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6课 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 苏教版九上 (1).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51445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 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 苏教版九上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6课 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 苏教版九上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6课 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 苏教版九上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6课 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 苏教版九上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6课 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 苏教版九上 (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题 我的叔叔于勒 课时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理解通过人物语言、行动、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2、体会巧妙的构思,掌握曲折的情节。重点难点教具学具幻灯片或小黑板预 习 要 求板 书 设 计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于勒:贫: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 富:正直、有良心、好心、有办法的人、救星 贫: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 盼赞见躲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 利用名言导课: 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现在、在我们周围,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有两段精彩的论述。 生齐读:马克思、恩格斯说: “

2、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 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和作者莫泊桑。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 由这两段可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生答:纯粹的金钱关系。金钱能使水火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如同陌路。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个“嫌贫爱富”的故事。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二、 导学导读 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P168) 2、学习字词:学生注音、释

3、义,教师讲评。 3、指读预习提示,明确学法。 4、教师范读全文;学生思考划分部分、归纳段落大意。 5、分段提示:可以按照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按“盼” 、 “赞” 、 “见” 、 “躲” ,将课文分为四大部分。 讨论明确:第一部分(14) ,盼。第二部分(519) ,赞。第三部分(2047) ,见。第四部分(4849) ,躲。 三、 讲析一、二部分 1、 指读第一部分 2、 讲析并板书 (1) 首段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及“我”的家境。 “并不是” 、 “刚刚够”、 “有两个姐姐” ,概括写家境“拮据” 。第二段用几件虽显琐细却很具代表性的小事,把家境的“拮据”具体化了。 样样都要节省(无

4、一例外) 总 二 请吃不敢答应(以免回请) 分 拮 买货减价底货(拮据至极)穷 段 长袍自己做的(无可奈何) 据 花边计较半天(爱慕虚荣) (2)三、四自然段,通过父亲“只要一看见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行动和语言两方面简练、生动的描绘,竭力渲染了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 “永不变更”意味着父亲那句话已说过无数次了,极写盼望之情的强烈。 (3)小结:第一部分是故事的开端,写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 4、 速读后,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板书: 于 勒 行为不当 叔 叔 这之前 坏蛋流氓无赖 (从前) 分文不值 恐怖 打发他到美洲去 “吃得一干二净” 父 亲 还大大占用 对 比 的

5、弟 做上了买卖很大的买卖 弟 那时候 能够赔偿 损失 希望 盼他回国 (现在)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3、 菲利普一家如此盼望于勒归来,那么,于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要这样焦急的盼望他归来?小说在此设下悬念。请大家速读第二部分(419) ,分析思考: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于勒是个怎样的人。 “于勒一回来境况就不同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5、明确:(1)引起菲利普夫妇“恐怖”的最根本原因是:“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2)于勒成为全家唯一的希望,是因为:于勒来信表示“希望能够赔偿损失” ,从而“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

6、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 ”(3)同样是“于勒” ,为何菲利普夫妇对他的评价先后不相同,亲疏前后不一致?判断的标准是什么?金钱。 6、教师简析十三至十九段。 (1)1315,照应第一部分,再次竭力渲染,铺排盼望之情,也为后文于勒再为“恐怖”作好铺垫。 (2) 16 段中的“上千种计划” ,富有讽刺意味,毫无着落的财产,竟然列入了他们的开支计划,十分可笑,也显得可怜、可鄙。(3)17、18 段笔触幽默有趣:姐姐们 28、26 岁了还“老找不着”对象,从一个新的角度是“拮据” ;公务员看中二姐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含蓄的指出,他是看到即将到来的财产才上门的,资本主义社会的

7、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4)19 段,顺着二姐结婚的情节,自然的引出了去哲尔赛岛旅行的情节。 7、小结: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写菲利普夫妇夸赞于勒。作者用对比手法,概括介绍了于勒去美洲前后不同的情况和菲利普夫妇对他由“恐怖”转为“希望”的心理变化。 三、 作业:完成练习一。 教 后 记课题 我的叔叔于勒 课时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理解通过人物语言、行动、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2、体会巧妙的构思,掌握曲折的情节。重点难点教具学具幻灯片或小黑板预 习 要 求板 书 设 计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于 勒:穷富穷 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菲利普夫妇:撵盼躲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

