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6课《安塞腰鼓》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49949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安塞腰鼓》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6课《安塞腰鼓》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6课《安塞腰鼓》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6课《安塞腰鼓》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6课《安塞腰鼓》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 6 课安塞腰鼓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 课时 2 总第课时 课型 教学目的:理解积累词语, 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教学重点: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教学难点: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作 业:见自测板书设计:安塞腰鼓( 静 )安静的腰鼓( 动 )火爆的腰鼓( 静 )寂静的腰鼓时间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你能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吗?亢奋(kng)晦暗(hu)羁绊(j bn)蓦然(m) 戛然(ji)瞳仁(tng)磅礴(png b)冗杂(rng)2、积累下列词语:忘情:不能节制自己的感情 狂舞:纵情的跳舞闪射:闪耀,放出光芒 火烈:像火一样热烈亢奋:极度兴奋 晦

2、暗:昏暗,不明显羁绊:缠住了,不能脱身 碰撞:运动着的物体与别的物体突然接触搏击:奋力斗争和冲击。 烧灼:烧、烫,使受伤。奔突:横横冲直撞; 奔驰。 辐射: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 翻飞: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 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形容畅快大彻大悟:彻底领悟。 惊心动魄:形容感染力极强,动人心弦。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一、导向:1、导语: 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

3、”今天我们学习陕北作家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这篇文章,借助作者的生动描摹,跟着安塞腰鼓的节奏,体会它的气势,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2、揭示目标:理解积累词语。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二、自学:1、作者作品简介: 刘成章,1937 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1961 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学是就开始写诗,后写歌词,又改写剧本,到 45 岁以后开始写散文,在散文上有较高的造诣。2、感知内容:边听边感受(听课文录音,学生注意体会,注意语调,感情,停顿)思考:文章运用了怎样的语言在描绘安塞腰鼓? 优美的语言自

4、由朗读课文,用 “ 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快速分析文章结构,文章按时间先后“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的原则,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 4 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魄力,且这 4 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找出来并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各部分的特点。第一部分(14 段)安静的腰鼓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静第二部分(527 段)激昂的腰鼓歌颂生命之力(513 段)宏伟的场面(1417 段)雄壮的声响 动(1822 段)击鼓的后生(2327 段)奇丽的舞姿 第三部分(2830 段)鼓声戛然而止,一切归于寂静 静三、讨论:1、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5、”作者用这几个字组成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什么作用?用“茂腾腾”来形容后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美感。 “后生” ,年轻的生命,如日中天,光辉耀眼, “茂腾腾”沸腾着生命的激情,简洁传神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情奔放。2、 “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他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3、文中反复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有什么作用?既使文章一咏三叹,又加强了感情的宣泄,它似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骤的鼓点,

6、又似一浪高过一浪的汹涌的潮水,强烈地叩击读者的心弦。4、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江南流水多表现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这样原始、粗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四、质疑: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拥有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贫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 “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并没有因生活的贫困和封闭而丧失希望,复生的生命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的。这里的人们,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落后是暂

7、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 ,重生之日并不遥远。五、自测: 1、给加点字注音,据拼音写汉字骤雨 亢奋 晦暗 戛然 tin 静 rng 杂 烧zhu j 绊2、仿照所给的例句组成新的词语 例:茂腾腾咝 风 红 黄 绿 白 黑 马3、选择词语填空旋风一样 斗虎一样 骤雨一样 乱蛙一样 火花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是飞扬的流苏;,是蹦跳的脚步;,是闪射的瞳仁;,是强健的风姿。六、自结:学习本课时你有什么收获?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收获?作者通过对气势恢宏的安塞腰鼓的酣畅淋漓的描绘,抒发了对力与美的歌颂,对鲜活的、强盛的生命赞美,让人感悟到从黄土高原所产生的壮阔、豪放的气概和精神,催人奋进,给人震撼与鼓舞

8、。第 6 课安塞腰鼓课时 2 总第课时 课型 教学目的: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学习本文由写实到写意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教学的难点教学难点: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对课文的见解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作 业:见自测板书设计:如骤雨、如旋风、如乱蛙、如火花、如斗虎 写实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 联想和想象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 写意时间 教学过程一、导向:1、导语: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2、揭示目标: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

9、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学习本文由写实到写意的写作手法。二、自学:1、看(安塞腰鼓)片断表演,感受腰鼓的节奏、气势与激情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礼赞,为了表现生命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雄浑粗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和谐。我们重点品读其中一个片断,感受作者是怎样造成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排山倒海的气势 ,来与所要歌颂的生命的力量相辅相承的。2、精读第二部分第一层次。3、 (1)问:本文段突出地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排比。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语言畅达,节奏感强,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 (2)请同学朗读本文段的排比句,要求读准重音,读出节

10、奏、气势。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增强气势) (3)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节奏感强,渲染动感形象)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 (4)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 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层层推进,一气呵成) (5)容不得

11、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排山倒海,气势磅礴)安塞腰鼓不仅带给我们视觉形象上的刺激,更带来思想情感上的震撼。看来艺术欣赏不仅要察其形,更要重其意。我们再来探究一下作者是如何将写形与写意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侧面展示安塞腰鼓的美的。 如骤雨,如旋风,如乱蛙,如火花,如斗虎这是安塞腰鼓的“形” ; 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这是安塞腰鼓的“意” ; “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联想和想象是联结“形”与“意”的纽带。三、讨论:1、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安静的腰鼓” ,第三部分是“寂静的腰鼓” ,这两个静一样吗?击鼓前的“静”是蓄势待发,让人联想到暴风

12、雨前的宁静,击鼓后的静是以无声写有声。将后生们搏击完毕,凝气喘息的心态展露得淋漓尽致。2、请你说说黄土高原人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朴实、厚道、粗犷、奔放、豁达3、试从多角度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想要表达什么思想?言之有理即可。如:歌颂生命奔腾的力量,歌颂阳刚之美,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愿望,人就应该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等。4、 “但是:” “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单独成段,引人注意,人和鼓由静而转到动。四、自测: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6 分)(1)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2)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3、 (6 分)一捶起来就( ) , ( ) , (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_;乱蛙一样,是_;火花一样,是_;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3、模仿下面句子形式造句。 (8 分)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五、自结: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收获?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铿锵,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和震撼人心的力量,赞美了陕北高原人们粗犷、豪迈、开朗的性格特征。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是陕北高原的希望。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越豪壮,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六、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