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习题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上).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59214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习题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习题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20 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习题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上)1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A氏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3北魏建立时的都城在:( )A洛阳 B建康 C平城 D荆州4北魏政权建立的时候应属于:( )A西晋末年 B前秦时期 C十六国时期 D北朝时期5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 )A长安 B许 C洛阳 D殷6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是:( )A383 年 B386 年 C439 年 D494 年7五胡内迁最突出的历史作用是:( )A促进迁入地的生产方

2、式更先进。B帮助迁入地人民进行反抗压迫的斗争。C促进了我国的民族融合。D使我国古代的人口分布更趋合理。8北朝中的第一个朝代是:( )A北魏 B东魏 C西魏 D北齐9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黄河流域的统一 B北方政权的更迭C少数民族封建化 D北方民族大融合10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A鲜卑 B匈奴 C羯 D氐11阅读下列材料: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3、”摘自资治通鉴请回答:魏主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提出这一论据的意图何在?12阅读下列材料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请回答:材料中的“平城”是今天哪个城市?“魏主”决定将都迁到哪里?根据材料,概括“魏主”迁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迁都的原因是什么?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过哪几次统一局面?14试分析公元 3 至 6 世纪,我国社会的政治特点及发展趋势。参考答案:1B2D3C4C5C6C7C8A9D10A11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接受汉族先进文化。12今山西大同;洛阳。原因: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要把都城设在先进的地方;要有利于改革;黄河流域历来是帝王兴起之地。原因: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13魏、西晋、前秦、北魏。14特点:封建国家分裂,战争频繁,人民渴望统一;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学习,促进了民族融合;我国封建制度向周边地区护展。趋势:分裂时也孕育着统一因素,北方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发展为统一创造条件,统一是必然趋势;北方各族人民学习汉族人民先进的制度,促进社会进步,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民族融合,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