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1课 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教案 鲁教版九下 (14).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57665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教案 鲁教版九下 (1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1课 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教案 鲁教版九下 (1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1课 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教案 鲁教版九下 (1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1课 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教案 鲁教版九下 (1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1课 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教案 鲁教版九下 (1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爱这土地【教学目标】、通过诵读训练,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的能力。、体会诗人对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时播放钢琴曲黄河大合唱)同学们,大家知道这首钢琴曲的名字吗?生:(齐说)知道。是黄河大合唱。师:大家知道它写于哪一时期吗?生:(站起来自信地说)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师:说得很对。关于抗日战争,相信大家一定看过一些有关抗日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能谈一下你的感受吗?生:我看过电影地道战。影片中日本鬼子被打得晕头转向,看了真让人精神振奋。生:对。地雷战也是。

2、那时的人们真是了不起,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地雷。(唱了起来)“炸得鬼子魂飞胆散”。(学生大笑)生:我看过电视剧烈火金刚。我最喜欢影片中聪明机智身手敏捷的侦察员肖飞。影片中日本侵略者的残忍行为真让我痛恨不已。师:同学们谈得真好。作为中国人,我们一定要了解历史,记住历史,无论它是光荣的,还是屈辱的。抗日战争虽然带给中国人民巨大灾难,但同时它也是一段反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历史。面对山河破碎,国而不国,灾民流离,哀鸿遍野的现实,多少爱国志士“梦寐不安,行愁坐叹”,或“大声疾呼以期上下一心,重现唐虞盛世”,或表示“一息尚存,尚思报国”。今天,我们来学习诗人艾青的现代诗我爱这土地,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他那颗真

3、挚的心。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师:今天,我特别邀请了一位嘉宾。现在请让他做一下自我介绍。(在学生们诧异的目光中,一名学生走上台来)生:同学们好!我叫艾青,原名叫蒋海澄,浙江金华人。我于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并开始诗歌创作。年回国后不久我被捕入狱。在狱中我写成了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年抗战初期,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我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诗歌我爱这土地。下面,我就给大家朗诵一下我的诗作。(恍然大悟的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生:(朗诵诗

4、歌)师:谢谢诗人艾青。确切地说应该是赵壮同学。师:刚才我们听了这位同学精彩有朗诵。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当作是诗人艾青,充满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吧!(学生们慷慨激昂地朗读起来)(朗读完毕)师:你认为这首诗在朗读时应注意什么呢?生:我觉得本诗感情真挚,所以节奏不宜太快。生:诗的第一节“的”字很多,要注意重音和节奏。师:说得好。朗诵一首诗要注意把握诗的感情色彩和声调,节奏分清,重音读准。本诗感情真挚、丰富,所以节奏要放慢,找准每句话的重点,突出重音。咱们听一遍录音,注意重音和节奏。(师放录音)师:谁愿意为大家读一遍?生:(自信地)我来!生(学生朗读)三、小组讨论、互问互答师:读的非常有感情。你是如何理解这

5、首诗的呢?小组内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互相讨论研究一下。(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师:哪位同学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生:(一名学生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老师,谁不知道鸟声优美清脆,可诗中为什么要用“嘶哑”来形容鸟的歌唱呢?生:中国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遭受着苦难,在这样的情况下,鸟儿的歌唱还能是欢快、高兴的吗?生:对,我同意。身心都在受着痛苦的煎熬,何来动人的歌喉。再说,鸟儿的喉咙已经嘶哑了都还在奋力歌唱,可见他对祖国的爱是多么深。师:非常精彩。正是如此,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歌唱,一方面影射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比挚爱。朗读时要表达出一

6、种感情急于抒发的心情。(朗读)“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师:鸟儿在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她在歌唱什么呢?生:(齐答)土地、河流、风、黎明。生:我觉得“土地”指的是中国大地,可作者笔下的土地为什么是“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呢?生:“土地”是祖国大地的象征,我同意。为什么是“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呢?因为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在中国土地上肆意横行,残害百姓,所以这么说。生:(情绪显得很激动)说得对。当时,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了滔天罪行,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苦难。师:理解得非常好。在诗中“土地”可以看作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见

