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6课 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 苏教版九上 (15).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56394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 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 苏教版九上 (1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6课 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 苏教版九上 (1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6课 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 苏教版九上 (1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6课 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 苏教版九上 (1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的叔叔于勒一、教材简介: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作者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际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善于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有典型意义的片断,小中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作品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个性化,布局谋篇独具匠心。这篇小说讲述了菲利普夫妇得知因乱花钱而被他们赶走的弟弟于勒在国外发了大财后,开始热切地盼望他归来,可当他们在游船上邂逅了沦为穷水手的于勒后却视他为灾难,由盼转为害怕而急于躲避,以至改乘另一条船回家的故事。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截然不同的变化,批判了势利、冷酷、只认金钱不认人的丑恶灵魂,也揭露了金钱至上、人情如纸的不良社会现象。 二、教学目

2、标: 在速读的基础上精读,体悟课文运用对比手法有效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悟课文运用对比手法有效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是教学重点。能力的迁移是难点。 【设定原因】 1.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色。作者通过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对比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2.把这篇课文设置在八年级上速读(三)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之后,是由于前一课通过先速读后精读的方式达成了让学生通过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的教学要求。而且补充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的阅读。文中的警官奥楚篾洛夫由于狗主人的变化而多次变色,从而鲜明地刻画出一个沙皇俄国时期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小

3、官员形象,揭示了当时权势金钱笼罩下的社会状况。而这一点与本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两文都在人物自身语言的客观体现和感情流露方面进行了前后对比,给以辛辣讽刺,刻画了巧言厚颜的“这一个” 。这就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理解课文内容与把握其主题思想,也更容易体悟对比手法在刻画人物方面的有效作用。 四、教学环节: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前不久刚学过的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吗?文中的沙俄警官奥楚篾洛夫因狗主人的不同而前后数次变色,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沙俄时代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小官员形象。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看看文中是否也有如此善变的人呢? 【说明】 用变色龙引入课文是为了让

4、学生在第一时间关注课文中主要人物“善变”的这一特点,抓住本文的纲,可以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语言文字都有全方位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课文。 (二)初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1.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文中哪些人物也很善变?怎么变?为什么变? 【说明】 本环节的作用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人物善变的特点来来复述课文,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又明确了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善变的菲利普夫妇而非于勒叔叔。 (三)重点阅读人物语言。 1. 散读文中菲利普夫妇的语言,比较其前后内容、语气的不同。 2. 分角色朗读,读出感情。 3. 通过前后截然不同的语言的对比,作者刻画出了菲利普夫

5、妇怎样的性格特征? 4. 小结:作者通过把菲利普夫妇前后截然不同的语言进行对照比较,从而突出地反映了他们的自私、冷酷、势利、爱慕虚荣、金钱至上的性格特征。可见,对比手法的运用对于刻画人物是十分有效的。除了语言对比,还有行为对比、肖像对比等等,也可以是人物与人物间的对比。 【说明】 首先,本环节通过采用个人朗读为主、分角色朗读为辅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引领学生体会课文通过菲利普夫妇前后截然不同的语言描写形象地塑造出一对自私、冷酷、势利、爱慕虚荣、金钱至上的形象人物。体悟语言对比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有效作用。 (四)再读课文,找出其他运用对比之处,谈谈其作用。 再次默读课文,小

6、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说明】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来自行找出文中运用对比的地方,并体会其作用。是上一环节的再现,但难度有所提高。在本文中除了运用了人物的语言对比之外,还有人物的行为的对比,也有惜墨如今的环境对比。特别是文中的“我”处处显露出对叔叔的同情, “我”的善良与富含亲情与菲利普夫妇巧妙对比,使善者更善、恶者更恶,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 (五)小说主题的探讨。 【说明】 人物形象的塑造的背后是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技巧的运用都离不开作者的写作目的。所以,必须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后感知课文主题。 (六)总结: 运用对比手法写人,在文学作品中很普

7、遍。无论是同一人物的言行对比,还是不同人物的间的对比都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法,它的运用可以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突出。同学们如果在阅读中能注意到这一点将有利于我们把握人物形象,如果在平时作文中也能有意识地运用这一技巧,将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说明】 再次强调对比手法的作用,并明确教学目的。 (七)作业: 课外阅读契诃夫的胖子与瘦子 ,选择完成一项作业。 A、通过列表简略说明瘦子对胖子的称呼、态度发生了那些变化,并分析其好处。 B、从对比手法的运用方面写读书感受。 【说明】 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两位昔日同窗的偶遇后,瘦子得知对方身份前后的不同表现的对比,成功塑造了瘦子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的丑恶形象。这一阅读作业是课堂学习的极好再现,也是能力的迁移。A 作业的设置仅要求学生能找出文中的对比之处,并思考其作用。能再次体悟对比手法的运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突出作用。而 B 作业的设置是文章赏析的尝试,难度更高一些。 【附】 教法: 1. 整体感知法: 2. 自主讨论法: 学法指导: 1. 朗读法。 2. 讨论法。 3. 抓住人物善变的特点来理解对比手法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