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企业现场管理基本思想.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6437406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现场管理基本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企业现场管理基本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企业现场管理基本思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企业现场管理的基本思想工业企业的生产现场, 不仅是进行产品生产和提供生产服务的场所, 而且也是实现生产要素合理结合和生产过程有机转换的场所。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 决定着企业生产效率的高低、产品质量的好坏、制造成本的高低以及生产周期的长短等。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表现在质量、价格、交货期及服务等几个方面, 而前三个方面又直接取决于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可见, 现场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应变能力与竞争能力, 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乃至企业的兴衰成败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 加强和改善现场管理, 实现现场管理的系统优化, 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和深远的意义。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许多企业现场管理状况还比较差, 具

2、体表现为环境的“ 脏、乱、差”及设备的“跑、冒、滴、漏”等现象普遍存在、生产现场物流混乱、在制品多、生产不均衡、废次品多、消耗高、效率低下等, 导致企业的产品缺乏竞争力。目前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出现亏损, 其原因之一就是成本高、质量差, 也就是现场管理没有搞好。因此, 只有眼睛向内挖掘潜力、苦练内功加强管理、深化企业改革、优化现场管理, 才是企业走出困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有效的途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许多企业开始重视现场管理, 引进、探索、应用了许多好的现场管理优化方法, 现场管理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但就全国整体情况来看, 加强和改善现场管理

3、的工作仍然处在起步阶段, 许多企业的现场管理优化, 都只是强调个别管理方法的应用, 注重部分生产要素的优化或局部的优化, 而没有按照系统论的观点, 从整体上来考虑现场管理的全面优化, 因而不能实现现场管理的整体效能最佳, 综合效益最高。为此, 本文提出了现场管理系统优化的概念, 并就有关问题与同行讨论。现场管理系统优化的基本模式 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个系统输人的是人、机、料、法、环、信息 等生产要素 , 通过生产现场的有机转换过程 , 向外输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劳务, 并不断反馈转换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以促进系统中各生产要素的进一步优化组合。企业的现场管理具有基础性、综合

4、性、系统性、动态性等特点, 因此, 现场管理优化必须遵循系统论的观点, 实现现场管理系统优化。所谓现场管理系统优化, 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系统论的观点, 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对生产现场的人、机、料、法、环、信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 并不断地加以改善, 实现现场管理的整体效能最佳和企业的综合效益最高, 使生产现场具有能快速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现场管理系统优化的基本模式,即要树立四个基本思想, 建立一个以车间主任为首的组织体系, 按照五个阶段或称五个层次 循序渐进地向前推进, 实现现场管理系统优化的七个目标。由于现场管理系统优化具有动态性、层次性和阶段

5、性的特点, 因而现场管理系统优化的目标也具有层次性, 既有近期的、基本的目标, 也有长远的、较高的目标。上述七个目标中,优质、低耗、高效、均衡、安全是现场管理系统优化的基本目标, 而准时、柔性则是更高一级的目标。 “准时” 是指生产现场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后一环节用户的需求, 实行准时化生产, 做到既不积压没有库存 , 也不拖欠没有延期柔性是指设备、生产线、生产组织等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适应性, 能够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现场管理系统优化的基本思想现场管理系统优化的基本思想, 就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 从服务于现场管理系统优化出发, 以人为中心 , 优化职工的能力与素质 , 以现场为重心,

6、 优化现场务体系 以工业工程为先导, 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与组合按照 PDCA 循环不断改善,不断优化。1、 人为中心, 优化职工的能力与素质以人为中心, 是指在改善与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与组合时放在中心地位来考虑, 使现场的配置适合于人的操作, 能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 减轻疲劳 , 消除无效劳动, 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职工的能力与素质, 应主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转变观念, 改变旧的行为和习惯 , 加强养成性培养 , 克服工作中的惰性和随意性,培养职工具有五种精神即主人翁精神、奉献精神、创业精神、踏实肯干精神、团结协作精神 , 树立七个意识即质量意识、

7、成本意识、问题意识、效率意识、标准化意识、全局意识、改善意识。二是要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 培养职工具有一专多能, 成为多面手。三是要提高职工的改善意识与改善能力, 使职工掌握现场改善的武器, 并使现场改善活动成为一种自觉的和自发的行动, 从而使现场管理不断向纵深发展。2、 以现场为重心, 优化现场服务体系工业企业的重心必然是制造现场, 现场安定了才会有全局的稳定, 现场管理搞好了,才会有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才会有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因此, 必须坚持以现场为重心, 树立 “现场是帝王”的观念, 建立和完善现场服务体系。为此, 现场以外的其他部门要切实转换职能, 改善服务, 坚持“ 四现

8、” 即深人现场 , 了解现状 , 采取现实措施, 解决现实问题 , 以现场的需要为己任,把为现场服好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宗旨。3、 以工业工程为先导, 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与组合现场管理的系统优化, 一般都要从分析现场存在的间题人手, 抓住主要矛盾, 不断优化各生产要素的配置与组合, 使其经常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并对投人、产出全过程进行系统地有效控制, 提高系统的运行效能。这就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作为指导, 而工业工程正是对现场的问题进行分析、诊断, 对诸生产要素和整个生产系统进行优化的实用技术。这门技术最突出的特点, 就在于它是通过对现有生产要素的优化与合理组合, 充分挖掘内部潜力

9、 , 彻底消除无效劳动 , 来达到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的目的的。因此,现场管理系统优化, 必须以士业工程为先导, 或者说以工业工为基本方法。4、 按 PDCA 循环, 不断改兽, 不断优化生产要素的数量、结构和组合方式是不断变化的, 而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更是瞬息万变, 因此 , 现场管理系统优化不可能一步到位 , 一劳永逸。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 应该按 PDCA 循环,不断改善生产现场, 实现现场管理的不断优化。管理系统优化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 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分析了目前现场管理优化的基本理论之后提出来的。对促进我国企业现场管理优化的进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由于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 且“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 。因此, 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特点, 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 不断地、系统地优化现场管理, 从而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与竞争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