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 2014-2015 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十一单元 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新人教版)第 1 课时 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2.知道氯化钠的用途.3.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学习过程】【温故知新】1、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酸有 和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2、生活中常见的碱有 和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3、由 和 构成的化合物叫盐。【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后填空:1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盐除食盐外,还有 、 、 、 等也属于盐。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它是 (混合物/纯净物),是 色固体, 溶于水,其水溶液呈 性。3.自然界的氯化钠广泛的分布在
2、 、 、 、 中。4.粗盐的制取:通过晾晒 、 和 ,蒸发除去其中的水分,可以得到含杂质较多的氯化钠晶体 ,其中含有可溶性杂质 、 ,难溶性杂质 等。【创设情境】下雪天,常在路面上撒一些融雪剂。融雪剂为什么能融雪呢?原来,融雪剂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溶液,它的凝固点(零下 10)比水低,可以使积雪融化,能有效清除交通障碍。提问:常见的盐有哪些?归纳出食盐的主要用途 ; ; ; ;【合作探究】粗盐的提纯1、溶解:用 量取 20ml 水,加入烧杯中,用 称量 10g 粗盐,用药匙将粗盐逐步加入烧杯中,用 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停止向烧杯中加粗盐。称量剩余粗盐,计算出溶解的粗盐的质量为 。2、过滤:过
3、滤需要哪些仪器: 。过滤时的注意事项:一帖: 二低: 、 三靠: 、 、 3、蒸发: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干净的蒸发皿中,如教材 P70 图 11-4 所示加热。用酒精灯的 加热,加热时要不断用 搅拌,防止液滴飞溅,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4、计算产率:用玻璃棒将蒸发皿中的固体转移到干净的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指定容器中,计算产率:精盐产率=(精盐的质量溶解的粗盐的质量)100%【交流讨论】(实验结束后完成)1 如果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应该怎么办?两次过滤后仍浑浊,可能有哪些原因?2经过你们努力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3在溶解、过滤、蒸发过程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它的作用分别是
4、什么?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课堂练习】例:下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 ,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填“高”或“低”) 于滤纸的边缘。 (3)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的目的是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移去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课后练习】1对于某加碘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碘盐是纯净物 B.“加碘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C.含碘酸钾 1 千克的加碘盐中碘元素的质量是 0.7 千克D.“不能过早加入加碘盐”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不稳
5、定 2检验市场上销售的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元素符号为 I)的一种方法是,是在酸性条件下,使食盐样品溶液跟一种试剂 X 反应(KIO 3+5X+6HCl=6KCl+3I2+3H2O),如果样品中含有碘元素,则会生成能够使淀粉试液变蓝的碘单质。这种试剂 X 是_;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 B、盐就是食盐,易溶于水C、盐都有咸味,都是白色晶体 D、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4小红同学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C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D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5我国某地曾发生把白色工业用盐误当作食盐食用,引起中毒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是( )A、高锰酸钾 (KMnO 4) B、硫酸铜(CuSO 4) C、亚硝酸钠( NaNO2) D、氯化钠(NaCl )6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有益人体健康,茶多酚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热水,略有吸水性。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步骤可简述为:操作一 一系列 操作二除去茶渣 操作 (1)请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名称:操作一: 操作二: (2)保存茶叶时注意: 【课后反思】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茶叶在沸水中茶叶的水溶液茶多酚溶液茶多酚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