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学案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67163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学案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学案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学案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同学看到一本人物传记中这样描述一位人物:“他家境贫苦,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又出家做过和尚。后来投奔起义军,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这位同学看到的是关于哪个历史人物的传记 【 】A、明太祖 B、建文帝 C、明成祖 D、崇祯帝2、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的是 【 】A、明太祖 B、明太祖 C、明英宗 、明景帝3、率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受到乾隆帝热情接待和妥善安置的民族英雄是 【 】A、郑成功 B、林则徐 C、渥巴锡 D、达赖喇嘛4、不同时期的统治者都会在思想文化领域采取一些专制措施,如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朝的“独尊儒术”,明清时期的文字狱等等,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2、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5、16 至 17 世纪入侵我国的殖民者有 【 】 荷兰 沙俄 西班牙 英国A、 B、 C、 D、6、“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处于发展进步之中也是通过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交往,相互学习而进步的”,可以证明这一论断的明朝史实是 【 】A、佛教传入中国 B、占城稻的普遍推广C、郑和下西洋与各国友好交往 D、戚继光抗倭7、中俄尼布楚条约没有解决的领土问题是 【 】A、库页岛地区 B、雅克萨地区 C、贝加尔湖地区 D、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的地区8、反抗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史实不具不反侵略性质的是 【 】A、文天祥抗元 B、戚继

3、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9、“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 】A、平息了东南沿海倭患 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统一了女真各部10、乾隆年间,一个英国使团来到中国,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一个“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的国家;而在乾隆眼中,清朝是一个“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天朝上国。产生如此反差的原因是 【 】A、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B、清朝的文化专制C、外国人对中国不了解 D、乾隆的自夸11、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收集

4、的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 】A、靖难这役 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12、周恩来说:“清代以前,不管是明、宋、唐、汉各朝代,都没有清朝那样统一。”下列哪项不属于清朝前期巩固统一的措施 【 】A、设置台湾府,加强海防 B、平定三藩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C、册封达赖、班禅并设置驻藏大臣 D、派戚继光、俞大猷荡平东南沿海倭寇13、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口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清政府规定,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 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土尔扈

5、特是藏族的一支,他们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普写了光辉的篇章A、 B、 C、 D、14、清朝时下列皇帝在抗击外来侵略、平定国内叛乱和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中作出了杰出贡献的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道光帝15、“孽子孤臣一雅儒,填鹰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康熙帝 D、左宗棠二、材料解析题16、材料一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涛如山,视诸夷哉,迥隔于烟霞飘渺之间。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波狂澜,

6、若履通衢(注:履,行走;通衢,宽大之道)者材料二 当时的航海技术水平是“惟观日月升坠,以辨东西。星斗高低,度量远近。皆斫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材料三 按照明政府的旨意,郑和舰队进行贸易坚持“厚往薄来”的原则,即高价收购外来番货,而低价出售中国的货物。请回答:(1) 材料一中所言:“涉沧溟十万余里”,请问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何方?“迄今七次”先后经历了多少年?(2)阅读材料三年,就明政府的“厚往薄来”贸易原则及郑和船队壮举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谈谈你的看法。(3)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日超明显,你觉得材料中反映的几百年前的这件事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17、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

7、愿海波平。”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材料三 “今罗刹复雅克萨筑城盘踞,若不速行捕剿,势必积粮坚守,图之不易。其令将军萨布素等速修舰艇,统领乌喇、宁古塔官兵,驰赴黑龙江城。至日酌留盛京兵镇守,止率所部二千人,攻取雅克萨城。”请回答:(1) 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的哪三次斗争?(要求写出人物有所抗击的对象)(2) 通过这三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你有何感想与认识?三、问题答题18、明朝和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两个王朝。这两个王朝的共同特点是都采取了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请你分别说出其具体措施,并分析其利弊。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