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50210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凯里一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考试高一语文试卷第 I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 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 (柳永少年游 )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 (晏几道生查子 )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宋人认为

2、,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 ,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 )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 (贺铸忆仙姿 ) 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 ,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古人常以山水来

3、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 ,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 ,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花黄”也称“花子” “额黄” ,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 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 ,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 。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呵胶,用口呵嘘就能粘贴。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道“小山重叠金明灭” ,

4、一说即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有所脱落而造成的或明或暗的效果。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添妩媚动人之态。- 2 -“梅妆”也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贴面妆容, “梅妆”即“梅花妆” 。这种妆扮相传始自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醉卧于含章殿下,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额上粘住,三天后才落去,因而作“梅花妆” 。陈允平的绛都春中有“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两句,这里词作者专门提到“梅妆欲试” ,体现了这种妆扮在当时的流行性。妆容虽美,但是却“芳情懒” ,欲画而未画,说明这位女子心事重重,自己提不起兴致也更因无人欣赏,故无须白白画这妆容,更能体现出女子内心的孤寂。(摘编自梁牧原妆容与服饰在宋词中的作

5、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一是因为眉毛在面庞上有外在的审美作用,二是因为眉毛能表现人的内心情感。B. 细长而舒扬的“远山眉”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在宋代词人的笔下,它常常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C. 因为以眉而写愁绪,能体现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因此宋词中的“愁绪”很多时候都用对眉的描写来表达。D. 宋词中往往用眉黛代表女子,对眉黛的描写,能表现她们的春愁、孤苦和离恨等细腻丰富的内心情感。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花黄”作为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制作原料丰富、色彩鲜艳、形状多样,这些装饰物,

6、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妩媚动人。B. 早在南北朝时期,妇女在脸上粘贴装饰物,就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 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中就有“对镜贴花黄” 。C. 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说全是在写女子的妆容。“小山”即“小山眉” , “金”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D. “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她因醉卧时一朵梅花偶然落在额上粘住,从而受到启发而作“梅花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宋词中无论是描写女子的眉黛,还是刻画她们的贴面妆容,都有助于体现她们的美貌动人,表现其委婉细腻的情感。B. “远山眉黛长,细

7、柳腰肢袅”与“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中都写到“眉黛” ,其作用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愁绪。- 3 -C. “远山眉” “花子”和“梅妆”都曾是宋代流行的妆容,宋代词人就将其写入词作中借以表现不同阶层女性的形象或思想感情。D. “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和“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都通过描写女子神情慵懒,无心画妆容,体现出她们内心的孤寂。【答案】1. C 2. D 3. B【解析】1. 试题分析:C 项,因果关系颠倒,原文的表述是“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

8、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 C 因果倒置。2. 试题分析:D 项, “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说法绝对化,原文的表述是“这种妆扮相传始自南朝” 。3. 试题分析:C 项,两者的作用不同。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是为了展示出女子的美貌;“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是为了表现女子的愁情。(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只取千灯一盏灯乔忠延江南水乡的众多古镇,我独钟千灯。于是,坐飞机,乘汽车,赶去寻访。千灯果然有灯。清水滋润的河边是一条古旧的石板街,就在那石板街边的店铺中间,有

9、一座古屋,里面陈列着很多的灯,据说,真够上千盏了。那些灯有陶捏的,有瓷质的,有铁铸的,有铜制的。品类众多,造型各异,几乎每一盏灯都闪射着人们心灵中智慧的光芒。无疑,千灯在江南水乡里是亮色独具的。然而,我追溯的却不是这聚合起来的文物拼盘。流动的河水,飞翘的屋檐,都能够标示本土文化的辉泽。流动的河水名为尚书浦,因为曾经疏浚河道的是明朝尚书夏元吉,尚书名气就不小了,可他手下主事的一位官员竟然是比他名气还要大的海瑞。这河流岂可小瞧!凝固的屋檐也不弱,他的羽翼下名人辈出,有江南丝竹的首创者、陶渊明的后裔陶岘,有世人尊为昆曲鼻祖的顾坚,有明代的抗倭英雄陈先锋,还有昆山市出自南宋的第一位状元卫泾一个小镇,孕

