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 / m2 46 8O1 02 03 04 0t / s小华小明图 2 / ( k m h- 1)2 4 6 8O3 06 01 2 09 0t / h1 0 1 2图 3图 4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检测题(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1. (2014北京)PM2.5 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 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米 B.分米 C.厘米 D.微米2. 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B.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C.
2、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D.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平均速度约为3. (2014江苏淮安)如图 1 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图 14.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 2 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内,小明跑得更快C.内,小明的速度是D.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5. 如图 3 所示为晓艳旅游时记录汽车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出发内和内走过的路程相同B.在到内共走了的路程C.汽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D.汽车在至之间速度最快,那时的速度为6. (2014湖南常德)如图
3、 4 所示,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进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向前跳跃。说小袋鼠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A.草地 B.袋鼠妈妈 C.天空 D.灌木丛7. 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A. B. C. D.2 3 4 5 c m 图 5 图 6甲乙图 78. 运动会上,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两人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
4、直线运动,无法比较9. 短跑运动员 5 秒跑了 50 米,羚羊奔跑速度是 20 米/ 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54 千米/时,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 10. 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需的时间,现在这个同学用的时间沿操场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 )A. B. C. D.11. 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由可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B.的比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C.由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的比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12. 在 新
5、 型 飞 机 的 研 制 中 , 将 飞 机 模 型 放 在 风 洞 中 固 定 不 动 , 让 风 ( 高 速 流 动 的 空 气 )迎 面 吹 来 , 可 以 模 拟 飞 机 在 空 中 的 飞 行 情 况 。 在 此 情 境 中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A.飞 机 模 型 相 对 于 地 面 是 运 动 的 B.飞 机 模 型 相 对 于 空 气 是 运 动 的 C.空 气 相 对 于 地 面 是 静 止 的 D.空 气 相 对 于 飞 机 模 型 是 静 止 的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2 分)13. 小明在火车站坐火车时,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他看看站台,
6、发现原来是对面的火车在向南行驶,而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 “小明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是以_为参照物, “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是以_为参照物。14. 用图 5 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15. 如图 6 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停表,长针走一圈是_s,估计一下自己的身体的“生物钟”脉搏跳动 10 次大约为_s。16. _和_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_,或_、_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_的。17. 在学校运动会中,小明参加短跑的竞赛成绩是,他的平均速度是_m/s ;在接力比赛中,为使交接棒顺利进行,交
7、接棒时两名运动员尽可能做_。18. 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 7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球运动时间长,_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 ( m s- 1)1 23 4O1 02 0t / s甲乙图 819. (2014四川德阳)甲、乙两人从相距 15 km 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 3 km/h,乙的速度为 2 km/h,甲带一条狗,同甲一起出发,狗的速度为 4 km/h,狗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这样持续下去,直到甲、乙相遇时,这条狗一共走了 km。20. 图 8 为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由
8、图像可知:甲做的是_运动;第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_。21. 小华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前内运动了,接下来的内运动了,最后的内运动了,则前内的平均速度为_m/s,最后内的平均速度为_m/s ,小华在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m/s。三、作图、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18 分)22. 如何利用刻度尺测出物理课本内文纸的厚度?动脑筋想一想,你一定能想出办法的,并将你想出的办法写出来。23. 观察图 9,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有几种可能?并说明发生该现象的条件。 (左西右东)24. 一辆电动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 10 甲所示,请在图乙
9、中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像。s / m2 4 6 8O481 61 2t / s1 0 1 2 / ( m s- 1)2 4 6 8O1243t / s1 0 1 2甲 乙图 10四、计算、探究题(25 题 10 分,26 题 14 分,共 24 分)25. (2014河南)在图 11 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 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图 11(1)图中 AB 段的路程 cm,如果测得时间=1.6 s。则 AB 段的平均速度=cm/s。(2)在测量小车从 A 点到达 B 点所用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 点
10、才停止计时,测出甲乙图 9AB 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 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 C 点所用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是: 。26. 自 2007 年 4 月 18 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六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将新开“D ”字头快速列车 86 列,其中 D92 次和 D93 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南昌上海南 上海南南昌 运行里程D92 8:34 开13:49 到 D93 18:31 开20:39 到 840 km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1)D92 次
11、列车从南昌站到上海南站所用的时间是多少?(2)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检测题参考答案1. D 解析:“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m 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故 D 选项正确。2. C 解 析 : 成 年 人 正 常 的 步 行 速 度 约 为 , 选 项 A 错 误 。 普 通 课 桌 的 高 度 约 为 , 选项 B 错误。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选项 C 正确。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平均速度约为,选项 D 错误。3. C 解析:刻度尺使用时要放正,要沿着所测量物体的长度,零刻度线(或者其他清晰的刻度线)要对准物体的起始位置,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
