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及修复对策.docx

上传人:mcady 文档编号:6473331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及修复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及修复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及修复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及修复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及修复对策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及修复对策付 俊 杰(岳阳县环境保护局) 【摘 要】 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建设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对洞庭湖区主要生态功能和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围绕发 展湖区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双赢目标,分别对湖区水域、堤垸和流域提出了生态环境修复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洞庭湖 生态环境 修复对策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承纳湘、资、沅、澧四水,吞吐长江,年均过湖水量 3126 亿立方米;流域总面积 26.28 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 14.6%,是长江流域极为重要的调蓄滞洪区。洞庭湖俗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湿地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1992

2、 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有各种动物 391 种,植物 1428 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江豚、中华秋沙鸭、白鹤等 10 多种,湖区栖息鸟类数量达百万羽,是我国重要的物种基因库。洞庭湖的主要生态功能是调蓄洪水的功能、沉沙净污的功能和物种保护的功能。对洞庭湖的综合治理,应在修复“三大生态功能”上做文章。一、湖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1、湖区田土次生潴育化严重,农作物减产趋势明显洞庭湖每年泥沙淤积量近 1 亿立方米,湖底年均增高 3.5 厘米,建国 50 多年来湖床共计增高了 1.8 米,部分地方湖底高程已高出堤内耕地 1 至 3 米,洞庭湖正在向“悬湖”方向发展。由此导致垸内地下水位升高,肥

3、力下降,整个湖区的农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据统计,湖区现有潴育型水稻田面积 1080.7 万亩,占水稻田总面积的 78.5%,随着潴育化水稻田面积的逐年扩大,湖区年减产粮食 5 亿公斤。2、污染负荷增加,严重危害渔业生产工业源污染负荷方面:据调查统计,洞庭湖区主要工业企业共计 100 个,年排工业废水 2 亿吨,其中排放COD17 万吨,BOD 53.7 万吨,悬浮物 3.7 万吨,氨氮 0.25 万吨。在排污工业中以造纸、化肥行业为主,排放废水总量每年分别达 1 亿吨和 0.57 亿吨,分别占纯湖区排污总量的 50%、28.4%。造纸行业年排放的 COD 和BOD5分别占纯湖区排放总量的 81

4、.71% 和 79.13%,表明造纸行业是洞庭湖区的重点污染行业。农业源污染负荷方面:洞庭湖区现有耕地 69.6 万公顷,由于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农业面源污染十分严重,农药年施用量为 1.8 万吨,化肥年施用量为 169.9 万吨,农药、化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比例十分有限,大部分随地表水进入了湖泊。生活源污染负荷方面:目前,绝大多数县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生活污水都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加重了洞庭湖的污染负荷。另外,船舶污染也对湖水水质构成严重威胁,长年在东洞庭湖内作业的渔船、挖沙船和过往客船达 6000 多艘,几乎都未设置固体废物、生活污水收集装置,压舱废水、动力冷却水中石油

5、含量严重超标,直接排放,污染水体。监测结果表明:洞庭湖大多数水质指标在 I 类和 II 类之间,总大肠菌群水质为 III 类;TN 和 TP 水质为IV 类。洞庭湖水质由十年前的中贫营养状态发展到目前的中富状态。水质污染导致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水产资源衰退,水域荒漠化趋势加重,鱼类产量逐年递减。同时,一些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在鱼体内,影响渔业质量。50 年代,东洞庭湖年均捕鱼 19 万担,70 年代年均10 万担,目前仅为 4 万担。鱼的个体逐年变小。1975 年渔获个体为每公斤 16 尾,1985 年为 26 尾,1995 年为54 尾。银鱼原是东洞庭湖的大宗产品,现在已成为珍稀品种。

6、据观测,出入洞庭湖湖口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的种群数量,已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约 400 头锐减到目前的不足 100 头;江豚的种群数量也由 1993年约为 2700 头减少到目前不足 2000 头,每年减少近百头。3、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受到威胁由于“围湖造田”,自然植被逐年减少,加之长江中上游及洞庭湖区植被破坏,造成严重水土流失,致使湖区泥沙於积,面积已由历史上的 6000 平方公里缩小至目前的 2625 平方公里。湖区缩小的同时,湿地也大幅度减少。洞庭湖湿地孕育了大量喜湿半喜湿物种,并接受世界上 7 个动物区系的侯鸟越冬,湿地的减少缩小了物种的生存空间,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

