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1、 能对照注释,通过查阅工具书,通译全文,掌握重要词句。2、 能说出曹刿的战略思想。3、 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说出人物的性格特点。4、 能阐述文章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来源:中.考.资.源.网中.考.资.源.网第一课时一、导入:、导语:大家也许会想到三国时众多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比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战争中取胜呢?也许是人心所向吧?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的。但是有这么一场战役比这几场还要早,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称赞的战争,也许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那就是长勺之战。鲁国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可以战胜如此强大的齐国呢?今
2、天我们就来共同探险个究竟吧!请看课文曹刿论战。2、解题: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3、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
3、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二、初读课文,准确翻译课文。、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刿(gu) 间(jin) 弗(f) 徧(bin) 帛(b)孚(f) 辙(zh) 轼(sh) 竭(ji) 靡(m)由同学自荐分别扮演曹刿和鲁庄公,有条件的话可以就文中某一段即兴表演课本剧。(老师指导)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应读出“否定”的语气。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读出“议论”的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应读出“解说”的语气。、同桌合作翻译
4、课文(此段时间应充裕,其间教师巡视,随时解答学生的一些疑难问题,对于一些重点字词应及时板书,在下一环节中重点强调)重点句子:肉食者谋,未能远谋。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全班交流、释疑。(还要特别注意文中出现的通假字、词性活用及古今词义变化字,本环节结束时可以尝试完成课后探究练习第三题)虚词总结 以:拿:依靠。“何以战?”把:“必以分人。”用:“必以信。”按照。“必以情。”凭借。“可以一战。”之:代词。“肉食者谋之”(代事);“公与之乘”(代人);“故克之”(代齐军)。的。“小大之狱。”助词,无义。“公将鼓之。”
5、省略句式:“(曹刿)乃人(朝)见(庄公)”(省略主语、宾语);“民弗从(之)也”(省略宾语);“必以(之)分人”、“可以(之)一战”(省略介宾结构的宾语);“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省略谓语、主语)通假字:偏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趁热打铁,背诵课文。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背出第一段。(如时间允许,可以当场默写,比一比看谁的背诵效率高,心此激发学生诵读优秀古诗文的兴趣。)三、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一)概括故事情节:提示: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也可以以事件发展过程为线索概括。明确: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二)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6、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 ”、曹刿认为战场上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是“ ”、曹刿认为战场上发动追击的最佳时机是“ ”(参考答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彼竭我盈;视其辙乱,望其旗靡;)第二课时一、分析人物形象结合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等,说说曹刿和鲁庄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曹刿:、关心国家大事,为君分忧齐国恃强凌弱,发动战争,鲁国虽无充分准备却决定迎战,形势危急,“曹刿请见”、有自信心认为“肉食者鄙,鄙薄未能远谋。”、对备战条件认识充分鲁国凭借什么条件抵抗强齐的入侵?庄公三次回答,前两次都被曹刿否决了,因为直到这时,鲁庄公是把获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和神灵上,直到他提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曹刿才加心肯定,这表明曹刿已经认识到战胜敌人必须依靠人民的道理,这个观点对于古人来讲,无疑是进步的,是高明的。、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交战时重视观察敌情,善于捕捉有利的战机。鲁庄公:、对备战条件认识不充分度把获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庇护上。、不懂战术,急燥冒进战斗初始,齐师一鼓,即“将鼓之,”齐军刚败,败阵即“将驰之”。、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通过曹刿对备战条件的分析,不仅接受了曹刿从战的请求,而且让他直接参与战争的指挥,战胜后虚心向曹刿请教战略战术的采用原因。二、归纳总结全文1.归纳中心思想。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三、背诵课文。中.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