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下册 第1课《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素材 湘艺版.rar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二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素材湘艺版.rar二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素材湘艺版.rar
展开 二年级音乐下册 第1课《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素材 湘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 第1课《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素材 湘艺版
  • 二年级音乐下册 第1课《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素材 湘艺版
    • 2016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课《多快乐呀多幸福-伴奏》mp3音频打包下载.mp3
    • 2016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1课《多快乐呀多幸福-范唱》mp3音频打包下载.mp3
    • 左脚舞传说.doc--点击预览
    • 布达拉宫.jpg--点击预览
    • 洁白的哈达.jpg--点击预览
    • 洁白的哈达.mp3
    • 珠穆朗玛峰1.jpg--点击预览
    • 藏族来源神话.doc--点击预览
    • 藏族的风俗习惯.doc--点击预览
    • 西藏民歌.mp3
    • 西藏简介.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左脚舞”传说彝族左脚舞有 1000 多年历史,三月会已有近 400 年历史,早在康熙 41 年(1702 年)就有左脚舞最早的文字记载。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世间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造成洪水危害。两位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罗勇敢地站出来,前去制服恶龙。彝家人民在阿里和阿罗的带领下,一齐向恶龙开战,恶龙见势不妙,赶紧逃回龙潭。人们抓住时机,把事先烧红的栗炭往潭里倒,倒满后又抬石头、挖泥土,把龙潭填平。还怕夯压不紧恶龙翻身,就在上面燃起篝火,边唱边跳边跺脚,三天三夜恶龙终于死了。为了庆祝胜利,彝家人用恶龙的头、皮、骨、筋制成月琴,聚到一起跳脚弹琴,口唱左脚调“阿里罗”以示纪念。在绿汁镇的彝族聚居的者拉、龙格利等地,数百年来每到农历正月十六和三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天或有人家娶妻嫁女,夕阳西下之时,远远近近的彝族和其他民族群众不邀而到,弹起龙头弦子,男女和声或齐声唱起左脚调,手牵手、肩并肩,围成一个个几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圆圈,欢跳左脚舞。伴着铮铮作响的弦音,和着高亢清脆的歌调,他们时而蹉脚闪腰,时而折步跌脚,时而甩腿对脚,时而摆手转身,舞步整齐统一,舞姿轻盈健美。左脚舞的调子种类很多,但基本都是豪放型的。第一类是好客调,如:“喜欢也要来,不喜欢也要来,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来……” ;第二类是唱美好生活,如“三月会三月会,好是好玩呢,又弹弦子又跳脚,又卖缸罐又卖箩,阿里罗阿里罗阿里阿里罗……” ;第三类是歌唱丰收年成,如“月亮出来了,弦子调好了。月亮圆又圆,月亮露笑脸,我们大家一起跳,歌唱丰收年……” ;第四类是吟唱爱情,如“传情最是三月会,跳脚三天也不累。不来就说不来呢话,莫让阿妹空等着……” 。三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天,绿汁镇各个彝族聚居地区的群众都要组织大规模的左脚舞会。到那时,到处都是身着鲜艳彝族服装的彝族男女,到处响彻月琴声调子声,大家不分民族,不管相识不相识,拉起手,跳起舞,彻夜狂欢。1猿猴变人从前,西藏的保护神——慈悲佛观世音,给一只神变来的猕猴授了戒律,命他到雪域高原修行。猕猴遵命到一个棕色岩洞中,潜心修习慈悲菩提心。一个罗刹女的到来,打断了他的修行。罗刹女以爱他为由,不愿为祸苍生为理,打动了猕猴。在观世音的首肯下,猕猴与罗刹女结合,并生了六只小猴。猕猴将六只小猴送到果树林寻觅生活。三年后,猕猴意外发现,他的子孙们已繁衍到五百多只。这时,树林的果子已经吃光了。为解决子孙们面临饿死的绝境,猕猴再去请示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从须弥山取来天生五谷种子:青稞、小麦、豆子、荞麦、大麦,不但解决了猕猴子孙们的温饱,其身体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尾巴和毛越来越短,并逐渐有了文化,变成了人。这就是雪域高原上的先民。“猕猴变人”的故事虽然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但并非完全是神话传说。猕猴有可能指的是藏族先民来到藏区之前,居住在此地的矮黑人后代。这些藏区矮黑人很可能体毛很发达,个子矮小,因此被说成猕猴。1藏族的风俗习惯1、婚丧习俗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才能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天葬寄托于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观看的,因为这不太好。2、饮食习惯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 1 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3、民族禁忌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拉”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座,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4、服饰特色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 ,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藏族广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服饰多姿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作为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1西藏简介西藏自治区,古称“蕃” ,简称“藏” ,首府拉萨。位于中国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 26°50′至 36°53′,东经 78°25′至 99°06′之间。北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连四川省,东北紧靠青海省,东南连接云南省,南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家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 4000 多公里,南北最宽 900 多公里,东西最长达2000 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无出海口。全区面积 120.223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2012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总数为 308 万人,1 个地级市、6 个地区,1 个市辖区、1 个县级市、72 个县。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权始终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管辖。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西藏唐宋时期称为“吐蕃” ,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代称为“唐古特” 、 “图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间起称“西藏”至今。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