7、的写作方法。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在本诗中还多次运用,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理解。师: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无恶不作,残忍至极。虎卧龙盘的南京,三十万条生命,无论是已入暮年,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在母亲怀中嗷嗷待哺的幼儿,统统被杀,无一幸存。“处处抚咽喉,天涯何处是神州”,堂堂中华在侵略者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但是,河流会永远汹涌,风会无止息地吹刮,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会被摧垮的。(朗读)“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大家在朗读这部分时一定要表达出一种慷慨

8、激昂的气势。(学生们练习朗诵,情绪非常激动,纷纷站起来)生:中国人民是不会被吓倒的,是不会屈服的。生:河流和风无论遇到什么阻碍都顽强斗争,抗争到底,最终战胜它。中国人民也是如此,我们会不屈不挠地进行抗争。胜利是属于我们的。生:河流、风就是中国人民这种反抗精神的象征。生:我们有这种精神就能战胜一切。师:是的,胜利将最终属于我们。因为我们已经看见了“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生:对,黎明就是希望。虽然它来自林间,还很微弱。但它是温柔的,重要的是它有活力,充满生机。生:我们的游击队,我们的解放区,就在林间。它在不断壮大,就象黎明的曙光,穿过树林,使我们看到了抗战胜利的光明与希望。生:黎明已经来到

9、了,光明还会远吗?师:说的精彩。诗人对胜利充满信心,对胜利无比渴望,他愿为抗战胜利做出自己的贡献。(朗读)“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朗读时要表达出一种坚决的语气。生:鸟儿生要为土地歌唱,死要让身躯肥沃土地,为土地贡献自己最后的一份力量。生:这是因为鸟儿对土地充满了依恋。生:诗人真是善于表达情感。本来鸟儿歌唱、鸟儿死后羽毛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些都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在诗人笔下,这些行为都成了鸟儿的主动追求,甘于为祖国歌唱,为祖国献身。诗歌真是魅力无穷啊!师:鸟儿即使喉咙嘶哑,也要去歌唱;即使死去,也希望羽毛腐烂。此时作者的情感已由涓涓细流汇聚到感情的水库里,当感情的闸门轰然打开时,洪流

10、冲激而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朗读时,要恰当运用颤音,放慢语速,表达出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依恋之情。生:这是诗人感情的自然流露,由衷的倾吐。生:诗句一问一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深沉的爱。师:诗人在第二节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的心。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他那强烈的感情。生:(齐读第二节)师:鸟儿无论生死都眷恋着土地,都挚爱着祖国。诗人在诗中倾注了自己深沉的情感。现在,谁愿意再为大家读一遍全诗?生:(刚才读的那个同学又站了起来)我再来一遍!(进步非常大)师:让我们为他的进步喝彩!下面咱们齐读一下。生:(齐声朗读)生:(忽然,一个很

11、小的声音传出来)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师:勇敢的提出你的问题,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生:(站了起来)诗人为什么要用小鸟来比做自己呀?小鸟的力量多弱,声音多小啊!(“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生:对呀!把自己比做雄鹰不更好吗?(学生中有摇头反对的,也有点头表示同意的。正当大家沉思之时,一名学生自信地站起来)生:老师,我知道了。在抗日战争的初期,人民的力量还是很薄弱的,所以诗人用一只小鸟作比是很合适的。生:(抢着说)对。连这样脆弱的小鸟还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甘于献身,足可见当时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生:我赞成。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把小鸟改成雄鹰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不能深刻地表达

