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拨打“120”等急救电话。(2) 掌握紧急止血的基本方法:指压法和止血带止血法。(3) 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知道科学用药和安全用药的常识。(4)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模仿活动,学会一些急救和自救的方法。尝试设计一个家庭小药箱。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在突发事件中自救或救人的意识。二、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时常会发生意外,这时如果你懂得一些急救知识,不但能进行自救,还能救人。这些急救知识包括正确拨打“120”、紧急止血和科学用药常识。教材中通过四幅图片资料的分析、模拟练习指压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设计
2、一个科学合理的小药箱,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使学生学会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能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并能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知道科学用药和安全用药常识,认同科学用药和安全用药的重要性,提高自救和救人的能力,保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主人翁精神。(二)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搜集药瓶和药盒 及说明书 止血带及布条 人体模型等(三)教学流程:1.情景创设:播放课件中的视频:车祸现场 (真实的现场、混乱的场面和凄惨的哭喊使学生触目惊心,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热情和勇敢。)师:如果你在现场,你该怎么办?是束手无策还是沉着冷静?是作一个旁观者还是一个参与者?
3、如果作为一个参与者,你会做什么?(学生的激情本已调动起来,听了老师的问题后一片茫然,在学生急切和矛盾的碰撞中,教师亮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屏幕出示教学目标2.自学 小组讨论 师生归纳 对照问题,自学课文内容,完成导学中的习题。(课件显示问题,指导学生自学。)(1)图片中哪些方法比较合理,哪些不合理?为什么?(2)面对同学突然晕倒或受伤出血,你是拨打“120”还是“110”?(3)拨打 120 时该提供哪些必要信息?(4)使用手机或固定电话拨打“120、110” 时需要加区号吗?“120、110”先打哪一个?(5)自己或同学手指、鼻子、额头出血时,该怎么紧急
4、止血?(6)胳膊或者小腿伤口较大、出血较多时,该如何止血?(7)什么是处方药,非处方药?使用药物该注意什么?(8)家庭小药箱中,该常备哪些药?这些药该如何放置?3.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提出疑难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小组成员在充分交流讨论之后,集中本组学习成果,确定发言人,进行组间的交流4师生、生生一起探究师:第一小题,哪个组发表看法?第三小组代表:我们小组认为前三幅图片提供的方法是合理的,因为他们在遇到紧急的需要救助的情况,都能积极想办法,及时求助。第四幅图片中的做法是不恰当的,不能坐视不管。师:其他组有补充的吗?你们组有不同意见吗?六组代表:我们组也是这样的认为。师:一般的小伤,自己能处理的,自己解决。伤势过重时,在学校可向老师或校医求助,在家时可求助邻居。特别严重时,必须快速拨打“120”。怎么拨打“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