10、育出这么多的人杰精英,实属罕见。更罕见的是,明清以来考中的进士居然多达 35 人!- 4 -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令人陶醉,也令人叩问:是否千灯这方水土当真不凡?当真有千盏明灯辉映着人们的心智?我远道造访,莫非就是奔这智慧的明灯来的?其实不然。我倾心的是石板街最南端的一座院落。屋舍不能算阔大,花园不能算精巧,陈设不能算豪华,不要说和山西的乔家、常家等大院相比,即使和周庄的沈园,同里的退思园相比也有差距。然而,就是这个院落令我顶礼膜拜,因为这里走出了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文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顾炎武。顾炎武原来叫继坤,改名炎武是因为清兵南下,社稷将倾。为了抵御外侵,他决心投笔从戎,抗击敌寇。只是,寡难

11、敌众,失败后他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走北国。然而,他立定志向,誓不叛明,决不屈膝为官。顾炎武四处游走,严谨治学,撰出日知录 、 亭林诗文集等著作,成为名声显赫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在明末清初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作三位大儒。在我眼里,一位思想家不在于他的著作有多么繁富,学说有多么缜密,如果缺少了独具慧眼的发现,缺少了照亮心灵的光色,那只能是平庸的再造或翻版。不要说他笔下那浩瀚的论著,就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具有晴天霹雳的震惊效应,它照亮了我愚暗的心扉,给了我新的启迪。我知道这不是他的原话,这话是梁启超为之合成的。他的原话是:“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

12、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时光逝去数百年了,我坐在书斋轻轻掀动日知录 ,当字行里跳出这段话时,眼睛竟亮得如电光闪射,神魂竟震撼得如惊雷炸响!我把顾炎武尊为补天者,他要补的天是仁爱的苍穹,道德的星空。诚如那个阴沉沉的午后,我走进尚书浦畔的顾家宅第,顿觉阴霾四散,华光迸射,心胸亮堂得少见。是的,仁爱是天,一旦失去仁爱,人和兽还有何种差别?若是世道真的沦为“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那可是最为恐怖的灾难啊!这灾难不是天塌,其危害甚于天塌;不是地陷,其危害甚于地陷。要免除这人为的天塌地陷有何良策?顾炎武已明确指出:“匹夫

13、之贱,与有责焉耳!”是的,匹夫有责,匹夫履责,才会民风和洽,才会其乐融融,才会重现尧天舜日的美景。顾炎武点起了一盏灯,一盏照亮人心的明灯!顾炎武就是一盏灯,一盏闪烁在中华大地的思想明灯!我在千灯的清流秀水边徘徊,我在千灯的老街故宅里追溯,寻访的就是顾炎武这盏明灯.我不敢贪婪,若是千灯容许我带走一盏灯,那我就带走顾炎武这一盏!(原载 2011.4.20人民日报,有删节)- 5 -4.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一项是A. 本文首段多采用短句,表现了作者探访千灯古镇的急切之情。B. 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略写千灯古镇的自然景观,详写该镇的人文氛围,详略得当,言近旨远,触人深思。C. “诚

14、如那个阴沉沉的午后,我走进尚书浦畔的顾家宅第,顿觉阴霾四散,华光迸射,心胸亮堂得少见。 ”这一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顾炎武仁爱思想给我带来的巨大震撼。D. “千灯”一语双关,既指江南水乡陈列千盏明灯的古镇千灯镇,也指这个古镇的独具亮色的文化特点。5. 第三段中,作者列举千灯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作者为什么在“千灯”中只取顾炎武这一盏明灯,请结合文本内容及现实分析。【答案】4. B 5. 列举千灯镇众多的人物精英,充分体现千灯浓郁的文化氛围;起到铺垫作用,以此衬托(突出强调)顾炎武对人们思想的启迪作用。 6. 顾炎武用他独具慧眼的发现,照亮了“我”愚暗的心扉,给了“我”新

15、的启迪。顾炎武提出了“匹夫有责”思想是构建仁爱社会的基础。 (或:顾炎武提出了“匹夫有责”思想会带来民风和洽,其乐融融。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而精神世界滑坡,我们需要顾炎武这样的思想明灯,来照亮愚暗的心扉,带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和莫大的精神鼓舞。【解析】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 ,这是综合考查题,考查的点比较多,有对内容的概括,有对语言的赏析,有对技巧的分析。首先应浏览选项,明确每个选项考查的方向,然后针对考查的点进行分析。B 项, “以游踪为线索”错误,所谓“游踪”是指“游历的路线” ,而文中从千灯古镇的自然景观到该镇的人文氛围,从实指的“灯”

