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单元测试8(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66792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单元测试8(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单元测试8(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单元测试8(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单元测试8(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单元测试8(物理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黄麓镇中心学校 2011/2012 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光和眼睛单元测试卷姓名:_班级:_得分:_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8 分)1、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 ,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若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30 度,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 . 2、早晨,我们看见太阳的视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偏高一些,这是光的_现象,当一个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 12,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 3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 2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 14时,透镜所成

2、的像的特点是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 4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4、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用到凹面镜,如图 1 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的传播情况。(1)由图中光路可知,凹面镜对光线起到 作用。(2)现在有一点光源,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放在 ,依据的原理是 。(3)请你根据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另举一个应用凹面镜的实例:。(4)道路拐弯处立的是_镜,用来扩大视野。5、 “双镜悬台,一女梳妆三对面;孤灯挂壁,两人作揖四低头”。这副对联上联中“三面”是由于光的现象而形成的;而下联中“四低头”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6、右图 2 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

3、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东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7、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 3)。小明所用的镜片是 透镜,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如图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此眼镜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8、某同学做“研究凸透

4、镜成像”的实验,在实验中固定了透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和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原因是_。找到原因后在光屏上得到了像,如果蜡烛燃烧时间较长,蜡烛变短,则光屏上的像将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9、通过一个透镜观察一个印有字母的纸的情形如图 4 所示,由图可知该透镜属于 透镜,所成的像的性质是缩小、倒立的 像,纸到透镜的距离是 (填“大于两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两倍焦距”,“等于一倍焦距”或“小于一倍焦距”),此透镜对光线起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10、放电影的银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的 使影院里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并且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

5、面.二、选择题(每空 3 分,共 30 分)图 4图 1图 2图 311、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一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凝水浅”一光的折射现象C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D“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12、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13、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实像的是( )14、下列光现象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A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原因是靠近镜子时所成的像会变大B白光通

6、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各种色光都是由白光组成的C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光”字,拿到暗室中,若用绿光照射时,将看到“光”字是黑色的D平静的水面映出白云蓝天,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15、图 6 是物体 A 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 A( )A.a 点 B. b 点 C.c 点 D. d 点16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 7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0cmB.当 u=15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7、.当 u=25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lOcm 处移动到 3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7、摄影大师对黑白照片进行暗室加工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中而不是红色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璄中不易看清B 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的C 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D 红色液柱在红灯照射下反射白光18、用照相机拍集体照,发现有一部分人没进入镜头,这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增大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B.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减小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C.把照相机向人移远

8、,同时增大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D.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减小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19、把高 2 cm 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 5 cm 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 4 cm 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7.5 cm B12.5 cm C4.5 cm D 10 cm 图 6图 720、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A凸镜 B凹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凹透镜三、作图题(21、22 每图 2 分,23 图 4 分,共 12 分)21、如下图 8,入射光线从半圆形玻璃射向空气,在玻璃

9、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分别画出图中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概位置)。22、根据图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并完成光路图。 23、如图 10 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 A,A 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 B 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四、简答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24、小明同学用如图 11 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 。25、图 12 是丽丽小朋友站在镜面玻璃、毛玻璃前的情景,请你仔细观察,说出其中所隐含的物理知识(至少说出三点)_;_;_.五、实验,探究题(4+8+8=20,

10、共 20 分)26、小兵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遇到了如下困惑,请聪明的你帮助他解决。困惑一: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 倍焦距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图 8图 11 图 12图 10到一个倒立的清晰的像如果他想使光屏上成的像变大且清晰,该如何调整?你的调整方法是:_。困惑二:小兵还想通过此实验装置观察到蜡烛火焰正立放大的像请你帮他设计实验你的设计方法是:_ 。27、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l)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 镜 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

11、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若要使 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上/下)调节。(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清晰的实像,_(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4)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_(左/右)移动。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A B C D (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

12、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有一只小虫在爬动,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 (变大/变小/不变),像的明暗将 (变亮/变暗/不变)。28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的活动中陈祥他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 35).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实验中对蜡烛和蜡烛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实验前,陈祥他们猜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你能帮他检验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吗?请写出你的方法.(4)用刻度尺量出像和物体各自到玻璃板的距离,看有什么关系?为了证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你还应该怎样对实验进行改进?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09060 2、光的折射,不变。 3、 倒

13、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4、(1)会聚 (2) F 点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或光路可逆(3) 太阳灶或汽车前灯或手电筒或电视的碟形天线等(4)凸面 5、反射 直线传播 9、红 凸透镜(或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或折射)程度小(如果回答的理由是将凸透镜与三棱镜对比,或将凸透镜等效为两个三棱镜的组合,只要说理正确均给全分) 7、凸 虚 近视8、答案:蜡烛火焰中心、光屏中心与透镜中心不等高 、上.解析:题中说“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和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说明不是物距或像距的原因,所以只有一个可能,即蜡烛火焰中心、光屏中心与透镜中心不等高。如果蜡烛燃烧时间较长

14、,蜡烛变短,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可知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9、凸、实、大于两倍焦距、会聚10、漫反射、各种二、选择题11、C 12、D 13、B 14、C 15、C 16、D 17、D 18、D 19、A 20、D 三、作图题21、略22、图略。甲图: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乙图:入射光线延长线过凹透镜右侧焦点:丙图: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经过点 S。四、简答题24、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25、平面镜成像、镜面反射、漫反射、像与物等大、正立、等距离、虚像等五、实验,探究题26、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同时光屏远离凸透镜;将蜡烛调到 1 倍焦距以内,然后将眼睛移到凸透镜另侧适当位置观察即可27、(l)10(2)上(3)放大 幻灯机(4)左 B (5)不变 变暗28 (1)玻璃板既能反射光也能透过光,可以找到像的位置 (2)大小相等可能验证像和物体等大的特点 (3)在玻璃板后烛焰的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观察是否成像 (4)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