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讲服饰礼仪 在人际交往中,服装被视为人的“第 二肌肤“, 既可以遮风挡雨、蔽体掩羞, 也可以美化人体、扬长避短,展现个性、 反映精神面貌。在正式场合还可以反映 社会分工,体现地位、身份的差异,在 社交场合,服装更是每个人手持的无声 介绍信。 着装的基本原则: 1.个体性:量体裁衣,适应自身,扬 长避短。切勿追时髦,千人一面。 2.整体性:恪守搭配原则,避免“ 各 自为政“。 3. 文明性:女士忌紧、透、露、短, 男士服装要避免折皱和人工做旧。 4. TPO原则: (1)时间:冬夏秋冬的区别; 年龄的差别。 (2)地点:室外和室内的区别,泳池、浴场和 街道的区别,美国和阿拉伯地区的区别。 场
2、合:公务、社交还是休闲,会议还是旅 游。 (3)目的: 符合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 空乘招聘现场: 哪位穿着不 得体 (一)面料 :以纯毛、纯棉、纯丝为上 等面料,自身具有诸多优点。 (二)颜色:正装着装遵循“三色原 则“。还要注重冷暖色调的搭配。 (三)款式:在社交场合中对款式的要 求最高,有关款式的礼 仪规范也最详 尽,最具体。 二、服装的要素正装 休闲装:适用于休闲娱乐场 所。 家居服:适用于家庭 家居服 四、男士正装的穿着要求 男士正装: 1. 西服 2. 中山装和民族服装 3. 大衣、风衣保暖外套错误的穿法正确的穿法 图解服饰礼仪一 扣子的扣法 注意袖口 注意领口 图解服饰礼仪二图解服
3、饰礼仪三桑蚕丝领带 正装皮鞋 真丝 领带 图解服饰礼仪四 注意他们的鞋袜 图解服饰礼仪五 中山装的深意: 孙中山曾阐述“ 中山装“ 的思想和政治含义: 衣服 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四维(即礼、义、廉、耻),衣领为 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衣袋上面弧形中 间突出的袋盖,笔山形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背部不缝 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西方媒体多不识这个“政治图腾“的起源,后知后 觉,只看到毛泽东一天到晚穿着它,所以英文里都称 它为“毛装“(Mao suit);中国大陆本身却从未有如此 称呼。日本人则称它为“人为服“。而英国一项展览 曾展出“十套影响世界的服装“,“ 中山装“亦名列 其中。风衣大
4、衣 图解服饰礼仪六 2009年11月16日奥巴马访华,外套的选择。 男士的非正式服装: 1. 牛仔裤、棉质休闲裤2. 夹克衫、三紧服 3. 运动鞋、休 闲鞋 4. 毛衣 5. 羽绒服 (一)基本原则:有领有袖 过膝 (二)正装类型: 1. 裙装 2.西装 3.旗袍等民族服装 五、女士正装的穿着要求 : 1.面料选择 纯天然 匀称平整 悬垂挺括 2. 色彩 以冷色为主,典雅、端庄与稳重。 全部色彩不超 过三种。 3.图案 :朴素简洁。 4.点缀: 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糙、宜简不宜繁。 5.尺寸: 上衣不宜过长,下裙不宜过短。 最短可以齐腰 裙长可以达到小腿中部 袖长恰盖住手腕 宽窄: 紧身式上衣
5、较正统;松身式上衣则更时髦 6.版型: H型:上宽,直筒式裙子。 X型:上紧,喇叭式裙子。 A型:上紧,宽 松式裙子。 Y型:上松 ,下紧,以筒式为主。 1. 鞋袜的要求 (四 )正装的搭配 : 鞋、袜与服装要协调 2. 坤包 3. 首饰( 数量、搭配 ) 原则: 以少为佳 同质同色 符合习俗 女性的非正式装扮 1.正装场合不适宜扮“幼稚“ 。毛茸茸 的耳套 ,宽头的松糕鞋,画着卡通图案 的T恤,应该坚决摒弃。 2. 坚决拒绝紧、漏、透的不稳重服装。 3. 避免搭配露脚趾的凉鞋。 礼服 穿着的场合(婚礼、文艺活动、宴会?) 礼服的特点:夸张、华丽 礼服穿着的注意事项: 举止要得体 配饰 职业场合着装的禁忌 1、过分杂乱。 2、过分鲜艳。 3、过分暴露。 4、过分的透视 5、过分短小。 6、过分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