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 选择题: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的民族是( )。A 蒙古族 B 匈奴族 C 突厥族 D 东夷2. 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 )。A 可汗 B 单于 C 皇帝 D 大王3.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是在( )。A 公元前 119 年 B 公元 119 年 C 公元前 1 世纪中期 D 公元 1 世纪中期4. 昭君出塞发生在下列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武帝 D 汉元帝5. 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的事件是( )。A 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B 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C 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 D 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6. “
2、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 ”这一史书记载下列哪件历史事件有关?( )。A 张骞出使西域 B 丝绸之路的开通C 卫青、霍 去病大破匈奴 D 昭君出塞 7.关于“昭君出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是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B 向汉朝提出和亲的是呼韩邪C 是汉朝迫于匈奴 压力的一项和亲 D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8.下列对汉朝与匈奴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两汉对匈奴的反击都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战役B 反击匈奴后,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C 反击匈奴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强同西域的关系D 与匈奴的和战、友好交往是主流二、 填空题:1.匈奴民族在 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
3、 之际,其杰出首领 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2汉武帝时,经济繁荣, 强盛,开始对匈奴大规模反击,夺取了 地区和 地区。年,汉武帝又派卫青、 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他们分道北上。在 大败匈奴,使其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 。3 时, 单于入朝请求和亲。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这就是历史上称颂的昭君出塞。这件事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 做出了重大贡献。三、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再息(意为生长繁盛) ,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材料二 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
4、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再听不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 也没有战争之苦。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2)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3)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四、简答题:秦汉时期,匈奴族一直是活跃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1)与匈奴相关的一项重大工程建筑是什么?说出其修筑的目的。(2)匈奴的最高首领称为什么?请列举出你知道的两位匈奴首领的名字。(3)请你列举出这一时期,我国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 (最少三例)(4)在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中,请说出你最支持哪一种做法?并说明理由。(5)东汉末年以来,匈奴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最后匈奴人灭掉了哪
5、一个政权?(6)现在我国的 56 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请试着说一说匈奴族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贡献。(说出两点即可)并结合其所做的贡献,谈一谈自己的感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B 3.A 4.D 5.B 6.D 7.C 8.C 二、填空题1 蒙古草原 秦汉 冒顿2 国力 河套 河西走廊 公元前 119 霍去病 漠北 西迁3 汉元帝 呼韩邪 文化交流三、材料分析题(1)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关系。(2)材料一是指公元前 119 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匈奴被赶到大漠以北,故唱此曲。材料二是指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边境的匈奴人民过上了多年安定生活。(3)都有积极的作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使北部边部得到了安定;昭君出塞,汉、匈和亲,为两大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