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遥远的欧洲,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任如此理解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的概念关系到每一个人,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如何在地球上以一种新方式生活。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同时也让中国的生态环境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意味着我国把生态环境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文明体系。一、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人
2、类遵循人与自然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成果的综合;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对人类长期主导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结与升华。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要树立人类社会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而非自然世界主宰的价值理念。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类自身。呵护自然、呵护生命不是人类对自然界其他生命的施舍,而是人类本质所在,是人类自身进步与发展的基础。因此,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基础,也是顺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二是可
3、持续发展的生态生产观。近代以来,人类不顾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大肆进行开发生产,导致生态危机加剧。不仅制约着生产的可持续性,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生态文明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要求人类的生产必须顺应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使人类的生产能够持续下去。为此,人类的生产劳动要注重利用科学技术来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注重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三是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消费观。即倡导“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强调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代际公平的生活模式。因此,
4、生态文明具有和谐性、可持续性和代际公平性等特征。二、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生态文明是指一种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有共性,那就是强调,人、经济、环境、社会四者之间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共生关系。这些恰恰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所一直关心和强调的。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生态文明对经济学创新提出的任务,就是要在人口、资源环境学现有理论框架基础上,进一步对经济学理论假设前提进行突破和拓展,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等作为经济学的内生变量纳入一个巨系统加以综合考虑,从
5、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经济学理论。在基础层面上就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存在着对立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要保护环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会或多或少地制约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又是统一的。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给人类自身提供良好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我国经济建设面临两个突出矛盾:一是经济总量扩张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自然资源生产率相对低下的矛盾;二是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容量有限以及环境容量利用效率相对低下的矛盾。如何有效缓解和克服两大矛盾?在生态文明理
6、念指导下的经济建设,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的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坚决摒弃“经济逆生态化、生态非经济化”的传统做法,大力实施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生态经济化等战略,既做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1.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不仅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更是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这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性和成效性的保障。一方面,政府要建立综合决策体系。政府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旨在快速恢复生态植被的资源补偿性政策,
7、以及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八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体系。另一方面,政府应综合现存的相关法律,汲取国外的经验,制定统一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构建完备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此外,要依法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2.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的生产方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是资源一产品一废物一排放单向度的线性发展模式,通过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工业经济刚刚起步,生产规模较小的时期,为尽快奠定
8、工业基础,是做过贡献的。然而,粗放型生产模式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消耗增大,超出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势必会产生和加剧生态危机。因此,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的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体现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太原则,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的利用,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9、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建立生活方式的生态模式首先,培养生态文明观念,倡导生态文化。使人们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光荣,损害生态环境可耻的现代生态伦理观。其次。引导文明消费,消除浪费性和污染性消费。生态消费是指人类的生活方式必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的生活消费方式。再次,鼓励人们进行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充分回收和利用废弃物。最后,拓展低消耗且对环境友好的文化、科学、艺术、游憩等精神消费领域的内涵和范围。4.坚持国际合作原则,努力建立全球性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新形势下,十七大报告中适时提出将“建设生态
10、文明”作为我国当前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这是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新表述和阐释,也是中国对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贡献。但地球是一个大的环境系统,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是世界所有国家所共同面对的责任和义务。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帮助,协力推进,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各国要互通有无,共同分享生态环境保护的信息、资料及技术。在局部地区出现生态危机时,世界各国应伸出援手。各国应统一理念,努力建立全球性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四、总结长期以来,经济学的一个隐含假设是人们可以无限制地获取自然资源。当人类走到能否可持续存在与发展的十字路口,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抉择时,才如梦方醒地察
11、觉到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和其他能源与资源并不是能够免费提供的,它们也都是稀缺的资源。正如斯蒂格利茨在解释稀缺性时所说的“不存在免费午餐。若想多得一些这种东西,就必须在我们的总预算中放弃其他什么东西。稀缺性乃是生活的基本事实。 ” 将所有这些问题放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加以考虑,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经济学创新提出的新任务,作为一代经济学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自觉按照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实际需要,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创新事业不断推向深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国化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