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科教兴国之路,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七课,环节一 新闻引领 自主回顾,思考: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奖科学家?请结合思品知识从3个方面分析说明。(6分),思考: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奖科学家?请结合思品知识从3个方面分明。(6分),(1)重视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2)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重视人才。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 其它答案: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我国在国际竞争只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环节二颗料归仓 整合提高,中考考点点击:,先自主复习, 后互相检查,1.创新的含义、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2.正确理解科学技术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 4.正确理解我国的科技创新,本课知识要点回顾,先自主复习, 后互相检查,环节三 拓展练习 提升能力,新闻一:2009年10月5日9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美国人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涉及如何完整复制染色体以及如何避免染色体老化的研究,解决了生物学一个长期存在的重大问题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新闻二:2
3、009年10月6日9时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纤之父”高锟,早在1966年就计算出如何使光在光导纤维中进行远距离传输。发展到现在,人们已经能够自由地在互联网上畅游、欣赏高清晰电视转播节目、与千里之外的友人通话、躺在病床上接受胃镜检查。 新闻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英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1952年出生于印度,1971年在印度巴罗达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至1978年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获生物学研究生学位,1978年至1982年在耶鲁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19
4、82年至1999年先后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工作,1999年至今在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 新闻四:2009年10月9日9时,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发言人托尔比约恩雅阁兰说:委员会一致认为美国总统奥巴马,“为增进国际外交和民族间合作做出非凡努力,创造了国际政治新氛围”,“为弥合西方与阿拉伯世界间分歧付出诸多努力,调整美国在东欧的导弹防御系统也值得称赞”,因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中考零距离,问题上述新闻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你所选择的那些道理对我国社会发展或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什么指导意义? 新闻一:_ _ _新闻二:_ _ 新闻三:_ _ _ 新闻四:_ _
5、 _,答案举例: 41新闻一:创新既是指一种精神,也泛指创造任何一种新的事物,同时也专指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发明创造。(1分)青少年要积极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1分) 新闻二:科技进步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1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1分) 新闻三:知识是创新的前提。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学以致用,勇于实践。(1分)我们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开展一些小制作、小发明、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1分) 新闻四: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1分)我们要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更好地为祖国服务。(1分)其
6、他合理答案举例: 41前二则新闻都可以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分)或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1分)重复使用,只得分1次。 新闻二: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往往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分)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0.5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1分) 新闻四: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分)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利用当前国际环境,趋利避害,谋求本国快速发展。(1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说明: 指导意义可以从国家或青少年任选角度回答,但要符合所选择的道理。,环节四:创新我
7、也行,青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胶州学生展示大智慧胶州同学们用实践证明我们不是只会背书的温室花朵,动手科技创造我也行。胶州市第七中学七年级一班学生裴翌翔发明的能报火警、预测地震、制止犯罪的智能机器人成了大赛上的明星。胶州一中的“高空树枝剪割机”、“燃气小蜡烛”。第七中学的“悬浮升降风筝”、“便携式拧干器”等创意作品也都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在本次大赛中,胶州市有5所中小学的11件作品入围青岛决赛。,说一说:青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对我们有何启示?,创新我也行,创新我也行,我们在行动,说一说:1、青岛44中为什么要举办“趣味科技节活动”?(意义)2、青少年如何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思考:从刘伟的身上你都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对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何指导意义?,寻找身边的创新,课后任务,把自己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创新的“小妙招”说出来跟伙伴们分享。,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发奋学习才能成就未来。 许振超,教师寄语,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