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生物,有细胞结构,无细胞结构:病毒、亚病毒,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细 菌,放线菌,蓝细菌,其它原核微生物,真 菌,单细胞藻类,原生 动物,放线菌 蓝细菌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其它原核微生物,是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的单细胞微生物:细胞结构和化学组成与细菌同属原核生物。 菌体呈纤细的菌丝,且分枝,又以外生孢子的形式繁殖,这些特征又与霉菌相似。,放线菌的形态构造,概念,呈菌丝状生长,以孢子进行繁殖,的革兰氏阳性原核微生物。,“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之间又接近细菌的一类丝状原核生物”,近代生物学技术,放线菌实际上是属于细菌范畴内的原核微生物,只不过其细胞形态为分枝状菌丝。,菌丝常从中心向四周放射
2、状生长,因此得名。有特殊的土腥味。,广泛,土壤、河流、海洋、空气、食品及动植物体表和体内均有其分布。以微碱性土壤分布最多。,分布,抗生素产生菌(抗生素由放线菌产生);酶类、维生素的生产菌;固氮能力,对于土壤肥力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分解复杂有机物的能力,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应用,某些菌种引起动物放线菌病(皮肤、脑、肺和足部感染),某些Nocardia(诺卡氏菌属)引起人和动物的诺卡氏菌病;还有少数放线菌能引起植物病害。,危害,孢子丝,基内菌丝,气生菌丝,放线菌的形态构造,1、基内菌丝(substrate mycelium):又称营养菌丝,是指长在培养基内或表面,用来吸收
3、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菌丝 除诺卡氏菌外,一般无横隔膜。,(一)、菌丝的类型及形态,放线菌的形态构造,菌丝根据形态和功能不同可分为:基内菌丝:较细,色淡,吸收营养,排出代谢废物。 气生菌丝:基内菌丝上向空间分化出较粗,色深的分枝菌丝。 孢子丝:气生菌丝成熟后,特化而形成,通过横隔分裂的方式产生分生孢子。孢子丝与分生孢子形态多样,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主要形态依据。,嗜热放线菌,左上、下:诺卡氏菌基内菌丝, 右上:断裂成杆状或球状细胞,2、气生菌丝(aerial mycelium):又称二级菌丝体。是指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时期,长出培养基外并伸向空气中的菌丝。 它叠生在营养菌丝上,以至可覆盖整个菌落表面。,
4、Aerial hyphae emerging from the substrate mycelium.,3、孢子丝:孢子丝是由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上可分化出形成孢子的菌丝。有垂直、波曲、螺旋、轮生等形状。,(二)、孢子形态,灰色链霉菌直链形孢子,刨子表面光滑,绿色产色链霉菌螺旋形孢子链,孢子表面有刺,上:北里链霉菌轮生孢子链, 下:玫瑰花链霉菌螺旋型孢子,褶皱链霉菌的螺旋形孢子链,孢子表面有褶皱,(三)、特殊形态,1、基内菌丝会断裂成大量杆菌状体的放线菌以诺卡氏菌属为代表 (1) 营养菌丝:发达、呈分枝状。 (2) 气生菌丝:多数无。 (3) 孢子丝:无。 (4) 孢子:营养菌丝成熟后,
5、会以横隔分裂方式突然产生形状、大小较一致的杆菌状、球菌状或分枝杆状的分生孢子。,2、菌丝顶端形成少量孢子的放线菌 (1) 以小单孢菌属为代表:多数是不形成气生菌丝的,但它会在分枝的基内菌丝顶端产一个孢子; 1) 营养菌丝:发达、呈分枝状。 2) 气生菌丝:多数无。 3) 孢子丝:无。 4) 孢子:在分枝的基内菌丝顶端产一个孢子。,2、菌丝顶端形成少量孢子的放线菌 (2) 以小双孢菌属菌、小四孢菌属属为代表:在基内菌丝上不形成孢子而仅在气生菌丝顶端分别形成2个和4个孢子。 1) 营养菌丝:有。 2) 气生菌丝:有。 3) 孢子丝:无。 4) 孢子:在气生菌丝顶端分别形成2个和4个孢子。,小双孢菌
