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429723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用心 爱心 专心课题 2 溶解度(两课时)第二课时复习提问在什么前提条件下讨论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学生回忆并作答引入新课在课题 1溶液的学习中,我们就明白: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能力。活动探究(可投影展示以下内容)1向盛有 20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向盛有 40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2向 40 克 20水中加入氯化钠,向 100 克 20水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讨论

2、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3向 100 克 20水中加入氯化钠直至饱和,向 100 克 20水中加入硝酸钾配成不饱和溶液。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学生活动互相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定量描述物质溶解能力的要素:在一定温度下,在等量溶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 100 克溶剂里,溶液为饱和状态。补充定量比较溶解能力大小时,通常我们规定比较溶质的质量大小,单位用克。引导结合上述总结及教师的补充,总结定量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四个要素。学生总结发言小结通过大家的总结我们知道必须满足四个条件才能定量地描述溶解能力的大小,也就是溶解度。用心 爱心 专心引导请大

3、家试着描述溶解度的概念。学生思考并发言(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板书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大要素:一定温度下、100 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课堂练习(投影展示)(指导学生完成)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316 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20时 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36 克食盐,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食盐的溶解度是 36B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36 克C食盐的溶解度是 100 克D食盐的溶解度是 36 克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把 20 克某物质溶解在 100 克水里恰好制成

4、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 20 克。( )20时 10 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10 克。( ) 20时 10 克氯化钠可溶解在 100 克水里,故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10 克。( )20时 36 克食盐溶解在 100 克水中恰好饱和,故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36。( )4在 60时 50 克水中溶解硝酸钾 55 克恰好饱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55 克B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110 克C.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55 克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110 克学生练习答案:120时 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 316 克

5、。用心 爱心 专心2B3,未指明温度。未指明溶剂的量。未指明溶液的状态是饱和状态。溶解度的单位应该是“克”。4D过渡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那你了解平时所说的“易溶”“难溶”与溶解度的关系吗?请看下面的资料。投影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的溶解度)溶解度/g 一般称为0.01 难溶0011 微溶110 可溶10 易溶比一比,赛一赛你能很快记住这些关系吗?4 人一小组,组内竞争,争当冠军。学生活动课堂练习1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的物质。这句话是否正确?2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 00013 克,所以碳酸钙是_溶物质。3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36 克,所以食盐属于 _溶物质。学生活动(鼓励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

6、速完成,可在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用心 爱心 专心答案:1不正确。通常所说的不溶物即难溶物,溶解度”“”或“”)B 物质的溶解度。(2)t3时将 50 g A 物质溶于 150 g 水中,得到的溶用心 爱心 专心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答案:1A 2压强 温度3提高水温,使分子运动激烈,既加快洗衣粉的溶解,又提高了溶解度 4 不饱和备课资料1过饱和溶液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大,在较高的温度下配制成它的饱和溶液,并细心地滤去过剩的未溶固体,然后使溶液的温度慢慢地下降到室温,这时的溶液中所溶解的溶质量已超过室温时的溶解度,但还尚未析出晶体,此时的溶液就叫做过饱和溶液。过饱和溶

7、液能存在的原因,是由于溶质不容易在溶液中形成结晶中心(即晶核)。因为每一晶体都有一定的排列规则,要有结晶中心,才能使原来做无秩序运动着的溶质质点集合起来,并且按照这种晶体所特有的次序排列起来。不同的物质,实现这种规则排列的难易程度不同,有些晶体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自行产生结晶中心,因此,有些物质的过饱和溶液看起来还是比较稳定的。但从总体上来说,过饱和溶液是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是不稳定的,若受到振动或者加入溶质的晶体,则溶液里过量的溶质就会析出而成为饱和溶液,即转化为稳定状态,这说明过饱和溶液没有饱和溶液稳定,但还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这种状态又叫介稳状态。2温度与溶解度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固体物

8、质粒子间作用力较强,要将它们分开需要很大的能量,因此,固体物质的溶解一般为吸热过程,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气体物质分子间作用力很小,溶解一般放热,其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但也有少数反常的物质,比如 NaOH 溶于水时,明显放热,但其溶解度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 20时溶解度为 109 g,而在 60时溶解度为 174 g。由于 Na+和 OH-溶剂化放热多于从固体中分开 Na+和 OH-以及破坏水分子的氢键需要的能量和,所以放热,但当 NaOH 溶解将近饱和时。过程吸热,近饱和时的溶解决定了其溶解度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很复杂,不能由勒夏特列原理来预测,而只能用实验测定。因为物质溶解时,影响因素很多,比如,当固体物质溶解于水时,由于粒子由固体中的有序排列变为溶液中的自由运动,这一因素使熵增加;但由于水分子在溶质粒子周围进行了比以前整用心 爱心 专心齐一些的排列,这一因素使熵减小。由于水分子的溶剂化作用非常强,所以当溶剂为水时,整个溶解过程可能是熵增加的过程,也可能是熵减小的过程。年级 初三 学科 化学 版本 期数内容标题 溶解度(两课时)分类索引号 G.623.2 分类索引描述 教学法主题词 溶解度(两课时) 栏目名称 教案精选供稿老师 审稿老师录入 一校 二校 审核I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