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全一册课件(打包88套) 冀教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课件打包88套冀教版.zip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课件打包88套冀教版.zip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对岸课件1冀教版20181123376.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对岸课件2冀教版20181123377.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对岸课件3冀教版20181123378.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海燕课件1冀教版20181123379.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海燕课件2冀教版20181123380.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海燕课件3冀教版20181123381.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海燕课件4冀教版20181123382.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海燕课件5冀教版20181123383.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水调歌头课件1冀教版20181123387.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水调歌头课件2冀教版20181123388.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1冀教版20181123384.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2冀教版20181123385.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3冀教版20181123386.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1冀教版20181123335.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2冀教版20181123336.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3冀教版20181123337.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关雎课件1冀教版20181123338.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关雎课件2冀教版20181123339.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关雎课件3冀教版20181123340.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关雎课件4冀教版20181123341.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蒹葭课件1冀教版20181123342.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蒹葭课件2冀教版20181123343.ppt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蒹葭课件3冀教版20181123344.ppt
  • 全部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对岸课件1冀教版20181123376.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对岸课件2冀教版20181123377.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对岸课件3冀教版20181123378.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海燕课件1冀教版20181123379.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海燕课件2冀教版20181123380.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海燕课件3冀教版20181123381.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海燕课件4冀教版20181123382.ppt--点击预览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海燕课件5冀教版20181123383.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水调歌头课件1冀教版20181123387.ppt--点击预览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水调歌头课件2冀教版20181123388.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1冀教版20181123384.ppt--点击预览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2冀教版20181123385.ppt--点击预览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3冀教版20181123386.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1冀教版20181123335.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2冀教版20181123336.ppt--点击预览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3冀教版20181123337.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关雎课件1冀教版20181123338.ppt--点击预览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关雎课件2冀教版20181123339.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关雎课件3冀教版20181123340.ppt--点击预览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关雎课件4冀教版20181123341.ppt--点击预览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蒹葭课件1冀教版20181123342.ppt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蒹葭课件2冀教版20181123343.ppt--点击预览