6、,小四孢菌,2、菌丝顶端形成少量孢子的放线菌 (3) 以小多孢菌属为代表:既在气生菌丝又在基内菌丝顶端形成210个孢子。 1) 营养菌丝:有。 2) 气生菌丝:有。 3) 孢子丝:无。 4) 孢子:既在气生菌丝又在基内菌丝顶端形成210个孢子。,3、具有孢囊并产孢囊孢子的放线菌以孢囊链霉菌属为代表 这类放线菌具有由气生菌丝的孢子丝盘卷而成的孢囊,它长在气生菌丝的主丝或侧丝的顶端,内部产生多个孢囊孢子(无鞭毛)。 1) 营养菌丝:有。 2) 气生菌丝:发达。 3) 孢子丝:有。 4) 孢子:孢子丝盘卷而成孢囊,长在气生菌丝的主丝或侧丝的顶端,内部产生多个孢囊孢子(无鞭毛)。,孢囊链霉菌的孢囊及孢
7、囊孢子,4、具有孢囊并产游动孢子的放线菌以游动放线菌属为代表 这类放线菌的气生菌丝不发达,在基内菌丝上形成孢囊,内含许多盘曲或直行排列的球形或近球形的孢囊孢子,其上着生一至数根极生或周生鞭毛,可运动。 1) 营养菌丝:有。 2) 气生菌丝:不发达。 3) 孢子丝:无。 4) 孢子:在基内菌丝上形成孢囊,内含许多是盘曲或直行排列的球形或近球形的孢囊孢子,其上着生一至数根极生或周生鞭毛,可运动。,左:柱状到瓶状孢囊 右:鞭毛孢子,放线菌的菌丝类型,孢子丝,孢子丝类型,二级轮生,一级轮生,丛生,松螺旋,紧螺旋,钩状,放线菌的生活史,hyphae菌丝,放线菌的菌落形态,质地: 致密、干燥、不透明,表面
8、呈紧密的丝绒状,上有色彩鲜艳的干粉,难挑起,表面有放射状沟纹,菌落正反颜色常不一致。,放线菌的菌落特征,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与细菌不同的菌落特征,放线菌菌丝相互交错缠绕形成质地致密的小菌落,干燥、不透明、难以挑取,当大量孢子覆盖于菌落表面时,就形成表面为粉末状或颗粒状的典型放线菌菌落,由于基内菌丝和孢子常有颜色,使得菌落的正反面呈现出不同的色泽。,放线菌的群体特征,菌落特征主要有:大小、形状、光泽、颜色、质地软硬、透明度等。细菌菌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湿润、光滑、透明、粘稠、易被剥离、质地均匀、各部位颜色一致。但不同的细菌菌落也具有自己特有的特征。,菌落特征(P23),二、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9、,形状:圆形、初期光平,后期产生许多皱褶表面:小而紧密质地:干燥、不易挑取、质地不均颜色: 多样边缘:具辐射状菌丝,菌落质地致密、表面呈较紧密的绒状或坚实、干燥、多皱,菌落较小而不蔓延;菌落与培养基结合较紧,不易挑起或挑起后易破碎;有些种类的孢子含有色素,使菌落正面或背面呈现不同颜色。,1、链霉菌类:产生大量分枝和气生菌丝的菌种,产抗菌素的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A:卡特利链霉菌;B:弗氏链霉菌;C:吸水链霉菌金泪亚种;D:卡那霉素链霉菌;E:除虫链霉菌;F:生磺酸链霉菌,A|B C|D E|F,菌落粘着力差,结构呈粉质状,用针挑起则粉碎。,某种诺卡氏菌菌落与基内菌丝,2、诺卡氏放线菌类:不产生大量
10、菌丝体的菌种。,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A:诺尔斯氏链霉菌; B:皮疽诺卡氏菌; C:酒红指孢囊菌; D:游动放线菌; E:小单胞菌; F:皱双孢马杜拉放线菌,产抗菌素的放线菌的菌落特征:A:卡特利链霉菌; B:弗氏链霉菌; C:吸水链霉菌; D:卡那霉素链霉菌; E:除虫链霉菌; F:生磺酸链霉菌,放线菌没有有性繁殖,主要通过形成无性孢子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成熟的分生孢子或孢囊孢子散落在适宜环境里发芽形成新的菌丝体; 另一种方式是菌丝体的无限伸长和分枝,在液体振荡培养(或工业发酵)中,放线菌每一个脱落的菌丝片段,在适宜条件下都能长成新的菌丝体,也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放线菌的繁殖,(一)、生长史
11、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长出1-3 个芽管营养菌丝 繁殖菌丝 气生菌丝(孢子丝) 孢子丝释放孢子。,三、放线菌的繁殖方式,放线菌的生长,菌体片段(液体培养基),凝聚孢子 横隔孢子 无性孢子 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壁孢子,(二)、繁殖方式,形成:孢子丝孢壁内的原生质围绕核物质,从顶端向基部逐渐凝聚成一串体积相等或大小相似的小段,然后小段收缩,并在每段外面产生新的孢子壁而成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孢子。孢子成熟后,孢子丝壁破裂释放出孢子。 菌种:多数放线菌,如链霉菌,1、凝聚孢子,1、孢子丝的原生质分段,并逐渐趋向圆形,2、孢子形成,原来的外壁消失,3、成熟的孢子,形成:单细胞孢子丝长到一定阶段,首先在其中产