8、式一、 回顾导入:简要回顾上课时内容。 二、 分析第三部分: 1、 齐读 20 段,并用波浪线画出有关景色描写的语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 。提问:此句烘托出菲利普夫妇怎样的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欢乐的心情。景色静谧,色泽美丽。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2、 2124 段,插写菲利普故作高雅,主动邀请女儿、女婿吃牡蛎的情节。这看来好象与情节主线无关,但不知不觉中却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因为正是父亲请吃牡蛎,才有可能进一步认清、认出水手。 母亲的话说得冠冕堂皇:既爱惜自己,有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但实际是什么?是既顾全面子,又节省开支。 3、 指定五位学

9、生分角色朗读 2547 段;角色:叙述者(我) ;父亲;母亲;船长;于勒。其他同学圈出写菲利普夫妇语言、动作、神情等的语句,仔细揣摩体会。 4、 教师讲析并板书: (1) 这几段的情节可概括为这样一个过程:猜疑肯定恐怖愤怒躲避 (2) 关于菲利普: “突然不安起来” 、 “他向旁边走了几步”心理骤然紧张,想躲开穷水手的眼睛,怕于勒认出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怕他们发现这个秘密;“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多年的美梦破灭了,心中充满了恐惧,怕穷弟弟又成为他的负担,而这一切给他的打击确是太突然、太沉重了。“他低声”对妻子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么像于勒?”虽“像”但仅仅是猜

10、疑,还没有确定“是”于勒,但菲利普夫妇已经被吓得失魂落魄了。 小结:动作、语言的描写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使我们看到菲利普是个虚伪、势利、自私、冷酷、只认金钱不认人的势利者。 (3) 关于菲利普之妻克拉丽丝: 和菲利普一样,美梦刚破灭时,她内心惊恐,神态异常,语无伦次。当她亲眼看到那个卖牡蛎的正是于勒后,哆嗦着说:“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这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了她人生哲学的秘密。对于远游归来的于勒,她多么厌恶啊!可正是她昨天还在不停的赞赏:“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 ”由此看来,她对丈夫的亲弟弟于勒的态度前后是截然不同的!透过她两次不同的语言,我

11、们析其内心世界,不难看出:在她心目中于勒是好是坏,该亲该疏,完全取决于他是否有钱!正是人物自己的语言,使读者看出了她唯利是图、自私、冷酷的性格特征。 (4) 关于于勒: 于勒成为穷水手,不外乎挥霍无度或竞争失败,既出乎人们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他从小“行为不正,糟蹋钱” ,沾染了资产阶级的恶习,很容易挥霍浪费、入不敷出;而竞争失败,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年轻时浪荡,中年时得意,老年时沦落。 (5) 关于“我” 与菲利普夫妇认出于勒后的“恐怖” 、 “愤怒”相比, “我”的同情,体现出青年人的善良、纯真。 5、 小结:这是故事的高潮,写菲利普夫妇看见于勒。面对已沦

12、为穷水手的弟弟于勒,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 讲析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是故事的结局,菲利普夫妇躲避于勒。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二、 归纳主题;概括写作特色。 1、 小说主题: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弟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的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2、 写作特色:回顾结构,归纳概括。 板书: 开端盼 于勒?(悬念) 1 情节曲折 二姐婚事 发展赞 富翁 实现?(悬念) 2 构思巧妙 上千种计划 高潮见 穷水手 破灭 3 主题深刻 结局躲 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贪婪、惟利是图、势利 三、 难点突破 难点疑点:谁是小说的主人公? 对于小说主人公的判断,关键是看谁是揭示主题的人物。本文要揭示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腐败现象,而文中最能揭示这一主题的是菲利普夫妇,而“我”是见证人;于勒则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人物。教 后 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