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如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doc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6435509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教育的第五种存在形态是评价(肖川语)。评价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之分,也有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之别。教育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带有一定的导向、激励、调节、检查、甄别、筛选等功能。日本现代教育学基础一书的作者认为:“教育评价,就是系统地有步骤地从数量上测量或从性质上描述儿童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据此判定是否达到了所期望的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由此可见,评价会促进或抑制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但评价并不能直接使学生产生创新能力。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使教育评价科学化。一、确立科学的评价策略1.评价目的的激励性传统的评

2、价观只着眼于人才的选拔与淘汰。“许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教育强调了一种选拔功能,教师与行政人员的许多精力都用于确定在教育计划的每个重要阶段应淘汰的学生。”(布鲁姆 BSBloom,1981)。这样,评价就演变成了选拔学生的工具,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选拔和淘汰。这种评价只重视少数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对于在教育体系不同阶段所淘汰的 90%的学生兴趣卑微”(布鲁姆(BSBloom,1981)。这些被淘汰的学生带着种种遗憾和失败的心理体验走向了社会,他们很少能体会到成功的甘甜,对自己和未来缺乏充分的信心,因而他们不可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和生活,这样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创新欲望和

3、创新能力的形成。现代教育评价更注重学生的发展。“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人获得发展,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发展能使学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生活的那些特性。”(布鲁姆,1981 年),评价的目的就演变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和谐地发展。实际上,这里有三层含义:第一,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于任何一个学生个体而言,他均存在着创造的潜能,正确的评价能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并把这种潜能运用到创造性活动中去,创造出有个人价值的创造性产品,从而使创造能力由隐性转化为显性;学生时代的创造将对他一生均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一个由充满创造力个体所组成的社会无疑将具有更强大的创造力,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第二,促进学生的全

4、面发展。就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要发展,不要偏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地生活,仅有“智”是远远不够的,仅有“智”里面单纯的对知识的记忆、背诵、训练与复现更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有一个完整、全面、系统的素质结构。这种素质结构有利于学生长远创新能力的形成。而正确的评价对这种理想素质结构的形成不仅会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更会有强大的导向作用。第三,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所谓和谐发展,实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样样都好,每个学生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生长条件均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存在两个所有特点都一致的学生个体,我们不仅要承认这种差异,而且还应欢迎这种

5、差异,因为这正是社会丰富多彩的表现(爱因斯坦语)。正确的评价应让每个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因素,大力挖掘自身的潜能,形成有个人特色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二是学生自身发展与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和调控作用,实现各种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真正“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一个和谐发展的学生可能学习成绩不一定十分优秀,但他自己总有某些值得他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特质,这些特质最终将成为他事业成功的基础,并在他热爱的领域取得更多、更大的创造。2、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系统性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是全面教育质量观决定的,要改变受片面教育质量观影响及短期利益驱动而产生的只重视学生学习

6、的评价,忽略德、体、美、劳等方面评价,在学习水平评价中只重视考试分数,而忽略全面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评价的局面。评价内容的系统性是建立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基础之上的。没有全面性就谈不上系统性,但全面性不等同于系统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有助于学生形成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完善、协调的素质结构,这不仅使他们学生时代的创造活动成为可能,更为他将来走向社会,进行更高水平的创造活动打下了雄厚的基础。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系统性为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随着评价内容的丰富,评价方式也越来越多,从而改变了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方式雷同的局面。这样,评价就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为学生提供进一步优化自己行为的信

7、息,使学生乐于接受评价,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获得多方面的进步,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创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有助于学生树立信心,形成特长。实际上,传统观念中学业成绩失败的学生只是用笔答的形式考察知识记忆这种考试方式的失败者,他们的听说能力、动手能力可能比笔试成绩高的学生还要强。所以,这种全面系统的评价内容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多次展示个人的机会,使学生在不同方面实现个人的价值,获得成功,从而使学生既发挥了他的优势和长处,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的不足。一个学生不可能样样都强,但也很少有人样样都弱,关键是要形成一种最佳的结构组合,使之在将来成为各种类型的创造性人才。3.评价标准的科学化教育评