12、生横隔膜,然后,在横隔膜处断裂形成孢子,称横隔孢子,也称节孢子或粉孢子。 一般呈圆柱形或杆状,体积基本相等,大小相似,约0.7-0.81-2.5微米。 菌种:诺卡氏菌属,2、横隔孢子,3、孢囊孢子,形成:菌丝上形成孢子囊,孢子囊内形成孢子,孢子囊成熟后,破裂,释放出大量的孢囊孢子。 孢子囊可在气生菌丝上形成,也可在营养菌丝上形成,或二者均可生成。 菌种:游动放线菌属和链孢菌属,孢子囊形成初期,孢子囊,继续生长,成熟孢子囊,4、分生孢子,形成:营养菌丝上作单轴分枝,基上再生出直而短(5-10um)的特殊分枝,分枝还可再分枝杈,每个枝杈顶端形成一个球形、椭圆形或长圆形孢子。 菌种:小单孢菌,小单孢
13、菌,分生孢子,小双孢菌,小四孢菌,某些放线菌偶尔也产生厚壁孢子。 放线菌孢子具有较强的耐干燥能力,但不耐高温,60-65处理10-15min即失去生活能力。,5、厚壁孢子,放线菌也可借菌丝断裂的片断形成新的菌体,这种繁殖方式常见于液体培养基中。工业化发酵生产抗生素时,放线菌就以此方式大量繁殖。如果静置培养,培养物表面往往形成菌膜,膜上也可产生出孢子。,6、菌丝断裂,放线菌的繁殖方式,1.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有多种形状的孢子丝,气生菌丝与基质菌丝有不同颜色,菌落紧密、多皱,皮壳质或平滑,表面呈粉状,绒状,孢子形状与颜色多样。 现知此属有3000多种,主要分布在土壤和腐物上,好气
14、,产生多种抗生素。,四、代表属简介,2.诺卡氏菌属(Nocardia) 有典型菌丝体,菌丝极度弯曲,易断裂为杆状、球状或杈形。菌落较小,表面崎岖、多皱、致密、干燥、触之易碎,或质如面团。 好气菌,革兰氏阳性,抗酸或部分抗酸,大部无气丝,有些之中生气生菌丝体,基丝分枝,横隔断裂成杆状体和球状体。,3.小单孢菌属(Micromonspora) 菌丝纤细,无横隔,直形或弯曲,无气生菌丝体,基质菌丝体上长孢子梗,顶生1个孢子。菌落凸起,表面多皱,同基质结合紧密,颜色为黄橙或红、褐、蓝色。一般为好气性腐生菌,分布在土壤或湖泥中。,4.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 为专性共生菌,能在多种非豆科木本植物根
15、上形成根瘤,固定空中氮气。该菌的菌丝体有分枝及横隔,侵入根部的菌丝末端膨大为泡囊。不易人工培养。代表菌为桤木弗兰克氏菌(Frankia alni)。,返回,放线菌的特点: 有原核; 菌丝直径与细菌相近;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有的放线菌产生有鞭毛的孢子 放线菌噬菌体的形状与细菌的相似; 最适生长pH一般呈微碱性; DNA重组的方式与细菌的相同; 核糖体同为70s; 对溶菌酶敏感; 凡细菌所敏感的抗生素,放线菌也同样敏感。,链霉菌在植物保护上的应用,原理在自然或人为操控的环境下,通过一种或多种拮抗微生物,有效降低病原菌的密度、活力及感染作物的能力。 具体有抗生、竞争和超寄生作用。,作用:利
16、迪链霉菌( WYEC108 菌株) 阻扰腐霉菌的卵孢子发芽。 机理:分泌的几丁质分解酶破坏腐霉菌菌丝的细胞壁。,豌豆种子以 WYEC108 菌株处理,灰绿链霉菌防治多种由镰胞菌引起的作物病害。(产生芳香族的七烯类,近似克念菌素) 阿链霉菌产生的阿巴汀(杀虫剂)防治西红柿斑潜蝇及银叶粉虱等。 绿产色链霉菌分离纯化的普通霉素,苋属杂草的防除。,促进废弃物分解、解决环境污染,链霉菌产生多种分解蛋白质、木质素、几丁质及纤维素的酶,分解自然界不易被其它微生物分解的物质,。,放线菌 蓝细菌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其它原核微生物,微生物,有细胞结构,无细胞结构:病毒、亚病毒,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细
17、 菌,放线菌,蓝细菌,其它原核微生物,真 菌,单细胞藻类,原生 动物,特征: (1)原核; (2)二分裂或多分裂; (3)细胞壁为肽聚糖; (4)核糖体为70S; (5)无叶绿体; (6)G- (7)色素:叶绿素a;藻蓝素;藻红素;类胡萝卜素,蓝细菌,蓝细菌,蓝细菌,上面两张照片是一种很常见的蓝细菌 :索球藻属这种蓝细菌覆盖在水面上,覆盖几毫米厚 ,把水的表面染成深绿色。每团索球藻有100m大,团里的细胞都裹在粘液里。 细胞团外部的黑色物质是由许多细菌构成的。,蓝细菌的光合作用,左:念珠藻属, 右,项圈藻, 一种能固氮的蓝细菌。表面部透明的小细胞(右数第三个)是异型细胞。这个异型细胞能固氮。
