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试牛刀,一、选择题 1、“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个皇帝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明太祖2、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宰相制度废除于何时? A 秦朝 B汉朝 C 唐朝 D明朝3、八年级学生王鹏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说的应该是明朝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 A废除丞相 B八股取士 C 设置厂卫特务机构4、下列关于明朝科举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 B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 C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 D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D,D,C,D,材料一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
2、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二 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八股之害”和材料二中的“制义取士”共同反映了明朝的哪一选官制度? (2)这一制度与“秦焚书”有何相同点? (3)明朝时采用这种制度来选拔官吏有何突出的弊端?,参考答案,(1)八股取士 (2)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都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3)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死读经书,专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了皇帝的忠实奴仆。,明朝和唐朝的科举制度有何不同?,(1)内容:明朝科举考试限于四书五经;唐朝主要考儒家经典、诗赋政论等,内容全面。 (2)观点:明朝八股取士限于程朱理学观点,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唐朝可以发挥个人见解。 (3)文体形式:明朝文体限于八股文,僵化呆板;唐朝不限文体。 (4)影响:明朝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以消极影响为主;唐朝科举考试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官吏的素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以积极影响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