12、测物体。A 选项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B 选项中刻度尺没有放正, D 选项中被测物体的起始端没有对准零刻度线(或者其他的清晰刻度线) ,故都是错误的。4. C 解析:由题图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选项 A 错误。分析题图可知,在前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选项 B 错误。由题图可知,时间时,路程,故小明的速度,选项 C 正确。由题图可知,两人在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为,选项 D 错误。5. D 解
13、 析 : 到 汽 车 的 速 度 为 0, 说 明 汽 车 是 静 止 的 , 故 选 项 A 正 确 。 到 共行驶了 3 个小时,速度为,其路程,故选项 B 正确。汽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故选项 C 正确。汽车在至之间速度最快,为,约为,故选项 D 错误。6. B 解析: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在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跳跃时,小袋鼠相对于草地、天空和灌木丛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小袋鼠相对于袋鼠妈妈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7. C 解析:。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则汽车的速度,这个速度只是成年人步行的速度,所以选项 A 错误。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则汽车的速
14、度,这个速度也比汽车的实际速度慢,所以选项 B 错误。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则汽车的速度,合,这个速度比较接近汽车在市区内行驶的速度,所以选项 C 正确。如果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是,则汽车的速度,合,很显然这个速度太快了,所以选项 D 错误。8. C 解析:两人跑的总路程相等,所用时间相等,根据公式可知,两人的平均速度相等,故选项 C 正确。9. C 解析:短跑运动员的速度:;羚羊的速度:;汽车的速度:。所以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运动员、汽车、羚羊。故选项 C 正确。10. A 解析:,根据题意,得,则跑道的周长。故选项 A 与此数值最接近。11. C 解析:由可知,因为
15、速度是一定值,所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选项A 正确。的比值就是速度,速度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引入的物理量,速度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选项 B 正确。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时间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变,选项 C 错误。的比值就是速度,速度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引入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选项 D 正确。12. B 解析: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选项 A 错误。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飞机模型和空气之
16、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运动的,故选项 B 正确,选s / m2 4 6 8O481 61 2t / s1 0 1 2图 12项 D 错误。风迎面吹来,空气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空气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选项 C 错误。13. 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 站台 解析:小明以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他与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所以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小明以站台为参照物,他与站台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所以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14. 解析: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铅笔长度为。15. 30 7
17、.5 解 析 : 如 题 图 所 示 , 实 验 室 常 用 的 停 表 , 长 针 走 一 圈 是 。 在 内 脉 搏 跳 动 的次 数 大 约 是 80 次 , 脉 搏 跳 动 一 次 所 用 的 时 间 为 : , 脉 搏 跳 动 10 次 大 约 为 : 。16. 测量值 真实值 使用规则 读取 记录 避免 解析: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读得非常准,所以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17. 6.25 相对静止的运动 解析:。在接力比赛中,两个运动员向前
18、运动的速度相同或相近,保持相对静止时,才能顺利交接棒。18. 甲 乙 解析:在题图甲中,包括了 5 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 s,即小球甲运动了 s;题图乙中只有 3 个时间间隔,小球乙运动的时间为 s。所以小球甲运动的时间大于小球乙运动的时间。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球甲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仍然相等,所以小球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题图乙所示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球乙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小球乙的速度越来越大。19. 12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狗奔走的时间等于甲、乙两人从出发至他们相遇的时间。设从出发至相遇,甲、乙两人行驶的时间为,,所以狗在时间内来回奔走的路程
19、。20. 匀速直线 速度 解析:如题图所示,甲物体随着时间的延长,速度不变,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随着时间的延长,速度不断增大,乙物体做加速运动。在第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21. 2 1.5 1.67 解析:前的平均速度为:;最后的平均速度为;整个运动过程用的总时间为:,通过的总路程为:,故平均速度为:。22. 答:(1)先数出 30 页物理课本内文纸;(2)使用刻度尺测出 30 页物理课本内文纸的厚度h;(3)计算出每张纸的厚度 h。23. (1)甲车向东行驶;甲车静止;甲车向西行驶且车速小于风速。(2)乙车向西行驶且车速大于风速。 解析:由冒烟情
20、况可以判断有东风。(1)甲车:当甲车不动时,小旗子受东风的影响,被刮向西方;当甲车向东行驶时,车速和东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西方;当甲车向西行驶时,车速使小旗子向东刮,东风使小旗子向西刮,如果车速小于风速时小旗子还是刮向西方。(2)乙车:小旗子和烟的飘动方向不同,乙车一定运动,乙车向东或向西运动。假设乙车向东行驶,由于车速和东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西方,与图不一致,假设错误;假设乙车向西行驶,车速使小旗子向东刮,东风使小旗子向西刮,车速大于风速时小旗子还是刮向东方,符合题意,假设正确。24. 如图 12 所示。 解析: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内 ,运 动 的 路 程 为 ; 内 , 玩 具 车 速 度
21、 为 0, 通 过 的 路 程 为 0,但 总 路 程 为 ; 内 , 玩 具 车 速 度 为 , 通 过 的 路 程 为 , 总 路程 为 ; 内 , 速度为 0,通过的路程为 0,总路程为。25. (1)40.0 25.0 (2)小 (3)不正确 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或小车从 A 点到 C 点的过程中通过 B 点时的速度不为 0,或小车通过 AC 段的时间与 AB 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 BC 段的时间) 解析:(1)从题图中所提供的刻度尺可以读出 AB 段的路程=40.0 cm,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得AB 段的平均速度。 (2)测量小车从 A 点到达 B 点所用的时间时,如果
22、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出的时间偏大,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分析可知平均速度会偏小。(3)在利用平均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时,要计算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必须要用对应物体在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而题中该同学在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 BC 的平均速度时,所测量的时间并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 BC 的时间,因为小车从 A 点到C 点的过程中通过 B 点时的速度不为 0,所以此做法是不正确的。26. 解:(1)从题表中可以看出,D92 次列车从南昌站发车的时刻是,到上海南站的时刻是,故行驶的时间为 5 小时 15 分,即。(2)D92 次列车从南昌站到上海南站所用的时间是 5 小时 15 分,即,运行距离是,故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