16、到照耀人们灵魂的人文之灯,这是按照由实到虚的顺序来写,应是以“灯”为线索。E 项, “此行目的就是了观赏这些造型各异的千灯”错误,作者此行的目的是借千灯来指出我们需要思想明灯。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第三段中,作者列举千灯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实质上是考查段落的作用,不过是从内容方面来写。内容上的理解,都要结合文章中心来看。这篇文章是写顾炎武的,其他所有内容都是为这个中心服务的。所以要回答这一个问题,第一点要说出本段的内容,即列举千灯镇众多的人物精英,充分体现千灯浓郁的文化氛围,第二点要说出对描写顾炎武有什么作用,衬托顾炎武对人们思想的启迪作用。综合起来看,第三

17、段列举历史名人,这就体现出千灯的文化特色,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 6 -围,同时又用诸多文化名人烘托出顾炎武思想的独特与重要。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然后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就要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最后还要把握常见的答题模式。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 ,抒发了什么感情,进一步写出了什么(题旨或作者意图) 。结构上,要根据位置思考。6.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为什么在千灯中只取顾炎武这一盏明灯,请结合文本内容及现实分析” ,这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探究能力。题目要求里已经点出了

18、回答的层次,一是文本内容,一是现实意义。所以我们的答案只要包含了这两点就可以了。文本内容上,可以摘取文段中对顾炎武思想的评价句子来写,如倒数第三段“就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具有晴天霹雳的震惊效应,它照亮了我愚暗的心扉,给了我新的启迪” ,倒数第二段“我把顾炎武尊为补天者,他要补的天是仁爱的苍穹,道德的星空” “顾炎武已明确指出: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是的,匹夫有责,匹夫履责,才会民风和洽,才会其乐融融,才会重现尧天舜日的美景” ,最后一段“顾炎武点起了一盏灯,一盏照亮人心的明灯!顾炎武就是一盏灯,一盏闪烁在中华大地的思想明灯” 。至于现实意义,可以从顾炎武思想的关键词来组织,文中提到的就是

19、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说出他对现实的意义就行了,不外乎责任感、爱国等等。(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 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也有人把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而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读了几年大学,还不如中学毕业就去做生意的同学,人家都有车有房了,自己却什么都没有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 ,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

20、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确没那么简单了。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作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 ;而且还有其更高的价- 7 -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教育并进步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 ,就在于其丰富个人素质的“无用”之用。大学教育能人视野宏阔、见识丰盈,并塑造人的价值观,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当然, “读书无

21、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上升通道的道路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无论如何,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在 1 月 3 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 90 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唯独对其中的书本不屑一顾,最后却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如今渐渐流传开的“读书无用论” ,一是源于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因为读书多年,进入社会后,大部分知识内容都会忘记。读书有何用?对于这

22、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还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 、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 “你”读不读书才重要。(选自 2017 年 1 月 4 日“红网” ,有删改)材料三:河南省卫辉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薛屯村,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每年都会有三五名学生考上全国各地的大学。近些年,该村考上大学的学生数量成倍上升,截至目前,该村已经出了 200 多名大学生。甚至,

23、一条街上竟然有多名博士生。“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让人惊诧的是,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 。这就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就是这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8 -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 。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就出过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再者,就是尽管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应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对教育的重视,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24、要想彻底铲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诸如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介制、名校联合招生等教育改革举措,应该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选自 2016 年 3 月 1 日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7.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子大。 ”材料一中“某位名人”在演讲中这样说,是激励年轻人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要有胆量。B. 大学教育能带给学生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

25、观的塑造,大学教育的回报,不能完全用量化的金钱体现。C. 材料二中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的回答巧妙地点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读过的书也许会忘记,但它们会变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D. 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作者认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但是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代一定要读书。8.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 ,然后对读书的“无用”和“有用”进行论述,最后指出我们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B. 材料二用两个 90 后网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没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批判。C. 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

26、高考名村”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的重视形成了良性循环,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D.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E.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针对当前“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 9 -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9. 如何扭转“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7. D 8. BD 9. 宣传“读书有用论” ,使人们正确认识读书的价值,明确读书不仅能学到正确的知识,还能提升个人能力、丰富个人素质、开阔视野等。拓宽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使有知识者有施展才华、获得收益的舞台。均

