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理海滨五星度假客栈项目建议书.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639919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理海滨五星度假客栈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大理海滨五星度假客栈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大理海滨五星度假客栈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大理海滨五星度假客栈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大理海滨五星度假客栈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大理上关海滨五星度假客栈项目建议书2第一章 项目背景一、区域背景进入 21 世纪,面对国内外旅游发展新趋势和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发挥旅游经济的综合效应和服务业发展的领头作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目标和要求,云南省委、省政府于 2006 年做出了旅游“二次创业 ”、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决策;2007 年又做出了建设“云南旅游 产业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 的重大部署,并确定了玉溪 抚 仙湖星云湖、保山腾冲、大理苍洱片区作为旅游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着力推进以旅游为“龙

2、头” 的服务业改革与 创新,以促进云南 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再创云南旅游的新辉煌。云南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国家发改委已正式批准实施,国家旅游局也已把云南省列为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试点省区。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一是旅游开 发的方式要明显转变,明确提出了旅游开发的重点必须围绕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来进行,康体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成为产品开发建设的重点,实现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产品转变;二是明确提出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通过大项目的实施,实现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为此, 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借鉴国内外旅游休闲度假设施建设经验,建设康体休

3、闲度假基地,3初步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内陆高原型休闲度假旅游胜地。选择大理苍洱片区作为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的综合试点地区,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大理休闲度假旅游资源优势,推进大理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为了促进大理旅游“二次创业” ,全面提升大理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把大理建成“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康体养生之地”,必须充分发挥大理休闲度假旅游资源优势,推进大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大理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已经初步形成,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旅游者需求的不断提高,大理目前的旅游设施,特别是有特色的高端接待设施,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加和变化的旅游消费需求。休闲

4、度假旅游的发展对高端度假酒店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端度假酒店的缺失越来越成为大理旅游的短腿和软肋,其发展现状与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极不相符。为加快高端酒店,特别是沿洱海的环海路边的接待设施建设,大理州委、州政府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苍洱片区的环海路周围,要重点发展四、五星级以上高端酒店和客栈,逐步形成以国际品牌酒店、高星级酒店和高档特色客栈为骨干,以中低档酒店和经济型酒店为补充,布局合理、结构协调、风格独特、服务优良的酒店体系,将大理真正打造成休闲度假旅游的胜地。本项目的提出,正是大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本项目根据是适应深度旅游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的高端酒4店设施,

5、该项目的建设将有力推动大理旅游由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康体旅游为主转变,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生态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构建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服务国际化、生态环境优质化、旅游环境和谐化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建设本项目对于优化大理休闲度假基地旅游业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提升旅游开发水平,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二、政策背景2009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提出加强统筹协调,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培育

6、新的旅游消费热点的任务。这 是国家层面第一次把旅游业上升到战略产业的高度,这对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建设的云南省和大理州来说,是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发展水平,实现旅游产业“二次 创业” 发展、建设旅游强省和旅游强州的历史性机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在妥善保护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建设特色景观旅游村镇,规范发展“农 家乐” 、休 闲农庄等旅游产品。 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中央政府投资重点支持中西部地5区重点景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

7、用电、用气价格政策。年度土地供应要适当增加旅游业发展用地。云南省旅游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开发内陆湖滨型、休闲文化型、置业度假和休闲小镇等多种类型的休闲度假产品,加快云南旅游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型转变,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重点建设 20 个生态运动休闲综合性旅游度假社区项目,初步构建起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成为云南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和发展旅游新业态的示范区、旅游要素聚合的重要基地,初步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内陆高原型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大理苍洱地区作为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旅游生态居住、旅游集散地的综合改革示范区,主要任务是加快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产品开发建设的创新力度,探索旅游与生态、旅游与

8、文化互动发展的新机制。积极探索政府对核心旅游资源实施保护性开发的新途径。在旅游开发用地和土地流转方面进行探索。云南省旅游产业“十二五 ”规划提出要把大理 苍洱地区建设成我国最具特色的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成为培育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示范区、发展低碳旅游和低碳经济的示范区、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示范区、以旅游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重点任务包括:抓好环洱海截污工程和旅游景观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加强休闲度假配套设施、旅游小镇和特色旅游乡村建设;强化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6推进旅游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展平台改革和政策创新。规划还提出要围绕大众观光、休闲度假和专项旅

9、游产品的建设要求,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签署的关于探索建立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促进云南省旅游产业改革发展合作协议,推进落实云南省旅游用地规划,加快建立协调推进省发改、国土、林业、环境等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落实重大(重点)旅游项目用地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协同推进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的工作格局。大理州苍洱片区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综合试点规划提出要加快旅游开发和建设发展,促进休闲度假、康体娱乐设施和旅游集散地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旅游产业和配套设施体系,促进现代

