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试卷总分:120 考试时间:100 分钟)一、基础大课堂(共 30 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 分)镶嵌( ) 一绺( ) 尘滓( ) 纤细( ) 裸露( ) 栅栏(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4)急不遐择 揠苗助长 矫生惯养 生机盎然 芳草如茵 烦衍生息 明令取蒂错 字订 正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_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的作品来的。曹操四言诗
2、的雄浑,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_。A聚集 品位 赞扬 B云集 品位 赞叹C云集 品味 赞叹 D聚集 品味 赞扬4对成语的理解或运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听了这句话,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感到心中坦荡如砥。 (“坦荡如砥”往往形容地面平坦,这里使用不当)B小虎对这件事一无所知,大家都笑着说:“你难道是刚从世外桃源回来的吗?” (这里用“世外桃源”言下之意是说小虎好像与世隔绝了一样,知道得太少) C母亲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令我终生难以忘怀。 (“无所不至”是褒义词)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 (“事倍功半”改为“事半功倍”才符合句意。 )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蜿蜓曲折的沙底小河,顺着山脚涓涓地流着, , , ,随着微风和涟漪的荡漾,宛如天真的孩子在欢笑。一群群小鱼儿,来来往往穿梭般地游逛嫩绿的杨柳,被夕阳倒映在水里 那澄清的河水,泛起花纹般的微波 A B C D6口语交际(3 分)班上要搞“走进绿色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老师布置学生查阅资料,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天地,并在课上汇报成果。如果你的妈妈极力阻挠,既不让你上网查阅,也不让你花时间实地调查,还说是歪门邪道,不利于考试。你该怎样劝说,才能使你的妈妈同意你参加这次活动?请写出来。7
4、语文综合实践活动(8分)今年5月,我们又将迎来母亲节,校报星光杂志准备推出一个专栏。(1)在杂志的扉页,需要写上刊首语。请你仿照下面的话,续写两句。 (4分)母爱是一缕阳光,让稚嫩的心灵在她的照耀下自由舒展;母爱是 , ;母爱是 , 。(2)校报邀请你做特约编辑,现在你需要做以下几件事情:(4 分)给这个专栏取一个名称: 在这个专栏前写一个“编者按”: 二、阅读大视野(50 分)(一)阅读下列诗歌,完成 89 题。 (7 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
5、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8诗中以奇妙的比喻描写雪景的诗句是什么?(2 分)9这首诗的后八句写送别的情景。想像“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所描绘的景象,说说诗人是怎样写出他的惜别之情的。 (5 分)(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 1014 题(19 分)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
6、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 ,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的
7、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 ,好么?(朱自清绿节选)10文章是怎样写来到梅雨潭边的?这样写对于表现梅雨潭有什么意义?(4 分)11下列比喻各表现了梅雨潭的绿的什么特点。 (8 分)(1)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2)像少妇拖着的裙幅(3)像涂了“明油”一般,有
8、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4)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12这段文字写北京什刹海等地的绿有什么作用?(3 分)13这段文字所写之景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 分)(三)阅读下列散文,完成 1420 题。 (24 分)石缝间的生命林 希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是那不定的风把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吧。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但惟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啊。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
9、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办法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寻找不到足够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薄叶,那细微的叶脉诉说着生存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抑制。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在石缝间,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出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却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狭隘的
10、间隙里,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缝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生命在它们面前都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转地,旋转地,每一寸树皮都结着伤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
