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6 课 建筑奇观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记住赵州桥的设计者和修建时代;隋朝大运河的中心、起止点、四段河的名称;元朝开通的两段运河(会通河和通惠河);明长城的起止点;了解故宫的布局;理解赵州桥、大运河、长城及故宫的历史地位(价值)。2、过程与方法:比较隋朝和元朝的大运河以及秦长城与明长城,提高比较能力,进一步掌握比较历史现象的方法;正确认识运河和长城的修建,提高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学习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观看赵州桥、明长城、故宫的插图,提高观察、审美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赵州桥、大运河、明长城、故宫的历史地位(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和对科学技
2、术的兴趣;通过了解上述工程的特点与结构等,认识他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大运河的作用;赵州桥和长城的历史地位2、难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对长城、故宫历史地位(价值)的理解三、自主学习相信自己,主动学习,定会有美好的未来根据学习目标,预习课文完成以下习题1、赵州桥修建于何时?位于何地?设计、主持建造者是谁?2、大运河的修凿有什么样的作用?3、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 明长城的历史地位?4、故宫的主要布局和建筑特色?故宫的历史地位?四、交流展示生命因思维而精彩,思维因碰撞而灵动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形如彩虹、千年不垮的赵州桥,气势磅礴、金碧辉煌的故宫,延绵万里、坚
3、不可摧的长城,还有横贯南北的大运河,它们为世人所赞叹,被称为中外建筑史上的奇观。 ”请回答:1、赵州桥的设计者是谁?它在世界桥梁史上有何地位?2、故宫是哪两个朝代的皇宫?它在世界宫殿建筑的地位如何? 3、明朝重修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明长城西起哪里? 4、隋朝大运河以哪里为中心?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五、学案整理: 六、知识链接:长城的传说“玉门关” 古时候,在甘肃小方城西面,有个驿站叫“马迷兔“ ,又叫 “马迷途“。商队从边陲于阗运玉到中原都要经过此地。这里的地形十分复杂:沼泽遍布、沟壑纵横、森林蔽日、杂草丛生。每当运玉石的商队赶上酷热天气上路时,为避免白天人、畜中暑,总是喜欢晚上凉凉快快赶路
4、。因此,每当马队走到这里,总是一片黑暗,辨不清方向,就连经常往返于此路的老马也会晕头转向,难以识途,“马迷途“ 的名字就是这样叫起来的七、学法指导:比较法,归纳法等 八、 【生成质疑】九、达标检测1、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 )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有千里之长C起到防洪作用 D发挥灌溉作用2、制集权国家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修建规模庞大的工程。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四羊方尊 B敦煌石窟 C明长城 D赵州桥3、某中学组织“不大长城非好汉”的明长城探访活动,相约从明长城的最西起点出发,他们出发点应是( )A.鸭绿江 B.临洮 C.嘉峪关
5、D.辽东4、清朝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 ”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A故宫 B十三陵 C长城 D颐和园5、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A故宫 B白宫 C白金汉宫 D凡尔赛宫6、 “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说的是( )A长城 B故宫 C赵州桥 D大运河 7、从长城的建筑设计看,体现其最初建造目的的是( )A.在沿线险要处构筑空心台、烽火台 B.阻断中原与北方民族的经济往来C.城墙内部石刻图案精雕细琢 D.尽可能融合当地自然环境8、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
6、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这一古代建筑是( )A赵州桥 B大运河 C故宫 D长城9、有人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罪在当代(时) ,功在千秋” 。你认为这样评价正确吗?为什么?第 16 课 建筑奇观达标检测:1 、A 2、C 3、C 4、A 5、A 6、C 7、A 8、D 9、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民不聊生,许多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引起了社会的动荡, 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因此说是罪在当代。但从长远来看,京杭大运河沟通了南北,在古代那个没有公路铁路及航空运输的时代,漕运能够使各地的物资及时地运达京师 ,促进了运河沿岸各个城镇经济的发展.同时,在战争年代,部队也可以通过船运迅速地进行调动, 为社会地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说是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