8、价按照评价标准可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很显然,评价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首先,应大力倡导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将评价对象学生自身为参照点的一种评价类型。它是将评价对象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将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一位过去各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最近有了一些进步,我们就可以以他过去的表现为评价标准,对他现在的表现进行评价,这个评价结果是跟他自己比较得来的;另一种情况是把被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一方面,它是以个体内差异为基础的,评价时充分考虑了评价者的个性差异,因而更符合学生的实

9、际,这有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求知欲、好奇心及成功感的形成。另一方面,在评价过程中不会给被评价者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自豪感,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想像力,有利于形成学生见机行事的心态,从而不断地投入到新的创造活动中去。个体内差异评价法要求被评价者要有全新的教育质量观和教育价值观。于永正老师在给他所教学生的习字判分时,仔细到每个字的每一笔,尽量给每个学生多一些红圈圈,以激发学生兴趣,结果他所教学生写字水平明显比以前提高。其次,灵活地运用绝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指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以某预定目标为客观参照点(客观标准),在

10、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到达程度,故又称作到达度评价或客观标准评价。绝对评价的标准比较客观,如果评价是准确的,那么评价之后,每个学生可以明确与客观标准的差距,若这个差距值不大,会激励他们积极上进,评价法最大的问题是客观标准很难做到真正客观。再次,慎重应用相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指在某一集合中(如班集、学校、地区等),以这个集合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各个平均对象与评价进行比较,评价每一个学生在这个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因而又称作相互参照评价。相对评价具有适应性强、应用面广大亨优点,但也有。一方面,它只表示学生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无法真正表示其实际水平;另一方面,它

11、以正态理论为基础,评价结果必然要有尖子生和后进生,易造成学生间激烈的竞争,对后进生的发展更为不利。相对评价促进了少数成绩好学生的提高,但也使他们承受着过重的心理压力,总有一种想赢怕输的思想,他们的长远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评价造成了大批的失败者,因为每次考试,即便某位同学考了 95 分,与客观标准的要求相当小,但他可能是最后一名。这“倒数第一”对学生心态的影响是巨大的,并可能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会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所以,在中小学阶段,相对评价法要谨慎使用。二、设计科学的评价标准(一)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评价标准。1.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当体现为每个学生都能

12、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得到充分的学习;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根据学生关于学习要求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是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实质问题。2.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这项指标,新课标中设计了两方面的评价标准。一是,教师教学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这一标准的评价,通过学生学习要求的反馈系统(中小学教育评价系统的一个部分)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随时把自己学习的要求,通过反馈系统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要求的信息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根据教师调整教学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程度,在反馈系统中生成教师调整教

13、学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程度的曲线,以此为据,对教师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程度作出评价。二是,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广度,指在一节课当中,有多少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深度,是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水平和难度。这项评价标准通过评价者,在课堂上观察教师的教学活动搜集评价信息,根据评价信息反映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对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达到评价标准的程度作出评价。(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评价标准设计。1.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14、和启发学生创造思维,日积月累逐步实现的一个过程。2.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问题的新颖性、提出问题的新颖性、提出问题的语言和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抓住学生思考问题的关键,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更具有重大意义。3.根据我们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分析,我们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项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有四项即:(1)问题设计的新颖性;(2)语言具有启发性;(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4)引发学生创造思维。4.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评价办法,是由评价者(学科专家)在听课过程中,通过观察教师教学活动搜集评价信息,并用评价标准进行

15、衡量教师的教学活动达到评价标准的程度,根据教师教学活动达到评价标准的程度,对教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教师达到评价标准的程度作出评价。(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标准的设计。1.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同学科有其不同特点和方式。但不管什么学科都可以通过教师讲课联系自然和社会实际,让学生指导怎样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为学生参与改造自然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实践提供思路;二是讲课联系学生实际,这样可以引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情作起,参与生活和社会实践;三是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做了这些,就会逐步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起来,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了培养实践能力

16、的要求。2.为此,新课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四项评价标准,它们是:(1)讲课联系自然和社会实际;(2)讲课联系学生实际;(3)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广度;(4)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度。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办法通过评价者(学科专家)在听课过程中观察教师教学活动搜集评价信息,用评价标准衡量教师教学活动达到评价标准的程度,根据教师教学活动达到评价标准的程度,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达到评价标准的程度作出评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生生存中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新精神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创新教育在我国刚刚兴起,如何通过评价来促进这项工作的健康发展,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营销创新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