    •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蒹葭课件3冀教版20181123344.ppt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海 燕高尔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所运用的对比修辞和象征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2、总结文章中心。•3、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品质。自传性三部曲 《 童年 》《 在人间 》《 我的大学 》长篇小说 《 母亲 》 剧本 《 小市民 》高尔基的代表作品作者: 高尔基 苏联作家“ 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 (列宁语)《 海燕 》 是一首 诗,是高尔基1903年3月写的 “幻想曲 ”《 》 的结尾部分,原题 《 》 。散文春天的旋律海燕之歌填空探究:如果让你在 “海燕 ”前面加一个修饰性的词语,你认为应该是什么?( ) 的 海燕勇敢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课文还写了其他的动物,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其他动物的句子。 (勾画、朗读)对象海燕 海 鸥 海 鸭 企 鹅动作心理高傲地飞翔,勇敢地叫喊欢乐 渴望呻吟飞窜掩藏恐惧呻吟吓坏躲藏胆怯填 表为什么还要写到其他动物呢?对比衬托 出海燕革命理想、豪迈气魄和战斗精神。想象 : 课文中的海燕矫健、勇敢、无畏、善战,而海鸥、海鸭、企鹅则畏惧、胆怯、躲藏、逃窜,假如你是一只海燕,你会对海鸥、海鸭、企鹅说些什么呢?海燕的心理活动应包括这样几点:• 欢乐,与其他海鸟的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 对暴风雨的热情和渴望。• 无畏,和战胜暴风雨的信心。• 要求:它与其他海鸟的对话应形成冲突,表现出海燕对怯懦者的蔑视。示例展示假如我是海燕,我会对它们说:“收起你们对暴风雨的恐惧吧,生命本身不同寻常,所以不仅要善于享受生活中的阳光,也要敢于承受生活中的风雨,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赶快加入战斗的队伍中吧,与敌人做斗争,快乐无穷。 ”象征象征 :: 它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它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的 表现方法表现方法 ,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委婉曲折含蓄委婉曲折含蓄 化化 ““ 抽象抽象 ”” 为为 ““ 具体具体” 形象可感形象可感作用:联系 背景 ,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连线题海燕 革命高潮海鸥海鸭 反动势力企鹅大海 革命先驱者波浪乌云 恐惧革命、闪电 悲观失望者狂风暴风雨 革命力量背景本文是高尔基在 1901年 3月写的,那时正是俄国 1905年革命前夕 最黑暗的年代 ,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 他塑造了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xí)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课文通过刻画 勇于搏击风浪、敢于冲击黑暗的海燕的战斗 形象,表达了作者 渴望无产阶级革命浪潮早日到来的强烈愿望 (对革命的呼唤和期盼),表达了革命者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三、主 题四、归纳总结四、归纳总结• 1、象征方法的运用。• 2、多种修辞方法的结合。突出了海燕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既有温煦的阳光照耀,又有各种各样的 “暴风雨 ”。面对生活的暴风雨你该怎样做?• 示例一: 生活中的 “暴风雨 ”来临时,我们不应怨天尤人,我们要相信一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成功也好失败也罢,自己要清楚自己的实力。把握住今天,拼搏奋斗,才能充实自己的人生。• 示例二 : 面对生活的 “暴风雨 ”,应该学会冷静、理智地去分析、去思考,学会处变不惊,让 “暴风雨 ”能够平安度过,并能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六、教师寄语只有在斗争中无所畏惧,才能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水调歌头苏轼1、熟读并背诵 课文。2、学习了解诗歌的意境。3、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学习目标:苏轼 :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 “三苏 ”。他是北宋著名的作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豪放派代表人物。有 《 东坡乐府 》 。写作背景: 苏轼和弟弟苏辙情谊深厚。写此词之时,他宦途失意,贬官密州,心情抑郁。这时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两已有七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朗读练习要求:1、读音正确,节奏准确,停顿合理。2、语速恰当,富有感情。3、姿势好,对着屏幕提示朗读。4、先自读然后在小组内读。精读课文1、根据注解,疏通语句。2、把有疑难的地方画出来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学习1、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2、作者对 人生的感悟 体现在哪些语句上?3、词中哪些是 实景 ?哪些是 虚景 ?4、这首词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相似点:明亮由此及彼我欲乘风归去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词人想象在天上生活的句是 ,又恐 , 。 2、表明词人对人生哲理探求的句子是 , , 。3、表达了词人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 。 破阵子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辛弃疾辛弃疾(辛弃疾( 1140——1207 ))》》 ,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大词人,是我国历南人,南宋大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辛弃疾一。