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创新之路 典题精讲例 1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呼唤创新的时代, “创新”已成为神州大地上的最强音。之所以呼唤创新是因为( )A.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B.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C.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D.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思路解析:A 项是从创新对科技发展的直接作用上来说的,它是科技前进的力量之源、发展之基;B、C、D 三项是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及国际竞争的需要来说明创新的必要性。可见,四种说法都是正确的。答案:ABCD绿色通道:做这类题,一定要看懂题干以及引申的含意,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变式训练 (2010 山东中考,7)2010 年 3 月
2、 18 日,济南市第 21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市科技活动中心举行。同学们的创新作品得到了专家与参观者的称赞。青少年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 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利于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会耽误学习时间,影响文化课学习,影响学习成绩A.B.C.D.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青少年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对青少年培养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科学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具备了这些精神和能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不断完善自我。因此,青少年要积极参加此类活动,认为参加此类活动会耽误学习时间、影响文化课学
3、习、影响学习成绩的观点不正确。答案:A例 2 武汉市 16 岁的高中生胡登煌两年获得了 11 项国家专利,其中 2 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胡登煌的创造多来源于生活,他遇见困惑就不轻易放过它,仔细想想除了避开,有没有办法去解决。一旦有了想法,就记下想法或画个草图,等到课余或放假时再研究。他说:“搞小发明创造肯定会遇到困难,但关键是别放弃。 ”胡登煌的事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思路解析:此题综合性强,主要是要求我们通过对背景材料的分析,归纳出结论,重在考查归纳概括能力。答案:创新的火花不会凭空而来,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胡登煌善于观察,对身边能进行发明创造的东西有敏锐的
4、触觉和独到见解;具有刻苦钻研、迎难而上的精神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他的事例启示我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隐藏着秘密,处处是发现之地,天天是发现之时。只要善于观察,留意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寻找它们的原因,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发现。绿色通道:对于这类问题的解答,我们可以借用语文学科中的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方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材料的表层意思,然后再透过表层看实质。变式训练 (2010 江苏无锡中考,32)材料一:2010 年 12 月 24 日,中国共产党无锡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无锡市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必须大力推进“活力无锡”建设。为此,
5、要鼓励创新,激励创造,支持创业,推动创优,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材料二:江苏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于 2010 年 12 月 24 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2010 年 1 月 10 日 ,当无锡尚德以收盘价 29.3 美元的良好态势震撼全球资本市场时,该公司创始人施正荣博士的身价已达到了 160 亿元人民币,从而成为中国首富。这家创办于 2001 年初的高科技企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这与尚德人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在施正荣看来,创新是一种精神、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2010 年 12 月,施正荣被无锡
6、市委、市政府表彰命名为“创新先锋”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在短短几年内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3)大力推进“活力无锡”建设,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力。请问:我们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思路解析:本题是结合本市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等有关内容的题目,它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有时代性。 中共无锡市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 2010 年无锡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提出了“六个无锡”的建
7、设。同时“尚德太阳能”又是 2010 年无锡最具典型的一家企业,它是无锡乃至中国在创新精神上的一个代表。用这两个典型的例子结合,考查对“创新”的理解,同时对同学们在创新能力方面提出要求,是非常有创意的一个试题,既让我们对自己的家乡有全面的认识,充满自豪和骄傲,同时更加激发为家乡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勇气。答案:(1)科技创新(答创新也可)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就难以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难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我们中学生要在德、智、体
8、、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努力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树立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意识,提高创新思维的水平,确立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信念。同时要把培养创新精神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例 3 (2010 湖南益阳中考,25) 材料一:2010 年 3 月 4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要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
9、材料二: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于 2010 年 5 月 20 日 14 时浇筑完毕,有关部门和建设者代表随即在坝顶举行了简单热烈的封顶仪式。至今已耗资上千亿的三峡大坝主体工程封顶仪式,仅用了 8 分钟、寥寥几百元。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二中的做法符合“八荣八耻”哪一方面的要求?封顶仪式仅用了 8 分钟、寥寥几百元,这一做法有什么意义?(2)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如果你们班要召开一次以“崇尚科学实践创新”的主题班会,那么,请你列出准备在班会上发言的提纲。 (至少列出两个方面的提纲,每个方面至少要有两个观点)思路解析:此题以三峡大坝主体工程封顶仪式为切入点,联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
10、容,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回答好第(1)问,需要在深入理解荣辱观内容的基础上,从弘扬民族精神、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分析意义;第(2)问,主题班会的发言提纲,要紧紧围绕科技的重要性、创新的重要意义两方面问题列举发言内容。答案:(1)材料二中的做法符合“八荣八耻”中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要求。这样做有利于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民族精神;有利于积极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2)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进步对生产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生产力各要素,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
