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45948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学习目标1.知道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2.比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哪些进步。3.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的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激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和对中华民族祖先的敬佩之情。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概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原始居民 距今时间 生活区域 劳动工具 农作物 房屋样式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学以致用:材料一 1973 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了一处古民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谷、用水

2、牛骨骼做的农具材料二 1954 年,考古学家在陕西发现了距今 6 000 多年的一处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磨制石器的农具、粟粒、白菜种子(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各是什么遗址?(2)结合材料说说这两处遗址有什么相同与不同。2.探究思考:归纳一下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特征。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分组讨论: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通过分析比较,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四、巩固检测1.下列说法最能体现原始农耕生活特点的是( )A.种植粮食 B.饲养家禽 C.制造陶器 D.定居2.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场景是( )A.种植水稻 B.猪、狗等家畜C.半地穴式房屋

3、D.石斧等农具3.下列能反映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比以前进步的是( )会种植粮食 会饲养家禽 会制造陶器 会建造房屋 用针缝制衣服 使用磨制石器A. B.C. D.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参考答案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原始居民 距今时间 生活区域 劳动工具 农作物 房屋样式河姆渡居民 约七千年 长江流域 磨制石器 水稻 干栏式半坡居民 五六千年 黄河流域 磨制石器 粟 半地穴式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学以致用:(1)材料一:河姆渡原始居民,材料二: 半坡原始居民。(2)相同点:都生活

4、在大河流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过着定居生活。从事原始农业和饲养业。都会烧制陶器,手工业得到发展。都处于氏族公社时期。不同点: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两者的建筑样式不同: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半坡人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的农作物不同: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会挖井,半坡人普遍使用弓箭。2.探究思考: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进步: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 ,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建造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的生活。已会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道理: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其他符合题意的参考答案亦可。)四、巩固检测1.D 2.C 3.C 4.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