辛弃疾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与苏轼齐名,世称与苏轼齐名,世称 “苏辛苏辛 ”。著有。著有《《 稼轩长短句稼轩长短句 》》 ,, 《《 南渡录南渡录 》》 二二卷,卷, 《《 窃愤录窃愤录 》》 一卷等。一卷等。这首词写于宋代淳熙十五年(这首词写于宋代淳熙十五年( 1188)左右,)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时。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时。 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 ,在任职,在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淳熙八年(、诬陷。淳熙八年( 1181)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赋闲家居。。他不得已赋闲家居。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写给陈亮的。,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写给陈亮的。“壮词壮词 “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豪放、壮美的作品。写作背景写作背景陈亮力主抗金。所作文章,笔力纵横驰骋 ,气势慷慨激昂。曾多次上书,痛斥秦桧奸邪 ,倡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曾两次被诬入狱。辛弃疾一生坚决主张抗金。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破阵子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之醉里醉里 / 挑灯挑灯 / 看剑,梦看剑,梦回回 / 吹角吹角 / 连营。八百里连营。八百里 / 分分 / 麾下炙,五十弦麾下炙,五十弦 / 翻翻 /塞外声,沙场塞外声,沙场 / 秋点兵。秋点兵。 马作的卢马作的卢 / 飞快,弓如飞快,弓如霹雳霹雳 / 弦惊。了却君王弦惊。了却君王 / 天天下事,赢得下事,赢得 / 生前身后名生前身后名。可怜。可怜 / 白发生!白发生!注音:注音:麾(麾( )) 炙(炙( )) 的(的( )卢)卢 霹雳(霹雳( ))huīzhìdípī lì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 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 的卢 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五十弦:本指瑟,这里泛指各种乐器。八百里:本指牛;语出 《 世说新语 》 。这里熟牛肉。的卢:古代烈性的名马 ,三国时代刘备所乘马就叫的卢 用 典醉里醉里 挑灯挑灯 看剑,梦回看剑,梦回 吹角连营吹角连营 。。 八百八百里里 分麾下炙分麾下炙 ,, 五十弦五十弦 翻翻 塞外声塞外声 ,, 沙场沙场 秋秋点兵点兵 。。醉里: 喝醉时 挑灯: 挑亮油灯吹角连营: 吹号角的声音响遍全营。连营: 扎在一起的众多军营。八百里: 牛 八百里分麾下炙: 分 牛肉给部下享用。五十弦: 指各种乐器 翻: 奏 塞外声: 悲壮粗犷的战歌沙场: 战场 点兵: 阅兵喝醉时,我挑亮油灯,细看宝剑。梦里醒来,听见号角声在各个军营中响起。军营里兵士们分吃烤熟的牛肉。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肃杀的深秋,我站在疆场上大阅兵。1、 “ 挑灯 ” 点出时间, “ 看剑 ” 表示雄心,醉里还挑灯看剑,表明作者 念念不忘报效朝廷。2、通过四个片段写边塞的军旅生活片段一: 军营中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表现出军营中紧张的气氛。片段二: 写与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在营中分吃牛肉。表现出将士们的豪迈。片段三: 写边塞特有的音乐声。表现出征战沙场的悲壮。片段四: 写作者在训练场上阅兵。预示着激战即将开始。3、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怎么解释? 其作用是什么?在大醉后,拨亮油灯,抽剑抚摩观看,一觉醒来,只听到营地里嘹亮的军号声。渲染了浓厚的战斗 气氛 ,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国的 雄心壮志 。4、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是 从哪几方面 来描写军营生活的?从中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有什么作用?从军中用餐、演奏军乐、检阅军队三个方面具体描写了军营生活。。表现了词人豪迈的情怀和乐观的精神内容上: 既展示出一幅壮阔的画面,又渲染了悲壮的气氛,思想上: 表露出作者壮心不已和杀敌报国的昂扬斗志上阕描述军旅生活。5.上阕描绘的是什么生活 ?具体写了哪些情景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具体写了看剑,闻号,分炙,奏乐,点兵等生活情景。 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马 作 的卢 飞快,弓如霹雳 弦惊 。 了却君王 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 名 。 可怜 白发生 !的卢的卢 :良马马。:良马马。 作 :像 …… 一样。弦惊 :令人心害怕。 了却 :了结,把事情做完。天下事 :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 名 :一世英名可怜 :可惜 白发生 :壮志未酬白发生。指空怀一腔报国情。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跃驰骋,弓箭声像惊雷那样令人心惊。我很希望能完成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伟业,赢得生前死后的一世英名。可惜,我壮志未酬,却已经满头白发,空怀一腔报国情无人赏识啊!1、 “ 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描写了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 谴词造句上 有什么特点 (即写作上用了什么修辞) ?描写了想象中的战斗场面,前句写骑马驰骋,后句写弯弓射箭,从形象(视觉)和声音(听觉)两个方面,抓住特点,极其概括而生动地写出战斗的激烈紧张。上句用典,下句夸张,用对偶的形式,句式工整,含义丰富。表达了自己能够驰骋沙场而冲锋陷阵的强烈愿望和战斗激情。2、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 中的 “ 天下事 ” 指 ()的国家大事? “ 了却 ” 后是什么样的心情 ?有什么深刻含义?写了自己凯旋而归,了却心愿的快感,表达自己恢复中原的壮志,使词的感情上升到了最高点。3、 “可怜白发生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最后发出这样的感慨?