10、旅游新业态发展,把苍洱旅游试点区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休闲度假舒适、接待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旅游形象鲜明、中外游客向往,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提出了通过构建统一高效的旅游项目行政管理平台,推进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通过构建旅游建设用地管理平台,促进旅游开发建设用地供应上有突破。探索先行先试的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企业发展、旅游开发用地、旅游投融资、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文化开发方面的政策。7第二章 发展条件一、项目概况(一)区位交通1、地理区位项目规划区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洱海北端,大理市上关镇东沙坪村境内。东南距离大理市区下关40公里,南距离大理古城28公里,西北距离洱源县

11、城20公里,东北60公里外是鹤庆县城。项目规划区地处洱海北岸冲积湖滨带上,洱海源头由西北洱源方向流经规划区注入洱海,西闸尾河是主要的入湖河道。规划区所在区域是洱海湖滨带湿地发育最为典型的地方,西侧是大面积湿地和水域芦苇荡,西北侧有罗时江湿地生态公园。2、旅游区位项目规划区是苍洱旅游片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理市苍山、洱海旅游区的范围内,周边旅游景区点分布集中,近距离范围内有罗时江生态湿地公园、蝴蝶泉、喜洲小镇、南诏风情岛、苍 山风景区、洱源西湖等主要的景区点,东面双廊正在建设大理世博城项目,区域内旅游综合体的集聚效应明显。项目规划区还是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是昆明大理鹤庆丽

12、江、昆明大理洱源剑川香格里拉旅游热线的必经之地。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业较发8达,游客相对集中,在云南乃至全国地位突出、品牌影响力较大。规划区发展具有非常好的旅游区位。3、交通区位项目规划区在东沙坪村西闸尾地区的洱海环海路边上,紧邻国道214线,昆明大理香格里拉高速公路、大理丽江高等级公路、昆明大理丽江铁路在这里交汇,规划区通过环洱海公路与它们相连。规划区距离大理机场、大理火车站、大理汽车客运站均在20公里内,距离丽江机场50公里。规划区周边立体交通网络逐渐形成,具有很好的进入条件。(二)景源基础1、苍洱旅游片区核心区旅游资源项目规划区所在的苍洱旅游片区核心区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齐全,

13、分布集中、组合度好,级别较高、吸引力强。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山水风光、气候生态优势突出。核心区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12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个,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2、项目规划区景源基础项目规划区地处环洱海旅游圈上,其旅游资源融洱海风光、苍山风光、罗时江湿地生态公园、海北江尾湿地风光、农田风光、民居风光、历史文化、白族文化、地方物产为一体,从空间分布上9大致可分为洱海风光区、苍山风光区、湿地风光区、农田风光区、民居文化历史文化白族文化区。从规划区周边环境来看,苍山、东山、洱海将规划区环抱其中,形成优美的区域山水背景。旅游资源

14、在空间上相对集中,从资源互补性来看,规划区具有较好的景源条件。项目规划区景源分类大类中类 小类海景 洱海山景 苍山、东山天景 朝霞、晚霞、云 雾水景 湖水、湿地、河流自然景源生景 草地、水生植物、水生鱼类、湿地珍稀鸟类园景 白族院落、上关花、田园风光建筑 白族民居、历史建筑胜迹 寺庙人文景源 风物 节日庆典、白族民俗、传说故事、水乡物产项目规划区用地较小,但苍山、洱海、湿地、田园、民居、民俗、历 史背景等区域性景源具备延伸游赏链条的条件,为规划区项目的生态休闲、民俗体验、康体运动、环境教育等功能提供了10非常好的条件,是开发方向的多元化资源利用模式的基础。(三)旅游市场项目规划区是大理苍洱休闲

15、度假旅游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和突出的旅游区位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大理立足于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培育,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持续增长,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大理的支柱产业。2009 年,旅游业总收入实现 88.92 亿元,相当于全州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 26.8%,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 75.9%。大理州旅游业已从单一的产业向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功能转化,旅游业与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的融合发展加快,旅游业的综合带动效应、社会就业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日益显现。通过多年的旅游开发建设,大理已形成了海外游客以观光休闲、历 史文化旅游和民俗风情旅游为主,国内游客以观光游览、特色购物、康体度假、宗教朝觐为主的产品体系。从 20012009年,大理旅游区接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和游客人均消费都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接待旅游总人次从 528.77 万人次增加到1071.17 万人次,累计达到 6388.98 万人次,年均增长 9.2%;旅游总收入从 25 亿元增加到 89 亿元,累计达到 438.74 亿元,年均增长 17.2%;游客人均消费从 472.80 元增加到为 830.12 元,年均增长 7.3%。总体上,大理旅游区的 发展呈现 出持续上升的势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