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没有对外国文学一度的依赖,就不会有今天的当代文学。虽然马原再三请人们注意在他的小说观念中西藏文化对他的启发,但从他所认定的“小说最本质的东西”是“作家的方法论” ,人们不难看出博尔赫斯等人对他的决定性影响。而川端康成、卡夫卡之于余华、福克纳之于莫言,甚至阿加莎克里斯蒂之于王安忆,都是无可否认的文学事实。大多数的情形是,一位卓有见识的外国作家影响了一批作家,而一个颖悟的后来者可能从数个前辈那里汲取了不同的营养。比如在余华那里,既有卡夫卡这样的文学大师,也有并不广为人知的曼斯菲尔德,甚至还有圣经和马勒的音乐。余华堪称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背景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即便是深受
2、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贾平凹,在主张“形式上用本民族的东西”时,在兹念兹的仍是“精神境界吸收外来的东西” 。所以,当马原说出“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的小说家,他们写作的背景是从西方来的,我也是”时,他道出的是大实话。随后,他解释了这一文学事实, “因为现在的这种小说形态确实就是从西方过来的。 ” -以下是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意义: 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 21 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 2010 年,全球总人口将有 55%居住于城市。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作为首届以“城
3、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 184 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 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上海世博会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将是
4、世界各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聚会 一方面,上海世博会将努力吸引 200 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吸引海内外 7000 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从而以最为广泛的参与度载入世博会的史册。另一方面,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将始终以全球的视野来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最大限度地争取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的参与、理解和支持,从而使上海世博会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 。 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这一世纪性的宣言将汇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灼见,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这将是上海世博会为世界人民留下有关城市主题的一份丰厚的精神
5、遗产。提问: 世博会的理念是什么 回答: 举办世博会的理念是理解、沟通、欢聚、合作。虽然世博会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但是这个理念并没有改变。 世博会主要是围绕人类所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人类切身自己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对我们已经解决这些问题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然后对这些当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探讨它未来如何解决得更好,从而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海宝”属义是“四海之宝”的意思,不是误传的“上海宝贝”的意思例如,在 1851 年第一届英国伦敦世博会上,留下了建筑史上有名的水晶宫,初次展示了蒸汽机和电报; 1873 年维也纳世博会,使得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成为全世界耳熟能详的名曲;1876 年美国费
6、城世博会首次展示了贝尔发明的电话; 1888 年澳大利亚墨尔本世博会初次展出了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1889 年巴黎世博会留下了著名的象征巴黎乃至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并初次展示了四轮汽车;1904 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展出了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1915年美国旧金山世博会,第一次放映了电影;1958 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留下了著名的建筑原子球;1970 年大阪世博会展出了人类首次从月球上采下来的“月亮石” ;2005 年爱知世博会上丰田馆的机器人乐队,引起了轰动。世博会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不胜枚举。蔡建国三、打造“上海名片” ,向世界说明中国不可否认,世博会将给上海带来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但世博会不
7、仅仅只是 184 天的商品交易会、贸易订货会、旅游推广会,我们应放眼未来 20 年乃至 50 年的后续效应。而这就需要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世博会“博”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博”文化。如果一届世博会能准确演绎其所处的时代特点或所属的地区特色,那么它才有可能是成功的。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是向世界说明中国、说明上海的最佳名片。当下世界的冲突,在很大层面上是文明(或文化)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理解而形成的文明冲突。而当下世界的文化冲突,无非是传统与现代性、本土与世界性这两对二元对立的文化冲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足于本土的,也是传统的,但同时以和为贵的精髓却也是兼容并蓄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8、 。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得以吐故纳新,和而不同。192 个国家和 50 个国际组织,7000 万中外观众,集各地之异,展世界大同,作为全球最大的跨文化传播舞台上海世博会必然为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世界维度的沟通起如虎添翼的作用,打造出一个简约易懂的“文化中国” ,一个还原现实的“本色中国” ,一个推陈出新的“创意中国” 。城市作为人类一切活动最核心的节点,反映了人类发展的进步,人类的文化文明,人类的生存状态,是一个国家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世博会在上海举办,意味着参观者将观赏到的,不仅仅是一群展馆和展品,而是一座完整的城市。上海需要以一种和谐、融洽的方式,展现出这所城市的文化底蕴和自豪
9、感。老上海,十里洋场,歌舞升平,老街坊,小弄堂,说着一口吴侬软语的姑娘缓缓走过外滩;新上海,东方明珠,金融中心,至今仍充满着神秘与令人向往的魅力。上海,本身就是精致与激情的代名词。独特的“海派文化”历史,使世界各国的文化都在这里留下了烙印。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增强了上海的文化亲和力与文化磁力。以世博会为契机,突出城市符号、打造文化英雄、规范文明礼仪、重塑城市精神,上海正致力于通过城市文化建设超越世博会,给上海带来持续的、积极的变化,使城市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四、兼收并蓄、合作共赢的最佳舞台世界文化报告 2000指出,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世界文化并非由马赛克构成,而是一条由不同文化
10、支流混合而成的、不间断的长河,而中华文明只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支涓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生走遍 192 个国家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此次 192 个国家齐聚上海,展示多元的文明和独特的文化。如此千载难逢的交流机会与无与伦比的学习平台,上海必将从各个参展国、城市、国际组织中学习到不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博采众长,进而提升自身的城市实力。同时,上海世博会动用世界上最有号召的力量,把全球 242 个国家和组织聚集起来,展现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尊重与合作并存,创新与融合共进,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 ,再过 70 天上海世博会就将揭开神秘的面纱,迎来世界的注视。相信 2010 年的上海世博会将站在世界中心的舞台上讲述“新上海滩”的故事,实现世界文化的多元融合,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未来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