7、威胁。部分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的珍贵鸟类在洞庭湖区越冬的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已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 820 只减少到现在的 100 多只;白鹤前景更令人担忧,1997 年尚有 100 多只,1998 年只有 73 只,2000 年减少到 37 只,2001 年则只观测到 17 只。二、湖区生态环境修复对策建议1、对水域进行分区规划、分类管理水域中高位滩地以生长芦苇等挺水植物为主,具有沉积泥沙、净化入湖污染物质的功能,可将这类区域划为“沉沙净污区”,在非行洪通道,可适当发展适洪林业和芦苇,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将鱼类产卵、泗游区域划为“渔业繁殖保护功能区

8、”,对该区域控制污染,取缔有害渔具,平毁影响鱼类洄游和生息的捕鱼矮围。将中华鲟、白鳍豚等珍稀濒危物种出没洄游的场所以及具有全球意义的珍稀鸟类栖息地划为“珍稀物种保护功能区”,加强管理和监测,严格控制污染,禁止不利于物种保护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对集中的区域划为“生态旅游区”,规划旅游线路,建立相关旅游设施,禁止引进外来物种,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业。2、对堤垸要因地制宜确定堤垸经济发展模式处于行洪要冲或具有重要湿地环境保护功能的“双退堤垸”,要拆除现有堤防,全面恢复天然湖泊湿地状态,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建设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其它“双退堤垸”可有限度地发展适洪农业,如林

9、业、水产养殖业、畜牧业和种植水生经济物作等,禁止以大规模投放饵料或施肥等方式的生产活动,防止产生新的污染源。在“单退堤垸”内要开展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示范,通过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单退堤垸”避洪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要制定严格的土地使用政策,控制人口增长,鼓励人口外迁,使移民建镇工作做到“移得出、稳得住、不反复”。在“必保垸”内要限制新的大型污染企业的发展,对现行污染企业采取限期达标排放和限期治理措施。同时,积极调整现行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必保垸”内的内湖生态功能是洞庭湖生态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调蓄功能衰退和生态环境恶化。3、对流域要加大“减排”

10、工作力度,减轻洞庭湖的污染负荷鉴于造纸行业是洞庭湖流域工业源污染负荷的主要方面,建议组建一个集中制浆造纸基地示范工程,形成行业的规模化和清洁生产,实施集中制浆、集中治污、分散造纸,既提高资源利用率,又减轻造纸废水的污染。对流域内的工业企业严格执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切实扭转“守法企业成本高、违法企业成本低”的局面,引导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要改造潴育化田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环境标准;要加大对沿湖工业污染源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对机动船舶含油废水和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外置,最大限度地减轻洞庭湖的污染负荷。4、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机制制定

11、出台有利于湖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洞庭湖生态保护对于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而保护洞庭湖的生态环境使流域内的经济发展受到了诸多限制,因此当前要抓住国家在长江流域开展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契机,努力争取在洞庭湖区建立生态环境补尝机制。洞庭湖的综合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有专家的精心策划,有部门的联合行动,洞庭湖一定会再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壮丽景象。【参考文献】1全国生态环 境保护纲要2国家重点生 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3 窦鸿身,姜加虎等。洞庭湖。合肥:中国科学

12、技 术大学出版社,2000。南湖位于我市中心城区南部,原为洞庭湖东岸的一个大湖湾,因修筑南津港大堤与洞庭湖相分隔,仅出口处建有一个与洞庭湖相通的控制性闸口,成为了一个半封闭型湖泊。湖水依赖湖面降水、集雨区径流水和城市污水补给,出流经控制闸泄入洞庭湖,现有水面面积11.83 平方公里,沿湖岸线 50 多公里,平均水深 3.0 米,最大水深 9 米,最高控制水位27.68 米,正常蓄水量为 3549 万立方米,集雨面积约为 150 平方公里。根据多年环境监测数据表明,南湖主体水质为地表水类水质,但麦子港、王家河、曹家汊、蛇皮套、560 亩湖、理工学院肖家咀水塘、郭镇黄梅港等局部水域污染严重,水质劣于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氨氮等。专家分析,南湖存在环境污染和水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的因素,更有人为的原因。其主要原因,一是有限的环境容量不断下降,而纳污量日益升高。二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滞后,污水截流集中处理不够。三是无序开发建设,致使水质恶化加剧。四是无序养殖,加重了南湖污染。五是南湖管理体制不顺,污染防治工作难以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