诗人从想象的幻境回到眼前的现实,从激昂豪壮跌落到深沉痛苦。这既是对岁月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叹,也是对统治者重用奸佞,排斥、打击主战派的愤慨。表达了对朝廷屈膝投降、苟且偷安的强烈不满。7、下阕描绘的是什么生活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阕是描写想象中的战斗场面。表现作者壮志未酬的极大悲愤。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壮壮 梦回醉酒白发生可怜 悲悲通过写军中的生活和战斗的场景,抒发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壮志未酬、报效无门的悲愤。辛弃疾说自己写 《 破阵子 》 是 “ 赋壮词 ”,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 赋壮词 ” :赋,写。壮,豪壮。从题材上看: 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 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 “ 纤巧” ,所以叫做 “ 赋壮词 ” 。 综合比较《 渔家傲 》 、《 江城子 》 、《 破阵子 》在写景、叙事、抒情上的异同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2.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3.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内容课题写景或叙事 抒情 总体渔家 傲秋思塞下 秋景:寒冷荒凉戒备森严思乡,忧国,渴望建功立业相同 :感情,都与爱国紧密联系;风格,开阔、雄壮。不同 :感情的侧重点略不同江城子密州出猎打猎场景:雄壮豪放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破 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忆军旅生活: 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说说这首词的风格。( 婉约、豪放 )•豪放雄壮 词中哪个字告诉我们这一点? 水调歌头苏轼1、熟读并背诵 课文。2、学习了解诗歌的意境。3、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学习目标:苏轼 :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 “三苏 ”。他是北宋著名的作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豪放派代表人物。有 《 东坡乐府 》 。写作背景: 苏轼和弟弟苏辙情谊深厚。写此词之时,他宦途失意,贬官密州,心情抑郁。这时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两已有七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朗读练习要求:1、读音正确,节奏准确,停顿合理。2、语速恰当,富有感情。3、姿势好,对着屏幕提示朗读。4、先自读然后在小组内读。精读课文1、根据注解,疏通语句。2、把有疑难的地方画出来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学习1、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2、作者对 人生的感悟 体现在哪些语句上?3、词中哪些是 实景 ?哪些是 虚景 ?4、这首词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相似点:明亮由此及彼我欲乘风归去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词人想象在天上生活的句是 ,又恐 , 。 2、表明词人对人生哲理探求的句子是 , , 。3、表达了词人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 。• 萧红回忆性散文1、走近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准确概括先生的几件琐事;2、精读细节描写段落,感受隐藏在日常琐事中的精神之光,并仔细体味作者的写作手法;3、品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敬仰、怀念之情。教学目标第一板块 速读全文,初识凡尘中的鲁迅 初识印象你感受到一位怎样的鲁迅先生?我觉得鲁迅先生像 (角色),我是从第 …… 段 “ ……” 感受到的。第二板块 梳理课文,共忆尘封的生活琐事忆一忆谁 做什么事 事物 怎么样春草的生命力 旺盛 孙悟空 三打白骨精 读一读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 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 想一想全文还回忆了先生的哪些生活琐事呢?说一说①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爽朗的 ②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 ③ 鲁迅先生对 “ 我 ” 的衣裳搭配及装饰细加评价 ④ 鲁迅先生通宵写作 ⑤ 鲁迅先生积劳成疾 ⑥ 鲁迅先生病中静养 ⑦ 鲁迅先生与世长辞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 鲁迅先生称自己是爱夜的人,在夜间写作。 鲁迅先生积劳成疾。 鲁迅先生与世长辞。 思一思 你觉得生活中的鲁迅是个怎样的人呢?我看到了一位 的鲁迅先生。从第 …… 段 ………… (分析)鲁迅先生病中放在床边不断看着的画 生活中的鲁迅先生爽朗乐观 平易近人 热爱美 热爱生活善解人意 待客热忱忘我工作 无私奉献第三板块 精读细节,感其情思其法第四板块朗读语句,品味挥之不去的深情十七日,鲁迅先生病又发了,又是气喘。十七日,一夜未眠。十八日,终日喘着。十九日的下半夜,人衰弱到极点。天将发白时,鲁迅先生就像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 休息 了。结 语值鲁迅先生逝世 80周年之际,学习此文以深切缅怀先生。先生以其浩然的正气、与我们多难的民族共生存,共赴难,挺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他用如椽的巨笔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上重重勾划了一圈,留下至今不逝的光环。 作业选择一位你十分熟悉的老师、同学或者亲人,运用本课所学的细节描写体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的方法写一段话。冀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关 雎关雎《诗经·周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读一读《 诗经 》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诗歌总集 ,原名为 《 诗 》 ,现存 305篇,也称 “ 诗三百 ” 。 