18、左边又大又亮的细胞叫厚壁孢子或静息孢子。,蓝细菌的固氮作用,念珠蓝细菌(Nostoc),左图:一种池塘中的蓝藻(蓝细菌)在有营养的水中很常见,能毒害水体,放出臭味。 右图:是对左图中某一纤维的放大。充满气泡使纤维能浮在水面上,以便更好的获得阳光 。,蓝细菌的气泡,蓝细菌的糖被,放线菌 蓝细菌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其它原核微生物,支原体与衣原体,支原体 是原核的支原体,又称霉形体, 最小的最简单的细胞,也是唯一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支原体细胞中唯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致病支原体中,肺炎支原体起肺炎,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生殖器支原体主要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
19、肺炎,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多见,可有小流行。支原体肺炎是学龄前儿童及青年人常见的一种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较长,可达23周。支原体肺炎虽然病程较长,肺部病变较重,炎症吸收较慢,但绝大多数预后都是良好的,合并症亦少。 生殖器支原体感染是近年新明确的一种性接触传播疾病。成人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新生儿则由母亲生殖道分娩时感染。成人男性的感染部位在尿道粘膜,女性感染部位在宫颈。新生儿主要引起结膜炎和肺炎。,发现: 1898年从患传染性胸膜炎的病牛体内分离获得。 1967年日本学者在患“丛枝病”的桑、马铃薯等植物韧皮部中也发现支原体。,支原体,定义:一类无细胞壁,呈G-,以二
20、分裂方式繁殖的原核生物。支原体是自然界中已知能独立生活的最小细胞型生物。,支原体,细胞较小,光学显微镜下勉强可见 无细胞壁,对渗透压、表面活性剂和醇类敏感,对作用细胞壁的青霉素等抗生素不敏感。 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菌落呈“油煎蛋”形态。,支原体的特点,引起人、禽、畜呼吸道、肺部、尿道以及生殖系统感染的传染病。,支原体的危害,衣原体,(1)有DNA和RNA两种类型的核酸;(2)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类似细菌的二分裂方式繁殖;(3)具有粘肽组成的细胞壁;(4)含有核糖体;(5)具有独立的酶系统,能分解葡萄糖释放CO2,有些还能合成叶酸盐,但缺乏产生代谢能量的作用,必须依靠宿主细胞的代谢中间产物,因而
21、表现严格的细胞内寄生;,1 体积大于病毒,约250500nm,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查见。 2 含有DNA和RNA。 3 具有细胞壁,但无肽聚糖,只含微量的细胞壁,由二硫键连接的多肽作为支架。 4 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5 具有一些酶类但不够完善,这些酶缺乏产生代谢能量的作用,要由主细胞提供。能在鸡胚卵黄囊及多种细胞中生长繁殖。 6 有独特发育周期,仅在活细胞内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发现: 1907年捷克学者在沙眼病人结膜细胞内发现。 1956年我国学者汤飞凡及助手首次分离获得沙眼的病原体。,衣原体,定义:是一类真核细胞内专性寄生、小型的G-原核微生物。 细胞壁无肽聚糖。 二等分裂方式繁殖。 对抗生素敏感。,衣原体的特点,引发禽类、哺乳动物以及人多种疾病,如鹦鹉热、沙眼、小儿肺炎、非淋菌性尿道炎、淋巴肉芽肿等。,衣原体的危害,发现: 1909年美国医生H.T. Ricketts首次发现落基山斑疹伤寒的病原体,1910年死于该病。 1972年发现植物立克次氏体。,立克次氏体,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形态多变,杆状、球状、丝状等。不可通过细菌滤器。有细胞壁,G-,对抗生素敏感,对热敏感。,立克次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