27、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解析】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D 项错误,材料二中原文是“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可以知道, “因为作者认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于文无据。8.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关键词“正确的两项” ,答题时注意不要漏选。答题首先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

28、 项, “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批判”错误,材料二开头对这件事进行的是客观叙述,只是结尾的“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有轻微的否定色彩;D 项, “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错误,材料三并没有分析原因,也没有强调有用性。9. 试题分析:题干“如何扭转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题关键词“扭转读书无用论的观念”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 ,首先确定答题区间在三则材料中,然后结合关键词“扭转读书无用论的观念” ,筛选相关语句“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 “大学所带来的宏阔视野、见识丰盈以及塑造人的价

29、值观” “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 “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概括形成答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10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

30、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

31、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 。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ln 坎坷不顺)终身。(节选自旧唐书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B. 时令狐楚已卒子/

32、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C. 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D. 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弱冠”是指古代男子十五岁行成年加冠之礼,因未及壮年,故称弱冠B. “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C. “诔”和“奠”都属于祭文,诔文是的文,多用作“上对下” “尊对卑”- 11 -D. “博士”是古代学官名。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

33、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B. 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C. 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D.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2)而

34、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壤终身。【答案】10. A 11. A 12. B 13. (1)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生,但原本是武将的后代, (加之)李德裕平时待他就很好,当时李德裕掌权,就起用他担任河阳主帅。(2)但(他们)都不能坚守节操,仗着自己的才能, (行为)怪异偏激,被当权者鄙薄。(因而)得不到有名官宦的推荐,终身(仕途)坎坷。【解析】 旧唐书作者:作者:刘昫 赵莹 朝代:后晋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可用排除法来解答。由上文可知,李商隐陷入了党争,本来投身令狐楚门下,却娶了令狐楚敌对阵营人士的女儿,所以两面不讨好,画线句子中“令狐楚” “绹” “商隐”

35、 “茂元”都是人名, “绹”是令狐绹,是令狐楚的儿子,据此可知,B 项断句错误。结合上文可推断出令狐绹因为李商隐背恩负义而厌恶他,据此可知 D 项断句错误。结合下文来看,李商隐是在王茂元死后来的京师,可知“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断句错误,据此可排除 C 项。点睛: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根据文意断句。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 “云” “言”为标志。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

36、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借助人名地名等名词断句。- 12 -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本题在断句时可借助文意和人名来完成,首先结合上文了解画线句子所说事件产生的背景,然后结合人名推断画线句子内容,大致断句,再比对各选项之间的区别,找到答案。11. 试题分析:A 项“古代男子十五岁行成年加冠之礼”错, “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男子20 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12. 试

37、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在文意的理解,解答时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找出答案。B 项在原文中对应的信息为“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 ,可知李商隐在令狐楚摩下只是担任了巡官,但并非朝廷命官。天成二年,他才考中进士,脱下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所给句子取自选文,解答时要注意将句子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句子含意,然后找出句中可能的赋分点,逐一落实,最后再将译好的句子进行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需要重点注意的词语

38、有:(1) “所业文” ,所写的文章;“干” ,献给;“妻” ,动词,嫁给做妻子。 (2) “然” ,但是;“遇” ,对待;“秉政” ,主持朝政,掌权;“为” ,作。参考译文: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曾祖李叔恒,十九岁中进士第,官位终于安阳(今属河南)县令。祖父李捕,官位终于邢州(今河北邢台)事参军。父亲李嗣。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孤楚出镇河阳(今河南孟县) ,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刚到二十岁。令孤楚因为他是少年俊才,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今山东东平) 、沛州(今河南开封) ,李商隐跟随为巡官, (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

39、今陕西西安) 。开成二年(837) , (李商隐)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会昌二年(842) ,他又以书判考中拔萃科。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为掌书记,担任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原本是武将的后代, (加之)李德裕平时待他就很好,当时李德裕掌权,就起用他担任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阂、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成为王茂元的僚属以后,李宗阂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绚- 13 -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的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正

40、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今广西桂林)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847-860)初年,白敏中掌执朝政,令狐绚在内署,共同排挤李德裕,并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今广东惠阳)刺史。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三年(849)人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椽曹,让他管草写笺奏,第二年,令狐绹做宰相,李商隐几次上启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绹不予理睬。卢弘正出镇徐州(今属江苏) ,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后罢徐州府职又入朝,他以文章拜谒令狐绹,于是补他为太学博士。正遇河南(今河南洛阳)府尹柳仲邹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847-860)末年,柳仲邹因为擅自杀

