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1.北方少数民族内迁,2.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方少数民族内迁,鲜卑,匈奴,羌(qing),氐(d),羯(ji),鲜卑,晋,西,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这样的统治带来什么后果?,加剧民族矛盾、民族反抗,建立反抗政府的割据政权,西晋灭亡,东晋建立,迁都建康(今南京)。,各民族逐渐融合,在长达数百年的冲突与交往中各族人民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是怎样?,?,386年,拓 跋 圭,(1)北魏建立,时间:386年都城:平城统一: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
2、域,2.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族起源于大兴安岭,嘎仙洞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方向公里处,是鲜卑族人的发祥地。“嘎仙”是鄂伦春语,“猎民之仙”的意思。,嘎仙洞为拓跋鲜卑祖先长期居住的石室。洞内的文化堆积最深达1.9米,出土的有骨镞、石镞、陶器和打制石器,说明洞内生活的鲜卑人过着以打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生活。,孝文帝(467499年),姓拓跋,名宏,献文帝之子,他是北魏杰出的君主。三岁时即被立为太子。五岁时,年仅十八岁的父皇献文帝就禅位给他,二十四岁时孝文帝开始亲理朝政。,(2)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皇帝,鲜卑族,姓拓跋名宏,后改汉姓元,故又称元宏(467499)。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魏皇
3、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之一。,改革的背景: 1.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局面 2.民族汇聚成为时代的主流,改革的原因: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颁布均田令 迁都洛阳 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494年北魏迁都洛阳,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开始动工开凿,龙门石窟 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南的龙门山。,服饰方面,北魏供养人服饰,孝文帝出行图。画面中所有的人都是峨冠博带,宽衣大袖,反映了孝文帝汉化改革以后北魏的衣冠制度。,从 普通 老百 姓
4、到 大臣 皇帝 的服 饰均 已汉 化,鲜卑族改汉姓,鲜卑族姓,汉族姓,拓跋,元,拔拔,长孙,丘穆陵,穆,步六孤,陆,贺赖,贺,孤独,刘,尉迟,尉,贺楼,贺,勿忸于,于,姓氏方面,想一想: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是为什么?,礼法方面,尊老 养老,请用现代文解释以上文字,指出这一措施的历史作用。,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语言方面,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填充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
5、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族、汉族互为姻亲。,与汉族通婚,胡床,木兰辞的歌词中“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可知,木兰不是汉族女子,而是一位出自落籍中原的鲜卑族家庭的姑娘。从木兰辞歌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可以看出,木兰的家庭已经汉化深,她像其他汉族姑娘一样,常常坐在织机旁织布劳动。 木兰辞的最后,借“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来表现鲜卑女子敢与男子一争高低的豪迈气概。,木兰的家庭就是被汉化的一个鲜卑家庭,【诗歌赏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历史作用?,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 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丧失了勇
6、武之气,导致北魏的衰落和鲜卑族的灭亡。,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推动了整个民族的融合和进步。,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相互取长补短,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逐渐融合一体的历史趋势,是历史进步的表现。,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自觉、坚定和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政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的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北朝的分裂,学习历史,贵在借鉴历史,孝文帝的改革距离现在已经一千五百多年了,大家想想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对我国今天多民族之间的发展繁荣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有哪些借鉴的地方?,【放飞思维】,活动主题:找找我们身上的异族特征 活动
7、背景:中华民族是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或多或少的带有其他民族的特征。不信你就找找看!,【活动与探究】,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分裂时期。你能将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准确地对号入座吗?,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朝,南朝,?,民族融合是一个漫长的历程。我们在学习昨天历史的同时,今天也在书写着将来的历史。,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北方民族大融合,西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孝文帝改革 背景:改变北魏落后状况,加强北魏统治力度。 内容:一是孝文帝迁都洛阳; 二是推
8、行汉化政策。 作用:促进民族融合,顺应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民族交往 经济发展,1.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 本原因( ) 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A,2.爱我中华歌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 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北魏时,孝 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其主要措施是( ) A.实行“三长制” B.严惩贪污受贿 C.实行“均田制” D.迁都洛阳、学汉语、与汉通婚、改汉姓,D,3.“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昕仍旧。
9、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 A迁都洛阳 B实行官吏俸禄制 C颁布均田令 D讲汉语,D,4.材料题 材料一 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二 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右图),改鲜卑姓为汉姓,改鲜卑语为汉语,改鲜卑服为汉服。,请回答:(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 重要的改革。依据材料一、二概述孝文帝改革的措施。,(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改革对当时及后世历 史发展的作用。,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改革,为我国各民族共 同发展的历史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