12、出当时全国人民的那种悲愤之情。师:精彩!有分析有总结。另外,诗人自称是“悲哀诗人”,这样的安排也是诗人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四、总结收获师:我们通过诗歌我爱这土地走进诗人艾青的感情世界,看到了他那颗真挚的爱国之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生:诗歌中诗人用象征手法赋予了“土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意义。我也要在诗歌创作中注意运用它。我现在就想到了一句:火炬象征光明。怎么样,不错吧。(他露出一脸得意的笑容)生:我感受到了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真挚的爱。我觉得谁不爱自己的祖国,谁就不属于人类。生:我觉得虽然炮火硝烟的日子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不应该忘记过去,更不能忘记过去。

13、因为牢记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未来。生:说得好。我觉得只有了解自己的祖国,才会对她爱得更深!生:日本首相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对中国人民极大的心灵伤害。我们一定要让中国更加强大。国强民才不受欺,人强国才更昌盛。生:我们要做和平年代的雄鹰,展翅高飞,搏击长空,同样生死依恋祖国。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颇丰。优美的诗歌不仅要欣赏朗读,更要把它熟记于心,能脱口而出,来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已经把艾青的这首诗背下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吧!(师生齐背诗歌)师:诗歌我爱这土地感情真挚又富有哲理,抒发了诗人对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让我们在歌曲共和国

14、之恋中再次重温这份情感吧!(播放歌曲)师:爱国之情是绵延不绝的。课下请同学们搜集有关爱国方面的诗歌作品,并将自己对祖国的情感投诸笔端,溶入诗句之中。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2、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3、学习有关象征的表现手法。4、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关键诗句的理解。2、作者的思想感情。3、本诗的主旨。教学难点:1、象征的表现手法。2、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2、讨论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

15、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而燃烧。(板书:我爱这土地)二、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 年,法国授予

16、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三、背景介绍: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 1938 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四、朗读指导: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慢,抑扬顿挫,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

17、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读会意,以会意促读。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 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一、学生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紧扣“土地”,师生讨论分析全诗。1、点出土地情结。起始两句,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感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着,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2、倾吐土地情结。“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无比温柔的黎明”是作者所歌唱的对象,诗人

18、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作出了庄严郑重的选择。3、升华土地情结。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情结,已使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深沉”一词也许表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适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沉重的省略号,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一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二、问题探究: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回答: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为祖国献身的愿望。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

19、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爱。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2、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回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回答: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3、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回答:“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4、鸟儿歌唱的内容中,“

20、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回答:这些修饰语限定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 ,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5、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回答: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6、本诗的抒情色彩浓烈,诗人为何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达到这种抒情效果?回答: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

21、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避免空吟无有依。7、“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应该”前面为什么着一“也”字?“嘶哑”一词换成“清脆”或“嘹亮”好不好?为什么?回答:“也”一词表明诗人以天下为己任,主动请战于民族解放运动中。“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清脆”或“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所以不能换。8、这首诗在结构上一、二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回答: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

22、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诗意层层递进。9、本诗出现了许多“的”字,这样会不会拖泥带水,冲谈了诗味,谈谈你的理解。回答:我们知道,写诗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那些民歌体作品不必谈了,就是自由诗创作,也有不少人害怕“的”字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艾青则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也正是艾青诗作不同于其他诗作的一个重要特色。10、结合诗歌内容,说说文中两个省略号和破折号所起的作用。回答:第一个省略号,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第二个省

23、略号表示余意未尽,情深绵绵。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转折。三、写作特色:1、意象内涵丰富(象征手法)2、抒情方式巧妙四、中心归纳: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创造了一系列鲜明意象,抒发了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五、板书设计:比喻、对比、象征、直抒胸臆六、课外延伸:1、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试一试,相信你会比例子仿写得更好。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这高峡出平湖的山峡大坝,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州飞船2、艾青在诗中,含着泪水说:“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古往今来,在我们中华史册上记下了多少爱国志士的类似诗篇,犹如繁星高悬夜空。例:当我们抵御外侵,我们会记得岳母刺给岳飞身上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当志士至死不降,保持民族气节,我们不会忘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接着往下写,相信你会写得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