41、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郑州(今属河南) ,没多久也就病死了。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章奏,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沫文和奠文。他和太原(今属山西)温庭筠、南郡段成式同时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体” 。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但(他们)都不能坚守节操,仗着自己的才能, (行为)怪异偏激,被当权者鄙薄。 (因而)得不到有名官宦的推荐,终身(仕途)坎坷。(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后游杜甫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野润烟光薄

42、,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 年)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 ,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 。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14. 在以下选项中,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首联写诗人故地重游所生发的爱怜之情。这两句采取倒装句式,将宾语的“寺”和“桥”提到谓语动词“忆”与“怜”前,突出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点出后- 14 -游在感情上的深进。B. 颔联在表达情感上很含蕴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无情的、偏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有情的、无私的。C. 颈联写诗人在概叙了江山花柳之情后,又具体

43、描绘晨景和晚景两幅画面,以时间的推移表现了诗人对景色的喜爱之情。D. 尾联感慨作结,表面看来好像这仍是赞美此处风景绝佳,其实,这正是诗人心中有愁难解,强作豁达之语。中原干戈不止,诗人流寓西南,满腔愁愤,无由排解,只好终日徜徉于山水之间。E. 这首五言绝句写得表面豁达,实则沉郁,以顿挫委曲之态来表现这样的情感。正因为如此,才产生更为感人的效果,此诗采用散文句式,而极为平顺自然,这一种创新,对后世的影响颇大。15. 全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4. BE 15. 拟人手法。作者将寺、桥、江山、花柳拟人化,用“忆” “怜”“待” “无私”描写山寺之景,山寺仿佛忆起“我”以前

44、的游览,溪桥对“我”的再渡感到高兴,花绽开笑脸,柳舞动腰肢,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江山有情,好像在等待着“我”再度登临;生动形象,别具情味,表达了作者再次游览此地的喜悦之情。反衬手法(乐景衬哀情) 。寺桥有情,花柳无私,原野浸润,沙地暄暖,作者以此美景来衬托自己的“客愁” ,以喜写悲,益增其哀。【解析】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在以下选项中,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 ,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

45、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 项, “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无情的、偏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有情的、无私的”错误,从诗中来看,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意思是“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等着我的;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 ,诗句的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E 项,“这首五言绝句”错误,这首诗是五言律诗。绝句一般为四句,而律诗是八句四联。- 15 -(三)名句名篇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

46、孟子认为只有_,_。才能使百姓接受教育、懂得礼仪。(2) 荀子劝学中体现君子涉猎广泛而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句子是_,_。(3)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_。【答案】 (1). 谨庠序之教 (2). 申之以孝悌之义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 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 16 -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谨”

47、、 “庠” 、 “悌” 、 “参省” 、 “知” “攻” ,理解字义去记忆。.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今年的头场大雪就这么纷纷扬扬地下着,我俩踏着碎琼乱玉,走走停停,拍了很多雪景图,也留下了不少快乐的心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赵忠贤时常谈及从前的科研工作,条件异常艰辛,以致冬日里席不暇暖。俺王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两位大人的恩典,结草衔环,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随着电影芳华的热映,严歌苓再次走进人们视线。其实早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二十出头的严歌苓就凭借电影文学剧本无词的歌声名鹊起。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

48、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C919 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创造的辉煌连西方各国也要望其项背。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席不暇暖:形容事务繁忙。此处望文生义。芝兰玉树:用以比喻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此处用错范畴,不用来形容人的长相。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不合语境。碎琼乱玉:指雪花。结草衔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声名鹊起:形容

49、知名度- 17 -迅速提高。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有些课文缺少写作的灵气,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都非常匮乏,甚至存在着逻辑不通的严重问题。B. 有很多人不喜欢玄幻剧,以为其省却了大量考证历史事实的时间成本,缺少对现实话题的深度挖掘,这是不争的事实。C. “普梅二人转”的模式无论是否继续,普京都必须进行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改善,同时他可能还需要重新建构未来的国内政治框架。D. 今年济南市加大了小清河污染的治理力度,启动小清河治污以后,小清河水质与之前相比己明显改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 项,表意不明, “这”指代不明;C 项,搭配不当, “进行”和“改善”搭配不当;D 项,成分残缺, “启动”后面没有中心词。点睛: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