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事人才市场工作开展情 况 汇 报近年来,*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和开放式的用人观念。不断加强人才市场的管理,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进一步增强开放观念,积极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人才、使用人才。一、基本情况(一)加强人才劳动力市场建设,不断提高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一是我县人才劳动力市场于 2002 年 11 月正式建成开业。我县充分认识到人才市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人才市场的软硬件建设。及时
2、为人才市场配备 4 名专职工作人员,完善设施,优化办公环境,为人才市场配备了两台电脑和滚动式电子屏幕,及时发布各类用工信息。二是建立健全了县、乡两级人才劳动力市场组织管理机构,形成了以县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乡(镇)人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为依托,延伸到村级的城乡统筹就业服务体系,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共同推进就业的工作体制。三是完善人才市场各项规章制度。为加强人才市场科学管理,先后制定了就业准入制度、 空岗报告制度、 招工、招聘广告审批制度、 求职登记制度、 档案托管和劳动保障业务代理制度、失业登记制度、 *职业介绍人才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制度等九项制度,规范了人才市场的工作
3、程序,提高了服务质量。(二)积极为大中专毕业生和失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一是建立人才库,做好人才信息收集工件。按年度、按学历、按专业、按技能分类收集并整理毕业生资源、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农村人才资源等,形成电子数据库,做到信息对称、需求对接,引导人才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其聪明才智。截止目前我县人才市场共建立各类人才信息档案 1000 多份,其中大中专毕业生 509 人。二是采取多种形式促进人才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在全 县营造宽松就业环境,通过采取召开大中专毕业生人才招聘会、定向洽谈、技能对接等就业服务,为各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交流信息
4、的平台。今年上半年通过人才市场实现就业人数已达 170 多人,较好地发挥了人才市场的作用。三是建立事业单位聘用机制,畅通人才流通渠道,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聘用制,单位与个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聘用关系,签定聘用合同,按岗定责定薪,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确保人才能进能出,渠道畅通,真正实现人才在全社会的自由流动。目前共有 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签定了聘用合同,为我县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四是按照“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 的原则 ,积极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一方面对大中专毕业生的政策宣传,每周一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政策咨询日,在人才市场设立咨询台,由局领
5、导轮流接待,为他们作政策解释,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当前就业方针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面向基层和经济建设一线就业,自主创业。经过政策宣传,目前我县有 2 名大中专毕业生通过申请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实现了自主就业,同时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我县坚持每周一发布用工信息,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举办企业用人招聘会,为各类人员就业提供免费信息服务。上半年已公布各类用工信息 58 期,涉及用工岗位 700 多个。(三) 引进急需人才,充实关键岗位。为保证我县事业单位人才需求,提高事业单位科技质量,通过引进人才不断充实壮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2003 年根据教育系统空岗情况,对 11 名前来应聘的大学
6、生进行笔试、面试、听课,有 2 名大学生聘任一中工作。2005 年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引进各类大专以上毕业生 9 人。其中为教育系统引进急缺人才 5 人,卫生系 统 3 人。园艺专业 1人。目前已经在工作岗位。(四)加强人才市场的培训功能,开展择业培训和岗位培训。将培训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人才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指导性,以人才培训带动人才流动,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是开展社会力量联合办学活动,做好就业培训活动。确定了 5 家具有一定培训资质条件的培训点作为我县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培训学校,主要对计算机、服装裁剪、蛋糕制作、汉语知识等专业进行培训,提高求职者的就业技能,促使其尽快就业。二是依托社区
7、广泛开展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免费汉语培训。到目前为止已有 200 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汉语水平和会话能力,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拓宽了就业空间,增加了就业机遇。三是发挥城乡就业和职业培训中心的作用,举办各类实用技术、技能培训班,促使其掌握基本的就业技能,从而实现就业再就业。今年以来,共培训大中专毕业生 184 人,实现就业 130 人,就业率达到 70%以上。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由于我县市场的人事劳动事务代理、人事派遣等相关业务工作正在筹备开展之中,对人才劳动力市场符合规定的各类收费项目没有实行收费。2、人才结构与经济加快发展的需要还不适应。重点领域、系统
8、的人才不足。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非常短缺,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3、人才环境与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不适应。人才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地理财政环境和服务环境不够完善,体制性约束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有人才作用的发挥,对各类紧缺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吸引力不强,由于财政困难对人才资源的开发投入与有效利用不够充分。4、人才观念、体制相对滞后。尚未真正把人才资源放在第一资源的位置来认识,没有把人才当作社会的重要资本来运作、增值,对人才引进、培养工作投入不足,缺少对人才的渴求感、危机感、珍爱感。人才引进措施和奖励政策不够优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大。三、今后的工作打算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人才强
9、县战略意识,改变对人才的重视停留在口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的现象。2、建立健全用人机制。完善现行人才政策配套不齐、机制不灵的方面,使现行管理体制逐步系统化和制度化。3、增强人才开发的长远意识。加强对人才开发的长期效益认识,改变注重短期效益的思想观念,树立长远战略目光。4、优化人才环境。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我县环境优势,尽可能留住人才。5、建立健全人才信息库,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6、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到艰苦基层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引导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努力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7、按照新的人才评估标准,以稳定培养使用为重点,用好现有人才,积极引进急缺人才。*二六年七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