11、动力;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等。第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创新的希望在青年人。绿色通道:以社会热点材料为载体,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是目前命题的原则之一。解答此类题,要理解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创新的必要性。变式训练 (2010 江苏南通中考,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部分资源消耗和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情况表(2010 年数据)我国部分资源消耗占世界消费量的比例 我国主要工业污染物年排放量煤 石油 水泥
12、 二氧化硫 化学需氧量38% 7.4% 46% 2 200 多万吨 1 300 多万吨注: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 4左右。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均居世界第一。材料二:胡锦涛在 2010 年度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1)材料一说明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2)自主创新重在科技创新。请指出科技创新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3)结合自己的消费行为,
13、谈谈我们青少年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些什么。思路解析:此题通过两则材料,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大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第(1)问,在分析图表及注解内容基础上,不难得出答案;对于第(2)问,要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组织答案;回答第(3)问时,注意答案要兼顾资源、环境两方面,且条理分明。答案:(1)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2)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关键要靠科技创新。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保护、治理环境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加快
14、发展环保产业。(3)本题属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所回答的内容要包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两个方面,如节约用水、及时关灯、不乱丢废旧电池、不随地丢弃食品包装袋等。问题探究问题 1 科技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努力把科技资源集中到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领域,
15、集中到事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研究领域,集中到事关科技事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抓紧攻关,争取突破。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胡锦涛总书记的这段话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不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提高自己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就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受制于人。探究:上述材料说明当今科学技术日益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科技的本质又是创新,所以,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重要意义。有人说,21 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将更为广泛,更为深
16、刻,更为迅速。面对世界范围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创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亟待发展的大国尤为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反之,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就必然落后于时代变迁的脚步,甚至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问题 2 好奇与创新的关系材料一:著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谈到科学发现的奥秘时说:“要实现你的目标的话,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对自己所做的事业有兴趣,不能因为别人反对你就停止。 ”有人对世界上 300 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进行研究,其中重要的一条,几乎别无二致地是具有好奇心。齐奥尔科夫斯基出于对气球飞行的好奇,谱写了“星际航行三部曲”
17、 ,提出了多级火箭宇宙空间飞行的设想;卢瑟福出于对放射性的好奇,研究出了原子分裂的过程,为后人迈进核门槛奠定了基础;贝尔德出于对电子技术的好奇,着魔似的迷上了电视发明,使五彩缤纷的世界尽收于人们眼前材料二:索尼给机器狗装进“人工智能”大家已经都不陌生了,但是听说过“人工好奇心”吗?如今索尼正在研制具有人工好奇心的机器人,说准确点儿,是个机器小狗宝宝。在这个名叫 Aibo 的小机器狗身上所显示出的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我们在小动物身上所观察到的好奇心非常相似。在得到一个新的玩具或是与其他的小机器狗进行交流之前,它们也是慢慢地去学着探索周围的世界。索尼公司研制具有人工好奇心的机器玩具,是为了激起更多
18、小朋友的好奇心。请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谈谈索尼公司这样做的原因。索尼公司研制具有人工好奇心的机器玩具,是为了激起更多小朋友的好奇心。说明日本非常重视保护开发儿童的好奇心,这主要是由好奇心在创新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探究:揭开科学家成长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许多科学家小时候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他们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好奇心,缺乏对事物的兴趣,是不会做出任何科学成就的。所以,日本非常重视保护开发儿童的好奇心。问题 3 知识储备与创新的关系许振超是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但他勤奋好学,成了一名“桥吊专家” ;他研创的桥吊装卸新技术屡次刷新世界码头装卸纪录。
19、许振超只上过一年多的初中,可他凭借苦学苦练,成了码头上人人知晓的“许大拿” 。许振超的脱颖而出,没有什么秘诀,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学习。许振超的工友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他刚进港口的时候,别人上班包里只拎个饭盒,他的包里却多一本书。到上海港学桥吊,别人周末去逛上海滩,而他一门心思地泡在码头上鼓捣图纸。许多人感到“老搬”不会有什么大作为,可许振超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岗位能够成就事业!他说过一句令工友们感到震撼的话: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你认为许振超研创的桥吊装卸新技术与其平时的刻苦学习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应怎样向他学习?研创的桥吊装卸新技术实际上就是技术创新,创新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说明知识是创新的前提。探究:(1)创新没有捷径,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先有“厚积” ,而后才能“薄发” 。只有当知识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灵感才可能在某一外界因素的刺激下迸发。知识越丰富,基础打得越牢固,创新的机会就越多。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即使有很聪颖的天资,也只能浑然不觉地让创新机遇从眼皮下溜走。(2)我们应该像他那样,发扬吃苦精神,从现在做起,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