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气温和降水 第三课时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学习目标】1、会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2、能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个地方的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 【重点难点】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课前检测】1、大家一起来说说降水的一般分布规律。(1) 、赤道地区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2)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内陆地区降水 ;(3)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 ,大陆西岸降水 。 (4) 、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2降水的三种类型是: 雨; 雨 ; 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2、1、读 P66 页的图 4-13 和图 4-14,来讨论坐标图的基本表示方法。 (你能说出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吗?图中柱形和曲线各表示什么?动动脑,你能说出。)2、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讨论 66 页活动题 ,请你来做一做:() 、乌兰巴托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约 ,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约 ,气温年较差是 。() 、昆明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约 ,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约 ,气温年较差是 。(3) 、你能估算出乌兰巴托和昆明的年降水量吗(4) 、你试着说一说乌兰巴托和昆明的气候差别主要有哪些?拓展:人们常说昆明“四季如春” ,你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学习任务(二)根据气候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
3、图” 请你完成课本 66 页活动题第二题【小组展示】把自己当做小老师,把知识讲给其他同学听。要做到不胆怯,有自信,勇于展示自己。其他各组针对展示的实际情况,可以提问置疑。【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 、以图析文;降水分布规律必须借助地图总结出。总结各地降水的情况又必须落实到地理空间分布上。所以掌握读图的方法是学好本节内容的关键。、 “勤动手、多练习、勤动脑、找规律”是学好气候资料分析图的关键。在总结某地气候特征时,应把握的要点是:一看气温,二看降水,三看气温和降水的配合。【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读 A、 B 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逐月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A 地降水最多的季节是 季,降水量最多的是 月。B 地降水量少,降水的季节变化较 。(2)若 A、B 位于山地的两侧山坡,则位于迎风坡的是 地,判断依据是 。(3)A、B 两地所属的半球是 (南半球或北半球) ,判断依据是 。【学后反思】 (自己还有那些知识点记不住写下来。上课有哪些不足及解决的办法写一写。 )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 参考答案 第三课时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巩固练习、达标检测】(1) 冬 6 小 (2) A 迎风坡降水多(3) 南半球 7 月气温低 ,1 月气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