11、岭的峰巅,盘根错节地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如果一切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将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生命将要绝迹,而如果一切生命都只贪恋于黝黑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
12、到升华。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具有如此震摄人的力量,它向我们揭示出壮丽的心灵世界,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选文有改动)14文中的“石缝间”除了指“山石的缝隙之间”外,还喻指 。 (2 分)15文章一开始,作者说:“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通读全文,除了感动,字里行间还流露出作者对“倔强的生命” 的情感。 (2 分)16文中划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 (3 分)17本文通过对 、 、 的生长过程的叙写,表现了恶劣环境下的生物顽强的生命力。 (3 分)18 “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3、 (5 分)19下列对本文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全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B、本文的描述对象是“生命 ”,而贯穿全文的线索则是作者对“倔强生命”的情感。C、本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有力地凸现了主题。D、全文除了表达自己对“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的感动外,更主要的是表达了对身处逆境的人顽强拼搏精神的赞美。20文末一段话中的“壮丽的心灵世界”有什么深刻的内涵?通读全文,结合自己的生命感悟,谈谈你对“壮丽的心灵世界”的理解,写一组排比句。 (6 分)壮丽的心灵世界是 ,是 ,是 。三、写作大平台(40 分)19绿,是生命的颜色,是希望的象征。自然,因为
14、有绿色而生机盎然;生活,因为有绿色而活力洋溢;理想,因为有绿色而充满期待在你的记忆深处,有一片醉人的绿色吗?在你的生活中,有一个绿色的梦想吗?请你以“心中那一片绿”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以记叙为主,适当进行抒情和议论;不少于 600 字。九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基础大课堂1xing li z xin lu zh 2. 遐暇 矫娇 烦繁 蒂缔 3.B 4.C 5.B 6. 妈妈,参加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既能开拓我的视野,丰富我的阅历,锻炼我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调节紧张的学习节奏,减轻我的学习压力,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啊!而且我保证不会影响我的学习,不会影响我的考试的,请你相信
15、我。 7.(1)示例:母爱是一场春雨,让柔弱的身体在她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母爱是一抹和风,让七彩的梦想在她的吹拂下绚丽绽放。(2)答案示例:献给母亲的歌(康乃馨之歌、温馨五月,温暖母爱) 母爱是温馨的港湾,孩子是鼓帆待发的航船。我们在母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母亲在我们的笑声中品尝幸福。今天,在这个温馨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为母亲献歌一曲吧(让我们为母亲献上一束绚丽的康乃馨吧) ,祝母亲节日快乐! 二、阅读大视野(一)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9.诗句画出了归客远去,被山峰遮挡看不见了,而诗人仍伫立远望,深情目送,茫茫雪原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的动人图景,言有尽而意无穷,表达了无尽的惜别之情,
16、且与边塞雪景相交融,浑然一体。(二)10首先,来到梅雨潭是由于“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所致;第二,途中“揪”草“攀”石, “小心探身”又“鞠躬过门”才来到梅雨潭,这样写,表明梅雨潭在秘处、险处,增添了扑朔迷离的色彩。11 (1)表现梅雨潭大而浓绿 (2)表现梅雨潭舒展而微波荡漾 (3)表现梅雨潭光滑、鲜明、晶亮 (4)表现梅雨潭纯静、温暖、柔润。12以北京什刹海等地的绿对比映衬梅雨潭的绿,表明梅雨潭的绿不浓不淡,不明不暗,恰到好处。13 绿格调清朗,节奏明快,充满了生命活力,洋溢着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三)14艰苦的生存环境(“最困厄的境遇” “最艰苦的
17、环境” ) 15、敬佩、热爱、赞美等 16、承上启下(过渡) 17、野草、山花、松柏 18、在困难的境遇中才能爆发出隐藏的潜力,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对生命对未来的渴求,并在困难中挣扎、拼命、努力、奋斗,掌握技能,学到知识,积累经验和教训,从而培养就倔强的精神、坚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心、惊人的才干,成长成材,成就业绩。 (言之相近即可)19、D 20、例句:(1)扎根在贫瘠不毛中的坚忍 傲立在断崖绝壁间的勇气 固守在狂风暴雨里的力量 (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勇气 (3)在黑夜里前行的镇定自若 在激流中而上的永不放弃 在崖壁上攀登的勇敢执着三、写作大平台19写作提示: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叫“心中那一片绿” 。作文时首先要细读提示语,把握作文的选材范围:既可以写自然中赏心悦目的绿色之景,也可以写生活中健康成长的经历,还可以写充满追求和激情的人生理想。所以,要深入理解“绿色”的内涵,拓开作文思路,不可拘束。除了关注“绿色”外,还需扣住“心中”来立意,必须是触动自己心灵的,留下深刻影响的材料和感悟才能够诠释这个题目的内涵。在写作中,以记叙为主,还必须恰到好处地合理抒情,升华情感,扼要议论,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