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各地区选择的课程不同.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6426153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各地区选择的课程不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各地区选择的课程不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各地区选择的课程不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于各地区选择的课程不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于各地区选择的课程不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于各地区选择的课程不同,4、5、6 次作业做如下修改:1、第四次作业:通过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或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请您与原课标对比一下,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阅读教学的变化。与原课标相比,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

2、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2、第五次作业:通过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或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请您与原课标对比一下,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作文教学的变化。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14 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

3、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一学段“写话”降低了要求,实验稿是在第一条是: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现在则是:留心周围事物;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实验稿的第三条: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现在则为,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第 6 条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现在则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这一词指向了态度层面。二、三学段没有变化。新课标在习作总的评价要求方面也有所变化,首先应按照

4、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重视对写作全过程的评价。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写作。抵制抄袭行为。请看下面的作文教学案例,这是小学四年级上册一单元的作文指导课。习作指导(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2

5、、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a、看看

6、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7、课外写作文。第三课时作文讲评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请小作者朗读。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着重留意: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

7、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4、欣赏佳作。(各组选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a、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b、指名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c、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感受:在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此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鼓励想象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小学淡化文体,鼓励不受拘束地表达,少写命题作文,提倡多写观察日记、生活笔记、书信和随感。重在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在具体要求上,不再从中心、条理等方面提过高的要求

8、,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用的书面表达能力。初中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3、第六次作业:通过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或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请您与原课标对比一下,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实施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教学案例一:1导入:西门豹到邺后,看到了什么?他深入调查,找到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这两个原因是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西门豹是怎样解决河伯娶媳妇这个最根本的问题的呢?3西门豹调查了解邺地的实情之后,他是怎么说的?(齐读西门豹说的话)4“我也去送新娘“这句话含义深刻,你是怎么理解的?

9、5下面我们就具体地去看看西门豹是怎样去“送“新娘的?(自读课文 1013 段,边读边思考:西门豹先后惩治了哪些人?是以什么理由并用什么办法惩治的?)6检查学习情况。讨论:西门豹先后惩治了哪些人?7读 10 自然段,西门豹是在什么情况下“送“巫婆和官绅头子去死的。8西门豹怎样当众“送“他们去死的呢?也就是说以什么理由、用什么办法为民除害的?(默读 11 自然段,用 1.2.3 标出西门豹“送“巫婆去死的三个步骤)9第一步西门豹看新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10、第二步西门豹找了什么理由惩治巫婆?理解句子:西门豹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找了什么理由和借口来惩治巫婆?惩治巫婆最关键的话在哪里?他是以什

10、么语气来说的?“麻烦“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西门豹真的是很客气吗?从哪些地方看出态度强硬、没有商量余地?该怎样读这个句子。11巫婆愿意去说吗?她会怎样?12西门豹第三步又是怎样做的呢?这里进一步看出西门豹怎样?13西门豹惩治巫婆的这一部分我们是以怎样的步骤来学习的?14按上面的学法,自学西门豹惩治官绅头子这部分。15西门豹借着送新娘不露痕迹地处死了首恶分子,这样达到了什么目的?西门豹的目的是要改变邺的状况,仅仅这样做够不够?他又在想些什么呢?他说这些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16此时此刻,官绅们怎样呢?看图想象。17看到此情,老百姓明白了什么?18作业邺地的大官,他完全可以直接杀了巫婆和官绅,可他却

11、选择了借送新娘当众处死了他们,达到了什么目的?这个办法真巧妙啊!这叫什么办法?19送走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迷信,解决了主要问题,要想彻底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他还做了什么?20通过两课时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最佩服他的什么?教学案例二:1交流调查报告,确定研究主题。师: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昨天我们跟着西门豹一起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每一位同学都认认真真地填写了一份关于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的调查报告,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报告。哪些同学想来展示?(生展示)师:

12、看来同学们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了吗?那么该怎么办呢?我们作这样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该官员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师:老师也在想西门豹权力不是很大吗?派兵把巫婆、官绅抓起来不就行了嘛!西门豹是这样做的吗?西门豹为什么不这么做?你觉得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2探讨研究策略,自主合作研究。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应着重研究什么?又该怎么研究?师:找到了西门豹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的句子后,又该怎么研究?师:接下去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与你的小伙伴

13、交流交流。3呈现学习结果,综合训练提高。师: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师: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是抓住西门豹的话来体会他做法的巧妙的。的确,西门豹的话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那么,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吻说这些话的呢?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这些句子,然后再在这些句子中选一句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好好读读,读出西门豹的话外之话,话外之意。师:你们想先读哪一句?师:书上说,这一天,漳河站满了老百姓,设想一下,岸上的人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请你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对象说一说,然后写下来。(生选择对象写,师有选择地请学生汇报)师:看来西门豹的做法的确巧妙呀,人祸解决了,那么天灾呢?课文写到了吗?齐

14、读最后一自然段。4继续质疑问难,保持研究激情。师: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问题?(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找寻课堂教学的探究点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教学活动的探究点充盈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关键在于要深入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的重难点,以西门豹一课为例,通过以上两个不同的教案来看看如何找寻教学中的探究点。课例一,我们看到,它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牵引下,学生中规中矩地从认识到了解到应用,认知规律呈线形状态。而课例二,则采取比较创新的教学方式,她执教的西门豹成功地演绎了“问题教学”的模式:把主要问题作为课堂研究学习的中心;核心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学生自主地探索学习;“问题教学”按学生问题设计教学板块和进度,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或伙伴合作研究解决问题或产生新的问题。她让学生凭借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紧密地结合起来,变常规的“平推式”教学为“探究式”教学,为学生构筑了比较理想的思维框架。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会寻找语言转换的机会,读懂课文的过程中,会寻找变化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惩治巫婆、官绅头子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