《 关雎 》 是 《 诗经 》 第一篇,是爱情诗的开山之作。孔子说 《 关雎 》 “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走进 《 诗经 》赋者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 ,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 》 六义风 是十五国风,是风土之音。雅 分大雅、小雅,是朝廷之音。颂 分周颂、鲁颂、商颂,是祭祀之音。关关 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 淑女,君子 好逑 。参差 荇 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 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朗读感知jū jiū yǎo tiǎo hǎo qiúxìng wù mèi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朗读赏析流芼采1、背诵诗文,深入体会。2、了解 《 诗经 》 其他篇目,讨论交流。布置作业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忧思不食,憔悴而死。。思读全诗 ,把握文意: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写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相思和追求。关 雎 《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逑:配偶。第一章以起兴手法开篇,由关雎立在水中沙洲上鸣叫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联想。起兴:就是触景生情,因事寄兴。比如此处,,写鸠鸟鸣叫,既象征男女欢爱,又给诗歌染上了一层浓浓的欢乐气氛。第一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愿望首章以立在河洲上鸣叫的关雎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情思,奠定全篇的基调。关关雎鸠 所听在河之洲 所见窈窕淑女 所思君子好逑 所愿极有层次语约义丰叁差荇菜,左右 流 之。窈窕淑女,寤寐 求之。求之不得,寤寐 思服 。优哉游哉, 辗转反侧。流:寻求,择取。寤:睡醒。寐:入睡。 思服:思念。第二章:诗歌以眼前景物为比喻,以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荇菜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第三章:,通过对君子求之不得的具体情态的细致描写,极其逼真地表现 了这位君子对心目中恋人的痴情和执着 。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使他日夜相思,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寤寐求之 — 追慕之心辗转反侧 — 相思之苦第二、三章:写自己的爱慕之心和相思之苦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 友 之。参差荇菜,左右 芼 之。窈窕淑女,钟鼓 乐 之。友:亲近。乐:使快乐。芼:择取。第四、五章是描写这位君子在想象中与这位淑女相会的情景。诗歌仍以来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设想这位女子已经答应自己的要求,于是这位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使她快乐异常。诗歌通过对这种幻想的烘托渲染,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炽烈专一表现得淋漓尽致 。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使她快乐异常。第四、五章:设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 琴瑟友之 — 亲密相爱钟鼓乐之 — 欢快热闹河边邂逅,一见钟情(第一章)朝思暮想,辗转反侧(第二三章)琴瑟钟鼓,欢庆娱乐(第四五章)小结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这首情诗主要的艺术手法:一、 “起兴 ”。 “兴 ”是触景生情,借助于其他事物引出所要表达的内容。二、 重章叠咏 ,一咏三叹。起到了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关于诗经《 诗经 》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包括西周初(公元前 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 7世纪) 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先秦时代通称为 《 诗 》或 《 诗三百 》 。(板书)汉代以后儒家奉为经典,才称为 《诗经 》 。关于诗经《 诗经 》 按乐曲分为 “风 ”、 “雅”、 “颂 ”三部分。 “风 ”指 “十五国风 ”,即指当时 15个王国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是 《 诗经 》 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部分; “雅 ”是朝廷乐曲,有 “大雅 ”和 “小雅 ”; “颂 ”是宗庙祭祀的乐曲,有 “周颂 ”、 “鲁颂 ”、 “商颂 ”。 “雅 ”和 “颂 ”,都是统治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关于诗经《 诗经 》 形式多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常以重章叠句加强抒情效果。它的表现手法有 “赋 ”、 “比 ”、 “兴 ”三种。 “赋 ”者,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 ”,即直接铺叙陈述; “比 ”者, “以彼物喻此物 ”,即比喻; “兴 ”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即先描写他种事物以引起下面的正题。1、体会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望。2、赏析古代民歌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3、了解古代民歌的又一特点:重章叠唱、反复咏唱。学习目标欣赏诗歌的方法一读:读诗字音二读:领会诗意三读:体会情感四读:品味诗韵《 关雎 》 学习提纲1、自己试读本诗 ,注意读准字音 ,把握好句子的节奏,小组内指正。2、 《 关雎 》 抒发了什么情感 ?3、 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合作探究关 雎关关 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 淑女,君子好 逑 。