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12.9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 课件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11257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2.9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 课件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3.12.9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 课件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3.12.9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 课件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3.12.9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 课件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3.12.9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 课件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二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中华书局 七年级 历史 上册,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一中 顾华QQ:986118117,铁器(铁犁、锸、镢)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二牛抬杠耕犁法,始于西汉,优点是节省劳力。,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工程。 汉武帝时期(治理黄河、修白渠) 东汉明帝时期 (王景),一、两汉经济的发展,1、农业的发展,铁农具大大发展(铁犁、铁锸、镢), 铁犁和牛耕在黄河流域普遍推广使用。,2、兴修水利,兴修水渠(白渠)汉武帝时 治理黄河(武帝、明帝),3、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成就大,丝织品 质量高,花色品种丰富,行销国内外,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往西,通往中亚、南亚的道路,因

2、运销中国的丝织品而闻名于世,这就是“丝绸之路”。,丝 绸 之 路,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正式归在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亚欧各地,敦煌,北道(玉门关葱岭),南道(阳关葱岭),素纱禅衣 这是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素纱禅衣;它是由精制的罗纹绢制成,因其没有颜色,因此而得名“素纱禅衣”。 这件禅衣长128厘米,重约49克,折叠后可以握在手中,可谓薄如蝉翼,轻如鸿毛,由此可见,汉代纺织业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互通有无,明察秋毫,葡萄,苜蓿,核桃,石榴,丝绸,哈哈,你知道

3、这些物品哪些是我从西域驮回来的?哪些是从中原驮过去的吗?,铁器,良种马,班超(32-102),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父班彪、兄班固、妹班昭俱有文名。班超小时候家里较穷,他的哥哥班固被召为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一起随哥哥来到洛阳,班超为官府抄书以养家。日久劳苦,曾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应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遂投笔从戎。,东汉班超经营西域30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二、丝绸之路,1、路线,从长安往西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2、开通和管理,开通:汉武帝时的张骞 管理: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东汉班超经营西域30年,3、影响:,是古代

4、中西交通要道,也是我国与欧亚各国人民加强联系、发展友谊的桥梁。,敦煌莫高窟,玉门关遗址,鸣沙山月牙泉,龟兹遗址,楼兰遗址,1、西汉时期大规模治理黄河是在( )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景帝时期 2、东汉明帝时主持治理黄河的是( ) 、王景 、史禄 、李冰 、窦固 3、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说明汉代( ) A、丝织技术高 B印染技术高 C、棉织技术高 D、冶炼技术高,C,A,A,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西汉和东汉时,大规模治理黄河的是( ) A、汉高祖、光武帝 B、汉武帝、汉明帝 C、汉文帝、汉明帝 D、汉武帝、光武帝 5、我国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是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西汉 6、古代有的发明真是“名不副实”。档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 A、鼓风冶铁工具 B、灌溉工具 C、播种工具 D、纺织工具,D,A,B,1、汉武帝时,下令治理黄河,汉明帝时,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 2、丝绸之路: 开通者:张骞 管理机构:西域都护 后期人物:班超 影响:是古代中西交通要道,也是我国与欧亚各国人民加强联系、发展友谊的桥梁。,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