施与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比较 1.性质差异:针对公平贸易条件下的产品进口 2.实体条件差异 3.程序差异:通知义务与磋商4.实施范围的差异:5.实施期限和方式的差异:6.出口方获得补偿或行使报复方面的差异采取保障措施需注意的问题 1.容易引起受害方群起而攻,采取报复措施2 需要考虑措施实施造成的打击面;3.采取措施需根据自己的实力: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或对出口国无足轻重的国家4.连锁效应:第四章 出口鼓励与其它政策
32、第一节 鼓励出口的政策一、出口补贴与出口产业的生产补贴 二、外汇倾销:三、出口信贷:四、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五、经济特区:出口补贴 方式:效果:小国:国内价格上涨,出口工业生产增加,国内消费减少,出口量增加。净损失b+d大国:净损失 b+d+e+f+g对出口产业的生产补贴 生产补贴的结果:企业增加了利益(a+b+c),政府的补贴支出是a+b+c+d,社会净损失为 d.出口补贴的损失比他大外汇倾销 定义:是指一国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价,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从而达到提高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和扩大出口的目的。 实行外汇倾销必须具备的条件:1.出口商品具有较大的价格弹性,即由于贬值引起的出口销量增
33、加幅度会大于货币的贬值程度;2.本币贬值幅度超过通货膨胀程度3.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 外汇倾销可以起到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力,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外国进口厂商和进口方银行提供的优惠贷款。特点: 利率低 国家成立专门发放出口信贷的结构形式 卖方信贷: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商提供的贷款。其贷款合同由出口商和银行之间签定。买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 成立专门组织,研究和制定出口战略 、建立商业情报网组织贸易中心和贸易展览会、组织贸易代表团和接待来访、组织出口商的评奖活
34、动经济特区: 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了促进出口,在其领土上的部分经济区域内实行特殊政策,在这个区域内,政府通过降低地价、减免关税、放宽海关管制和外汇管制,提供各种服务等优惠方法,吸引外国商人发展转口贸易,或鼓励和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加工制造业,以达到开拓出口及货物、增加外汇收入和促进本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自由贸易区: 出口加工区: 保税区: 自由边境第 2 节 出口限制 出口管制的对象: 物资及其有关的尖端技术和先进技术资料。国内的紧缺物质。国内稀缺资源,濒危动植物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 需要“自动”限制出口的商品。 本国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重要商品和出口额大的商品。 出口限制的手段 小
35、国征收出口关税的影响:1)消费者剩余增加 a2)生产者剩余减少 a+b+c+d 3)政府税收增加 c出口配额: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与出口关税相近,只有的 c 分配有区别出口行业的生产税 1.生产与价格的影响:使生产成本上升,生产减少,出口减少,国内销售价格与国际出口价格没有变化2.利益变化:生产者:在支付生产税后,利益损失 a+b+c+d 消费者:利益无变化政府:税收增加 a+b+c出口管制的形式单方面出口管制:即一国根据本国的出口管制法案,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对本国某些商品的出口进行审批和颁发出口许可证,实行出口管制。 多边出口管制:几个国家政府,出于共同的政治和经济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建立国
36、际性的多边出口管制机构,商讨和编制多边出口管制货单和出口管制国别,规定出口管制的办法等,以协调彼此的出口管制政策和措施。第四节 贸易制裁1、出口禁运 制裁国:出口利益减少 a 被制裁国:消费者剩余减少 c+d非制裁国:出口增加 出口利益增加 c 从世界的角度看:净损失 a+d二、进口抵制 制裁国:进口利益减少 a 被制裁国:生产者剩余减少 c+d非制裁国:进口增加 进口利益增加 c 从世界的角度看:净损失 a+d三、贸易制裁的失败与成功取决于被制裁国的进口需求弹性与出口供给弹性上,贸易弹性越小,制裁对其伤害越大,反之越小.第四部分 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第 1 章 区域性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第 1
37、节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实行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组成区域性经济组织。这些组织通过条约的形式,组成各种类型的经济联合,建立起超国家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制定共同的政策措施,实施共同的行为准则,规定较为具体的目标,实现成员国的产品甚至生产要素在本地区内自由流动,促进地区性的专业分工,从而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迅速发展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成员国的经济福利。类型:按照贸易壁垒撤除的程度划分 自由贸易区: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对非成员方保持独立的贸易保护措施。关税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方通过签署协议,彼此之间减免关税,
38、并对非成员方实行统一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 共同市场:成员方之间不仅取消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实现了自由贸易,而且实现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同盟: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方还制定和执行许多共同的经济政策,并采取某些统一的社会政策和政治纲领,从而将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完全经济一体化:成员方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形成统一的经济体。按照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划分 部门一体化:欧洲煤钢联营 欧洲原子能联营 全盘一体化: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水平一体化 垂直一体化区域性自由贸易的经
39、济分析:静态影响(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1、贸易创造:概念:由于在自由贸易集团内实行自由贸易后,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低的成员国生产,从成员国的进口增加,新的贸易得以创造。效果:一方面,使消费者节约开支,提高了福利;另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集团整体看,生产从高成本的地方转向低成本的地方,集团内部的生产资源可以重新配置,改善了资源的利用。2、贸易转移:概念:由于自由贸易集团对外实行保护贸易,导致从外部非成员国较低的成本的进口,转向从成员国较高成本的进口发生贸易转移。效果:一方面,使消费者由原来购买外部的低价格产品转向购买成员国的高价格产品,增加了开支,造成了损失,减少了福利。另一方面,从全世界的角度看,这种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导致了生产效率的降低和生产成本的提高。使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降低。3、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并存的利益变动分析动态影响:1、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2、产生竞争效应:3、有助于国际专业化分工深化 4、刺激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