参差荇 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 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 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 芼 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一读:读准字音 关 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二读:读懂诗意水鸟和鸣关关唱,歌唱在那水中的陆地上。文静美丽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对象。译文赏析长的短的水荇菜,向左向右顺着水流把它采。文静美丽的好姑娘,醒来梦中都在寻求都在想。寻求想念不能得,醒来梦中想更切。思念不断真难忘,睡在床上翻来覆去天不亮。水荇菜有短又有长,左采右采在河旁。文静美丽的好姑娘,想用友爱的弹琴鼓瑟供她赏。水荇菜长长短短不整齐,左边右边来摘取。文静美丽的好姑娘,敲钟击鼓让她喜洋洋。三读:领悟感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歌细腻的描写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由 “一见钟情 ”到 “日夜思念 ”,再到 “幻想结合 ”。求之不得的焦虑和得之的喜悦也尽显其中。反映了他追求美好婚姻的愿望。四读:品味诗韵品味诗韵《 关雎 》 中 “ 关关 ” (叠字)形容小鸟叫声, “ 窈窕 ” (叠韵)表现淑女的文静美丽, “ 参差 ” (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 “ 辗转 ” (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 流 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 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 采 之。窈窕淑女, 琴瑟友 之。参差荇菜,左右 芼 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 之。 思考:这首诗歌有什么特点?提示:理清思路 寻找规律一、题目取自于句首。二、基本句式是四言。三、以 “ 兴 ” 入诗,就是借助于其他事物引出所要表达的内容。四、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五、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 叠字的语汇。布置作业1、选取 《 关雎 》 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不少于 150字。2、阅读 《 诗经 》 中的其他诗歌,作好笔记,与同学交流。 蒹葭《《 诗经诗经 》》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共收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诗歌 305篇,又称篇,又称 “诗三百诗三百 ” 。。诗经诗经 “六义六义 ”:指风、雅、颂、赋、比、兴指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诗经 》》 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包包括十五国风括十五国风 ,大雅、小雅大雅、小雅 ,周、鲁、商颂周、鲁、商颂 )风多是各地民歌风多是各地民歌 ;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饮所用诗歌 ;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蒹葭 》 选自十五 《 国风 》 的 ,属秦国民歌。 “秦风 ”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 ,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蒹葭的意思是 ,皆生于水边。《 秦风 》芦 苇朗读注意:1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蒹葭( )溯( ) 晞( )湄( )跻( )坻( )2诗歌基本形式为四言诗,注意朗读节奏: 二、二拍jiānjiā sùxī méi jīchí• 感受音乐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 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méi)。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 蒹葭采采,白露 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zhǐ)。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 《 诗经 》 中的爱情诗是真挚而热烈的,例如我们学过的 《 关雎》 ,那么这首诗又是怎样表现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的呢?溯洄从之,道 阻 且 长 。 溯游从之,宛在 水中央。溯洄从之,道 阻 且 跻 。 溯游从之,宛在 水中坻。溯洄从之,道 阻 且 右。 溯游从之,宛在 水中沚。写景多是为了抒情,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金秋 之际,拂晓之时, 芦花 泛白 , 清露 为霜,瑟瑟秋风, 苇丛 起伏,茫茫 秋水 ,清澈澄明,水中烟波万状,空中雾蔼迷蒙,弯弯的 河道 , 水中的 小洲 ,宛然在目。“景为情设,情由景生 ”, 情景交融,再现意境,把情感推向高潮 。因为诗的朦胧美,丰富了诗的内容,想一想:1.从抒情主人公身上你领悟到了什么 ?2 .主人公追寻的伊人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主人公 ---不畏险阻 ,百折不挠 ,执着追求 ,坚贞不渝“伊人 ”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清雅高洁,可亲可爱。一种目标,一种尽善尽美的象征,一种指向理想的超越!再读诗歌,感受结构美: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样写重复吗?它们是否可以调换位置?为什么?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低回不已,飘逸自然,在回环反复中深化了意境,使整首诗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运用比兴手法,触景生情,托物兴辞,含蓄委婉。作业:感知内容,再现意境美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你最喜欢的一个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