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六年级音乐下册 第9课《我们的田野》教学素材 湘艺版
- 六年级音乐下册 第9课《我们的田野》mp3音频.mp3
- 张文纲简介素材.doc--点击预览
- 普希金生平素材.doc--点击预览
- 校园—校园里的好朋友.jpg--点击预览
- 校园里——校园里的国旗.jpg--点击预览
- 歌词学习——稻田.jpg--点击预览
- 歌词学习——草原.jpg--点击预览
- 田野——晚风中的田野.jpg--点击预览
- 田野——漂亮的田野.jpg--点击预览
- 田野——秋天的田野.jpg--点击预览
- 田野——绿色的田野.jpg--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张文纲简介民国18年考入“音乐干部训练班”。27年4月,经张进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战事,中断组织关系,民国37年在上海重新入党),为廉州抗日救亡文艺宣传队的主要骨干。32年2月,又考入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曾参加李凌组织的“新音乐社”,进行新音乐活动。先后担任国立音乐院助教,合浦一中、合浦师范音乐教员,桂林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讲师,上海中华音乐院教务主任,上海实验戏剧学校及一些中学的音乐教员。1949年10月任天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部副主任兼作曲系主任。1950年后,先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和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创作组组长、《儿童音乐》主编。“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挨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音乐创作,民国28年写第一首歌曲《漓江》。抗战期间写《爱好自由的人们》、《壮士骑马打仗去了》 等歌曲,还创作了一些钢琴曲、小提琴奏鸣曲。35年1月,为在重庆举行的“冼星海纪瓮音乐会”谱写《星海悼歌》。解放战争时期还写《我们要吃饭》等群众歌曲,并为电影《忆江南》谱主题歌,为电影《鸡鸣早看天》写插曲。解放后创作的作品更多。其中获奖作品有:大合唱《飞虎山》,获1951年在罗马尼亚举办的人民友谊歌曲国际比赛三等奖;群众歌曲《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 (与人合作) ,获1954年在文化部、全国文联举办的“建国三年来群众歌曲评奖”二等奖;少年歌曲《我们快乐地歌唱》,获1954年“四年来全国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少年歌曲《我们的田野》,获1980年“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这首歌30多年来在全国传唱不衰。其他主要作品有:大合唱《杨根思》、《向秀丽》、《李世喜》、《爱纪人的歌》等还有群众歌曲及儿童歌曲200多首。1990年5月,张文纲在北京逝世。1普希金生平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1799 年 6 月 6 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家庭,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 38 岁。他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长大。童年时代,他由法国家庭教师管教,接受了贵族教育,8 岁时已可以用法语写诗。家中藏书丰富,结交文学名流,他的农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给他讲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得他从小就领略了丰富的俄罗斯语言。并且对民间创作发生浓厚兴趣。1811 年,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年仅 12 岁就开始了其文学创作生涯。1815 年,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怀古” ,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到了广泛的赞赏。在早期的诗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诗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学习 17 世纪——18 世纪法国诗人安德列谢尼埃的风格。在皇村中学学习期间,他还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并且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禁卫军军官,反对沙皇专制,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普希金毕业后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职,在此期间,他深深地被以后的十二月党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的文学团体“绿灯社” ,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 、 《致恰达耶夫》 、 《乡村》 。1820 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普希金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民间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古典主义诗歌,向贵族传统文学提出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