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级上册地理 9 2 课时编写: 施教: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 明确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各自内涵。2. 会识别丘陵、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五种基本地形。第一课时二、学习过程A. 课前预习(课前仔细阅读课本,认真独立地完成并熟练识记住下列问题)1. 海拔是指 ,也称 。2. 相对高度是指 。3. 地球表面常见的地形类型有五种,根据书上资料,填写下表:常见的地形种类 特 点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B.课堂合作探究(课下准备,认真思考并理顺自己的观点,同时提前标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1. 读图 2.10,回答下列问题: 凌云山高 824 米,这是这座山的 高度,即 。 凌云山比张镇高(
2、- =) 米,这是它们的高度。 假设 A、B 两同学同时量的各自的身高分别是 1.58 米和 1.63 米,若将其所处地面是为海平面,那么,他们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 2.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通常用 (颜色)表示平原, 表示盆地、丘陵, 表示高原、山地,白色表示 。四、质疑解惑(在此进行错题分析、改正,并记录课堂上还存在的疑问)五、系统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收获的知识是:六、课堂检测1. 高度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即绝对高度和 高度,绝对高度又称 ,指的是地球表面某个地点高出 的 距离。 。2. 珠穆朗玛峰高为 8844.43 米,我国陆地最低出吐鲁番盆地为155 米,两地相对高度是 。3. 口头提问:常见的五种地形类型的特点。 七、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